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抗震救災,是普世價值的勝利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5-22 14: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徐學群
聯合早報

  四川大地震,世人矚目。中國是次救災,成就得到世界各國稱許,也得到境內個多個媒體的稱讚和中國國內大多數民眾的期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體現了普世價值。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體現了人是最重要的普世價值。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大陸,卻震出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東西。

  要知道,胡溫政府執政以來,一直宣稱以民為本,但中國大陸民間,問題叢叢。政府內部,也存有盤根錯節的山頭主義。對於痼跡已深的許多中國各級政府官員,要想教會他們如何具體去實施這一理念,實在難度太高。

  胡溫是次以鮮明的思路,給各級官員生動的上了一堂「以人為本」的主題課。在地震發生後幾小時之內,總理溫家寶身先士卒,已經到達災區。與此同時,他所領導的流動指揮部已經開過多次協調會議,可謂是高效高速。

  另一邊廂,中央政治局也連開兩次政治局會議討論救災,進一步完善各項救援計劃。胡錦濤也在16日到達災區,在黃金72小時之後,胡再次強調救人為先,並強調救人已到最危急的關頭。進一步突顯以人為本的主題。

  在救人的同時,中國政府也對媒體實行全程開放,雖有正面報道為主的說法,但基本上,境內外的傳媒可以在災區內自由採訪。境內的傳媒也真實地反映了災區的各個方面的情況,滿足了廣大的民眾對於災區各方面的信息需求。

  中國政府對於救災期間的一些質疑聲音的處理,也盡顯溫和態度。比如在回應為什麼沒有地震預報的問題方面不斷地解釋。對於質疑校舍是否是「豆腐渣」工程,也同意在災後進行調查,這些做法都易讓公眾接受。

人本理念會延伸到民主

  是次救災當然還有許多方面的不足,比如讓國際搜救隊伍來支援中國的一事上,就顯得緩慢。原來以為十萬大軍到達就可以人定勝天,一腔熱血的軍人們初到震區,卻只能如普通民眾一樣,以最原始的工具,甚至徒手救災。

因為擔心在救人的過程中處理不當反會傷到那些埋在廢墟中的人,所以才有特警隊員因為無法救人而急得放聲大哭的場面出現。
  在這個意義上,一支有經驗的搜救隊,僅僅數人,此時可能勝過一支毫無經驗的軍隊。

  更多的不足,相信在事後的反思和總結中會顯示出來,但瑕不掩瑜,是次無準備之戰,以人為本,還是值得稱頌的。

  以人為本的普世價值理念,在救災中得以實行,不但改變了中國政府在西方國家人民和政客心中的形象,也拉近了與鄰近港澳台華人之間心理上的距離。

  更重要的是,這個普世價值觀念,隨著媒體的全方位開放,播放到全國各個角落,無疑是對全中國民眾的一次潛移默化的教育。胡溫的示範,無疑對後面傷員的救治,災區的重建乃至其它方面提供了學習的素材。

  這一以人為主的理念,將來也勢必會延伸到民主,人權等其他普世價值的領域。這也許是時下中國在學習普世價值的千頭萬緒的困惑中,殺出來的一條血路。

  溫家寶在鼓勵災區的倖存者們時說,活著的人們的幸福生活,是對死去的人們的最大的安慰。中國政府此次不惜代價的以人為第一位,對長期埋首在市場經濟里的人們的心靈是一次巨大的震動,並促使他們去思考普世的價值。這也算是對死難者們的一份安慰吧。

·作者在香港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