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錦濤力挺溫家寶意在言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5-18 2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期: 2008/05/17 16:59

亞洲時報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立刻指派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飛往四川,並且擔任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根據新華社報道,胡錦濤也於16日上午乘飛機趕赴四川綿陽。值得注意的是這番胡溫二人在災后首次再遇時的一幕:胡錦濤一下飛機,即跟溫家寶用力握手時間長達數秒。按道理,胡溫二人一直合作無間,平常見面也用不著要特別握手這麽「見外」,而今天胡溫這一握手,頗有意在言外的味道。


胡錦濤此行,有一點很不尋常的地方。基於維護國家領導人的安全起見,一般領導人的國內考察報道都是待行程束才曝光的;可在這次,官方媒體在即日已把消息發佈。一方面,這可以解釋為胡錦濤特別重視災民,也希望他的到訪可以振奮救災人員的士氣。另一方面,也有意見認為這是胡溫希望及早主導救災工程,免得出現政出多門的現象,妨礙了救人的進展。

一個巧合是,另一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15日也在成都主持召開抗震救災部隊軍以上領導幹部會議。此前,另一位主管宣傳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曾自行召開會議,對抗震救災宣傳報導工作作出部署,要求「正面宣傳為主」。現在胡錦濤也在四川親自為溫家寶打氣,即使有人不願聽溫家寶的命令,但總也要聽中央軍委主席兼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命令了吧?

再一個巧合是,中國中央政府16日宣布,會徹底調查地震為何令大批學校倒塌,警告如有任何人被發現與「豆腐渣」工程有關,將受到懲處。而曾任四川省委書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在同一天也趕到四川,據稱他此行是為了「指導搶險工作,慰問搶險人員」。

另一個可以提出的現象是,在四川大地震當天的5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舉行了一次會議,會上,中央決定成立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由溫家寶任總指揮,李克強和當時人在拉美外訪的回良玉任副總指揮。因為有兩名政治局常委在前面,擔任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的回良玉,這次也只能排名第三。一方面可以說,這安排是體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對救災工作的重視;但這也可以說是中央希望這次救災工作能儘量發揮作用。回良玉過去在處理救災時,曾迫得溫家寶公開表示「放心不下」:2006年夏,湖南遭遇百年不遇的災害,回良玉到災區指示,要求「確保災區穩定」,要求媒體不要報道負面新聞,結果溫家寶表明「放心不下」,親自到災區一趁,果然踢爆當地情況頻出的真相,幸好溫家寶「放心不下」,在百忙中抽空到了一次災場,救災工作才可以得到糾正。

恰好地,5月15日,回良玉提前結束了拉美的外訪,到了四川綿陽,「現場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在他回來前一天的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又召開了三天內的第二次會,這次會上特彆強調了「統一指揮」的重要性。有分析指出,中央力挺溫家寶,大力鞏固他個人權威的味道,不言而喻。

事實上,溫家寶在連日來的指揮工作,也有感到不順心,被個別工作人員的不夠積極態度惹怒的時候。溫家寶本人在地震當天即已趕抵四川,在地震翌日的5月13日,由於橋樑倒塌,彭州市10萬群眾被堵在山中,但救災人員表示因天氣不佳,一直下雨,視野差,且已經出現泥石流跡象,所以物資無法運入。溫家寶急得在電話里大喊,「我不管你們怎麽樣,我只要這10萬群眾脫險,這是命令」。激動之下,他甚至把電話也摔了,並撂下重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在溫家寶也罕有地發出怒火之後,隔了一天的5月15日,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才聯合發出指示,要求各救災部隊要發揚「尖刀」精神,「哪裡最需要、哪裡最危險、哪裡最艱苦,就沖向哪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範」。

胡錦濤抵蜀之時,地震災害后「黃金72小時」已過,套用胡錦濤本人的話:「救災已到最危急時刻」,不少被埋者的生命已危在旦夕。值得一提的是,此時能找到生還者的機會雖然相對淼茫,但根據過往的救災經驗,在地震之後七天仍試過救出生還者。所以,溫家寶接受中央媒體聯合採訪時特彆強調:救人是重中之重,絕不輕言放棄。溫家寶此言,使人感到納悶:在救人之時,是否有人曾「輕言放棄」?是否有人曾經主張在「黃金72小時」後放棄搜救?如果有,到底是誰?

胡錦濤在這次救災工作和溫家寶緊密合作,一直有跡可尋。胡錦濤之前已曾以中央軍委的身份,下令部隊要「更好地指導部隊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有分析指出,胡錦濤這次高調到四川,一來是要視察災情,體現對災民的關懷,但一個也很重要的政治任務則是,要確立溫家寶在指揮救災上的絕對權威,體現政治局常委決定要「統一指揮」決策的精神,使救災工作能排除人為的干擾,免得救災扶危的工作受影響。66歲的溫家寶在四川災區督師5日,對其體力也是極大挑戰,溫16日離開四川返回北京,換了胡錦濤在蜀留守。胡溫二人的默契,是不點自明的。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沙發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5-18 2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31

帖子

2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8
3
就是牛B 發表於 2008-5-18 23:05 | 只看該作者
希望電視少宣傳一點領導(實在是太多了!)
多報道一些救災的普通人和志願者。
現在是提高國民道德和精神的絕佳時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4
shanren 發表於 2008-5-19 00:4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就是牛B 於 2008-5-18 23:05 發表
希望電視少宣傳一點領導(實在是太多了!)
多報道一些救災的普通人和志願者。
現在是提高國民道德和精神的絕佳時機!


完全同意!我要是胡錦濤,在今天的中國制度下,得下令不允許電視新聞中用來報道「領導人活動」(不論是見外賓還是救災)的時間不得超過 X%。 (X 應該不大於1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主題

2291

帖子

56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62
5
嘟嘟1218 發表於 2008-5-19 00:53 | 只看該作者
撲風捉影
搬弄是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870

帖子

2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4
6
sdbzszf 發表於 2008-5-19 00: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就是牛B 於 2008-5-18 20:35 發表
希望電視少宣傳一點領導(實在是太多了!)
多報道一些救災的普通人和志願者。
現在是提高國民道德和精神的絕佳時機!

好主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主題

3746

帖子

86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1
7
fsspider 發表於 2008-5-19 02:50 | 只看該作者
你個SB還真累,人家握個手就夠你分析這麼長一篇。
怪不得以前社會縱橫那個版塊被你丫搞得烏煙瘴氣,都沒人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8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5-19 04:22 | 只看該作者
你這隻狗
早點竄出來啊
也好讓大家知道
地震前兆什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286

帖子

1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7
9
yinqiangbaima 發表於 2008-5-19 07: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nxin 於 2008-5-19 04:22 發表
你這隻狗
早點竄出來啊
也好讓大家知道
地震前兆什麼的


還以為你有點良知,浪子回頭了呢!原來你就是一隻徹頭徹尾的走狗!人渣!
漢奸人人得而誅之!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我愛我的祖國,無論什麼時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468

帖子

9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7
10
1333 發表於 2008-5-19 10:41 | 只看該作者
支持「統一領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2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