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震讓解放軍贏回榮譽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5-22 14: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葉鵬飛(北京特稿)

  雖然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持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會議在12日地震當晚才開會部署救災工作,軍隊早就以驚人的速度動員。《人民日報》報道,地震后的第18分鐘,解放軍已經啟動應急機制,各路大軍源源不斷奔赴震區。

  5月13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隔日,《解放軍報》就發表了「動員令」,評論員文章要求「堅決打贏抗震救災這場硬仗」。當時,已經有近5萬解放軍和武警從各路趕赴汶川災區。《解放軍報》14日發自重災區北川的報道更為直接:「把救災當仗打!」

七大軍區全出動

  成都軍區6100多名官兵和武警駐川官兵3000餘人在地震當天迅速趕赴災區。空軍兩架伊爾-76運輸機也緊急起飛,運送22名武警總醫院醫護專家、北京軍區工兵團150地震救援部隊、救援重裝備和10條搜救犬,當晚8點多在成都機場導航設施被震壞、夜航設備不足的情況下成功降落。

  官方投入救災的武裝力量至今已經超過11萬人,成都、濟南、蘭州、北京、廣州、南京和瀋陽七大軍區全出動;包括海軍、空軍、第二炮兵(戰略導彈部隊)和武裝警察;涉及包括地震救援、防化、工程、醫療防疫、偵查、通信等20多個專業兵種。

  由於地震導致山體滑坡,通往震中鄉鎮的山路被土石流阻斷,對外交通、通訊全部中斷,心急如焚的救災總指揮溫家寶下令必須在13日午夜搶通山路,還急得在電話中大罵前線開路的官兵進度緩慢。

  救災如打仗,當「時間就是生命,災情就是命令」,軍隊將官身先士卒,冒死前進,解放軍似乎又找到了當年中共贏得政權的「革命傳統」。

  成都一個49歲的集團軍軍長許勇少將,立下軍令狀,親帶30多人的先遣隊,冒雨在被嚴重毀壞的山路上強行軍,於13日晚首先進入汶川映秀鎮。

  武警駐川某師200人在師參謀長王毅的帶領下,由理縣強行軍90公里,於13日晚上11點15分到達汶川縣城,成為第一支到達汶川縣城的搶險救災隊伍。

  地震偏逢連夜雨,要向災區「孤島」空投人員的計劃一再延誤。14日中午,15名傘兵在缺乏地面指揮引導、地面標識和氣象資料的實戰條件下,從5000米高空玩命空投,成功進入茂縣。

  救災行動對於改善軍方形象顯然是天賜良機,官方媒體宣傳說,在災區的將軍已經多達80個、災區一線官兵配備了17萬台無線收音機……電視鏡頭前災民發自內心的讚譽,軍人對著鏡頭流淚訴說災區慘狀,都讓一向被神聖化的解放軍更自然而有人性。

  「解放軍來了!我們有救了!」在災區,制服成為了希望和秩序的象徵。本報記者18日發自映秀鎮的報道說:「經過了在映秀鎮一個晚上,看到解放軍到處修路和搶救遇難者,看到他們綠色的軍服確實讓人有安全感。」

  在胡錦濤20日指示要儘快進入所有村莊救人後,4萬3000名官兵又組成了1000多支搜救分隊深入各山區。

《國際先驅導報》:中國部隊動員規模 堪比大戰中的行動

  解放軍「把救災當仗打」,也趁機對外展示軍事實力,讓外界有機會一窺解放軍虛實。《國際先驅導報》昨天就報道:「國外借大地震搜集中國軍工布局和軍力情報」。

  報道說,中國動員10多萬大軍救災,「部隊動員規模和機動距離,在世界上堪比大戰中的行動。如果地點放到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幾乎相當於一次從德國推進到烏克蘭的大縱深聯合作戰。這對軍隊的動員、機動、聯合指揮、聯合勤務保障都是嚴峻考驗。」

  雖然中國軍隊向來都是救災主力,1998年的大水災以及今年初的冰凍災害也都讓軍人有一顯身手的機會,但解放軍在汶川大地震救災行動中的冒死表現的確讓外界刮目相看,軍隊不但通過救災測試了動員效率和部隊士氣,將士在災區的持續付出更贏回了軍人的榮譽。解放軍在日常生活中享有特權所引來的社會抱怨,以及1989年槍口對內給專業軍人帶來的恥辱感,都在四川災區中得到洗刷。

《聯合早報》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