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評論:為何民眾對內地部分富豪賑災不買賬?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5-19 03: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新社記者 俞嵐

  一場突如其來的浩劫和一張非常時期的榜單,讓內地富豪近來再次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港澳台企業人士在第一時間迅速反應,捐出大筆善款馳援災區。王永慶、邵逸夫夫婦更以億元大手筆高居「賑災榜」前兩位,位列第三的亦是台商。

  相較之下,內地富豪,尤其是佔據十大富豪榜「半壁江山」的地產富豪在此次賑災中被指動作「慢半拍」,且出手「太小氣」。捐資二百二十萬加之「員工捐款以十元為限」、「企業的捐贈活動不應成為負擔」等言論,更是讓地產龍頭萬科及其董事長王石遭到網友口誅筆伐。

  批評者稱,萬科去年錄得銷售收入逾五百二十三億元,凈利超過四十八億元,而其對這場中國建國以來最大的震災的捐助不足其凈利的萬分之四,「表現令人失望」。

  當然,單以捐款數字論英雄,未必客觀。所謂善無大小,愛心無價。內地富豪的整體慈善意識近年間已大為提高,過去只顧埋頭賺錢的富豪們,如今已開始對慈善事業愈益熱心,社會責任感更強。八十六歲的余彭年上月第三度榮登「胡潤慈善榜」榜首,自二00三年以來,已累計捐資超過三十億,幾乎是其個人全部的資產。

  在是次抗震救災中,內地富豪的表現較之以往亦大有進步。地震當日,二〇〇八中國慈善排行榜「首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公司董事長陳游標迅速組織了一支由一百二十人和六十台挖掘機等大型工程機械組成的民間搶險隊趕赴災區,在四十八小時內「幾乎與軍隊同時抵達」,迅速展開援救。陳游標本人也救出了多名受困民眾,目前依然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而更多的富豪則在後方捐款捐物,不少人士捐資亦過千萬。

  但為何民眾對內地富豪的賑災表現仍不買賬?這大概與其以往在慈善事業上常常「集體性失語」有關。內地富豪群體迄今尚未樹立樂善好施的公眾形象,每年的「胡潤百富榜」前十大富豪幾乎很少能同時進入「胡潤慈善榜」前十名。中華慈善總會的一項統計顯示,其近十年募集的慈善款項,來自內地富豪的捐助佔比不足一成五。

  有人將富豪對慈善的不熱衷歸咎於內地慈善體制的不完善和慈善文化的不成熟,索捐、逼捐、捐資使用不透明等大大打擊了富豪的慈善熱情。但事實上,恐怕財富觀念扭曲、慈善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才是導致不少富豪「慈善冷漠症」的根本癥結所在。

  震災發生以來,各家媒體都接到無數企業或者公關公司打來的電話,稱「某某企業捐了多少多少,看能不能幫忙宣傳」;在央視記者對正在中國紅十字總會捐款的市民進行採訪過程中,一塊紅色牌子,上書「xx企業捐款xx萬」不時在畫面中閃現。慈善變成了「慈善秀」,讓慈善完全變了味。如此慈善,也難怪民眾不買賬。

  而近日一個乞討老人的善舉,讓民眾對富豪社會責任的拷問再度升溫。據媒體報道,這位名叫徐超的老人在捐了五元錢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錢,特地到銀行兌換了一張百元現鈔,放進了募捐箱。有網民由此發出了「『賑災榜』上的一些富翁怎麼比乞丐還窮」的感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濟危紓難,是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慈善事業目下在中國仍處起步階段,較之美國等慈善事業發達國家,在體制、機制上確有不足。雖然表面看來近幾年國內的慈善活動搞得很是熱鬧,但事實上,不管是富豪,還是普羅大眾的慈善觀念都還遠未成熟。

41

主題

932

帖子

2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2
沙發
mengjz 發表於 2008-5-19 0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長白山 的帖子

It is called most Chinese Millionares are low educated, opportunitst craps!

Shame on them! SA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