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命關天 猶豫不得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5-28 1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李順福
聯合早報

  看到《聯合早報》5月22日記者林曉玲的側記《等活兒干》,心中有些感慨。觸動我思潮的,不是她對我國拯救隊伍在四川災區前後五天的搜救行動所作的描述,而是她側記中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疑惑與無奈。

  她的側記提出了幾個問題:一、中國是在地震之後第四天(即5月15日)才敞開大門,讓四支來自日本、俄羅斯、韓國以及新加坡的搜救隊伍進入災區。

  誰都知道,地震后的72小時是「黃金搶救期」,一旦過了,遇難者生存機率不大。既然如此,為何是在過了「黃金搶救期」之後中國才讓外國救援隊進入災區?是客觀因素還是有其他難言之隱,官方沒有清楚交代,外人也無從知曉。

  可是,我們知道,救人如救火,必須爭分奪秒。猶豫不決,準會拖慢了救命的腳步。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俄羅斯搜救隊尋獲一名生還者,其他隊伍都只從廢墟中拉出罹難的屍體。

  二、對於我國拯救隊伍被派到什邡市紅白鎮搜救的安排,曾與林曉玲交談的某重慶記者說出他的看法。儘管紅白鎮那裡破壞程度大,但人命傷亡並非最嚴重,他質疑政府為何不讓擁有搜救設備的國際搜救隊到重災區幫忙?如果該記者對紅白鎮的描述屬實,那派遣搜救隊到那兒的決定是令人費解的。


搜救隊伍「沒活可干」

  地震發生后,筆者就經常注意中國中央電視台播送的《眾志成城》節目。節目的焦點都是重災區的災情而在我印象中,提及紅白鎮的報道是少之又少,可見該記者的說法有幾分道理。

  三、根據林曉玲的描述,新加坡的搜救隊伍在第一天找到三具屍體,另外兩具在第二天挖出。第三天沒有進展。到了第四天,原本以為能乘直升機到山上搜救生還者的計劃也在後來取消。因為「沒活可干」,搜救隊伍決定結束歷經五天的「獅心行動」,準備飛回成都,打道回府。

  林曉玲的側記清楚顯示,我國搜救隊的能耐並未得到完全的施展。在五天「獅心行動」中,只有三天有活可干。真讓人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對一個被國際認可,擁有55位隊員的專業救援隊來說,未能充分利用攜帶的精良配備從災區救出活命,該是他們最大的遺憾。

    在此次8級大地震發生后, 中國官方所展示的高效率救災行動深獲國際好評。可是,未能在「黃金搶救期」內讓國際救災隊進入災區協助搜索,無疑是整個救援行動中的一個敗筆。它與溫家寶總理第一時間抵達災區所發出「救人是救援行動中的重中之重」的指示是有嚴重偏差的。

  根據最新統計,四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6萬人而懷疑遭活埋的也有2萬餘人。我想,如果中國當局若能以眾志成城的理念在第一時間敞開大門讓更多國際救援隊伍協助救災,相信會有更多生命能被救出。人命關天,猶豫不得。希望中國當局能夠從中吸取教訓。

·作者是本地資深文化工作者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