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指月篇]圓悟佛果禪師《送圓首座》

[複製鏈接]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無 發表於 2008-6-22 06: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送圓首座(圓悟佛果禪師)

  得道之士,立處既孤危峭絕,不與一法作對,行時不動纖塵,豈止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蓋中已虛寂,外絕照功,翛然自得,徹證無心。雖萬機頓赴,豈能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幹其慮哉。平時只守閑閑地,如痴似兀;及至臨事為物,初不作伎倆,準擬剸割,風旋電轉,靡不當機,豈非素有所守也。是故古德道:「如人學射,久久方中。」悟則剎那,履踐工夫須資長遠,如鵓鳩兒初生下來,赤骨歷地,養來餧去,日久時深,羽毛既就,便解高飛遠舉。所以悟明透底,正要調伏。只如諸塵境界,常流於中窒礙;到得底人分上無不虛通,全是自家大解脫門,終日作為未嘗作為,了無欣厭,亦無倦怠,度盡一切而無能所,況生厭墮耶。苟性質偏枯,尤當增益所不能,放教圓通,以漚和力攝化開權俯仰應接,俾高低遠近略無差誤,行常不輕行,學忍辱仙,遵先佛軌儀,成就三十七品助道法,堅固四攝行,到大用現前,喧寂一等,如下水船,不勞篙棹,混融含攝,圓證普賢行願,乃世出世間大善知識也。古德云:「三家村裡,須自個叢林。」蓋無叢林處,雖有志之士,亦喜自便。到恁么,尤宜執守,唯在強勉,以不倦終。至於喧靜,亦復爾,喧處周旋應變,於中虛寂,靜處能不被靜縛,則隨所至處皆我活計,唯中虛外順、有根本者能然。

  大凡為善知識,應當慈悲柔和善順接物,以平等無諍自處。彼以惡來,及以惡聲名色加我,非理相干,訕謗毀辱,但退步自照,於己無慊,一切勿與較量,亦不動念嗔恨,只與直下坐斷,如初不聞不見,久久魔孽自銷爾。若與之校,則惡聲相返,豈有了期,又不表顯自己力量,與常流何以異。切力行之,自然無思不服。

  槌拂之下,開發人天,俾透脫生死,豈小因緣。應恬和詞色,當機接引勘對,辯其由來,驗其蹲坐,攻其所偏墜,奪其所執著,直截指示令見佛性,到大休大歇安樂之場。所謂抽釘拔楔,解黏去縛。切不可將實法系綴人,令如是住如是執,勿受別人移倒,此毒藥也,令渠吃著,一生擔板賺誤,豈有利益耶。

  佛祖出興,特唱此段大因緣,謂之單傳心印,不立文字語句,接最上機,只貴一聞千悟,直下承當了修行,不求名聞利養,唯務透脫生死。今既作其兒孫,須存他種草。看他古來有道之士,動是降龍伏虎,與神明受戒,攻苦食淡,大忘人世,永謝塵寰,三二十年折腳鐺煮飯吃,遁跡埋名,往往坐脫立亡。於中一個半個,諸聖推出,建立宗風,無不稟高行,務報佛恩,流通大法,始出一言半句,抑不得已,明知是接引入理之門、敲門瓦子,其體裁力用不妨為後昆模範,當宜師法之,轉相勉勵,追復古風,切忌希名苟利。茲深祝也。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8: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