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式總理

[複製鏈接]

122

主題

352

帖子

35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ayuku 發表於 2008-5-18 2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周兆呈
  中國的總理難為。

  無論是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襲擊美國,還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嘯,世界其他國家很少有領導人會在災難發生時,除趕到現場視察災情、慰問群眾之外,還要親自擔任救災總指揮。畢竟前者屬於政治職責,後者屬於專業領域。

  而在中國地震救災的前四天,溫家寶幾乎是把大半個國務院搬到了四川。他自己在震后僅僅幾個小時就已經坐鎮災區,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公安部長孟建柱一直跟隨身旁。副總理回良玉後來也趕到,5月15日晚間在四川列車上召開的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會議上,也看到了教育部長周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等多位部長。

  溫家寶親臨一線,四處疲於奔命地指揮、調度、慰問,有輿論指這顯示中國救災指揮系統缺乏法治精神,似乎沒有中央領導人現場指揮,救災體系就無法自動運轉。但是,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之下,總理的到場除了提高應變效率、爭取黃金時間、督促地方官員、現場拍板解決問題之外,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指揮救災、慰問百姓,更是災場和全國民心穩定的巨大精神力量。這似乎是要做「人民總理」的中國總理的宿命。

  中國總理這個職位,自周恩來時代開始,就被賦予了兢兢業業、克盡職守的形象,「周總理」三個字既是一代中國人對周恩來的永恆紀念,也是對繼任者的道德標尺和衡量比照。

  1966年3月8日,中國河北邢台地區發生6.8級強烈地震。周恩來於3月9日、3月10日、4月1日先後三次冒著餘震親臨地震災區,頂著寒風、踏著瓦礫、進窩棚、下地窖、慰問傷病員,站在木箱子上給父老鄉親喊話,還帶領群眾高呼口號:「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生產、重建家園」。

  這是1960年代中共高層與民眾在危機時刻的溝通渠道和方式,雙方沒有距離,充滿信任。2008年的地震與之以及1976年的唐山地震相比,拯救能力變得更強、處理方式變得公開透明、輿論更為自由開放、舉國救災的機制更為有效,而總理與受災民眾溝通的語言、慰問的姿態、鼓勵的方式,自三四十年前至今,仍是一以貫之,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當溫家寶對著災民喊「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你們」,當溫家寶對著救援部隊說「不怕犧牲、不怕疲勞」,當溫家寶對著電視鏡頭向全國表示,「廣大軍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特別重大的地震災害」,正在災區受苦受難的民眾以及對痛苦感同身受的中國其他地方人民,從這樣沙啞顫抖而堅定的聲音中,都聽出了其中的溫情、決心和鬥志,絕不是流於表面和形式的口號。

  這些口號式的政治話語,在平常時期往往被人們置之腦後,視之為空洞的宣傳和僵硬的說教,不願理會。但一旦災難來襲,政治領袖的喊話卻有了強大的動員力量,這樣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語言,能夠發揮出巨大的鼓舞作用,讓災區民眾焦慮、恐懼的心情得到緩和,對未來不會絕望;參與救災的人員也能夠被激發出戰鬥意志,團結拼下去。「人民生命高於一切」、「與汶川人民心連心」、「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這些在救災、安置現場比比皆是的標語、橫幅,看似套話,卻有著強大的精神激勵效果。

  解放軍和武警戰士急行軍數十公里奔赴災區、沒日沒夜解救災民的時候,除了人道精神,也有理想與光榮的信念追求,「軍民一家」、「人民子弟兵」的辭彙才如此令他們刻骨銘心;當溫家寶哽咽著撫慰兒童說,「孩子,別哭,孩子」,「以人為本」的理念才不會是僅僅停留在會議公報和黨報黨刊上的文字。

  周恩來當年在邢台,溫家寶如今在四川,兩者一致的地方是當政治理念、宣傳口號與內心真誠地結合起來時,產生的政治動員能量、激發的鬥志,都是未可限量的。這恰恰是當年共產黨能夠奪取政權的基礎,理想與口號一致,也曾在較長的一段時間獲得廣泛的擁護。執政數十年中,中共重視意識形態的控制與塑造,對政黨、政府本身與民眾之間的關係、政黨在國家中的地位、黨員的角色等,形成了一整套包括口號、標準辭彙和修辭在內的政治話語論述體系。

  近二十多年間,這些話語越來越多地被質疑,一些也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中國最有效的動員模式、激勵方式,竟然還是存於那套話語體系之中,在鼓舞士氣、凝聚民意、激發情懷等方面發揮出了關鍵作用。

  中國總理作為執政黨最高層領袖,除了管理日常事務之外,同時也需要成為政黨理想和原則的貫徹者和執行者,或者是展示者,證明這些政治話語不是形式、不是套話,而是執政者堅持的信念。但是,每次在災難、危機等極端時刻,那些熟悉的政治話語和宣傳才被廣泛地信任與接受,這也是中國總理的難為之處。因此,人們未來還會繼續看到中國總理的奔走。

  中國式總理,無法複製,想學也學不來。

《聯合早報》

32

主題

668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沙發
紫衣飄逸 發表於 2008-5-19 0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主題

3993

帖子

206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67
3
散落的雪 發表於 2008-5-19 23:3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式總理,獨一無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157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1
4
zeno. 發表於 2008-5-20 00:54 | 只看該作者
現在當總理真辛苦,其他官員跑哪去了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8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5
navyboy 發表於 2008-5-20 0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92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5
6
yd1966 發表於 2008-5-23 14:27 | 只看該作者
我在想:雪災、火車相撞、震災(不希望再有其它災害了),中國的總理都得親力親為,可他們都是年紀那麼大的老年人了,萬一,我是打個比方說萬一,我們敬愛的總理在這過程中有了什麼閃失,大家於心何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647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7
Sinoken 發表於 2008-5-23 14:53 | 只看該作者

如同古時之 皇帝 宰相 親征!

那一定是國家級的危險時刻才會如此舉動的!

雖然感動,但反映出 體制的嚴重問題!其他官員就無法託付重任嗎?

如 宋真宗 親征是為了表明 抗遼的決心,打擊投降派,雖然自己一身冷汗
   清國皇太極 親征,因為滿人的確人數太少了,不沖在前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6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9
8
lxb4685 發表於 2008-5-23 1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dayuku 的帖子

「周總理」三個字既是一代中國人對周恩來的永恆紀念,也是對繼任者的道德標尺和衡量比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8-5-23 17: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inoken 於 2008-5-23 14:53 發表
那一定是國家級的危險時刻才會如此舉動的!

雖然感動,但反映出 體制的嚴重問題!其他官員就無法託付重任嗎?

如 宋真宗 親征是為了表明 抗遼的決心,打擊投降派,雖然自己一身冷汗
   清國皇太極 親征, ...
你自己也說了這是國家級的危險時刻才有的舉動啊,那又怎麼反映出了體制問題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3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10
風雨中的人 發表於 2008-5-24 09:07 | 只看該作者
尚方寶劍一把!
那裡都需要,可沒有他的地方呢?
中國還處於把希望寄托在出個青天的水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