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映秀小學兩百學生遇難 校長一夜頭髮全白(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5-25 2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方都市報  

  「為什麼不願離開這裡?」記者問。

  「我這有幾百名學生,幾十個老師在這裡。活的不可能再有了,死掉的我想盡量看到他們。」映秀小學譚國強校長回答說。

  至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統計出汶川映秀小學多少學生和老師的生命丟失在這片廢墟之中。有尋找孩子的家長說,全校600多名學生,遇難的師生至少有兩百多人。

  5月15日中午,救援隊用生命探測儀檢測后,表示這些瓦礫下面已經沒有生命的跡象,放棄了搜救。但第二天,81歲的朱群學為了找被埋的孫子,用手摸到了一個倖存的小女孩。這個名叫尚婷的小女孩隨後獲救。

  

  44名同學,只跑出了7人

  5月16日早晨,11歲的肖楊坐在塑料布搭建的臨時帳篷里,回憶那不堪回首的一幕。

  學校教學樓一共四層。肖楊所在的四年級二班在二樓靠近樓梯口的第一間教室。發生地震時,她們正在上科學課。

  「老師發現教室在搖晃,大家都要往外跑,他就去把門頂起,不讓我們出去」。肖楊說,教室越搖越厲害,屋頂的天花板一塊一塊往下掉,教室的黑板也掉了下來。這時候,腿腳殘疾的董坤喊了一句:「老師,你再不開門,我們班就沒了。」老師聽了后,這才連忙打開門,抱起董坤把他從陽台扔下了操場,其他同學也紛紛奪門而出,向樓下跑去。

  腿殘疾不能跑的董坤,幸運地活下來了,那些能跑的同學,卻沒能逃生。他的44名同學,只跑出了7人。

  肖楊坐在第三排,她剛剛跑到操場上,教學樓就倒了下來,其他同學全被埋在了碎磚斷瓦之中。

  居住在學校附近的楊雲林說,地震后的前兩天,廢墟中一直迴響著孩子們的哭泣聲和呼救聲。

  8歲的孩子在廢墟下一起唱歌

  在映秀鎮,流傳著被埋在下面的孩子,為了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一起唱歌的故事。5月16日中午,記者找到事件的親歷者———8歲的柴正東。

  地震發生時,柴正東所在的二年級二班正在上數學課。他們的教室也在二樓。他說,當看到窗戶和教室大門不停搖晃的時候,正在上課的老師讓他們用手抱著頭,全部趴在桌子下面。隨後教室就倒了下來,他們班的同學全部都被埋在了廢墟下面。

  「下面埋了好多人,剛開始可能只死了一兩個人。大家都在下面喊。」柴正東說,被壓在下面后,同學們的哭喊聲和呼救聲響成一片。過了一會兒,他們班上的周怡葉同學大聲對大家說道:「你們不要鬧了,我們一起唱一首歌」。於是,在廢墟下,就飄出了一陣歌唱聲。

  正是根據這歌聲,搜救人員發現了埋在下面的柴正東他們。六七個小時后,柴正東和身邊被埋的兩個同學一起被救了出來,但和他們埋在一起的郭文同學卻已經死亡了。幸運的是,柴正東除了擦破了一些皮膚,居然沒有受到大的傷害。他說,提議唱歌的周怡葉也被救了出來,送到了成都治療。

  但最終,班上同學像他們這樣幸運被營救出來的也僅僅五六人。

  「我這有幾百名學生在這裡」

  5月15日中午,記者來到映秀小學時,救援隊剛剛宣布這裡已經沒有存活的生命,結束了搜救離開了這裡。一位不甘心的家長在廢墟上大聲呼喊著孩子的名字,兩位家長在旁邊焚燒孩子的衣服———根據當地風俗,孩子死亡后,要把衣服和他們一起火化埋葬。

  香燭繚繚、烈火熊熊,堆滿遇難孩子遺體的學校操場中央,一個頭髮和鬍子花白的人躺在那裡,一動不動,看起來彷彿死了一般。一位前來學校尋找被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家長說,那就是映秀小學的校長譚國強。

  地震發生后,譚國強立刻就和副校長張春東組織九名倖存男教師,衝到倒塌的教學樓邊,尋找和營救被埋的師生。整整三天三夜,他都沒有離開過學校。而他妻子與岳母就被壓在距學校不足一百米遠的一幢居民樓里,他卻沒有過去看一下。

  記者慢慢走近他,譚國強沒有任何反應,只是緊閉著眼睛,兩行淚珠順著臉頰滾落,讓人不忍打擾。

  第二天早晨6時30分許,在映秀電站前,記者再次遇見了他。他背著一桶山泉水,低著頭,艱難地爬上一個小山坡,面對旁邊那些和他打招呼的人,他把頭低得更低了。面對跟在後面的記者,他頭也不抬地說:我沒有什麼好說的。

  走上山坡,譚國強來到一個臨時搭建的小窩棚。這裡距離映秀小學有兩三百米的距離,窩棚里住的是學校幾名倖存的老師。

  短短几天時間,44歲的譚國強頭髮和鬍子全白了。

  一位女老師幫他盛上了一碗稀粥。「譚校長,你還是喝點粥吧!」女老師勸他說。猶豫了一下,他接過飯碗,一聲不響地低頭吃了起來。

  雖然如此,但當記者跟著他來到窩棚邊時,他還是騰出一個地方,讓記者在他身旁坐了下來。

  因為缺水斷糧,並且擔心發生瘟疫,鎮里的人大多都選擇外出撤離。有人建議他搬離這裡,但立刻遭到他斷然拒絕。

  「為什麼不願離開這裡?」記者問。

  「我這有幾百名學生,幾十個老師在這裡。活的不可能再有了,死掉的我想盡量看到他們。」他回答說。

  兩個小時后,當傳來映秀小學又發現倖存學生的消息后,他立刻又跑回了學校……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