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當政后與兩岸關係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8-5-26 1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陳有為] (2008-05-24)

馬英九競選獲勝就任新職,實現了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由於綠地失守,藍天重現,國民黨政權失而復得,陳水扁執政8年台獨勢力膨脹、經濟沉淪、族群衝突與兩岸關係緊繃的局面終於宣告結束。台海局勢由此得到緩解,一度迫在眉睫的戰爭危險也無異基本解除。對於台灣政局與台海形勢的這種重大轉變,人們有理由感到欣慰。

  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馬英九強調要貫徹法治,振興經濟,防治腐敗,整飭政風,領導台灣走向未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對大陸政策的闡述中初次提出了「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的表述,強調以「兩岸和平與維持區域穩定」為目標,以「不獨、不統、不武」理念為兩岸政策圭臬。他希望海峽兩岸能抓住「歷史機遇,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儘早恢復兩岸協商,「尋求共同利益與兩岸雙贏」。

思維理性,政策務實

  總的來說,整個演說心態平和、思維理性、政策務實,與陳水扁「獨」心畢露,氣勢囂張,狂妄挑釁的言行成為強烈對照。對於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所展現的善意與期盼,國台辦主任陳雲林迅速回應,表示願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談判,期待「通過平等協商,務實解決台灣同胞關心的各種問題」。海協會也放出風聲,表示和台灣海基會的復談指日可待。

  在這種情況下,以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與海基會董事長江炳坤即將陸續訪問大陸為發端,兩岸勢必加速經貿交流,直航包機與大陸遊客登陸台灣不久即將實現。以春暖花開的季節為起點,兩岸關係將不斷升溫,逐步進入全面互動交流的新階段」。

  兩岸關係的這種良性互動,是雙方不斷努力相向而行的結果。今年3月22日台灣絕大多數選民宣判陳水扁的政治末日之後,北京立即及時調整對台政策。通過胡錦濤與布希的電話交談,釋放出以「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取代「一中」原則作為兩岸談判基礎的善意。

  接著,在博鰲論壇與蕭萬長會見之後,胡錦濤進一步提出兩岸之間「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十六字箴言,以回應馬蕭的「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方針。馬英九借就職演說機會,再次向北京與國際社會表明台灣新政府在兩岸關係政策上向北京趨同的意願,以「九二共識」與雙方的十六字令作為「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也可以說是架設彼此溝通橋樑的基石。

  然而,互信並不等於彼此完全認同,擱置爭議也不等於爭議可以迴避。由於歷史與現實的利害關係,兩岸關係今後發展趨勢,將呈現經濟優先暢通,政治障礙仍然有待超越的現象。主要是兩岸關係如何定位的問題,因為這牽涉到台灣以何種名稱與身份來界定它與大陸的關係,以及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

外交休兵與大陸的吸引力

  從馬英九的演說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他以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身份,是國家元首的地位來發話的。面向台灣,他可以這麼說,甚至自詡為「亞洲和世界民主的燈塔」,「受國際社會尊敬的民主國家」,但面向大陸,他不可能讓北京接受兩岸談判是「一邊一國」談判的假設與界定。台灣定位問題是繞不過去的,如果找不出適當的表述方法,將來可能連簽署文件都不可能。

  其次,在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上,馬英九提出「唯有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孤立,兩岸關係才能夠向前發展」的說法。並呼籲北京在國際社會中對台灣表示尊重,實行「和解休兵」。

  自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台灣在國際上不斷丟失外交陣地,與沙烏地阿拉伯、南韓、南非相繼斷交,最後只剩下中南美洲與非洲一些小國,聊以支撐其所謂的國際地位。

  當然,現在台灣內外的形勢變了,北京已經沒有必要對其進行外交圍堵。但由於中國日趨強盛,對各個中小國家產生越來越大的吸引力,它們必然會在台灣與大陸之間做出新的選擇。即使由於宗教因素而延宕建交的梵蒂岡教廷,也正在考慮舍台灣而就北京。實際上,台灣在國際上日趨孤立是無可避免的。即使布希政府至今也在奉行柯林頓的對台「三不政策」,不支持台灣以國家身份參加國際組織。因此,關鍵並不在於北京實行外交休兵的問題。

  北京樂於看到馬英九的理性政策,但對島內形勢和馬英九的行動仍然保持觀望態度。對馬英九的評價,要看他如何實現島內平衡、對統獨問題的態度。

  馬英九在勝選之後對黨內鼎力相助的競選功臣冷落薄情,急於靠攏綠色選民,向李登輝討教。這種做法顯然已經引起國民黨內親者痛而仇者快的感覺。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對台灣與台灣人感恩不盡,而對他自己非台灣出生的大陸人身份,則懷有一種莫名奇妙的原罪感,實在令人費解。不知道他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究竟是中國的台灣人,還是台灣的中國人。難道台獨勢力不包容你,你就捲起鋪蓋走嗎?按照這種邏輯,布希也非得請求印第安人寬恕不可,要他們包容他。因為對他們來說,美國政府也是「外來政權」。

  馬英九在統獨問題上的表述也引起人們的注意。他一方面斷言保持現狀就是「不獨不統不武」,同時又聲稱他有生之年大概不可能實現統一。儘管大陸與台灣都贊同保持「不獨不統不武」的現狀,但北京的目的並非現狀永久化而是終極實現統一。而馬英九的有生之年不會統一,則意味著台灣與中國分裂的長期化與永久化,也就等於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實現獨立。在仔細解讀馬英九就職演說的內容時,這也是不應該忽略的一點。

·作者是華盛頓中國論壇社社長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沙發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8-5-26 11:10 | 只看該作者
陳老師對馬英九批評得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0: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