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先驅導報: 中國表現讓西方無話可說 歪曲會捲土重來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8-5-21 1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幾十年後回頭來看此次地震災難,它在推動中國國際形象改善,以及促使自身現代民族國家的成熟上,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中國發生「5·12」汶川大地震之後,西方媒體給予了大量積極正面的報道。一直以來認為「中國媒體不可信」的西方媒體,比如CNN、BBC等,在此次地震報道中都大量使用了中國媒體的電視畫面和文字報道,這十分少見。與之前報道西藏「3·14事件」、「奧運聖火傳遞」相比,西方媒體報道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即使有少量負面報道和批評聲音,但這些已經讓西方讀者覺得不那麼可信了。西方民眾、媒體評論人,總體上都正面評價中國政府組織的抗震救災,以及讚揚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勇氣。

西方媒體態度的大轉變,也讓一些國人感到驚喜:西方媒體似乎一夜間變得友善起來。

成功危機處理改變西方媒體看法

以筆者看來,西方媒體態度的變化,跟中國本身的危機處理方式有很大關係。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國改變了自己之後才改變了西方媒體。西藏發生「3·14」打砸搶燒事件,其實質是中國政府採取行動維護法律秩序,這是正當的,是任何一個政府都會這麼做的,但是在危機處理上卻存在一些缺憾。透明度不夠,西方媒體自身不能第一時間進入現場,而它們又認為從中國媒體上取得的信息「不可靠」,這樣就促使它們製造新聞、編造故事。

而此次中國政府所表現出來的開放和透明度,讓西方媒體沒有了製造新聞的空間和機會。此次中國政府的救災表現,尤其是溫家寶總理的形象,確實「感動了世界」,讓西方媒體感覺中國政府是一個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政府。

在西方人的傳統語境中,中國跟緬甸同是所謂的「威權主義國家」。但這一次,西方輿論也在思考,同是「威權主義國家」,但在救災中的表現為何卻截然不同?進而,美國是所謂的典型的「民主國家」,但它卻在幾年前的卡特里娜颶風救災中為何表現得如此糟糕?

因此,很多西方媒體和學者在驚嘆中國救災能力和效率的同時,也在開始反思:評判一種制度的好壞,是不是只有「民主」和「威權」這兩個標籤式的概念?所謂「民主」的國家如果不能為老百姓服務,或者沒有能力為老百姓服務,那麼這個政府也會失去基礎。

人性關懷讓意識形態邊緣化

在此次地震救災上,中國和西方都重視人的價值,重視對生命的關懷。相比之下,西方那些以意識形態來權衡中國政府和社會的觀點,反而被邊緣化了。

正是中國在地震災難中,所表現出來的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關愛,符合西方媒體的價值判斷,西方媒體才有了如此之多的對華正面報道。也就是說,西方媒體還是有其道德底線的,這就是尊重「人道救助」或者「人道干預」,不管是虛偽與否。

西方媒體歪曲報道西藏「3·14」事件,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站在西方所謂的「人道主義」立場,只不過它們同情的是達賴喇嘛。因為達賴喇嘛在西方遊說多年,著力塑造「弱者」「被壓迫者」形象。

因此,西方媒體對華報道所表現出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當中有規律可循,否則我們就很難理解西方媒體對華態度此次180度的大轉彎了。

歪曲報道還會捲土重來

從價值觀上來說,中西之間的確存在衝突的一面,雙方間的分歧也會長期存在下去。就是說,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批評還會繼續。

西方媒體批評中國,甚至更為嚴重的攻擊中國,以後還是可能會發生。對於中國來說,只要是不懷偏見和惡意的批評,都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當然,也要現實地看到,西方的反華勢力、不友好人士還會繼續存在,他們同樣會利用媒體這個平台,尋找機會炒作中國話題,損害中國利益。如果是這樣,中國就必須加以有效回擊。

筆者認為,只有中國在公共事務管理和危機處理上繼續保持透明度,西方媒體的歪曲報道就很難有市場。只要保持開放姿態,西方媒體的報道就不會跑題太遠。即使有,西方老百姓也會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也許,幾十年後回頭來看此次地震災難,它在推動中國國際形象改善,以及促使自身現代民族國家的成熟上,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鄭永年 作者系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主任)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08-5-21 13:45 | 只看該作者
哇塞,狗兒口吐人言拉,難得難得,進來表揚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3: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