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組圖】北川!風雨後的陽光笑容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5-27 1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家好,首先介紹下原創發帖者,他是某網站一名普通的員工,他也是四川人,5月15日到21日,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希望能幫幫自己的家人和鄉親,回去后才發現自己的力量是多麼微弱。但是,他在北川的一個小村子的孩子們身上,發現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讓他重新看到了希望。下面就是他的真實記錄-------------------------------

  5月17日早晨,四川綿陽江油市精神病醫院的路邊,綿延數10里的難民營,哀鴻遍野、臭氣熏天,與堆積如山的舊衣服,搖搖欲墜的低矮帳篷相對應的是,難民們四處尋找食物,傷病員在酷暑下因病痛瑟瑟發抖的哀鳴。
  



  在回家前,一個叫Robin的網友提醒我:"請給地震中的死難者足夠的尊重,慎發照片!"
  因此,在這裡,我不會發任何讓大家感覺到不適的照片,相反,我要給大家講述一個真實的,充滿陽光和關愛的美麗場景。
  五月的初夏,在室內是非常舒適的,但在寬闊的馬路上,潮濕的空氣混雜著消毒水、汗漬、血漬和發霉的食物,充斥著一股怪怪的味道,從北川、安縣和周邊鄉鎮逃生的難民被安置在馬路邊,處處都是尋人的紙牌,處處都是孩子們的啼哭聲。
  我沿著街道,希望能找到點什麼,希望能幫到點什麼,成千上萬的難民卻讓我不知從何說起,從何幫起。
  直到,他們的出現。

  第一次遇到孩子們

  這是一個極其低矮的難民篷,裡面坐了4個孩子,旁邊沒有大人,4個孩子的穿著,比之其他難民要好很多,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在遇難前還算過得去。
  "我們來自陳家壩"
  "陳家壩在什麼地方?"
  "北川"
  "大人們呢?"
  "找吃的去了"
  "家裡有人受傷嗎?"
  "死了好多人"
  "媽媽,奶奶,二姑,弟弟。。。"穿綠衣服的小男孩給我報了一長串稱謂,現在我都記不得那麼多了。
  


  這時,外面的一個小女孩拉著我,她可能把我當成是記者了,
  "姐姐,我也是陳家壩的"
  "你的爸媽呢?"
  "我只有爺爺了"她指著後面的老人,在老人的允許下,我給他們拍了一張照片,小女孩緊靠著爺爺身邊,竟然露出了笑容。
  


  那是一個永恆的笑容,因為此後,我再也沒有遇到過這個小女孩和爺爺。而那4個孩子,我卻與他們結下了緣。

  第二次尋找孩子們

  時隔兩天,我時常惦記著難民營里的孩子們,雖然我家也在難民營里,每天也需要排著隊等待社區救濟,但是,那種背井離鄉的切膚之痛,讓我一想起就會淚流滿面。
  兩天後,我再次找到了那個難民蓬。
  


  第一次遇到的那個黃衣女孩看見我來了,興奮的向旁邊的一對母女嚷嚷,"她來了,她是網站的,她是北京的!"
  那對母女依偎在一起,女兒手上玩弄著剛剛派發的霍香正氣液,雙眉緊蹙。
  而母親臉上卻露出歡迎的笑容,那種四川人迎客時特有的笑容。
  


  我開始與母親聊起來,母親很健談,臉上一片茫然,
  "我們村子有好多小孩會上網的。"
  "是的,我們也是一個交友網站,上面有很多朋友,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
  母親若有所思的問,"有沒有人願意收留孩子呢?"
  "為什麼要收留呢,她多可愛啊!"
  "她爸爸和奶奶都死了,全家人要靠我來養活,我要出去打工,可是她才兩歲啊,我想找個人託管孩子。"
  我心裡一震,"你是做什麼的呢?能給我說說情況嗎?"
  "我是賣傢具的,孩子爸爸是個木匠,那天我在鎮上賣傢具,發生地震時,我抱著孩子衝到了街上。孩子的爸爸,在家裡做活兒,還有奶奶,還有我的姐姐,還有我姐姐的孩子,他們都在家,一個也沒出來。活著的村民都說,姐姐最後一聲大喊,'地震了!!!!!'現在,連個屍體都找不到。"
  年輕的母親已經泣不成聲,"我們那裡是塊平地,地震后,就堆成了一座小山,什麼都沒了。"
  


  看著這副場景,我想,或許我們的網站真的會有好心人願意收留小孩吧?
  這時,突然一個男孩爬了過來,他就是兩天前,給我報了一長串死亡名單的小男孩。
  他拉著我的手,大大的眼睛看著我,"我有一個妹妹,請你去看看他!"
  


  他拉著我,穿過了低矮的帳篷,在那裡我看到了他的妹妹陳語。
  


  又是一個愁眉緊蹙的小朋友!我們一眼就看到了她頭上的傷疤,小男孩說,"妹妹頭上縫了七針!"
  "是你的親妹妹嗎?"
  "不是。"
  "妹妹的家人還好嗎?"
  "弟弟死了"
  "妹妹這麼小,還有弟弟嗎?"
  "有,不到一歲"
  看著忍受痛苦的小陳語,我逗著她,突然發現,她喜歡我的眼鏡,於是我把我的眼鏡取下來給她,這時的小陳語,竟然忘記了頭上的傷痛,露出了笑容。
  






  聽說北京的朋友來了,這個村子(北川縣陳家壩鄉龍灣村3組)的孩子們都跑出來了,他們和我一起留下了第一張合影。
  


  這是我第二次拜訪,那時所有小孩臉上都沒有笑容,照片上是一對龍鳳胎兄妹,頸上戴著一對觀音和佛,似乎保佑著他們的僅有的幸福。
  當我聽說孩子們沒有奶粉時,我決定回去想辦法採購到奶粉,給他們更多的希望。
  第三次看望孩子們
  回去后,我把網友和我們公司員工捐贈的錢購買了4箱蒙牛奶,把錢塞進幾個信封,上面寫著"網聚天下真朋友,情系四川眾鄉親。"
  相信這也是所有的朋友們的心愿,我帶著朋友們的愛心,第三次來到難民蓬。
  


  我首先找到了那對母女,這次我了解到,母親叫王金會,女兒叫母燕鑫,2歲零3個月。
  


  小燕鑫換上了一件白色的裙子,像一個小小的公主,她始終害怕陌生人,面對鏡頭瑟瑟的發抖。
  




  中間這個男孩子叫王浩宇,他是小燕鑫的表哥,他已經失去了母親王金瓊,以及親妹妹張玉婷,但他說,"我還有一個妹妹,她也很可愛,她就是燕鑫!"
  


  哥哥緊緊的抱著表妹小燕鑫,一個失去了父親,一個失去了母親,兩個人緊緊的依偎在一起。
  當我詢問小燕鑫托養的事情,並表示願意幫忙,母親王金會說,"這是我一時的想法,真是讓你太操心了。孩子的爺爺說,餓死也不要讓孩子再失去母親,失去家人,所以,我們要自己養活她。"
  我看著坐在不遠處的爺爺,弓著背,戴著一副眼鏡,臉上的滄桑彷彿比60歲的實際年齡更老些。
  


  在第三次拜訪中,我見到了村長石明凱,村長告訴我,"這個村子一共170多人,在外地打工的有近百人,留在家的也不過80多人,就這80多人中,因為地震死了31個人,還有重傷在醫院的。"
  上圖兩個小姑娘是村長的女兒們,姐姐石玉漢和妹妹石玉晴,她們告訴我,
  "爸爸每天都要回村子去開大會。"
  "村子離這裡有多遠?"
  村民林立東說:"離這裡49公里。"
  "49公里怎麼去呢?"
  "騎車"
  "不怕餘震嗎?北川是最嚴重的災區啊?"
  "沒辦法,沒了家,就只能靠政府。"
  


  夜色深了,孩子們還依依不捨,他們天真的看著鏡頭,期待有一天,他們能夠讓更多哥哥姐姐們知道。
  在接受來自我們網友的捐款時,發生了感人的一幕,小張鑫堅強的說,
  "謝謝姐姐,我不需要。"
  "為什麼呢?"
  "因為我還有飯吃。"
  "你收下吧,以後還有用。"
  "把它給陳語吧,她受傷了,需要錢。"
  2歲的小陳語收到了張鑫的那份錢,她或許不懂這裡面是什麼,但哥哥給他的漂亮口袋,裡面一定裝著很多很多幸福。
  






  第四次探望孩子們

  第四次,這是我最後一天在四川了,其實,我已經跟他們道別,但我還想再看看。
  他們可能又沒有飯吃。我把剩下的錢買了速食麵,賣速食麵的小店已經售空,我就跑了好多家小店。但我知道,對於他們來說,這遠遠是不夠的。
  




  計程車司機在停車的一剎那,看到那麼多孩子圍上來,感動的流淚了,他在為我抬下所有速食麵后,默默的開車走了。
  "師傅,車錢!"
  我只聽到遠遠的聲音,"我也做一次志願者!"
  小陳語衝到前面來感謝我,兩歲的她已經懂得感激他人。我看見她的頭上已經取掉了包紮,眉毛也舒展開來,那時,真是欣慰極了。
  


  小朋友們都圍在我的身邊,他們知道,我是最後一次來看望他們了,他們希望了解到更多我的東西。
  我一句話都沒插上,他們說,等有一天,他們的學校開課後,也要到機房裡,去和大家交朋友,去看照片。
  他們好奇的問我,北京是什麼樣子?有沒有拍到天空上的直升飛機?有沒有坐過火車?
  天空已經下起了小雨,可孩子們不願意走,大家都面帶著笑容,這是我4次拜訪后,見到的最多笑容。
  






  他們希望在我的相機里里留下笑臉和友情,於是我不斷的給他們拍照片,這一刻,快樂洋溢在濛濛細雨里。
  


  她們小小的年紀,也有了自己的友情。
  


  她們小小的年紀,也懂得在鏡頭裡表現出美好的一面。
  


  或許,真正的友誼不在於年齡長幼,而在於患難與共。
  


  或許,真正的友誼不在於年齡長幼,而在於患難與共。
  




  她們期待未來,但前途坎坷。她們希望幸福,但歷經磨難。
  我知道,在這個村子里從來沒有一個大學生
  現在愈加惡劣的條件使孩子們離大學校園更遠了。
  一個玩具,也許就能安慰他們受傷的心靈,
  一本圖書,也許就能燃燒他們心中的希望,
  我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沉重,我希望能幫幫他們,卻又責怪自己的力量如此微小!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看到了這些美麗的笑容並真心的喜歡他們,那麼,請撥通這個電話,13881141292,這是村長石明凱的電話,當他們重建家園時,他們會感激大家的。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主意,也請跟帖留言,謝謝大家的關心!


來源:網易

[ 本帖最後由 laodai 於 2008-5-27 16:46 編輯 ]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