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希特勒治軍的秘密:給予軍人最高榮譽和地位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5-28 1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於德國軍隊的強大,所有熟知二戰的人都深有體會,理解這支軍隊的建設工作,對於我國軍隊建設是很有借鑒的。

  對於德軍的重建,兩個人功不可沒,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西克特將軍。另一個就是惡魔希特勒。

  西克特將軍對於德軍的建設主要是基於他對傳統普魯士精神的弘揚。西克特將軍善於領兵出了名的,在一戰中他曾率軍於土耳其人在地中海抗擊英國軍隊,後來土軍敗潰,英國軍史是這樣描述這場戰鬥的:「少數德軍分遣隊紀律嚴明,在周圍滿是七零八落的部隊、難以辨認的臉孔和一大堆散兵游勇的災難洪流中,約有兩個團的德軍保持了他們的凝聚力和戰鬥精神,像在閱兵場上那樣機動自如,停止間射擊,再向後方轉移。」

  後來西克特將軍成為國防軍統帥,這當然是戰後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應該是德軍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德軍開小差的很多,士兵士氣低落,「他制定了重新武裝和重振士氣的計劃,使德軍最大的優勢——軍官團得以保留,使新的戰術戰法得以醞釀而成。凡爾賽和約規定德軍人數不得超過十萬,所以西克特制定的標準是:士兵身體良好,有12年以上的服役經驗;軍官要有25年以上的從伍經驗。一旦成為國防軍的一分子,要接受某一方面的專門培訓,重點是領導才能。他極為重視士兵的個人技能和主觀能動性。合約禁止德國擁有軍事院校,他就聯合團一級的單位建立了一個建在部隊上的軍事教育體系,每一位列兵都受到成為軍士的培訓,每一位軍士都受到成為軍官的培訓,每一位軍官都受到成為將軍的培訓。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習,使專業技能得到精進,職業素養得到提高。沒有坦克、高炮,就用紙板、木料仿製,德軍也許是唯一用玩具飛機模擬真飛機演練對空射擊的軍隊!單兵在演習中要自稱我是某某排,或者代表一個8人機槍組。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馮·西克特的「十萬陸軍」!」

  儘管西克特將軍功勛卓越,但他還是有很多認識誤區,和以往的老一代軍人一樣,他依然強調「步兵突擊」,其實馬克心機槍的發明運用早已使步兵的突破能力大為減弱,新一代攻擊兵種急待構建,而他比較輕視裝甲兵的作用,和當時的國防部長輕蔑的認為,「那些所謂的裝甲部隊只能用來拉麵粉。」

  另外,作為出身貴族的將軍,他的某些舊觀念比較重,對於古德里安,他就很鄙視,而這僅僅是因為這位後來威名大震的將軍的姓「海茵次」,在德國是一個卑賤的姓。對於軍官士兵之間的關係,他依然強調高低之分,強調鞭撻和階層,「他沒有意識到這是導致1918年德軍大批士兵厭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對於另一位德軍最重要的重建者,希特勒,人們認識並不清晰,大多數只是停留在他撕毀《凡爾賽和約》上的功勛,這裡我們且不說希魔在重建德軍中所表現出來的政治眼光和外交權謀,因為大家都對這些已是耳熟能詳了。

  如何在戰時能夠動員一支大規模的精銳武裝,且在和平時期保持低的人數和維持費。這是一個困惑很多人問題,在這點希特勒眼光非凡,超出任何當時的軍事學家。「他將德軍僅僅維持在五十萬,而對於軍人的待遇確實極高,買東西無須排隊,坐車無須掏錢,享受任何階層(除了科研專家)都根本想都不敢想的各種優待,建立在物質基礎上,他又給了他們在國家中獨一無二的榮譽和地位,當然著一切都是建立在殘酷的競爭和無條件的忠誠上的。」士兵必須進行重複考核,每次成績靠後的將被無情剔除,而在全國的准軍事訓練組織(戰前德國有很多這種組織)選出來的有優秀軍事素養的人將替代之。這樣為了進入能享受一切特權的國防軍,幾乎所有適齡人都在爭先恐後的加強自己的軍事能力,希望在某次考核后被軍隊錄取。到了1938年,希特勒就說:「只要披上軍裝,德國馬上就有700萬世界上最棒的士兵。」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1: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