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志願者:公民意識的覺醒 /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8-5-25 1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凱迪周刊2008-05-25 09:28

作者:章立凡


  在5.12大地震后的日子裡,我近乎偏執地盯著電視和網路上的地震信息不能自拔,與同胞們一樣為死難者同悲同泣,為獲救者和待救者同喜同憂。與以往救災不同的是:除了軍隊、政府和官方慈善機構之外,有眾多的民間組織和個人直接走向救災第一線,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響亮名字——志願者。

  

  當我們帶著對「紙老虎」的質疑進入2008,雪災、拉薩騷亂、聖火事件、列車相撞、手足口病……一一迎面撲來,國人的情緒簡直像坐過山車,直到被慘烈的地震畫面擊倒。面對坍塌校舍下無數稚嫩的生命,每個人心中都會發出無法自抑的吼聲——救救孩子!近一個甲子以來,我們承載了太多的瘋狂與麻木,人心開始淌血之際,正是人性復歸之時。

  

  在如此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最有力量救災的是政府,最有熱情救災的是民眾。但自1949年以降,民間社會逐漸消亡,直到改革開放后,才隨著經濟的發展重新復甦。不幸的是,體制內日益嚴重的腐敗和官僚化,令民間在很多場合與官方離心離德。直到「胡溫新政」提出「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提倡建設「和諧社會」,才表達出修補社會裂痕的強烈意向。

  

  但體制的巨大慣性難於克服,當災害發生的時候,公眾一面為溫總理在災區的表現感動,一面對政府部門和官方慈善機構公正性和效率仍存疑問,對善款的使用、帳篷的採購價格以及救災物資的去向等等,都存在爭議。很多人傾向於按照自己的意願指定捐款用途,或者委託給信得過的NGO(非政府組織)。此時此刻,民間志願者的身影出現在救災現場,是社會走向成熟的標誌。

  

  長期以來,官方對民間社會的成長一直心存疑慮,而此次救災中湧現的大量感人事迹,卻無可爭議地證明了兩者的互補性。不久前,我曾對《南方周末》記者談到自己的觀察:「官方與民間機構各有所長」「現在的混亂是因為過去開的口子太小,待到發生重大事件,各家經驗不足。但非政府組織參與集資救援將是發展的大方向。社會責任要分擔,不要包辦。」(記者/沈亮:《捐贈如何捐?怎麼花?》,《南方周末》2008年5月15日)

  

  除了大批志願者參與救助外,公眾參與救災監督也很有必要。毛澤東在1945年對黃炎培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個莊嚴承諾,後來一直沒有兌現。直到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無須謙讓,作為憲法意義上的國家主人,公民不僅有義務也有權利。捐贈人要求官方機構公布善款、物資的明細,與納稅人有權監督政府收支是同一道理,只不過對捐贈的監督更為直接而已。

  

  志願者的大量湧現,正是出於「人人起來負責」的社會責任感;而民眾對政府及官方機構救災活動的監督,則是「人民起來監督政府」具體體現。執政黨和政府如何因應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目前民間積蓄著一股民粹主義的社會能量,通過傳遞聖火和呼喊「加油」,將這種能量引向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傳統思維定式下的政治設計。但現代化進程中產生的民粹思潮,是一種人民不滿現狀的、反精英的意識形態,主要特質就是對政府的怨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鼓動排外情緒必將孤立自己,製造階級鬥爭無助於社會和解。如果不能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徹底革除決貪腐之弊,玩弄民粹之火將是一場高風險的政治博弈。

  

  地震中復歸的人性和凝聚的民氣,令我在敬畏自然之餘,倍感有幸生於中國。大地震是地質構造的大整合,也將對人類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1976年唐山大地震結束后兩年,中國開始了一場社會大整合——經濟改革開放。32年後的汶川大地震,是否將啟動新一輪社會整合,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國應該建設成為一個健康和諧的公民社會,在這個理念下,我們人人都是志願者。



2008年「5.12大地震」后十日 病中記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