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佃榮
地震之後,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帖子:公元1976年,龍醒了,搖搖頭,唐山大地震了,但中國此後30年繁榮昌盛!公元2008年,龍要騰飛了,先噴一口氣,南方下大雪了.再擺一下尾(它的尾部搭在緬甸的海邊),緬甸刮大風了.又一腳磴在汶川騰空飛起,汶川大地震了.龍的騰飛一定會有大動靜的!中國從此走上千年繁榮!!!祝福中國
這是人們對災難的一種善意的解讀。希望多難的中國能夠在災難中升華,以此告慰千萬的死者,也以此讓生者活得更好。
同樣的心情也在我們總理「多難興邦」的深沉的目光中。
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多難如何才會興邦,歷史上那些災難帶來的結果是什麼,是否災難帶來的全是國家的中興?如果只是用這種善意的方式來看待災難,任何災難都可以說是喜事,這是對死者的褻瀆。如果在災難中吸取教訓,把災難帶來的痛苦化為我們的動力,我們相信,總理說的「多難興邦」一定會實現。
無論是從天人合一的角度分析,還是從辯證法的角度分析,災難給一個國家的影響是深遠的,很多國家或者說是朝代就因為一場天災而滅亡,但災難也可以讓一個民族凝聚、自省、革新,從而達到中興。
天災的唯一價值就是檢驗一個執政集團的執政能力,暴露整個系統的薄弱環節,給開明的領袖以革新的契機。從而完善執政體系,實現中興。
康熙在位時,有一年北京發生了地震。康熙對大臣說,「朕躬不德,政治未協,致茲地震示警。悚息靡寧,勤求致災之由。豈牧民之官苛取以行媚歟?大臣或朋黨比周引用私人歟?領兵官焚掠勿禁歟?蠲租給復不以實歟?問刑官聽訟或枉平民歟?王公大臣未能束其下致侵小民歟?有一於此,皆足致災。惟在大法而小廉,政平而訟理,庶幾仰格穹蒼,弭消戾。用是昭布朕心,原與中外大小臣工共勉之」(引自《清史稿》聖祖本紀一)。正是這樣一種敬天愛民、反躬自省的精神,成就了康熙大帝「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的偉大功業。
在中國歷史上,珍惜災難賦予革新機遇的領袖很少,或者等到他們想珍惜的時候,已經處於無法中興的地步。最明顯的就是明朝的崇禎,大明朝在經歷各種災難之後,沒有一個皇帝進行革新,等他想實現中興夢想的時候已經是有心中興卻無力回天。
而珍惜天災賦予革新機遇的典範應該是小平同志。
以下是1966年到1976年期間的八大地震。
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在河北省邢台地區發生6.8級和7.2級地震。極震區位於隆堯縣、寧晉縣、新河縣和巨鹿縣境內。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損失。
通海地震—1970年1月5日,在雲南省通海、峨山間發生了7.7級地震,通海、建水、峨山、華寧、玉溪一帶遭到嚴重損失。
爐霍地震—1973年2月6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爐霍縣發生了7.9級地震,甘孜、道孚、色達、新龍、壤塘等縣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昭通地震—1974年5月11日,在雲南省昭通地區發生了7.1級地震。雲南永善、大關、鹽津、綏江等縣和四川雷波縣受到破壞。
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遼寧省海城、營口地區發生了7.3級地震。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工礦企業、交通、電力和水利設施以及民房等遭到破壞。
龍陵地震—1976年5月29日,雲南西部龍陵縣先後發生了7.3級和7.4級地震。龍陵、施甸和璐西等縣受到破壞。
唐山地震—1976年7月28日,在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帶發生了7.8級強烈地震,地震波及天津和北京市。這次地震發生在工礦企業集中、人口稠密的城市,造成了極嚴重的災害。
松潘地震-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在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之間相繼發生了兩次7.2級的強烈地震,使松潘、平武、南坪、文縣等縣遭到破壞。
十年文革八大地震,暴露了我們很多薄弱環節,尤其是生產力落後,技術實力落後,所以小平同志在78年實行了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生產力,開創了中國30年的中興局面。
此次汶川大地震,給中國造成的困難很多,但同樣也是一次國家中興的機遇,只要能抓住歷史契機,給人民以新的希望,相信,新的中興即將到來,而多難之後的中國將如鳳凰涅盤。
在這次地震發生后,我們關注到,這次地震暴露出來的問題是:
第一,加強學校的素質
已經喊了那麼多年的素質教育,那些本身就是處於地震帶上的學生,學校對他們沒有進行任何生命教育,那麼多學生連在地震中怎麼逃生的素質都不具備!使很多本不該死的孩子死於對常識的無知。
在災難發生之後,有關部門印發了大量的防震抗震手冊,但已經太晚了。而之前,只有根據層層會議文件下達注意防止地質災害的通告,卻沒有任何防護事項。
建議;取消一些可有可無的垃圾課程,改成最實用的求生課,讓學生能夠在災害面前懂得自救,在他人遇難時如何進行救援,懂得如何在野外生存,如何與犯罪分子鬥志斗勇等等。
第二,教學樓的倒塌
這是一個民族最深的傷痛: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樣的口號喊了多少年?但僅僅是口號,而地震暴露出了這些教學樓可能存在偷工減料。相信政府會對此做進一步清查。而偷工減料的根源是1、招投標不公開,暗箱操作。2質檢部門的玩忽職守,讓大量缺少安全性的教學樓投入使用。
招投標的不透明性在任何行業中都存在,中國的相關法律形同虛設。如果不加強對此的監管力度,不修改目前落後的法律,不設計更為合理的監管程序。在其它地區其它行業中,天災或者是人禍製造的災難還會一次次出現!
如何讓招投標更加透明,事關國計民生的工程,如何讓老百姓可以更加清楚的親眼可見,親耳所聞。這是中國經濟如何走向良性發展,經濟整體朝節約型發展的大計!可以影響中國往後的百年歷史。
建議:國家應該規定,多大項目的工程,老百姓有多少參與程度。比如一個投資100萬的中學的修建,必須進行一定時間的公示,讓當地人民代表進行討論批准,召集當地老百姓海選的村民代表和居民代表討論綜合意見,並且在招標書上體現這些代表的意見。
做一個1000萬的項目,需要在網路上公開徵求民意,有民眾代表參與開標。相信方式方法上,會有更多的建設性意見產生。
第三、善款的透明化
救援後期,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大量善款的落實情況,能不能順利到達災民的手中,會不會有中間的黑手大發國難財,善款能不能分發公平,使最需要的人得到最多。善款能不能及時分發。
要求善款的透明化是有助於社會正氣的提升,提高人們的捐款積極性,有利於災害重建的進一步工作。善款的透明化也是真正讓災民能夠得到最大幫助的保證。有利於後期重建的再次全國性支援。
我們看到,政府已經要求每半個月進行一次善款的的使用狀況公布,這是很偉大的一步,是一種歷史性的進步。但我們也希望政府允許民間的機構能夠獨立的進行對善款的使用監督,包括對災區和災民的實地調查。只有全民參與,才能得到全民信任,全民支持。
維護政府的公信力
此次救援過程,政府報著最大限度的公開透明態度,所以大災面前人心穩定,尤其是成都等地區相繼出現搶購水和食物,但是當政府公開聲明,水源沒有污染,自來水供應正常,謠言馬上被止住,搶購風潮立刻結束。如果政府對信息持保密,救援過程不公開,則早已是謠言滿天非,社會性恐慌只會加劇,老百姓認為政府不公開事實,所以不會相信任何解釋。但是,這一次救災過程中,政府和社會連動,信息透明度高,電視上不停地現場直播。所以老百姓相信政府說的話,不再哄搶。
一個信息透明的政府,才是老百姓可以相信的政府,也只有這樣的政府才會有能力帶領人民前進。
為此次救災中的政府的各方面表現喝彩,這也是政府努力建立自身社會公信力的嘗試。而這樣的努力不應該停止,需要公開的信息不只是災難中的信息,該讓老百姓知道的就讓老百姓知道,事關老百姓利益的就必須讓老百姓知道。這也是政府轉變執政方式,提升執政能力,緩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
我們也看到,雖然我們的高層領導嘔心瀝血,不停地奔波在災區,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時間。我們的人民子弟兵用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我們全社會都全力支持災區。但是,卻出現了德陽的救災物資被倒賣,救災帳篷在成都被挪用,出現了種種給政府破壞公信力的事件,我們的總書記總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政府公信力,被這些不法分子輕易破壞。
建議:
為持續建立和完善政府的公信力,建議政府公開縣和鄉鎮一級的財政開支明細,讓老百姓知道交的稅收是怎麼花掉的,而且也明白中央政府每年有大量的下撥款已經到了哪一級機構。同時,這也能打造出一個廉潔的,老百姓信的過的政府,有利於社會的長治久安!
為了加強政府公信力,建立官員問責制,出現問題可以追查源頭,一查到底,誰破壞政府公信力,誰負責任,根據對社會影響力大小,事情的惡劣程度,確定政府官員的負責機制。最大限度的維護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建立官員問責制也是救災過程和後續重建中提升政府官員工作積極性,確保工作科學性,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同時,建立官員問責制能夠保證正常社會狀態中,權、責、利相統一,防止人為事故的產生。
中國的企業改革中,在實行權、責、利相統一的廠長經理負責制后,很多瀕臨破產的企業奇迹般的復生。如果我們的政府機關也實現權、責、利相統一的官員問責制,相信對民眾的服務態度會進一步提升,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也會提升。自然也就加強了政府的公信力。
死去的人再也喚不回來,而活著的人,總會更懂得怎麼去活,也有理由活的更好。生命是脆弱的,擦乾眼淚,繼續生活。地震終會成為歷史的傷痕,永遠永遠的刻在我們內心的深處。
但,我們還不能急於往前走,我們還要反思,要總結,死了的人不能白死。我們要用他們的鮮血和軀體換來民族進步的動力。我們要真正在多災之後實現我們的中興!!
於佃榮幾十年來為維護自身利益,被連雲港民政局打壓,生活條件每況愈下,但是,上述革新能夠實現,實現官員問責,如果取回屬於自己的全部錢物,於佃榮將會把其中一萬元作為善款,捐獻給災區人民。一個老訪民幾十年來深深的體會了政府信息封閉,政務不公開的惡果,希望災區人民,全國人民不再象於佃榮一樣被這些惡果所折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