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知道嗎?國際公認的地震成功預報只有唯一一次,是中國的.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5-16 2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kiwisir.home.news.cn/blog/a/01010006EA6902E15379BB5F.html
我國強震及地震帶分布圖



我們為什麼沒能預報汶川大地震?或者說,我們為什麼不能預報地震?
現在本來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但是網上一些極不負責的發言,使人看后,覺得好氣好笑。其中大多數人確實是不明狀況的普通百姓,但也不乏有一批不懂裝懂或自以為很懂其實狗屁不懂的憤青。不管怎樣,出來澄清一下以正視聽,將有助於心存疑慮人全身心投入到自己該乾的事,使心懷鬼胎的人們別再干擾我們的救災活動。
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發育,是個多地震國家。地震類型主要是板內地震,具有分佈廣、頻度高、震源淺、強度大、成災率較高等特點。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佈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即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據統計,20世紀以來,造成我國死亡人數超過千人的大地震共有22次(不算本次),平均4.4年1次。其中,上世紀全球兩次死亡20萬人以上的特大震災都發生在我國,即1920年海原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地震。地震多發是我國必須永遠面對的基本國情之一。
事實上,我國地震預報水平不敢說走在世界前列,至少與世界水平旗鼓相當。這個結論可能出於大多數中國網民的意外。倒不是因為我國的地震理論水平和觀測技術有多先進,而是因為我國震例資料和現場預報經驗具有明顯優勢。
比如1975年2月4日發生在海城的7.3級強烈地震,是地震部門發布預報兩個半小時后發生的。由於預報準確,撤離及時,震災死亡1328人,僅為震區直接受威脅人口的萬分之一點六國外認為,成功地預報七級以上大震,這在世界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震后,美國、紐西蘭、日本、羅馬尼亞、西德等十多個國家的地震科學專家和國際學術組織成員紛紛前往海城考察。一位美國記者將海城地震預報稱為「科學的奇迹」。此外,中國成功做出短臨預測預報的實例還有一些,如:1995年雲南孟連7.3級地震,1997年新疆伽師強震群中6.3、6.4級等地震,1998年雲南麗江寧蒗縣6.2級等4次5級以上地震,1999年遼寧岫岩和海城5.6級地震等。
在此特別要說明,就地震預報而言,只有短臨預報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預報。如果地震部門只告訴你1年甚至2年後,西北地區可能會發生8級以上毀滅性地震,對你我又有什麼用呢?而短臨預測預報還必須要說清楚三個基本因素:一是發生時間,預報出精確時間不可能,至少也要有一周的提前量吧。二是發生地點或範圍,不能只圈出一個大致範圍,如果只告訴你西北地區或中南地區,這樣的範圍不僅意義不大,甚至有可能使半個國家陷入混亂。三是震級,不能預報出震級的地震,實際上意義也不大。我國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次1-2級的地震,這些地震除了對專業部門外,對普通百姓幾無任何意義,自然就不用報了。如果做出預報,卻說不出震級來,只能視為無效預報。事實上,就人類目前已經掌握的地震科技水平而言,上述問題均未在理論層面得到解決。豈今為止,我們成功做出的預報,經驗幾乎佔據了主導地位,而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這個地區曾經發生過大震。
相對短臨預測預報,長期預測預報要容易些。我們成功做出長期預報的地震也很多,比如:1976年5月29日雲南龍陵7.5級地震,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7.2級地震,1976年11月7日四川鹽源6.7級地震等,但卻沒有做出短臨預報。由於地震成因、發生機理和觸發條件等極其複雜多樣,同樣的經驗不能複製,海城地震一年後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就深刻教訓了中國地震部門。
截止目前,地震預報在國際上依然象醫學上的癌症,治好了皆大歡喜,但有蒙的成份;治不好,理所當然,但做家屬的也不會怪罪。希望大家以寬容寬厚之心對待地震預報,不要再胡說八道了。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5-18 02:05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沙發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08-5-17 05:50 | 只看該作者
要講究科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4

主題

1533

帖子

44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4
3
schmetterling 發表於 2008-5-17 06:03 | 只看該作者
要相信科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2

主題

706

帖子

2619

積分

禁止訪問

積分
2619
4
Janwoo 發表於 2008-5-17 07:49 | 只看該作者
樓主不是地震局發言人吧,

不錯!

教師還不具備準確書寫文字的能力

我的命題也不會錯吧.

準確,關鍵是,準確!

[ 本帖最後由 Janwoo 於 2008-5-17 07:5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主題

769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5
求真務實 發表於 2008-5-17 08:08 | 只看該作者
(圖)誰敢說這次地震不能預測?! 官方自私無能害死人的證據!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p;extra=&page=1

我提供的資料網上都有,我就不多說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由於玩忽職 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阿壩州防震減災局成功平息地震誤傳事件



2008年05月09日 【瀏覽字型大小:大 中 小】 來源:省地震局



  5月3日晚8時,阿壩州防震減災局接到群眾諮詢電話,求證 「馬爾康縣梭磨鄉馬塘村將要發生大地震,村幹部勸村民搬到戶外居住」的傳言是否屬實。接到諮詢電話后,阿壩州防震減災局立即要求馬爾康縣防震減災局採取措施,查找謠傳來源,進行闢謠,做好宣傳解釋工作,防止謠傳進一步擴大。接到情況通報后,馬爾康縣防震減災局立即聯繫事發地梭磨鄉人民政府,通報相關情況。鄉人民政府迅速著手查找謠傳來源,經查,此次謠傳的發生是由於馬爾康縣在傳達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時,村幹部將「地質災害」誤聽為「地震災害」而造成。



  在阿壩州防震減災局及時進行情況說明和鄉、村幹部的主動解釋下,解除了村民的恐慌情緒,當地生產生活秩序快速恢復了正常。



帖子附圖:




http://hezhicheng.blog.jrj.com.cn/131860_a.html

#####

比如陝西師範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的碩士生龍小霞等人,就在2006年9月號(第21卷第3期)《災害學》雜誌《基於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區地震趨勢研究》一文中明確指出:「在對20世紀以來川滇地區完整的強震災害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明確預測在2008年左右,川滇地區可能發生大於或等於6.7級的強烈地震災害。」此外,成都市地震局的徐水森在2007年6月號的《四川地震》雜誌(總第123期)的《四川強地震活動的可公度性初探》一文中,曾經預測川滇地區可能在2007年至2011年間發生7級以上強震,誤差為0.5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主題

769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6
求真務實 發表於 2008-5-17 08:21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請不要把原來的題目改了,

但即使改了也是沒用的,謊言還是謊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2

主題

706

帖子

2619

積分

禁止訪問

積分
2619
7
Janwoo 發表於 2008-5-17 08:27 | 只看該作者

真相就是難

120個五MAO VS 一個負面帖子zz
http://www.ruishi.info/forum/read.php?tid=51624&fpage=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8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5-17 08: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求真務實 於 2008-5-17 08:21 發表
樓主請不要把原來的題目改了,

但即使改了也是沒用的,謊言還是謊言!

比如1975年2月4日發生在海城的7.3級強烈地震,是地震部門發布預報兩個半小時后發生的。由於預報準確,撤離及時,震災死亡1328人,僅為震區直接受威脅人口的萬分之一點六。國外認為,成功地預報七級以上大震,這在世界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震后,美國、紐西蘭、日本、羅馬尼亞、西德等十多個國家的地震科學專家和國際學術組織成員紛紛前往海城考察。一位美國記者將海城地震預報稱為「科學的奇迹
」。

這是轉貼自新華網. 而這是新華網上標出的題目. 是原始題目. 在點擊后出來的是前一題. 但文中還是說1975年2月4日發生在海城的7.3級強烈地震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次公認的地震預報. 你可以不信. 但希望你舉出另一個被世界公認的地震預報. 你舉的論文被世界公認了嗎? 被世界公認要有證據.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5-17 08:43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9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5-17 08:43 | 只看該作者
要相信科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主題

769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10
求真務實 發表於 2008-5-17 08: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5-17 08:40 發表


」。

這是轉貼自新華網. 而這是新華網上標出的題目. 是原始題目. 在點擊后出來的是前一題. 但文中還是說1975年2月4日發生在海城的7.3級強烈地震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次公認的地震預報. 你可以不信. 但希望你 ...


我5樓已說了,你看不懂而已,

事實上預測發表了,現在地震也發生了,還要什麼世界公認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1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5-17 08:47 | 只看該作者
文革中成功預報過5次地震,儘管國際上只公認了海城地震。
http://www.maoflag.net/Forum_sho ... D=1-3&ID=362582

我國成功預報的五次較大的地震

華 岳

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說,地震預報是世界性難題,仍處於探索階段,人們尚未掌握地震孕育發展的規律。中國從1966年邢台地震后,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至少現在能夠對特定地區的某種類型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預報。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1975年2月4日海城7.3級地震,只死亡1300人。專家們預計,這次地震如果沒有預報,將會死亡10萬多人。

據上海地震局局長火恩傑介紹,聯合國公認的,歷史上惟一一次成功預報地震發生的紀錄依然為中國保持。我國1975年及時準確地預報了遼寧省海城地震,這是地震科學史上第一次取得實效的預報實踐,預報水平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
另據了解中國在文化大革命中曾成功的預報了1971年3月23日、24日新疆烏恰縣的兩次地震;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7.3級地震;1976年5月29日雲南龍陵、潞西7.5 級地震、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7.3級地震。

尤其是海城7.3級地震,全世界公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地震工作者分析了地震活動的發展趨勢,並結合全省各地提供的近2000條宏觀前兆信息,於4 日零時及時向省政府發出了遼寧海城——營口將要發生大震的臨震預報。省政府採取了果斷措施,於4日上午10時發出通報,要求震區採取5條應急措施做好防震工作,並於當日下午14時在海城召開緊急防震工作會議,落實防震、抗震工作。在地震發生前一小時內又發出了地震即將爆發的預報,當19時36分大地震發生時,我國首次對7級以上地震的成功預報才圓滿地畫上了句號。

其它的地震預報,雖然政府公開向群眾發布了短期、臨震預報,取得了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但由於地震預報期較長,如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7.3級的地震前後約9個月,按公布短期預報算起,前後約3個月。沒有能夠算是及時準確,因此尚存遺憾。 .

不知我們該聽地震專家的意見, 還是該聽金融家或旅遊與環境學院的碩士生的意見. 而且長期預報即使正確. 又能解決什麼問題? 只有及時正確地震前及時預報時間. 準確地點, 可能強度及至少99%的把握才有意義.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5-17 09:55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2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5-17 09:57 | 只看該作者

  ◆遼南海城地震是怎樣預報的?群測群防的作用  

作者:雄心走天涯 於 2008-05-16 08:58:46.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54359729
   1975年2月4日 19點36分,我國遼寧省海城營口一帶發生了 7.3級的強烈地震,在各級黨委領導下,經過我國地震工作者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對這次地震作出了準確的預報。震區廣大軍民及時採取了有利的預防措施,使這次發生在人口稠密地區的地震,造成的損失減輕到了最低限度。消息迅速傳遍了國內外,各國的地震工作者公認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準確地預報了大地震,並且大大減少了損失。
  遼南地震預報的成功,有力地說明地震是可以預測的,是可以實現預報、做好防禦的。——儘管這是第一次,也只是一個開頭,我們面前的路還長,對地震規律的了解還很不夠,還可能會有很多失敗,就好像氣象預報,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沒能準確預報的事還常發生。面對海城地震預報的勝利,既要鼓起自信心,又不能盲目樂觀。  

  那麼海城地震是怎樣預報成功的呢?

  自從1966年邢台大地震以來,我國就開始了對於預報地震防止地震破壞的工作。邢台大地震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損失,但是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派周總理親臨災區視察,做出了依靠專業人員和群眾群測群防地震搞好地震預報工作的決策。事實證明,這一決策是完全正確的,遼南地震得到及時準確的預報就證明了這一路線的正確,就是這一正確路線的勝利。
  在周總理的指示下,1966年邢台地震后地震預報工作就在當地匆匆上馬。起家時一切都是那樣地簡單幼稚,也不能不簡單不幼稚,任何事物都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發展起來的。科學工作者們到各個村子里,向人民群眾廣泛地搜集地震前兆,從動物異常、有感小震聲、光、電、磁、直到井水變化尋找「預報方法」。 3月26日 中國地震工作者做出了第一次成功的內部試報。它發生在國務院總理髮出莊嚴號召僅僅十八天之後!但這不過是很不成熟的一次經歷,真正的輝煌正是這九年後的海城。
  經過九年的探索,我國廣大地震工作者研究了許多預報地震的方法。有人從地質學上去探索地震的成因和規律,有人研究我國歷史上關於地震前兆和防震的記載,有人研究古代地震資料的科學價值,有人根據地震歷史資料用數理統計方法研究地震發生的幾率。有人從聲、光、電、磁、潮汐、水文、地質、地殼變動、氣候乃至天體運行等等來研究和地震的關係。根據這一切,專業的地震工作者早就把眼睛盯向了遼南。
  早在1970年1月遼南便被圈定為重點監視地區。1970年1月全國地震工作會議上,根據「預防為主」的方針,確定把遼寧南部作為重點監視地區。北從遼陽市到錦州往南到大連,再轉東北到東溝、丹東,然後向北、向西北回到遼陽這麼一圈。會後,中共遼寧省委加強了對遼寧地震工作的領導,組建了地震工作機構和專業地震研究技術隊伍,逐步開展了各項工作。
  圈定了地震危險區,為進一步預報提供了戰略工作區域。在加強前兆觀察的基礎上,從1973年下半年開始,陸續發現一些新的異常現象。旅大金縣觀測站在水準觀測中發現從1973年9月到1974年6月,金州斷裂南端地面大幅度地向西北傾斜,傾斜率為正常年變率的三十倍。國家海洋局幾個潮汐觀測站的多年海平面升降紀錄,反映出遼東半島向北西方向傾斜,營口從1972年起就出現不穩定的趨勢性下降。尤其1973年渤海海平面出現十多年以來從未見過的反常上升。北大在大連觀測到地磁場垂直分量的變化也大大超過了正常值。
  1974年6月國家地震局地震趨勢會商會議分析了這些現象,做出了中期預報,認為渤海北部地區構造運動加劇,一、二年內可能發生五至六級地震,提出加強這些地區的預測預防措施。把短期預報圈定在以上那個圈內,從鞍山以南到大連以北的一個狹長地帶,另外還圈定了一個從丹東到岫岩作為重點控制區。
  根據這個判斷,中共遼寧省委進一步對遼寧地震的預測預防作了部署。一方面加強對專業台站的領導,同時充分發動群眾,深入廣泛地宣傳地震知識,大力開展群測群防,尤其在遼南地區群測群防網站遍布城鄉、廠礦和社隊,初步形成了專業和群眾相結合的預測預報監視網,開展了仔細的監視、測報活動。在這個基礎上,1974年11月東三省地震形勢會商會更加明確地提出:「營口至大連近期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是今後工作的重點,需要立即採取措施加強監視,充分做好捕捉大震的準備。」  

  錢鋼是這樣描寫遼南地震預報的:
 人們不能不承認中國地震預報研究工作進展的神速。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地震工作者發布的預報,使得遼寧省南部的一百多萬人撤離了他們的住宅和工作地點——僅僅在兩個半小時之後,海城被七點三級強烈地震擊中。在六個市、十個縣的震區範圍內,城鎮房屋毀壞五百零八萬平方米,農村民房毀壞八十六點七萬間,卻僅有一千三百二十八人死亡,佔全地區人口萬分之一點六。   國外認為,成功地預報七級以上大震,這在世界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震后,美國、紐西蘭、日本、羅馬尼亞、西德等十多個國家的地震科學專家和國際學術組織的成員曾到海城考察。一位美國記者將海城地震的預報稱之為"科學的奇迹」。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5-17 10:07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5-18 00: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求真務實 於 2008-5-17 08:08 發表
(圖)誰敢說這次地震不能預測?! 官方自私無能害死人的證據!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p;extra=&page=1

我提供的資料網上都有,我就不多說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


請你給我一個國際公認的另一個地震預報. 憑這些文件就需要幾百萬或幾千萬人大遷移嗎? 學術討論是自由的. 但地震預報必須給出是要在那一天以前大遷移? 大遷移一年?兩年?還是十年? 地震是那一天? 遷移範圍多大? 中心在那裡? 都能給一個準確的答案嗎? 地震預報涉及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人或幾億人的大遷移問題. 不是兒戲.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5-18 10:23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4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5-18 01: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5-18 00:35 發表


請你給我一個國際公認的另一個地震預報. 這些文件就需要幾百萬人大遷移嗎? 是要在那一天以前大遷移?地震是那一天? 遷移範圍多大? 都能給一個準確的答案嗎? 地震預報涉及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人的大遷移問題. 不 ...


上天容易入地難 人類為何無法準確預測地震  2008年05月17日 11:04:35  來源:青年參考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5/17/content_8191203.htm






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7.8級地震

    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7.8級地震。據新華社數據,截至14日18時,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14962人死亡。在全國軍民緊急抗震救災之時,許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此次地震沒有被準確預報?當今科技如此發達了,還做不到準確預報地震嗎?

    準確預報地震難在何處

    科學家們都說「上天容易入地難」。人類可以藉助天文望遠鏡觀測成百上千光年(距離單位,是光波在一年中「行走的路程」,約95608億公里)遠的浩瀚太空;但對地表以下僅十幾公里深處的情況還一頭霧水。但恰恰是這地表以下的十幾公里處,是最應該關注的,因為在此處孕育的「地下殺手」——地震,給人類帶來的浩劫最大。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林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觀測地下比觀測太空要難得多,因為我們要探測到可能發生的地震,必須得到達孕育地震的深度,要到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深部,而目前的技術水平不能支持這樣的探測。人類對地下探測到達的最遠距離僅距地表10公里多,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實施的科拉半島超深鑽探工程,最終深度為12261米。

    準確向人類預警可能發生的地震,包括兩個密切相連的環節——地震預測和地震預報。地震預測是根據所認識的地震發生規律,用科學方法對未來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做預先估計。地震預報則是在具備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由權威部門把地震預測的意見向公眾宣布。有實用價值的地震預報必須同時報出時間、地點和強度。地震預測是二戰結束后開展的探索性研究項目,特別是中、短期或臨震前的預測至今還處於探索階段,遠沒有到可以實用的程度。

    地震預測的科學前提,是認識地震孕育和發生的物理過程,包括地球介質物理、力學性質的異常變化。但人類對地震成因和地震發生的規律還知之甚少,主要是因為地震是宏觀自然界中大規模的深層變動過程,其影響因素過於複雜,有眾多未知因素存在。人們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觀測某些物理量如地震波等,但這種觀測通常是非常不完善的。在地表所能觀測到的物理量異常變化,是否與地震的發生真正相關往往不能確定。這就是地震預測研究進展緩慢的真實原因。

    三種思路都不完善

    目前地震預測研究有3種不同的思路:

    ①從地質結構上判斷地震。地震發生在地殼中上層,研究已發生的大地震的地質構造特點,應有助於今後判定何處具備發生大地震的地質背景。但有些地震發生前,其地質構造往往不明朗,震后才發現有某個斷層,才認為與地震有關。

    ②從統計概率中推算地震。對過去已發生的地震,運用統計方法,從中發現地震發生的規律,特別是時間序列的規律,根據過去以推測未來。此法把地震問題歸結為數學問題,因需要對大量地震資料作統計,研究的區域往往過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點有困難,而且概率推算很難準確。

    ③從「異象」中得出地震先兆。觀測地球物理場的各種參數,以及地下水甚至某些動植物等的異常變化(可稱為「異象」),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難是,觀測中常遇到各種天然的和人為的干擾,而所謂的前兆與地震的對應往往是經驗性的,還沒有找到一種普遍適用的可靠前兆。幾乎每次地震發生后,都有人說感覺到了地震前的「異象」,這隻能是「事後諸葛亮了」。此次汶川地震前,《華西都市報》5月8日曾報道,7日上午,四川綿竹城區上萬隻蟾蜍集體大遷移,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當12日的地震發生后,有人就想到蟾蜍「搬家」是否是地震發生的前兆。這有待於專家分析,作出結論。

    這3種思路都不能有效地解決地震預測問題。實際採取的是綜合的辦法,把3種不同思路所得數據放在一起對比參照,努力對未來的地震活動作出估計。由此可見,預測地震決不是常人想象的那麼簡單。只有能夠做到時間、地點和震級的準確,預測才是有實用性的。而只有在這種預測基礎上,政府權威部門才會向公眾發出地震預報以及時避險。

    海城地震預報是惟一成功

    中國的地震預測研究走過了42年的歷史。1966年的河北邢台地震是中國地震預測研究的起點,那次6.8級的地震奪去了8064人的生命。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預報的成功,曾讓我國的地震工作者們欣喜若狂,一度認為中國人已經解決了預測地震的世界性難題。但隨之而來的唐山大地震,徹底震碎了地震工作者們的幻想。

    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周恩來總理在受災現場要求全國當時僅有的幾名地震研究人員,要把邢台地震當作一個重要課題來抓,解決地震預測的難題。1975年2月3日18時,海城—營口地區發生了一次3.1級地震,緊接著地震頻次逐漸增加。地震專家們分析了地震活動的發展趨勢,並結合全省各地提供的近2000條前兆信息,於4日零時及時向省政府發出了遼寧海城—營口將要發生大震的預測。省政府於2月4日上午10時發出通報,要求落實防震、抗震工作。當天19時36分,震級7.3的大地震發生了,我國首次實現了對7級以上地震的成功預警。在海城地震發生后,聯合國確認海城地震預報為人類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惟一一次對強震作出的準確臨震預報。即便是被聯合國承認的惟一一次準確預報地震的先例,它的功臣們也把「湊巧」這個因素放在重要位置。
    目前在世界上,地震預測仍然是一個難題。許多國家能夠做到全天候地觀測地層變化情況或避開地震高發地帶。如在美國加州,隨時可以從網上查到加州每天24小時內發生地震的概率;日本則有一個頻道實時公布地震實況,讓公眾根據具體情況,自行採取相應防範措施。但這些只是根據地球內部地震波的活動,來推測出微小地震的發生概率。而完全準確地預測出重大破壞性地震,目前仍然做不到。



連續奮戰80小時 搜救隊和搜救犬都累壞了



揭秘:抗震救災中使用的主要搜救工具(圖)

    參考資料:發生地震后如何自救

    發生地震后如何自救呢?對於3級以下的地震,人們一般感覺不到,更談不上有破壞性了;而3級到4.5級稱為有感地震,這時人們會感到頭暈,室內物體會晃動。頭暈是因為發生地震時,地殼裡的能量向四面八方散發,地殼會產生抖動現象,人們在毫無防範的前提下,這種地殼抖動會使人的大腦和內臟產生共振,所以人會有頭暈甚至嘔吐的感覺。但對於震級超過5級的破壞性地震,人們要承受的就不只是頭暈了,必須學會一些自救措施以避免更大危險。

    首先,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千萬不要慌亂,否則會因秩序混亂相互壓擠導致更多人員傷亡,而應有序快速疏散。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如果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地震后,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餘震。

    其次,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摧毀,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瞬間你要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跑到門外;如果住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劉曉琳 方亮)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5-18 09: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5-18 01:22 發表


上天容易入地難 人類為何無法準確預測地震  2008年05月17日 11:04:35  來源:青年參考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5/17/content_8191203.htm



...



專家:人類何時能預測地震  
2008年05月18日 08:39:10  來源:解放日報  






這是四川省北川縣縣城內垮塌的建築物(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陳燮攝

    汶川大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天災面前,我們備感人類的渺小。但是,幾千年的文明時光飛過,憑藉智慧、通過科技,人類甚至都能上天入地,探索幾萬光年之外的宇宙,對於腳下踩的這片土地,為什麼我們仍然束手無策?全球損失最慘烈的自然災害———地震,究竟現在的科技有能力應對到什麼地步?這恐怕是大地震之後,我們特別渴望了解的科學疑問。

    龔丹韻:如果能夠提前預知,那麼再大的災害也能倖免。所以,大眾現在最想知道的恐怕就是:現有的手段,究竟能不能預測地震?

    秦建業:憑藉現有的知識,人類已經可以分析出哪裡是地震多發區,可以觀測出哪裡的板塊比較活躍,也可以事後解釋地震的成因機理,但還不能預測地震尤其是地震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人類現有的地震預測方法仍然停留在經驗層面,全世界都是如此。比如藉助有些大地震發生前的前震、地震波速度變化、氡氣的排放量、電阻率、地下水位以及動物異常行為等等。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現象並不是所有地震的共性。有些大地震在發生前,什麼癥狀都沒有。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克菲德區為地震高髮帶,那裡6級以上的大地震幾乎每二十年就發生一次,相對其它地區而言是非常有規律的,於是科學工作者就把它當作很好的地震預測研究天然實驗室,投了幾百萬美元的測量儀器,隨時監測那裡的地殼變動,結果最近一次2004年地震依然沒有提前監測到。可以說,人類對於預測地震,至今還沒有找到很好的科學基礎。雖然人們對地震震源的物理過程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但它們是在簡化條件下的物理抽象,離科學地揭示地震孕育發生規律尚有距離。

    龔丹韻:換句話說,民間現在很多事後分析,比如看到動物遷徙、群魚死去等,都是「馬後炮」的想法,並不能反過來推理?

    秦建業:是的。地震多發國日本,曾經特別研究過地震前魚的反常現象,誕生了不少理論假設,可還是無法完全弄清楚怎麼回事。有時候群魚死去,是放射性物質導致的,未必就是地震的前兆。更加不要說,有些大地震發生前動物根本不會反常。只要有例外,就表明這條規律的關鍵邏輯仍然沒有被人類所掌握。而一次錯誤的地震預判,造成的損失可能比地震破壞本身更大。地震預測需要的是經得起反覆推敲的穩定模式,這樣才能為下一次災難做出「預言」,也才能真正造福人類。

    當然,經過了漫長的歲月,關於預測地震並非一點方向都沒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種方法受到較大認可。有人發現大地震發生前,地殼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會改變,於是國外國內都開始通過監測地震波的傳播速度來預判地震。但是這種速度變化還是太小了,根據得到的數據記錄,究竟怎麼分析判斷,至今沒有很好的理論基礎。

    世界各國現在仍在努力攻克地震預測的難題。我現在正在做的研究課題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地震發生前,某些波的顯著衰減癥狀,也許可以對地震作出預判。這是世界範圍內,第一次提出用這種方法預測地震。最後結果如何,還有待漫長的摸索。

    龔丹韻:非常有名的地震多發國日本,在預測地震方面是不是有些經驗可以借鑒?

    秦建業:日本和中國的地震情況不太一樣。日本是太平洋板塊俯衝到歐亞板塊下,從而形成的地震帶,位於板塊的邊緣,所以地震大多發生在海底。加上他們是島國,相對較小的國土面積上,擺放了非常密集的監測儀器,大大小小的地震,事後都能記錄到。

    中國的情況不同,主要是地下板塊斷層活躍造成的,容易發生在人口聚集的陸地。再加上中國國土面積大,很多因素使得中國地震總體而言分佈廣、震源淺,情況也更加錯綜複雜。這次四川地震就發生在地表下面20公里左右,屬於淺源地震,破壞力可想而知。中國的地震防範,恐怕更有待我們自己的摸索和研究了。

    龔丹韻:我們地震分佈究竟是怎樣的情況?

    秦建業: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世紀,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一半,都發生在中國,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鄂爾多斯西邊的邊界往南、喜馬拉雅山、塔里木盆地西南、東北地區、渤海地區,都發生過大地震。西藏本身就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撞出來的,隨後西藏的岩石往東跑,同四川盆地接在一起。尤其是四川附近的龍門山,是非常活躍的地震區域,它就在西藏和四川盆地交界的地方,1933年在龍門山附近,已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而這一次汶川地震,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地震波能量釋放的方向,主要沒有向成都延伸,不然後果更加難以想象。

    龔丹韻:上海在中國地震多髮帶中又處於什麼位置呢?

    秦建業:上海有過地震,但是根據歷史記錄,從來沒有發生過破壞性地震。所謂破壞性地震,簡單說,是處於板塊活動區,地下有活躍的大斷層。而上海的地下,至今還沒有發現過大斷層。所以高樓防震級別在7度以上,應該是適合的。需要提醒的是,地震烈度7度和震級7級不是一個概念。工程師設計的時候,是根據地面的烈度來構造的,同一個7級地震,離震中越遠,烈度越小。換言之,不同地方,房屋的抗震要求是不同的,需要根據情況划很多區域。

    人類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地震預測就是,大地震發生后,很長時間,同一地點不可能再有較大地震發生,因為地殼運動積累的能量已經被大地震釋放了。根據記錄,往往時隔100年、甚至200年才有可能發生下一次大地震,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舊金山1906年有過大地震,至今還沒有發生第二次,加州民眾對下一次大地震何時會在舊金山灣區發生非常關注並做著積極準備。溫哥華300年以前有過,現在大家已經開始擔心又要有大地震,因為航空攝影已經可以觀測到它在變形,但就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希望終有一天,科學工作者可以像預報天氣那樣預報地震,讓慘痛的悲劇不再發生。(記者:龔丹韻 嘉賓:秦建業 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導,天然地震與地球動力學組負責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16
jydeng 發表於 2008-5-18 10:07 | 只看該作者
不太贊同樓主的標題. 唐山本應該成為第二次.
從樓主的許多貼子裡面, 也看得出樓主對於群測群防的做法還是持肯定態度的. 海城地震, 群測群防應該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中國地震系統裡面, 對於地震是否可預測, 一直都存在另一種觀點. 可能只是這一種聲音太小(強烈懷疑是受到壓制), 無法引起太多注意.
問題在於: 部分專家們(戰局所謂主流的專家)說, 現在的水平不能做任何預測, 然而對群測群防又愛理不理. 既然知道自己做不來, 就應該藉助任何可能的支持, 就應該藉助群測群防.
自己做不來的事情, 卻排斥他人來做, 在國內並不鮮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7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5-18 10: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ydeng 於 2008-5-18 10:07 發表
不太贊同樓主的標題. 唐山本應該成為第二次.
從樓主的許多貼子裡面, 也看得出樓主對於群測群防的做法還是持肯定態度的. 海城地震, 群測群防應該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中國地震系統裡面, 對於地震是否可預測, 一 ...


問題是唐山沒有成為第二次. 連到唐山去考查的地震預報人員也一起埋在唐山了. 因此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題目比本文原來的另一標題(兩個標題都是原文所標http://bbs.clzg.cn/viewthread.php?tid=45147&extra=page%3D1)"人類還不具備準確預報地震的能力"要更附合科學. 因為有了第一次. 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 無數次-----你說呢?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5-18 10:48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18
jydeng 發表於 2008-5-18 23: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5-18 10:35 發表


問題是唐山沒有成為第二次. 連到唐山去考查的地震預報人員也一起埋在唐山了. 因此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題目比本文原來的另一標題(兩個標題都是原文所標http://bbs.clzg.cn/viewthread.php?tid=45147&extr ...

唉! 是. 唐山的確未能成為第二次. 期盼以後能有更多的成功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9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5-20 08:2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ydeng 於 2008-5-18 23:22 發表

唉! 是. 唐山的確未能成為第二次. 期盼以後能有更多的成功例.


所以到今日為止, 還沒有成功的第二次準確無誤. 負責任的地震預報.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20
小辣辣 發表於 2008-5-20 21: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5-16 21:58 發表
http://kiwisir.home.news.cn/blog/a/01010006EA6902E15379BB5F.html
我國強震及地震帶分布圖



我們為什麼沒能預報汶川大地震?或者說,我們為什麼不能預報地震?
現 ...


聯合國公認的,歷史上惟一一次成功預報地震發生的紀錄依然為中國保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