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先明的建議和汶川的求助相呼應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8-5-30 1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為了搶險救災,可依法徵用房地產公司的閑置房
     精細管理工程創始人劉先明 2008-05-21
    http://blog.people.com.cn/blog/t ... id=1211376071871291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三十二條規定:
    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后,為了搶險救災並維護社會秩序,國務院或者地震災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地震災區實行下列緊急應急措施:
    (一)交通管制;
    (二)對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藥品統一發放和分配;
    (三)臨時徵用房屋、運輸工具和通信設備等;
    (四)需要採取的其他緊急應急措施。
     
    我認為,地震災區可以依法臨時徵用房地產公司的大量閑置房,以緩解幾百萬災民急缺帳篷的局面。
   
2、宜轉移部分災民到閑置房多的城市去
    精細管理工程創始人劉先明 2008-05-28 17:23:57
   
    http://blog.people.com.cn/blog/t ... id=1211966699288371
    http://dhlxm.home.news.cn/blog/a/01010000145C030CC74446FD.html
     
    四川發生強烈地震后,政府為了解決成千上萬災民的居住問題,想盡一切辦法,為災民提供帳篷,並搭建簡易房,但是,由於受災人數眾多,帳篷和簡易房還是不夠用。
    我認為:為四川災民提供帳篷和簡易房,只是安置災民的一條路,但只有這一條路是不夠的。因為大量災民在不算短的時間裡,擠住在帳篷和簡易房裡,極易釀致新的問題;一方面,可能會陡然增加當地政府的管理難度,弄不好的話,就會出現新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很容易導致災區的災民生病。
    為了更好地安置災民,同時,為了更好地引導四川災民儘快走上穩定的工作、學習、生活之路,本人建議政府增加另外一條路,那就是:
    轉移一部分四川災民到閑置房多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徵用這些城市的大量閑置房,供其居住,並臨時為其提供工作或學習機會;等四川災區社會狀況基本穩定的時候,再讓這些災民回到家鄉,重建家園。
   
3、汶川縣14000名學生無處複課 向全國求助
    2008-05-29 05:11:15 來源: 京華時報(北京)
    http://news.163.com/08/0529/05/4D3AA1IQ00012MS7.html
    京華時報5月29日報道 災后的汶川在繼續救災和準備重建時遇到了一個棘手問題:由於缺少場地和設施,加上災后安全隱患不斷,14000多名學生複課受阻。汶川縣政府昨天表示,他們什麼問題都能想辦法自己解決,但這1萬多個孩子的複課需要緊急向全國求助,幫助學生實現異地過渡複課。
    目前,汶川境內400多名高三學生在威州中學複課。汶川縣教育局局長鬍正安介紹,汶川縣原有教師1302人,學生15000餘人,截至昨天,有28名教師和374名學生在地震中不幸遇難。地震發生后,汶川縣所有學校放假。幾天以來,大批師生要求複課,除汶川境內的威州中學外,汶川在成都周邊的西南財經大學、成都醫學院和成都大學等3所學校內設立複課點,但是也僅可容納800餘名學生。
    「目前複課的最大困難是沒有場地條件和設備。」胡正安說,地震后,汶川多所學校被泥石流和山體崩塌摧毀,失去複課條件。僅存的幾處可以複課的地方因缺乏活動板房等師生住宿條件和教學設施,加上餘震不斷,無法滿足複課要求。
    目前,汶川的對口支援單位廣東省已經派人在威州中學內緊急加蓋5000平方米活動板房,活動板房建成后可再容納400至500名學生及教師住宿、學習,但這遠遠不能滿足汶川學生複課需求。據汶川教育部門提供的數據,目前汶川有高中生2900多人,初中生4600多人,小學生7600多人,幼兒園學生400 多人,除去威州中學和成都周邊3個複課點安排的學生,以及投親靠友異地上學的學生,汶川尚有14000餘名學生需要分流複課。
    「我們希望周邊有條件的地區及其他省市能為我們提供複課場地和設備,或接收我們的部分學生,讓他們異地複課,能讓我們在具備複課條件前有一個過渡階段。」 胡正安說,目前他們在盡最大努力設立小學、初中、高中等複課過渡點,但是在複課點建立之前,汶川迫切希望14000餘名劫後餘生、擔負汶川未來希望的學生不中斷學習。
    汶川縣複課援助聯繫電話:0837-6222550,阿壩州教委電話:0837-2824713。 (本文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於傑)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6: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