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媒:災難悄然改變中國和西方世界的彼此認知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8-5-20 16: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網專稿:傷亡慘重的四川強地震震撼了正期待北京奧運的人們。美聯社就此發表評論説:這場災難正在以不那麼引人注目的方式改變中國和世界對彼此的認知,減少了圍繞奧運會而起的爭議,它有助於緩和中國與西方的"對立氣氛"  。  

  

  5月18日,美國軍方向中國汶川地震災區提供的價值70餘萬美元的賑災物資運抵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這批物資是外國軍隊向我國災區提供的首批物資。 這是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關友飛(右一)代表中方對美方的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表示感謝。 新華社記者王建民攝

  自從地震發生以來,世界各地的報紙頭版和電視新聞頻道都充斥著對震災充滿同情的報道。中國政府迅速展開搶救,並允許媒體對地震進行史無前例的廣泛報道,這使中國百姓和外國人得以共同感受這場巨大的悲劇。

  這場災難使有關北京奧運的負面新聞從報道中消失。外國觀眾,尤其是西方的觀眾,與中國人感同身受的程度可能超過了任何時候。

  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中國政治問題專家江文然說:"這是一個轉折點。我們看到了和解。"美國密歇根州卡拉馬祖學院歷史學家徐國琦說:"地震展現出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最好的一面,證明政府和中國人能夠攜手合作,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5月17日,一名外國記者(前右)在北川中學廢墟上進行現場報道。 新華社記者 徐壯志 攝

  法新社則認為,全球對中國大地震的同情可能至少產生了一種始料未及的影響--讓北京奧運會前那些批評中國的話題噤聲。自今年初以來,中國為奧運會做準備的工作一直受到負面報道的衝擊。

  中國認為奧運會是展示其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和平崛起的大好時機。西方則利用中國舉辦奧運會,就人權、宗教、蘇丹達爾富爾等問題對中國提出指責,北京奧運聖火海外傳遞活動引發大規模抗議,這觸發了中國民眾對西方的對立。但現在,地震使中國重新奪回了面對批評者的主導權。

  香港城市大學學者鄭宇碩說:"這有點像9·11事件。

  在9·11後人們不可能馬上對美國提出批評。在這樣一場大悲劇之後,國際社會自然會對中國充滿同情。"與此同時,中國對西方的批評也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媒體突出海外捐助者慷慨解囊的熱情報道。

  北京大學一位學者認為,外國媒體的積極報道和海外對中國救災行動的讚揚,有助於緩解中西方對立氣氛。

  

  5月19日,在法國首都巴黎,法國總統薩科齊來到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參加悼念儀式並在弔唁簿上留言。當日,薩科齊來到這裡悼念四川汶川地震遇難者,希望以此表達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友情和支持。 新華社記者 宋立東 攝

  英國《金融時報》19日報道,中國在應對幾十年來最糟自然災害,這一慘重的傷亡和中國政府對災難做出的有力反應,贏得全世界的同情,也打動各方慷慨捐贈。(編輯:阿彭)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5: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