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氣壯山河的生命大營救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5-19 1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5月,天府之國,溫馨季節。
    12日14時28分,晴天霹靂,山崩地陷。

    一場8.0級強烈地震突如其來, 短短80秒,數百萬生命被推到生死邊緣……

    「第一位是救人!」

    中南海緊急號令,軍與民迅速奮起。巴山蜀水,中華大地,展開一場感天動地的生命大營救。

    發出生命救援令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靠前指揮,調集一切力量,展開有序、有力、有效的大營救

    特大地震,特別考驗。

    災情空前!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重災區範圍超過10萬平方公里,強度、烈度超過唐山大地震。

    救援難度空前!路斷,電斷,通信斷。災區多處山區,餘震連續不斷。汶川、北川、茂縣,幾成孤島。

    生命威脅空前!截至18日14時,地震已造成32476人死亡,220109人受傷,死亡人數估計將超過5萬……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

    「儘快搶救傷員,保證災區人民生命安全。」 震后1小時,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隨電波傳到震區,傳遍全國。

    「各級黨委、政府要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眾和受傷群眾的救治工作。」震后兩小時,溫家寶總理趕赴災區,飛機上緊急部署。

    「把抗震救災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不怕困難,頑強奮戰,全力搶救傷員,切實保障災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12日當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全面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中央成立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救援組、預報監測組、醫療衛生組、生活安置組、基礎設施組、生產恢復組、治安組、宣傳組,一系列指揮機構快速啟動。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親臨一線指揮——

    12日19時10分,震后不到5小時,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溫家寶飛抵成都,餘震中驅車都江堰,趕往受災嚴重的中醫院和聚源鎮中學查看災情,慰問群眾。

    23時40分,臨時帳篷內,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召開,提出「現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緊時間救人,多爭取一分一秒的時間就可能多搶救出一個被困者。」

    從12日飛赴四川到16日返回北京,設在前線的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連續召開6次會議,主題只有一個:搶救生命!

    5月14日,兩天之內,胡錦濤總書記再次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再次強調「要把搶救被困群眾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一切努力施救。」

    5月16日上午,抗震救災的危急時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飛往災區。

    途中,總書記詳細了解和分析了地震災情和抗震救災工作進展情況,明確指出:「現在雖然已經過了震后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但仍然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為當務之急、作為重中之重」。抵達重災區綿陽后,總書記在機場立即主持召開會議,強調「要繼續盡最大可能救人,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

    人們記住了總書記關切的目光。

    在受災嚴重的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總書記來到設在百川中學的野戰醫療所,幾名受傷群眾含淚告訴總書記,自己家遭了大災。胡錦濤靜靜傾聽,說:「我和你們一樣難過。你們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3歲半的羅夢夕災難中失去了母親,睜著大眼睛躺在救護人員懷裡。總書記叮囑醫護人員,一定要為孩子做全面檢查,然後俯下身子,親親她的小臉:「以後爺爺再來看你。」

    人們記住了溫總理動情的淚水。

    都江堰市新建小學,溫總理冒著危險攀上瓦礫堆。看到搶險人員艱難解救兩名被困的孩子,他淌下了熱淚。在雨中,溫家寶一直彎著腰,關注著救援每一點進展。他大聲沖著廢墟喊:「孩子們一定要挺住,一定會得救!」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中華大地,響徹生命救援令——

    在第一時間,解放軍四總部快速反應。地震發生后不到半小時,總參謀部就啟動應急預案,要求成都軍區、空軍和武警部隊,迅速組織災區駐軍全力投入抗震救災。總政治部立即派出精幹工作組到一線了解情況,發出抗震救災工作中的政治工作指示,要求各部隊在抗震救災中發揮突擊隊作用。總後勤部火速調集了價值3000萬元的帳篷、食品、藥品等大批救災物資,組織起60支醫療隊開赴災區。總裝備部為救災部隊配備的各種救災器材,也源源不斷地運往災區。

    在第一時間,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救災,各級領導分赴各地現場指揮;

    在第一時間,中國地震局、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等中央部門啟動應急預案,派遣救援隊伍、調撥救災物資;在第一時間,成都軍區出動6100多名官兵趕赴災區……

    為了盡最快速度盡最大可能搶救生命,中國政府歡迎各國政府援助,目前已有來自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等國的國際救援人員陸續趕赴救災現場,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際救援人員參與救災的行動在震災最前線展開。

    為了以最快速度、盡最大可能搶救生命,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發布相關信息,眾多媒體對地震規模、災難損失、人員傷亡和救災進展「全程直播」。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在這場生命大營救中,人們看到了一個以民為先、以人為本的政黨,一個敢於負責、務實高效的政府。




    打通生命大通道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解放軍武警官兵、專業救護隊伍、醫務工作者爭分奪秒,打響生死競速的攻堅戰

    特大地震,特別考驗。

    「出來了,人要出來了!」

    5月16日18時26分,震后100小時,從什邡市鎣華鎮一個化工廠倒塌的宿舍樓廢墟中,南京消防救援隊成功救出倖存者劉德雲。

    為了這一刻,數十名消防官兵已經奮戰了20多個小時。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中國軍人迅速集結,星夜馳援——

    截至5月18日12時,中國軍隊和武警部隊共出動113080人參與抗震救災,支支「鐵軍」,在災區打響生死競速的攻堅戰。

    地震,塌方,斷路。從12日14時28分起,汶川通往外界的陸上道路全被堵死。

    「不惜一切代價,挺進汶川!」部隊、武警、公安,空運、水路、步行,全力攻堅。

    13日23時15分,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率200名官兵,經22小時、90公里強行軍,成為第一支到達汶川縣城的部隊,陸續救出407人,安全轉移3700餘人。

    這是一場用生命搶救生命的戰鬥。

    14日11時24分,海拔4000多米的重災區茂縣上空,15名空降兵在4999米高空實施傘降,第一時間傳回了茂縣災情。4999米,一個平時訓練從未碰過的高度。為了早一秒進入災區,他們甘冒風險……

    14日,部隊官兵到達所有受災縣;15日24時,到達所有受災鄉鎮!

    這是一場與死神爭奪生命的肉搏。

    15日21時30分,隨著貫穿成都—雅安—馬爾康—理縣—汶川的317國道上最後一塊攔路石被炸碎,武警水電三總隊官兵經過53個小時奮戰,打通了通往汶川的首條「生命線」!

    16日,通往重災區北川縣城的道路全線打通。

    17日凌晨4時,理縣通往汶川的道路在被餘震塌方阻斷後再次打通。

    17日下午,都江堰至汶川映秀鎮的道路打通。

    救援人員和物資快速推進,廢墟下的群眾,又多一線生機!

    什邡市鎣華中學,60多個小時生死營救,16名孩子從廢墟中獲救。

    第16個獲救者,是15歲的女孩廖友瑤。對她的營救整整持續了35個小時。營救人員在餘震中,用榔頭、電鑽、千斤頂,一點點敲掉壓在她身上的混凝土塊……

    13日晚7時30分,重慶消防跨區域救援隊第一批隊員到達北川中學,這裡上千名師生被埋在廢墟中。為了避免救援中對傷者造成新的傷害,消防戰士徒手挖起一片片瓦礫、扒開一塊塊磚頭。餘震來了,一位戰士哭喊著:「讓我上去,讓我再救一個……」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白衣戰士爭分奪秒,忘死救生——

    四川醫務人員緊急行動,全國救援隊伍趕赴災區。從地震發生的一刻起,醫療衛生戰線也開始了這條大通道上生命之火的接棒。

    13日,都江堰第二醫院。一位正在救治傷員的醫生被問起家人的情況,眼眶含淚——兒子,還埋在廢墟下,生死不明。他忍著悲傷,堅守崗位,「我是醫務人員,救人要緊。」

    75歲的吳殿華,已經在德陽災區救治了百餘名病人。

    這位全國勞模,河北省冀州市職工醫院院長,地震發生后,聯合6名醫護人員組成醫療救援隊,開著救護車、帶著300多種搶救藥品、60餘件醫療器械,趕往災區。「下一步,我們將前往震中汶川,那裡更需要醫護人員。」 年逾古稀的老人,神情堅定。

    由於天氣的影響,運送重傷員的直升機架次一度減少,而聚在映秀鎮的重傷員卻越來越多。

    「不能眼睜睜看著傷員在我們眼前失去生命!」從廣東趕來的醫生王小丹,將自己的被子蓋到傷員身上,把僅有的一瓶礦泉水放到傷員身邊。

    截至18日16時,在四川災區一線的醫務人員共3.7萬人,四川全省各醫院共收治災區傷員162152人,醫療救治隊伍已經覆蓋到災區每個縣鄉。

    截至18日16時,四川災區從廢墟中救出36563人,臨時安置456.53萬人。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還在源源不斷向災區集中。

    截至18日,震災發生已超過140個小時。決不放棄每一線生機,有一分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依然是生命大通道上每位救災人員的信念。




    聚集生命大援助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大江南北,用愛、用心、用綿薄之力,匯成眾志成城的交響曲

    特大地震,特別考驗。

    「今天,我們都是汶川人!」   

    地震發生后,通過手機簡訊和網際網路,這句話迅速傳遞,成為這個初夏,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心聲。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災區守望相助,相互支撐——

    成都華西醫院急診科門前,救護車上抬下傷員,董碩奔上前去:「我13了,我是男生,我抬得動!」其實,他是汶川縣漩口中學初一學生,地震中受了輕傷,被送到華西醫院治療。「我也是別人救出來的,我也要去救人。」

    「我們在外打工,地震了,心裡急,家裡情況不清楚,本來是要回家去的。」 幾位茂縣籍農民在尋親路上,改變行程,扛起擔架,開始救人。

    12日地震當晚,得知災區傷員多、運力不夠,千餘名成都計程車司機冒著危險,自發前往都江堰災區搶運傷員。一路上,所有的計程車都打開了應急燈、疾速行駛。點點星光,匯成一片燈的海洋,傳遞著愛的溫暖。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國人憂心如焚,爭相援手——

    15日,北京,西單大街獻血點,長龍見首不見尾。

    「懷柔當地采血時間是雙休日。我們想,早一天獻血,就可以早一天救人。」北京遠郊懷柔區的三位年輕人,坐了三四個小時公交車趕來,「我們想對災區人民說,不要怕,這一刻起,我們的血和你們的血流在一起!」

    在貴陽,在重慶,在上海,在西安……一個個獻血點排起長隊。

    奧運聖火與愛心同行。5月16日,奧運火炬在江西南昌傳遞,起跑儀式上,全體人員為四川汶川地震災區的遇難者默哀一分鐘,傳遞過程縮減為半天,活動過程中為災區捐款總額超5000萬元。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同胞心繫災區,同舟共濟——

    15日上午,在綿竹市漢旺鎮東方汽輪機廠,由20人組成的香港特區搜救隊,一到現場,馬上投入戰鬥,參與搜救。

    台灣紅十字會首支獲准進入四川災區的搜救隊,5月16日抵達。

    搶救生命,絕不放棄!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國際救援力量,陸續抵達災區——

    14日上午,德陽市人民醫院三樓,泰德在看護一名重傷女子。泰德從美國到德陽已經4年。地震發生后,在他的帶領下,十幾名外國朋友來到德陽市人民醫院。「我愛中國,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救助更多的人。」

    近7個小時跋涉,16日上午,首批31名日本專業救援人員抵達青川縣,展開救援。救援團團長小泉崇說:「災情非常嚴重,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當地建築是什麼結構,但是我們有信心,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會努力到最後一刻。」

    韓國、新加坡和俄羅斯三國救援人員,也於16日陸續抵達成都,前往地震災區協助救援行動。

    「一剎那/房屋倒下/你失去了他/他失去了家/天也為你/把淚流下/不要怕/抬起頭/你還有大家

    一剎那/哪怕天涯/我們的愛集結/就會到達/倒下的/只是磚瓦/立起來的/是勇氣的增加/天佑中華/我們什麼都不怕

    我們用愛/重建我們的家」

    這首網友作的《天佑中華 重建我家》,傳遞著所有人的心聲——有愛集結,我們什麼都不怕;我們用愛,重建我們的家!

    歷史會記住,記住這場災難帶來的傷痛。

    歷史會記住,記住這場氣壯山河的生命大營救,記住一個民族災難中的挺立。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沙發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8-5-19 13:24 | 只看該作者
歷史會記住,記住這場氣壯山河的生命大營救,記住一個民族災難中的挺立。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2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