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震災難考驗資本市場的良心

[複製鏈接]

603

主題

846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俺說兩句 發表於 2008-5-19 1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歷史將銘記「5·12」強烈地震,並且,記錄所有災害面前人們的表現。

    大災面前,作為資本市場參與者,又當如何?

    有人看到的是「行情」「利好」,有人想到的是責任,更多的人想到並以實際行動把責任感落到實處。

    我們看到,在第一時間,大量的上市公司紛紛解囊,捐款捐物;眾多
投資者用自己的行動默默維護著市場的穩定……

    誠然,任何災難發生后,市場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市場總會在第一時間把可能發生的經濟走向展示給大家。如果工於市場,一些人的災難或許成為另一些人暴富的良機。

    但是,在責任和利益面前,該如何取捨?

    上市公司,也謂公眾公司。投資者來自公眾,為公眾突發事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情理之中。讓人感動的是,這次災害面前,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投資者,其表現都令人尊敬,給人們展示了什麼叫真正的市場良心。

    何謂市場良心?所有市場參與者的良心。參與者,除了上市公司,更有普通投資者。我聽說,「5·12」汶川地震后,自發鎖倉的倡議在散戶中流行開來。很多人在自己的股票博客里表示:個人力量雖微薄,但願意身體力行,維護受災期間中國股市的穩定;還有不少人的M SN簽名變為「滿倉鎖倉,為救災出力」。

    表現在市場上,則是本周周線的紅色希望;則是堅持在3500點上方的強勢整理。3500點的上方,在遭遇地震和CPI指標高企的雙重打壓下,大盤依然未跌破3500點,更沒有填補之前那200點的跳空缺口。

    應該說,隨著抗震救災的深入,地震所造成的物質損失雖可度量,但無形的影響卻是無法估量的。但是,我們欣慰地看到,從目前的情形看來,市場經受住了考驗。

    事實上,拿出一部分利潤用於救災,是體現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的最自然體現。而作為投資者,除了表達自己的愛心,更不應該利用某些「災難效應」來參與投機獲取額外收益。

    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才能贏得公眾的尊敬,贏得市場的信賴。一個有責任感的投資者群體才會支持一個更健康長久的市場。

    「我們之所以如此熱愛這片土地,是因為這片土地的人們懂得守望相助」。如果不是這樣,獲得更多財富的心靈又將會是怎樣的蒼白無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3: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