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災后重建的挑戰更嚴峻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5-28 1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韋弦
聯合早報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來天了,再出現生命奇迹的可能越來越小。日本、俄羅斯、新加坡等國際救援隊也紛紛撤出,改派醫療救護隊前往災區。抗震救災的重點發生階段性轉移,從前期的抗震救援轉移到災后重建,也就是從前期的搶救生命和轉移災民轉變到災民安置和災后重建。

  如果說抗震救援是一場戰爭的話,災后重建就是戰爭后的和平建設。歷來的經驗表明,和平建設時期的挑戰往往比戰爭時期更嚴峻。因為在和平時期,利益追求日趨多元,各種矛盾也將日趨突出。
  

當前重點要防範次生災害

  災后重建的挑戰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國內,另一方面是國外。

  國內近期挑戰是如何有效防範地震造成的次生災害。洪災和瘟疫是當前需要重點防範的兩大次生災害。

  自古就有「大災之後有大疫」的說法。數百萬災民居住在廢墟邊,不僅缺乏藥品和公共衛生設施,衛生防疫的知識也需要不斷加強。而且,災區嚴重缺乏帳篷和蚊帳,很多人不得不暫時居住在露天下。隨著天氣變熱和蚊蟲增多,更增加了滋生各種傳染病的風險。防止瘟疫流行是防範次生災害的重要挑戰。

  地震不僅導致四川境內數百個水壩發生裂縫,而且還形成幾十個堰塞湖,在餘震不斷和夏季雨水增多的情況下,隨時都可能發生決堤導致洪災。

    此外,近百萬災民的生活、上學、就業、醫療以及心理健康和情緒穩定等等眾多問題都將逐步擺上議事日程。

  當拯救生命壓倒一切時,全國上下體現了空前的團結和穩定。在地震后的近十天里,人民既沒有相互埋怨和指責,也沒有出現像美國新奧爾良颶風后的哄搶、槍擊等社會治安混亂局面。


如何確保救災物資的公平分配

  但隨著抗震救災進入災后重建階段,人們對地震的巨大悲痛以及由此帶來的關注熱情的逐步淡化,對生命的關注將日益被經濟利益和精神追求所取代。

  少數地方領導幹部和不法商人利用災后各方面制度和管理尚未健全的漏洞,可能會假公濟私和中飽私囊,而百姓對救援物資能否公平分配以及如何分配等關注日益上升。

  日前,四川成都市和德陽市就發生少數官員私吞救災物資而引發百姓不滿的衝突事件。能否確保救援物資使用的公開和分配的公平、嚴懲極少數地方幹部和人員的腐敗行為,不僅關係到災區的穩定和整個災后重建進程,而且還關係到中國政府的形象和執政能力。

  隨著緊張的救援行動日漸平靜后,對地震的反思也在不斷深入。諸如為何偏偏是學校房屋倒塌最嚴重?為何農村房屋多數倒塌而城市一些建築抗震能力較強?為何地震前沒有任何徵兆和預警?等等問題不斷突出。能不能認真對待這些疑問和妥善處理這些問題也將考驗著中國政府的能力。

  從長期來看,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及年初雪災,但由於四川是農業大省,地震對農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可能加劇中國控制通貨膨脹的難度。雖然地震不會減緩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步伐,但肯定會降低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據初步估算,地震對中國造成的損失可能達到1500億人民幣甚至更多。既要順利實現災后重建又要確保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將是今後一段時期中國政府面臨的兩大任務。


人道主義的同情能持續多久? 

  不可否認的是,抗震救災過程中,西方媒體積極評價中國政府和軍隊的表現,甚至CNN、BBC等也充分肯定中國政府的快速反應能力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中國軍隊在西方媒體中的形象也大為改善。

  地震爆發后,中國與西方媒體因為拉薩事件而形成的對立情緒頃刻間轉變為對地震的共同關注和同情。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紛紛派出救援隊、提供各種物資和現金援助,許多國家領導人到中國駐外使館弔唁並留言。日本第一時間派出救援隊,雖然沒有救出一個生命,但日本地震救援隊向救出的遺體默哀卻深深感動著中國民眾。西方在中國民眾中的形象也大為改變。

  更難能可貴的是,美國和歐洲議會先後通過決議,積極評價中國政府迅速開展的大規模、有效的緊急救援行動,同時敦促美國政府和歐盟給予中國緊急援助。

  對於中國來說,美歐議會往往是對華偏見和強硬的代名詞。近年來,其所通過的幾乎每個涉華法案都對中國有負面的看法。這次,美歐議會能夠先後通過幾乎對中國沒有任何負面看法的議案,表明不僅西方媒體而且西方政界的對華看法也出現積極變化,中國與西方關係出現了自拉薩事件以來難得的良性互動。

  但人們更關注的是,隨著搶救生命的激情逐步淡化,中國與西方的良性互動到底能持續多久?基於人道主義的人類共同價值能否長期成為中國與西方關係的共同紐帶?基於狹隘的意識形態偏見會否在西方重新抬頭?這不僅考驗著西方的智慧,也將是中國面臨的一大挑戰。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0: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