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抗震救災 軍備大顯神通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5-23 0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5月23日 08:13:26  國際先驅導報

  

  投入地震救援的部隊挽救生命,離不開必要的軍用裝備和技術

       「北斗一號」、航測飛機、野戰醫療方艙、野戰運血車……這些帶有硝煙味道的軍事名詞,在連日來的四川抗震救災中大顯身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北斗一號導航系統手持用戶機[資料圖片]

  「北斗一號」:照亮救生之路

  當一支支救援部隊向震中「孤島」汶川縣城挺進時,他們的行動軌跡通過「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傳回北京。在通信中斷的情況下,救援部隊不斷通過攜帶的「北斗一號」終端機,向後方指揮部傳送著最新的災情,為抗震救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援。

  其實,這不是「北斗一號」首次公開亮相。在200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的展覽中,初具規模的「北斗一號」,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展廳中,吸引了成千上萬軍事迷的目光。但它的「實戰」能力,還是在這次抗震救災中才充分展示出來。

  由於投入救災的部隊沒有普遍裝備海事衛星電話,加上地處山區,無線電台聯絡不暢,有的偵察分隊向前突進后,「北斗一號」成為了唯一的聯絡手段,各種災情報告都通過它傳出。

  某部的一支救援分隊進入山區后,和後方失去聯繫30多個小時,由於小分隊攜帶了「北斗一號」終端機,北京的衛星導航管理中心及時對其進行定位,通知部隊派人接應。這支小分隊在援軍接應下,最終成功走出了山區,還帶出500多名受困群眾。

      航測飛機:會飛的數碼相機

  震區天空剛一放晴,解放軍航測飛機就飛臨汶川災區上空,進行航空攝影測量。這種由中型運輸機改裝而成的空中「大照相機」,拍攝到了汶川、茂縣、北川、安縣等重災區珍貴的1米解析度彩色圖像。總參測繪局隨即抓緊製作大比例尺地圖和三維模擬地圖,提供給各抗震指揮部。

  航測飛機其實就是一個會飛的數碼相機。走進它的機艙,就會看到飛機的「肚子」上被挖出一個洞,安裝上了一台巨大的照相機。在飛機飛過的地方,技術人員可以在高空對地震災情進行連續實時拍攝。它的原理說來並不複雜,就是通過航空側視雷達發射微波,遇到目標后,散射的返回脈衝在顯示器上掃描成像,並記錄在膠片上,就產生了雷達圖像。

  從這次彩色圖像來看,拍攝效果非常清晰鮮艷,哪裡山體滑坡,哪裡道路塌方,哪裡水漲起來,都一目了然,為指揮部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

  

  首批救援直升機14日上午成功降落此次地震震中汶川縣城。新華社記者徐壯志攝

  直升機:災區上空吉祥鳥

  汶川地處橫斷山脈北端與川西北高山峽谷的接合部,原本就崎嶇險峻的道路在地震中被大面積破壞,使得地面部隊行進越發艱難。此刻,由直升機執行的大規模投送任務顯得尤為關鍵。

  這些從天而降、帶來希望的直升機被災區群眾稱為「吉祥鳥」。這些「吉祥鳥」還肩負著從災區向外運送傷員的重要任務。

  比如「黑鷹」,這種直升機是這次救災任務中「露臉」較多的,不錯的性能使它能夠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帶飛行。14日上午成功在「孤島」汶川首降的就是它。

  野戰醫療方艙:盒子式三甲醫院

  一隊集裝箱一樣的「綠盒子」5月18日開進了四川綿陽市,2小時內「落地生根」,魔術般地展開了一所擁有200張床位、4個手術台的野戰醫院。這就是解放軍目前野戰救治水平最高的最新一代「野戰醫療方艙」。汶川地震大救援,是它第一次以「實戰」形式走上第一線。

  「野戰醫療方艙」是由集裝箱連接組成的現代化野戰醫院。「綠盒子」按照救治流程和功能劃分依次連接,其中急救、手術、檢驗、X光等多個系統一應俱全,無影燈、麻醉機、麻醉監護儀、高頻電刀應有盡有,還配備了中央空調、中心給氧、中心負壓吸引等設施,不受外部電力、水源等條件制約。

  艙內的無菌程度能達到三級甲等醫院的標準,晝夜可留治傷員200名。在和平時期,它今後最大的用武之地,可能還是在災害救援中。

  

  野戰凈水車[資料圖片]

  野戰運血車:存儲生命能量

  解放軍目前最先進的野戰采供血裝備——新型野戰運血車也在這次救援中投入「實戰」。

  除了車身上大大的紅十字,野戰運血車外觀和普通運輸卡車並沒有太大區別——本來它也是在國產卡車的底盤上改裝而成的。新型野戰運血車集血液採集、冷凍、運輸、供應於一體,能適應-25℃到40℃的溫度環境,四級公路上的最大時速可達100公里以上。

  車內設有恆溫設備,血液儲藏溫度穩定可靠,血液存取方便,能全程實施對血液的質量控制和溶血監測,確保失血傷員用血安全。在這次抗震救災中,有兩台運血車不停地在後方和前線穿梭,給剛從瓦礫中被挖掘出來的倖存者帶去生的希望。

  野戰凈水車:移動的「不老泉」

  要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飲用水的清潔程度至關重要。5月21日,由某軍區調集的40台多功能野戰凈水車抵達災區,為災區群眾解決飲水問題。

  凈水車分為普通凈水車、蒸餾凈水車、離子交換凈水車、電滲析凈水車和反滲透凈水車等。這次出動的多功能野戰凈水車採用了先進的膜元件和耐腐蝕高壓泵技術,凈化后的飲用水能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凈水車機動靈活、運行費用低、產水水質穩定,堪稱一眼移動的「不老泉」。

(記者張汨汨、黎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3: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