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油價目前闖關將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5-26 2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際原油價格已突破每桶135美元,據高盛分析師估計油價將在兩年內突破每桶200美元。滯脹風險蔓延全球。

  有人回過頭來指責中國石油定價機制不合理,補貼了全世界。主張中國應該理順油價,實現油價的市場定價體系。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改革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市場價格闖關需要外部市場價格平穩,這兩個條件目前都不具備。

  目前國際市場如此動蕩,正是顯示資源集聚保障經濟安全優勢的時候。當初之所以實行壟斷,是為了保障能源供應安全。但目前能源安全所受的威脅越來越大。有人說,正因為保障石油公司的安全,所以必須實行市場定價,或者實行價格補貼。這就與當初資源集聚保障安全的本義背道而馳。如果此時油價與國際接軌,那麼,能源價格上漲所導致的經濟安全的巨大隱患誰來負責?當初設立國有大型壟斷企業的目的何在?

  當然,石油公司虧損的隱形成本總需要有人支付。國際能源署(IEA)稱,中國今年發放的對煉油商補貼約450億美元。但石油公司仍然痛苦不堪,國內外成品油價差近3000元/噸。有消息稱,有關部門也在研究提高石油公司特別收益金起征點的政策。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不僅被套的中石油股民要為中國石油事業作貢獻,恐怕銀行等機構也難倖免。

  中國石油定價機制非常不合理,早就應該改革,不過不是現在。現在改革相當於讓重症病人跑長跑,後果難以預料。在錯誤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同樣會犯大錯。如果目前油價與國際接軌,無異於給中國的通脹火上澆油,將導致中國的通脹壓力直線上升,同時推動國際油價進一步上升,形成全球圍獵中國的情況。

  我們能做的是進行中藥調理——控制國內通脹壓力,儘快開徵燃油稅,建立石油戰略與商業儲備,開放油源進口與批發,發揮市場的作用,鼓勵在國際石油價格走低時進口、高價時出口,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逆勢而為,在國際市場價格高漲時大量進口——這說明,目前我國的石油儲備與定價基礎條件存在一系列的漏洞,現在放開只能是火上澆油。可以肯定的是,包括印度等在內的新興市場,都不會在短期內放開油價,那種名義上很美的市場化,其實是對本地市場的竭澤而漁。

  一些國外航空公司紛紛跑到大陸地區加油以蹭低價油的光,中國以壓低的資源價格補貼全世界,這些令人痛心的現象是改革滯后或者石油行業改革出現方向性錯誤的結果,而不是現在就要定價市場化的理由。正因為改革的滯后,才使得石油行業動輒得咎。我們要做的是儘快打下市場定價的基礎,而不是一口吃成個胖子。(葉檀,女,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專攻政治史與經濟史。現為《每日經濟新聞》首席評論員,評論版主編。)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

主題

329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0
沙發
nylh 發表於 2008-5-27 16: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2

帖子

23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3
3
tatataba 發表於 2008-5-28 0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97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4
枯沁 發表於 2008-5-28 09: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02

帖子

35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2
5
flyinghorse73 發表於 2008-5-28 1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1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6
吳永任 發表於 2008-5-28 14:48 | 只看該作者
國內油田採的油,和煉的油,哪國能賣的高就賣哪國,上市公司不是國營企業,國家操縱市場又逼別人承是市場經濟,不單單是油企電企,還有很多的企業這樣就要完蛋,你胡溫怎麼不拿自己的錢去補貼,而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其實就是補貼富人, 他們油,電都用的多.這叫敗國家,其實工資和物價就不是一回事,工資低就應該物價低,廣大農民沒工資物價就的白送.老百姓多便宜都說貴了,物質自身都有價,要回歸,不是漲 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40

帖子

41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6
7
搗鼓 發表於 2008-5-28 2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0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8
guyprchina 發表於 2008-5-29 09:47 | 只看該作者

more to concern: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page/2008/05/28/157007.shtml

中國已金融戰敗?石油離300美元每桶很近了!!

倍可親(backchina.com)石油上300美元/桶離中國很近,中國必須建立資源貨幣憲法下的市場經濟

  什麼叫金融霸權?什麼叫食利者?什麼叫美元全球化?如果您能正確掌握這幾個基本常識,那麼您就必然明白石油必然將很快上300美元/桶。2001年中國GDP11萬億人民幣,上升至2007年今天GDP達23萬億元人民幣,升幅在2倍。而石油價格從2001年25美元/桶,上升至2007年今天達到近 100美元/桶,升幅在4倍。難道是中國需求推升了全球石油價格嗎?想必這應該是不合理的說法。因為今天全球每年石油貿易交易300億桶,中國才占不到 1/30。所以如果您從金融霸權、食利者與美元全球化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你會發現許多簡單與許多中國人都應該面對的問題。幾年前中國官方外匯儲備達 2000億美元,石油價格在30美元/桶,中國可以購買近70億桶石油。現在中國官方外匯儲備是世界第一,達到1.4萬億美元,以今天石油價格100美元 /桶計算,中國可以購買140億桶石油。那麼就是這幾年中國外匯官方儲備的美元紙幣數字增長了7倍,但是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的真實購買能力才增長2倍。那麼這背後的巨大財富轉移到了誰的手裡?如果確實存在有計劃、有目的的這種財富再轉移。那麼會不會出現未來中國官方外匯儲備上升到驚人的2萬億美元,而石油的價格也上升到了300美元/桶。那樣中國外匯儲備可購買近70億美元/桶。這樣中國官方外匯儲備十年內事實將是無增長。如果未來確實出現了這種情況,那中國參與全球化就是無私與博愛的世界慈善大使。近十年,中國向世界出口的每一件中國人民的血汗產品都是在向美國世界贈送。那麼未來會不會出現石油300美元 /桶這個價格,這個幕後巨大的金融世界黑手是不是存在。

  1973年~1974年石油價格暴漲4倍

   1973年~1974年石油價格暴漲四倍。請中國許多主流經濟學家們解釋,他們會告訴你,這是因為以色列人發動了「贖罪日戰爭」所造成的。如果我們請當時的美國宏觀戰略制定者來解釋,那麼就是,因為二戰後1945年建立的全球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或金匯兌本位制,嚴重製約了當時美國建立世界貨幣權與資源權霸權目標。因為當時國際貨幣憲法就是,美國人沒有黃金就不可以印美元。這樣在1971年美國當時總統尼克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松">松先生,終於撕毀布雷頓森林體系這部國際貨幣憲法,宣布美元與黃金的換購。尼克松先生提出了最符合美國貨幣權,資源權與華爾街食利者們的憲法,也就是今天的美元紙幣本位制國際貨幣體系。但是1971年尼克松提出的全球美元紙幣本位制遭到了當時歐洲與日本的強烈反對。於是,美、歐、日關於美元紙幣本位制與世界特別提款權之間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爭吵到1973年,以色列人忽然讓石油價格漲了四倍。這樣歐洲人與日本人突然發現為了用美元購買非常昂貴的石油時,事實手中的美元並不多。所以為了冷戰歐洲人與日本人,只能忍痛失去本身利益。這樣全球貨幣史上最符合美國與世界食利者們的憲法,在石油大棒下誕生了。這就是為什麼歐洲在冷戰結束后擺脫一切阻力,全力建立了現在的歐元。甚至倒霉的科索沃地區,也在歐元建立前遭到了美國的軍事手術。但是歐元頂住了任何的恐嚇,誕生了。因為歐洲人明白擁有貨幣權與資源權才是真正的財富。而另一個經濟大國——日本,也在冷戰結束后拚命無聲地建立日元貨幣區。然而,最終的結果是當1997年日元貸款在東盟超過美元時,東盟遭到了美國對沖基金的衝殺。雖然日本在1997年東盟爆發危機后提出建立1千億美元亞洲援助基金,大部分份額由日本人出。這個提議立刻遭到美國財政部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強力反對。日本最終是屈服了。所以世界貨幣權有許多故事,因為他是最終的財富力量。1973年以色列讓石油暴漲的原因我們中國人如果不能明白,那麼我們也必然不能明白,明天中國房價,全球石油、黃金與糧食價格還將強力暴漲。今天的國際貨幣體系憲法,是美國用頭腦與拳頭建立的,正是有了這部美元紙幣體位制的國際貨幣憲法,所以中國官方外匯儲備必然是暴增再暴增,因為那是美國印刷機印刷出來的產品,你中國要多少,今天美國人就會給你多少。而全球石油與糧食價格必然是暴漲再暴漲。因為這些對中國今天而言已是「心臟」。還有設計1945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二個人,一個是美國人懷特,一個是英國人凱恩斯,最終凱恩斯被英國議員指責,損害了英國利益,而美國人懷特則被美國議員指責是共產黨人。由此可見,1945年美國政治力量已經開始排斥黃金了。石油是種商品,還是美元的金融戰略手段。為什麼今天美國在中東投入了自己大部分軍力,為什麼美國新型能源研究經費佔其能源總經費中不及1%,為什麼今天美國汽車業燃料標準還在1985年的水平。要知道如果美國國會把美國 1985年的汽車燃料標準提高20%,對美國汽車工業的成本才不過幾百億美元,這樣石油人均用量十倍於中國的美國全球用量的減少將迅速再創造出全球又一個挪威國家的石油產量。那為什麼美國要在中東投入上萬億元軍備,而不肯出幾百億美元來節約石油。您知道嗎?1973年,尼克松先生為了建立「美元紙幣本位制」,這部美元權力利益的國際憲法,還停止了美國糧食出口。那麼2005年小布希先生的«生物能源法案»,這個法案將在未來使美國很少有美國糧食出口到世界。請問中國人,小布希的«生物能源法案»是為了全球二氧化碳減排,為了全球環境,還是為了美國貨幣權,資源權與華爾街的食利者們。請每一個中國人知道,今天全球汽車工業在中國銷售的汽車燃料標準要遠低於在西方與日本的標準40%~60%。所有全球一切錯綜複雜的目標是什麼?答案再簡單不過了——財富。今天美國背負了幾十萬億美元債務,中國這個本應該是世界大國的國家擁有幾萬億美元儲備,單中國官方就向世界借出了1.4萬億美元。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債權國,想必你應該明白這個簡單的計算問題了。石油價格下跌中國財富增加,石油價格上漲美國債務減少。所以21世紀的今天,石油價格會不會上演1973~1974 的美元全球化的輕喜劇呢?

  中美會冷戰嗎?

  今天許多中國人都很自豪,嫦娥升空,經濟強勁增長,工資與福利大副上升,中產階級隊伍迅速擴大,外匯儲備全球第一。但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一種主伴奏——漲啊漲。那麼未來這種主伴奏會抱緊我們許多中國人的脖子,還是中國安然走向了世界大國。

  世界史是什麼——文明的衝撞與霸權的爭奪。哪一個新興大國沒有遭到老牌大國文化與軍事的糾正。今天以地域與思想劃分,歐、美、英、日是一大塊,俄羅斯一塊,中國一塊。今天美國人口3億,年遞增250~280萬;中國人口13億,年遞增800~1000萬;俄羅斯人口每年遞減在70~100萬;歐盟人口在5億。美國軍費每年大約5000億美元,中國軍費每年大約500億美元,俄羅斯每年大約300億美元。目前中國經濟規模是俄羅斯5倍。以中國人口因素推算中國20~30年將接近或超過美國經濟規模,而俄羅斯500年都不可發生威脅到美國的經濟規模。請問如果您是美國宏觀戰略目標制定者,會不會改變歷史遊戲規則,不對新興的,威脅到自身地位的後起之秀進行文明或軍事式的糾正嗎?如果您為了美國貨幣權、資源權與華爾街食利者們的利益,您是選擇俄羅斯這個再崛起老牌大國,還是中國這個新興崛起大國呢?如果您選擇文明手段,無非是發動文化、意識與金融攻擊。想必所有的答案都很清楚與簡單。或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麼要到今天才發動金融攻擊,為什麼不再幾年前就發動金融攻擊。請問幾年前中國大地是不是還有許多寶貴農田、森林、資源與水源。那麼今天中國是不是已經是世界工廠,今天中國是不是要依靠世界資源來供養,今天中國是不是在全球高速躍進,沒有貨幣權與資源權一個奇怪的巨龍呢?再請問每一個中國人,1990年冷戰結束后,美國的二屆總統,柯林頓與小布希誰制裁過中國的貿易權。所以今天中國是全球貿易贏餘第一大國,全球官方儲備第一大國,那麼這個中國今天的結構是不是美國冷戰後主要戰略目標,是不是美國冷戰結束后,主要目標是中國?如果這個結論確認,那麼美國用了近45年時間用軍事恐嚇政策,消滅了前蘇聯。而美國用近 20年時間用美元紙幣換取了大量中國資源。今天在中國手中缺少資源的時候,石油到了近100美元/桶,那麼明天將如何演變呢?是不是美國一直冷戰思維主導全球控制。世界是很和平,人是很文明,然而在財富,在意識,在文化,在國家利益前,什麼都會變化的。就像石油價格,筆者相信很快會到300美元/桶,因為這是民族、文化、意識與財富全球化問題。就像筆者在2001年強烈呼籲中國必須建立次級金本位人民幣貨幣體系,建立中國全球貨幣與資源權。筆者在2001 年提出未來的黃金價格至少3000美元/盎司,石油價格至少300美元/桶。當時2001年一句話就是——中國要麼選擇次級金本位,要麼選擇崩潰。

  次級金本位與新冷戰

  次級金本位——以黃金、石油、土地、森林、水源以及稀缺礦藏組合的人民幣支付,儲備與貿易需求的貨幣體系。一個貨幣體系的目標是什麼——優化效率與優化配置。一個經濟體系的財政目標是什麼——公平分配。一個大國的目標是什麼——全球貨幣權與資源權。那麼2007年的今天中國貨幣目標、財政目標、全球目標建立了嗎?請不要告訴大家住房市場化是提高中國的勞動生產率,請不要告訴大家資源市場化,讓我們享受到了廉價中國煤炭產出的電力。難道一個國家的資源需要建立市場機制分配,而不是以一部貨幣憲法來分配。今天我們60%的電力是為全球服務,而由這產生的100%環境破壞,資源破壞則是在為我們中國服務。今天我們建造的99%的大樓比西方發達國家能效低60%,建造這些不負責任大樓的人在中國是富甲一方。資源市場機制分配出來的中國私人利益集團,最終是給中國帶來效率、民主與進步,還是最終的高消耗與貧富嚴重分化。

  2001年筆者提出中國必須建立「次級金本位」人民幣貨幣體系,必須建立中國資源貨幣憲法化,必須建立中國全球貨幣權與全球資源權,否則中國必然是被美元掏空資源,被美元惡化配置,被美元在國內建立強大的私人利益集團與強大的美元買辦集團。

  今天美國人與IMF談全球經常帳戶失衡,而歐洲人談環境貨幣建立。這二個看似不同的目標在全球的結果是什麼,答案是——歐洲與美國希望石油價格暴漲。這個答案是再簡單不過了,在今年6月筆者強烈呼籲中國必須認清美、歐、日已達成全球利益再分配的目標。經常帳戶失衡最簡單地轉嫁就是美元貶值。而談環境貨幣建立,而不談提高新興國家汽車燃料標準與西方一致,無非就是要求全球少用煤炭,多用石油。美元貶值必然是世界性通脹出現,必然推升石油通脹價格,環境貨幣的推出,必然是推高目前石油實際需求。如果確實是主要發達國家默認石油價格,那麼石油價格將瘋了。

  國與國之間的聯盟必然只有利益,環境貨幣沒有美國同意是不可能誕生的。歐洲是全球掌握最領先綠色能源的地區,未來環境貨幣的建立必然創造出全球十幾萬億美元的綠色能源市場。而美國急需解決新興大國的崛起問題。所以未來美元怎麼走、全球石油、黃金與糧食價格怎麼走,答案非常簡單。

  如果單單隻是石油價格上漲出現中國財富驟減,美國財富驟增這場荒唐鬧劇,那麼我們中國人都節約再節約,重新增加財富。只怕到時,石油到瘋漲時,美國突然進入高利率與高赤字美元政策。要知道在1979年美國里根與沃爾克突然讓美元進入高利率與高赤字美元政策。拉美地區一夜之間變成了美元帝國的長期金融奴隸。今天美國重量級人物格林斯潘出版的新書中,與筆者的觀點一致認為美元未來會進入高利率政策。那麼1980是拉美地區變成美國金融奴隸,1990年前蘇聯被美國冷戰解體,1990年日本被美國升值戰打成長期通縮,1997年東盟面對美國對沖基金是紛紛癱瘓。那麼今天如果美國戰略目標是讓中國陷入石油、糧食與美元危機,那麼中國就必然不是什麼財富損失的問題,而是最終大量的中國高級技術人才大量被迫移民,而中國私人利益集團與美元買辦集團則負責把中國巨額財富轉移到美國。美國世界是人財兩要,這個是故事會不會是必然的事實。你見過1990年冷戰的蘇聯嗎?那麼請你看看未來的世界石油、黃金與糧食價格吧,這就叫做金融戰爭或者是新冷戰。

  中國的確本應是一個大國,但是我們有私人利益集團有美元買辦集團,要知道美國今天房產市場最垃圾債券叫——次級債,最大的買主是中國人,那為什麼中國不可拿出這巨額資本在中國建立「廉價租房基金」。要知道美國財政部最大債券購買者也是中國人,美國財政部拿出這筆巨額財富在中東駐軍,在關島建立最大美國軍事核基地,你知道關島在哪嗎?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石油儲備在50億桶,以100美元/桶計算,市值在5000億桶。中國官方外匯儲備在1.4萬億美元,事實是世界發達國家建立豐厚的石油儲備,軍備開支,研究經費都是建立在中國資本身上。還有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擁有了幾萬噸黃金儲備,中國只是1千噸黃金儲備,不過中國確實有幾萬噸美元紙幣儲備。請問每一個中國人最終是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以文明的方式保障中國人的財富,還是讓石油、糧食與黃金瘋了再瘋以食利者身份 「善待」中國財富呢?次級金本位是中國建立世界貨幣權與資源權的唯一途徑,也是唯一可以對抗全球食利者們在美元紙幣本位制國際憲法下的冷戰思維,也是消滅本土私人利益集團的重要憲法保障。

  製造業大國誤國

  我們某些主流一直把美國最先進的百年理論——市場經濟販賣到中國大地。一直談論——市場經濟是利益多元化,不可能像計劃經濟那樣利益一元化,不會出現任何利益集團存在。當然美國人、英國人必然會傾力淳淳教導每一個中國人要建立市場經濟,要建立全球貿易,要建立開放再開放的金融與實體機制。但是英國人會告訴你中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1910年就開始放棄國內非常豐富的煤炭資源,而發動全民族力量向世界索取每一滴石油的戰略了嗎?美國人會告訴你中國人,在二戰結束后,就開始在中東建立以色列這個中東強大的盟友,以軍事手段在中東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基地嗎?美國人資本史幾百年了,今天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石油儲藏有幾萬億美元,美國人開採過嗎?當然,美國人會很優雅地告訴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我們美國人是環境至上主義者,我們需要保護阿拉斯加環境資源。然後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立刻回來大聲告訴每一個中國人——資源市場化,所有的一切市場化。

  所有的工業化強國都是在國內資源獲得保障、世界資源權獲得軍事安全保障情況下,再去大談世界公平貿易,開放再開放與全部再全部市場化,中國資源不去建立貨幣憲法化保障,我們去談西方的理論,請問每一個中國人,今天中國市場沒有了主流經濟學家們在中國販賣美國市場學說中下的定義——市場經濟下沒有利益集團呢?抱歉,今天美國也有利益集團,只不過他們是全球化利益集團。當然,中國也必定是中國本土利益集團。筆者反對計劃經濟,反對強行推行市場經濟所必然製造出了的中國本土私人利益集團。中國必須建立資源貨幣憲法下的市場經濟,中國必須建立中國資源下每一個中國人公平與公正。

  華盛頓的好萊塢悲情劇還將一遍一遍地上演著。1973年~1974年石油價格上漲四倍,尼克松先生一邊呼籲石油價格下來,一邊建立了有史以來最符合美國利益、最保障華爾街食利者的美元紙幣本位制國際憲法。今天美國華盛頓又上演著美國次級債救火行動。而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倉庫里的石油與黃金儲備在次級債中暴漲了上萬億美元利潤。美國世界的幾十萬億美元債務在美國次級債中不停地不見了。而在美國的好萊塢悲情劇——次級債中,中國大地面對的是近100美元/桶石油與手中的債權也不停的不見了。一個沒有世界貨幣權與資源權的製造業大國,會不會在華盛頓未來的悲情劇中面對全球石油、食物與黃金漲啊漲。華盛頓必然會呼吸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節約石油與糧食。而華爾街的食利者已經開始了在地下室的世紀狂歡之夜。2001年至今,筆者不停談論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為什麼一邊交杯換盞,一邊只把杭州當汴州。當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全力把中國打造成世界工廠時,每一個中國人也必然開始面對——石油與糧食的洗禮與再造。這就是美元全球化,這就是金融霸權,這就是食利者的遊戲,中國懂嗎?

  2001年石油25美元/桶,黃金250美元/盎司,筆者到處艱辛再艱辛的在中國大地到處推銷中國必須全力建立——次級金本位,否則中國未來就是崩潰,這是一場新殖民化的金融掠奪與新冷戰。艱辛再艱辛的寫了七年,在今年6月開博,希望以多種方式強烈呼籲國人,中國已經金融戰敗,全球石油、糧食與黃金價格將強烈上漲,美元貨幣將強烈暴跌……。短短四個月,石油從65美元/桶上升至今天近100美元/桶。黃金從650美元/盎司上漲到今天800美元/盎司,全球糧食是瘋漲再瘋漲,美元貨幣是暴跌再暴跌;

  手中的筆寫下去,只要主義真,寫下去……。因為我的祖國您需要石油、糧食與黃金,您需要民富才國強的資源貨幣憲法化與保障公共福利化經濟增長模式。您應該永遠永遠地拒絕,沒有世界資源權與貨幣權的世界製造工廠模式,您應該永遠永遠地拒絕美元紙幣全球化的世界金融循環體系。您可以有自己的世界貨幣權與資源權,我的祖國,您應該消滅保障私人利益集團與全球食利者們的全盤市場化的憲法。寫下去,雖然風暴更大了,寫下去,因為石油上300美元/桶離我的祖國很近、很近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0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9
guyprchina 發表於 2008-5-29 09:4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吳永任 於 2008-5-28 14:48 發表
國內油田採的油,和煉的油,哪國能賣的高就賣哪國,上市公司不是國營企業,國家操縱市場又逼別人承是市場經濟,不單單是油企電企,還有很多的企業這樣就要完蛋,你胡溫怎麼不拿自己的錢去補貼,而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其 ...


出口企業工人的血汗錢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

主題

4021

帖子

3480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480
10
sam333 發表於 2008-5-29 12:31 | 只看該作者
值得警惕,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不要再抽自己血補別人,別人是在吸血養身啊!國家儲備最好是黃金、白銀、稀有貴重金屬物資。外國貨幣適當即可。防人之心不萬無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17

帖子

6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64
11
Northwester 發表於 2008-5-30 00:00 | 只看該作者
儘快開徵燃油稅,建立石油戰略與商業儲備,開放油源進口與批發,發揮市場的作用,鼓勵在國際石油價格走低時進口、高價時出口,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逆勢而為.
一些國外航空公司紛紛跑到大陸地區加油以蹭低價油的光,中國以壓低的資源價格補貼全世界,這些令人痛心的現象是改革滯后或者石油行業改革出現方向性錯誤的結果,而不是現在就要定價市場化的理由。正因為改革的滯后,才使得石油行業動輒得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4: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