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擠壓傷 挫裂傷 氣性壞疽借震來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5-26 2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地震倖存者中出現數例病例 外科醫生解析———

  近日在媒體對地震災區的報道中提到,在地震中受傷的倖存者中,出現了數例氣性壞疽的病例,患者目前正在高壓氧艙內接受治療。「在災區的傷員中,如果發生了嚴重的擠壓傷,或是深部組織的挫裂傷,就應警惕氣性壞疽的出現。」氣性壞疽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十分陌生,今天,武警總醫院普外科蔡曉軍博士對這種病進行了解析。



  發生原因

  壓傷之處易缺氧 適合厭氧菌生長

  「雖然很多人對氣性壞疽這種病很陌生,但對醫生來說,卻在平時也會接觸到這類病人。這次在震區出現了數例這種病人,則主要是與地震中容易造成人體嚴重擠壓傷、深部組織挫裂傷等傷情有關係,因為這些嚴重創傷很容易形成人體缺氧環境,適宜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從而發生氣性壞疽。」蔡曉軍博士說。

  除了災區的傷員,平時我們一旦發生了嚴重擠壓傷、深部組織挫裂傷后,也應警惕氣性壞疽的出現。

  存在於土壤、空氣中的產氣莢膜桿菌,是造成氣性壞疽的禍首。產氣莢膜桿菌是種非常討厭氧氣的細菌,俗稱厭氧菌,所以如果傷口處的氧氣充分,例如位於皮膚淺表處,血液循環好的傷口,它就很不容易生長,自然也很難從中作祟。

  若是人體出現了大面積擠壓傷,或是深部組織嚴重挫裂傷,又沒能及時清理創口,大量的肌肉組織出現壞死,就會形成傷口缺氧狀態,缺氧環境恰恰符合厭氧菌的「脾氣」,此時若是碰到了產氣莢膜桿菌,就很容易被它們侵入,引起氣性壞疽。

  「地震發生后,被壓在廢墟下的倖存者,很容易出現這種傷情與環境,如果時間比較長,傷口感染后出現氣性壞疽的幾率,自然會高於平時。」蔡曉軍博士說。

  癥狀表現

  受傷部位脹鼓鼓 碰觸之時像「握雪」

  被產氣莢膜桿菌感染后,傷口處會產生大量氣體,從而使得人體組織內就像被打上氣一樣,看上去脹鼓鼓的。

  一旦傷口快速腫脹就會發生劇烈的疼痛,皮膚呈現出紫紅色或黑色,要是碰觸時,會有「握雪」感或是「捻發」的聲音,好像裡面有很多氣一樣。

  如果懷疑發生了氣性壞疽,專業人員就會提取傷口處的分泌物做細菌檢驗,如果發現產氣莢膜桿菌就可確診。此外,受傷的肢體如果拍X光片的話,發現組織間有氣體出現,也可以確診。

  造成後果

  病情發展很迅猛 引發內臟急衰竭

  一旦被產氣莢膜桿菌感染,氣性壞疽的病情發展十分迅猛,細菌產生的大量毒素會被人體吸收,患者出現高熱、脈快、貧血,而嚴重的毒血症很容易引發心、肺、肝、腎等內臟衰竭,所以死亡率很高。

  若是確診為氣性壞疽,那麼就需要及時將感染的肢體處切開,把壞死的組織及時清除掉,然後用雙氧水反覆沖洗傷口,直到把毒素清理乾淨后,還要把傷口切開進行引流。

  如果病情比較嚴重,為了挽救生命,甚至要採取截肢等特殊手段。

  災區的傷員很多,而預防氣性壞疽,就要對創傷尤其是大而深的創傷及時進行清創,去除壞死組織,消除厭氧環境,這對救災前線的醫療人員來說,是一個與死神爭時間的過程,所以任務十分艱巨。

  醫生解析 高壓氧艙 厭氧菌「死亡地帶」

  目前,災區出現的氣性壞疽患者都被送入了高壓氧艙治療,這是因為,高壓氧艙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含氧量高的環境,這對產氣莢膜桿菌這種厭氧菌來說,無疑是一個「死亡地帶」。

  使用高壓氧艙,可大大改善患者組織、傷口深部的氧氣供給,從而抑制厭氧菌的生長、繁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

  相關鏈接

  氣性壞疽 非法定報告傳染病

  雖然氣性壞疽的毒性很強,但並非國家法定報告傳染病,這是因為,如果沒有傷口就不會被入侵。

  因此在醫療機構一旦發現氣性壞疽,就要採取嚴格的隔離防護措施,所有和病人的傷口分泌物接觸的物品都必須焚毀。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5-28 06: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