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5月19日 土耳其共和國奠基人凱末爾誕辰 --------------------------
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聳立一座塑像。它站立在歐洲的盡頭,面向東方,正對著小亞細亞草原。這就是土耳其共和國的締造者、民族主義革命家穆斯塔法·凱末爾的紀念像。土耳其人民建立這座塑像,是為了紀念這位傑出領袖領導人民推翻封建統治,建立共和國的卓越功勛。
凱末爾1881年5月19日出生於巴爾幹半島的港口城市薩洛尼卡。凱末爾天資聰穎,個性倔強。在伊斯蘭教會學校讀書時,他受不了學校裏宗教氣氛的約束,就瞞著家裏去投考薩洛尼卡陸軍預備學校,那時他才13歲。以後,他又依次升入摩納斯堤的陸軍軍官學校和伊斯坦布爾的軍事學院。
土耳其在中世紀曾是稱霸一時的泱泱大國。到19世紀末,土耳其國王的獨裁專制使昔日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帝國,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內政、外交、經濟、軍事都控制在英、法、意、希臘等國手裏。土耳其各族人民為外患內憂所迫,進行了頻繁的反抗獨裁專制統治的鬥爭。在土耳其革命鬥爭的感染下,凱末爾組織了一群誌同道合的青年,經常秘密集會,就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種種弊病,商討反抗封建專制統治,拯救國家危亡的辦法。他們撰寫揭露國王蘇丹專制統治的文章,出版手抄小報,宣傳革命思想。後來,因被人告發,凱末爾等人遭到逮捕。又被派往大馬士革服兵役。
凱末爾並不因為遭受挫折而消沈。在大馬士革,他又在軍官和知識分子中發起組織「自由協會」。1907年,凱末爾把協會並入青年土耳其黨,成為該黨的一個組成部分。正是這個黨組織領導了1908年至1909年的土耳其革命。凱末爾也在這次革命和以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顯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被稱為「天才的戰術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意等協約國強迫土耳其簽訂了屈辱的《色佛爾條約》。土耳其面臨著被徹底瓜分的危險。為了挽救民族的獨立,凱末爾開始組織和領導民族抵抗運動,並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協約國被迫在洛桑和會上承認了土耳其國家的獨立自主。1923年10月29日,新興的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土耳其的歷史揭開了新一頁。
凱末爾任總統後,實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復興的道路。1934年實行姓氏法後,土耳其國民議會為表彰凱末爾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把「阿塔圖爾克」授予他為姓,意思是「土耳其國父」。
凱末爾竭盡畢生的精力創建了土耳其共和國,矢誌不移地為把土耳其建成現代文明國家而奮鬥。長期的戎馬生涯和繁忙的國事使凱末爾的肝臟和腎臟受到嚴重損害。1938年11月10日,病魔奪走了凱末爾的生命。他的遺體被安放在安卡拉的拉薩特山崗上。
1883年5月19日 紙橋戰役 --------------------------------------
1883年5月19日,在今越南河內市郊外的紙橋一帶,中國黑旗軍將士同法國侵略軍進行了一次重要交鋒,這就是近代歷史上著名的紙橋戰役。
侵佔越南並以越南作為基地入侵中國,這是近代歷史上法國歷屆資產階級政府的一貫政策。19世紀60年代,法國侵佔了越南南部後,馬上把侵略矛頭指向越南北部和中國西南部。
1882年,法國海軍上校李維業率軍侵佔越南河內,揚言要沿著紅河向北進犯中國,妄想建立一個包括越南和中國西南地區在內的所謂「東方帝國」。當時,正值劉永福統率中國黑旗軍駐守在中越邊境。黑旗軍原是19世紀50年代廣西的一支農民起義軍,因為以七星黑旗為戰旗,故叫黑旗軍。起義失敗後,轉移到中越邊鏡。面對法國軍隊的侵犯,黑旗軍將士義憤填膺,應越南政府的要求,他們和越南人民並肩作戰,同法國侵略軍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紙橋本是一座木橋,橋下是一條幹涸的河。1883年5月19日,劉永福派先鋒楊著恩駐守橋旁關帝廟,準備迎戰。面對侵略軍炮火的猛烈轟擊,楊著恩沈著應戰,鼓勵戰士要拚死堅守關帝廟。當敵人的子彈打傷他的雙腿,士兵們勸他退出陣地時,他誓死不離開,還說:「打鬼子豈能退卻?你們不要管我!快去消滅鬼子!」他忍痛坐在地上指揮戰鬥,一次又一次向敵人射擊。右手受傷就用左手持槍,繼續射擊,最後壯烈犧牲。
就在法軍向紙橋蜂擁而上的緊要時刻,黑旗軍的援軍趕到,同法軍展開了英勇的鬥爭,法軍上校李維業被黑旗軍戰士擊斃。
紙橋戰鬥消滅法軍230多人,這是中國人民在抗法戰爭中獲得的一次重大勝利。法國侵略軍不甘心失敗,繼續擴大侵略戰爭,但中國人民的抗法鬥爭,也風起雲湧,給法國侵略者以更大的打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勢。就在前線勝利進軍聲中,賣國的清政府和法國政府加緊談判,最後竟在1885年6月9日簽訂了屈辱的投降條約,造成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局面。前線官兵用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就這樣被輕易地葬送掉了。
1890年5月19日 越南勞動黨領導人胡誌明誕辰 ------------------------------
胡誌明,越南勞動黨前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國前主席。1890年5月19日生於義安省。原姓阮,幼時名阮必成,後取名阮愛國,曾用李瑞、胡光等化名,40年代初取名胡誌明。早年當過教師、海員和雜役。1920年在法國加入共產黨,參加成立「殖民地各民族聯合會」等革命團體。1923年到蘇聯學習,1924年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同年底至1927年在中國廣州進行革命活動,舉辦越南青年訓練班,成立越南青年革命同誌會,並參加成立東亞被壓迫民族聯合會。1930年2月,在他領導下3個越南共產主義組織統一成立印度支那共產黨(後改名為越南勞動黨,現為越南共產黨)。1941年發起建立越南獨立同盟(「越盟」),當選為主席,領導越南人民反對法國殖民者和日本帝國主義的鬥爭。1945年8月革命勝利後,於9月2日在河內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任臨時政府主席。1946年3月在越南第一屆國會上當選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並兼任總理至1955年。1951年2月印度支那共產黨改名為越南勞動黨後,一直為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1954年領導越南人民進行9年抗法戰爭;60年代又領導越南人民進行抗美救國戰爭。1969年9月2日在河內逝世(當時公布為9月3日)。多次到過中國。著作有《胡誌明選集》。

1895年5月19日 古巴傑出的民族英雄何塞·馬蒂逝世 ------------------------------
何塞·馬蒂,古巴傑出的民族英雄,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卓越的思想家、詩人、文學家。1853年1月28日出生在古巴的哈瓦那市。父親是西班牙的農民,服役到古巴,退伍後在古巴做裁縫。馬蒂在小學讀書時,校長門迪維是著名的詩人、愛國者,馬蒂受他的影響很深,自幼立誌為祖的獨立而奮鬥。馬蒂16歲時,便在一首詩中寫道:
艱難險阻,
流血犧牲,
愛國誌士,
決不停止鬥爭!
……
捍衛祖國,
英勇頑強,
死得其所,
芳名萬代傳揚。
為此,殖民當局於1869年逮捕了他。在獄中,他在日記中寫道:「為祖國而死,比活著更強。」1871年,殖民當局將馬蒂放逐在西班牙。他寄居馬德裏,刻苦攻讀,1874年獲得哲學、文學和法學博士學位。因為殖民當局不準他回古巴,他先後在墨西哥、瓜地馬拉等國流亡。1878年被允許歸國。1879年8月,古巴爆發了兩個省的人民起義,馬蒂在哈瓦那熱烈響應,9月,殖民當局又逮捕了他,再次放逐到西班牙。
馬蒂為了戰爭和生活,選擇以新聞為業,擔任《美洲雜誌》主編,並積極地為許多報刊寫稿,以其進步的思想內容和鋒利的筆法,為拉丁美洲人民和各國政府所重視。1892年,他在紐約成立古巴革命黨,指導國內革命鬥爭。1895年4月11日回國,與起義部隊會合,投入戰鬥。5月19日,起義軍與西班牙殖民軍在雙河口平川地帶交戰,馬蒂因沖在前面,不幸中彈犧牲。
1900年5月19日 列強要求帶兵入京保護使館 ---------------
5月19日,法國大主教樊國梁致函畢盛,因義和團在京師及直隸發展迅猛,請派法國武裝人員駐北堂,「保護我們和我們所有的東西」。
26日,各國駐京使團召開會議,討論了樊國梁信件及中國政治局勢,決定照會清朝政府,強烈要求鎮壓義和團運動。21日,外交使團首席公使、西班牙駐華公使葛絡幹向總署提交照會:「我榮幸地將各國駐北京使節昨日通過的決議原文通知殿下和閣下。『外交團根據已經頒布的鎮壓義和拳的上諭,提出如下要求:一、凡參與拳會操練,或在街頭製造騷亂,或繼續張貼、印刷或散發威脅外國人之揭帖者,均予逮捕,二、義和拳集會之廟字或場所的所有人和監護人,均予逮捕;凡與義和拳共同策劃犯罪活動者,均作義和拳論處。三、凡負有責任採取鎮壓措施之官員,犯有玩忽職守或縱容暴徒之罪行者,均予懲罰。四、凡企圖殺人放火、謀財害命之首惡,均予處決。五、凡在目前騷亂中幫助及指點義和拳者,均予處決。六、在北京、直隸及北方其他各省公布這些措施,以便人人知曉。』外交團還要我通知殿下和閣下,他們等待對此要求盡快給予令人滿意的答復。」
28日,各國駐華公使再次集會,決定調衛隊保護各國使館。葛絡幹照會總署,要求清廷為調兵進京「提供運輸便利」。
29日,總署答復各國公使照會,拒絕外國軍隊前來北京。裕祿命令「不準美兵艦所派進京保護使館之水兵,由鐵路火車上裝載進京」。當天,英、法、俄、美公使往總署交涉,聲稱:「鑒於嚴重局勢和中國軍隊的不可靠,各國使節為保護在北京的歐洲人的生命,必須立即調來衛隊。如果他們給予便利,衛隊的人數將是很少的,但若拒絕給予便利,則人數必定增加。在後面的這種情況下,對中國政府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
同時,各國公使分別電令集中於大沽口外各國艦隊派兵入京。中午12時,日軍20名自塘沽乘火車赴津;下午5時,美軍120名自大沽乘船赴津,作入京準備。法駐津總領事杜士蘭面告裕祿:「各國此次送兵進京,並非與中國為難,不過自為保護起見。」「兵今日均已到津,無論總署準否,定準明日赴都。」
31日,清廷在無奈之下,同意各國派兵入京護館,但要求每館以二三十人為率。總署致電裕祿雲:「洋兵護館,準由火車運送,但人數不得過多,致礙邦交。」
當晚7時,英、俄、日、法、美、意等國軍隊共356人,自津抵京。據裕祿向總署電報說:「計英國兵官三員、兵七十二名,美國兵官七員、兵五十六名,意國兵官三員、兵三十九名,日本兵官二員、兵二十四名,法國兵官三員、兵七十二名,俄國兵官四員、兵七十一名,共計各國兵官二十二員、兵三百三十四名,均隨帶槍械。」

1909年5月19日 巴甫洛娃傾倒巴黎 ----------------------------------
古典芭蕾的傑出代表巴甫洛娃以演出獨舞《天鵝之死》而享有盛名。「垂死的天鵝」是她在獨舞中的代表形象,來源於福金在1905年創作的芭蕾劇《天鵝之死》。
由狄亞基雷夫所創辦的俄羅斯芭蕾舞團,1909年5月19日在巴黎舉行首場公演。著名舞蹈家尼金斯基與巴甫洛娃演出了福金編導的《阿爾米達帳篷》、《伊格爾王》等舞劇。蒞臨的貴賓包括:音樂家聖桑、雕刻家羅丹、法國閣員及夫人們,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劇院領導人。尼金斯基與巴甫洛娃精湛的舞技和表演引起了整個巴黎藝術界的極大轟動,傾倒無數觀眾。
1919年5月19日 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決定不承認和約 ------------------------
5月19日,法國外長畢勛對陸徵祥說:「保留簽字,萬辦不到。」25日,威爾遜對顧維鈞說:「至於約上保留辦法,予亦不主張。」22日,英方稱:「此事關系極大,和約為協商及共事各國對於敵國之約,不但無不簽字之理,抑亦無保留辦法。」一致拒絕保留簽字的理由,是不願開此先例。
23日,北京政府電令陸徵祥,如不能保留,即全約簽字。
28日,中國代表團召開秘密會議,討論和約簽字問題。王正廷明確反對簽約,並指出:「中國從前外交皆主遜讓,遂損失種種權利。今則讓無可讓,不得不改變方針,各國屢欺中國,不可再受其欺。」駐義大利公使王廣圻主張簽約,認為如果拒絕,日本若以武力威脅,無法得到其他列強的援助。
顧維鈞明確反對簽約,他說:「日本誌在侵略,不可不留意。山東形勢關夫全國,較東三省利害尤巨。不簽字則全國註意日本,民氣一振。簽字則國內將自相紛擾。」駐法公使胡惟德表示:「簽字一層,利於國家,毅然為之,不必為個人毀譽計。」施肇基最後發言說:「此次和約,各小國均不滿意,恐不能永久踐行,中國亦可以不簽字。」陸徵祥和魏宸組沒有明確表態。在五位全權代表中,有三位明確反對簽字。
1921年5月19日 中國北方發生饑荒,一萬多兒童餓死 ----------------
據《申報》5月19日報道說,今年春天以來,北方持續幹旱,饑荒愈發嚴重。唐山、內任等五縣饑荒尤為嚴重。記者所到之處,樹皮被剝光吃凈,沿途餓斃者無人掩埋。曝屍荒野。田內禾苗枯死,不見綠色。村鎮人煙稀落,房屋頹敗,一片雕敝景色。逃荒者四處奔走,無力維持最低限度之溫飽,老弱病殘者和兒童生計更無保障。
據不完全統計,至5月中旬為止,兒童死於饑餓者已達12377人。被販賣者達5057人。人價低廉,每一兒童最少只一元錢,最高價也不過50元而已。

1921年5月19日 美國頒布移民法 -------------------------
十九世紀末,赴美移民的迅速增多引發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大批移民的湧入,引起美國社會的恐懼和不安,美國國內主張限制移民的排外主義傾向日益增強。1921年5月19日,美國總統哈定簽署移民法。法案規定將移民數額限制為1910年在美國的各個外國出生集團人數的3%。移民法實施後,來美國的移民迅速減少。
1938年5月19日 中國空軍遠征日本本土 ---------------------------
1938年5月19日,中國空軍遠征日本本土。空軍第十四隊隊長徐煥生、第八大隊第十九隊副隊長佟彥博各駕飛機一架,自寧波夜飛日本長崎、福岡、久留米、佐賀及九州各城市散發傳單。此為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被他國飛機襲擾。
22日,周恩來、王明、吳玉章代表中共中央和八路軍辦事處對凱旋歸來的中國空軍人員進行慰問,周恩來發表講話,贊揚他們的成績。

徐煥生領隊駕機遠征日本歸來
1962年5月19日 教育部確定進一步調整教育事業和精減教職工 --------------------------------
1962年5月19日,教育部確定進一步調整教育事業和精減教職工。一、裁並高等學校。將原有的845所,減為400所。二、裁並中專學校。將原有的2724所,減為1265所。三、精減教職工340000人。
1975年5月19日 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時傳祥含冤去世 --------------------------------
時傳祥,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的工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
1915年,時傳祥出生在山東省齊河縣一個貧農家庭。因家中無法維持生活,1929年逃荒到北京,當了掏糞工人。在舊社會,他給糞霸掏了20多年的大糞。
1952年,時傳祥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當掏糞工人。1954年,被選為先進生產者。
1956年,當選為崇文區人民代表。同年6月,他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9年,黨中央和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群英會」。他不僅當上了全國先進生產者,還被選為「群英會」主席團成員。在大會期間,劉少奇、周恩來親切地接見了他。
「十年動亂」期間,時傳祥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致殘,遣返回原籍。1973年8月,周恩來得知這一消息後非常氣憤,指示立即派人把他接回北京治療。9月,時傳祥被接回北京。由於身心受到嚴重摧殘,醫治無效,於1975年5月19日含冤去世,終年60歲。

劉少奇會見時傳祥(中),張百發(左)
1980年5月19日 聖海倫斯火山爆發 ---------------------------------
1980年5月19日,聖海倫斯火山突然爆發,高達6萬英尺的火山灰使天空一片漆黑,遠至東邊160英裏以外的沃拉沃拉,至少有8人喪生。這座長期休眠的火山在噴射蒸氣與灰沫之後,地質學家對它做了幾周的檢查。是日上午8點39分,隨著一聲爆炸火山開始爆發,炸掉了9677英尺高的山峰的峰頂,在100英裏以外都能感覺到震撼。
火山爆發後所引起的洪水與滾滾泥漿湧進了圖特爾河谷,淹沒了未離開的幾位居民。火山周圍的森林十幾處著火,火勢難以控制。地質專家說這次火山爆發是由火山爆發前發生的兩次地震引起的。
1985年5月19日 北京工人體育場發生「球迷騷亂」 ---------------------------------
1985年5月19日,北京工人體育場發生部分觀眾無理哄鬧、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違法事件。當晚,中國足球隊與香港足球隊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進行第十三屆世界盃足球賽亞洲區的小組預賽。結果,中國隊負於香港隊。球賽結束,部分觀眾聚集在體育場周圍,為發泄對輸球的不滿情緒而喪失理智地無理取鬧,把一名香港球員和一些公安人員打傷,還破壞汽車及其它公共設施,造成建國以來在北京體育比賽中最嚴重的有損國格和聲譽的事件。
1990年5月19日 《外商投資開發經營成片土地暫行管理辦法》頒布 ---------------------------------
1990年5月19日,國務院發布《外商投資開發經營成片土地暫行管理辦法》。
《辦法》共18條,規定:本辦法所稱成片開發就是:在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依照規劃對土地進行綜合性開發建設,平整場地、建設供排水、供電、供熱、道路交通、通信等公用設施,形成工業用地和其他建設用地條件;然後進行轉讓土地使用權。港、澳、臺地區的經濟組織和個人投資從事成片開發,參照本辦法執行。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在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發區範圍內施行。
1994年5月19日 傑奎琳·肯尼迪·奧納希斯辭世 -----------------------------------------
曾以個性和魅力贏得美國人贊嘆的傑奎琳·肯尼迪·奧納希斯——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夫人,1994年5月19日晚上10點15分在自己的家中去世,終年64歲。
傑奎琳1929年7月28日出生在紐約長島,1951年畢業於美國首都喬治華盛頓大學,在校時主修法國文學,畢業後為《華盛頓時報》論壇當攝影記者。在報社工作期間,她采訪當時來自於麻省的參議員肯尼迪時,認識了這位年輕有為的未來總統。1953年兩人定婚時,傑奎琳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女孩子」。同年9月12日,24歲的傑奎琳嫁給了自己的白馬王子。
當她31歲時,比她年長12歲的丈夫被選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帶著3歲的女兒和剛出生的兒子,這對年輕的夫婦搬入了美國最高權力的象徵——白宮。
她對白宮的裝飾,受到人們的贊賞,她曾許諾把白宮裝飾成美國歷史和藝術的櫥窗。
據說她花錢似流水,愛買東西,自然就領導著美國時裝潮流。年輕、漂亮、很有修養的第一夫人成了多少美國年輕人的偶像。她在人們看來,的確是最幸福的女人。
然而,1963年11月22日,在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她的丈夫肯尼迪總統就坐在她的身邊遭到暗殺身亡,她粉紅色的上裝濺滿了丈夫頭部的鮮血。之後的幾天,美國人的驚恐變成了哀悼,變成了對這位總統遺孀的敬仰,人們敬仰她在舉國哀悼期間的冷靜、堅毅和勇敢,她一手牽著6歲的女兒,一手牽著3歲的兒子,站在肯尼迪的靈柩前,小肯尼迪在媽媽的指點下,舉起手莊嚴地向自己的父親棺槨敬禮。這一感人淚下的情景,幫助美國人咬牙渡過失去總統這一痛苦的難關。

未滿三周歲的兒子小約翰正在向
肯尼迪的靈柩致以最後的敬意
1995年5月19日 駐韓美軍屢犯案激起韓國民憤 ------------------------------
1995年5月19日,駐韓美憲兵埃德森等4名士兵及家屬,在乘漢城地鐵3號線時,在車廂內對一名韓國婦女進行性騷擾。在場的韓國乘客對此十分氣憤,並加以制止。美士兵不但不低頭認錯,反而大打出手,將數名韓國人打傷。盡管肇事者被韓國警察抓獲,但警察卻只能目送肇事者若無其事地走進美軍兵營。
5月21日晚,在春川市韓國通信大樓前的道路上,8名美國士兵耍酒瘋,同一名韓國出租汽車司機發生口角,在車內的兩名韓國乘客出來勸阻,被美軍打得鼻青臉腫。
5月22日,又發生一起美國士兵強奸韓國婦女事件。
美國駐韓士兵無視韓國法律,肆意對婦女進行性騷擾,無理施暴的案件屢屢發生,引起韓國公眾和輿論界的強烈不滿。5月22日,漢城警察當局向美軍遞交了一份「出庭書」,要求埃得森等4名士兵和一名家屬出庭接受調查。5月23日,韓國一些社會團體的代表在漢城龍山區的美軍第8軍司令部門前舉行示威。
根據1967年的「韓美行政協議」規定,韓國警察雖然擁有要求美軍犯人出庭和實施調查的權力,但必須有美國代表出席,如美國代表不在調查書上簽字,將不起任何法律效力。另外,協議還規定在判定賠償後,盡管自1967年以來,駐韓美軍所犯各種案件已達3.49萬起,但韓國政府也要承擔1/4的賠償費。
根據這一不平等協議,多年來一直把觸犯韓國法律的美軍士兵送回美國了事,逃脫了應有的法律制裁。
1996年5月19日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 全球1700萬人死於傳染病 ---------------------------
1996年5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表1996年世界健康狀況報告中說,人類健康仍面臨著傳染病的嚴重威脅,世界同各種傳染病作鬥爭的任務更加艱巨。1995年全世界因傳染病死亡的人數達1700多萬,其中900萬是兒童。
報告說,近20年間新出現和復出的傳染病至少有30種,許多傳染病威脅著世界1/2的人口。因防治措施未得到有效實施,一些已經絕跡或正在根除的傳染病,如霍亂、瘧疾和肺結核病等在世界許多地方死灰復燃。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熱等易傳染疾病的出現對人類構成新威脅。現在人們又在懷疑瘋牛病會傳染給人類,引發新的腦病。與此同時,由於病菌逐漸產生抗藥性,許多防治傳染病的抗菌素在失去療效,幾種常用的治療肺炎的藥品因療效銳減而被淘汰。這種局面之所以令人擔憂,還因為新藥很少,無法填補失效藥物留下的真空。
報告指出,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人類可望在不久的將來消滅包括小兒麻痹以及麻風等部分傳染病。但是,防治各種傳染病的工作還相當艱巨。報告列舉了造成傳染病蔓延的諸多因素:城市人口暴漲,居住環境既擁擠又不衛生;戰亂和天災導致人口流動;日益發達的航空業和貿易為病菌傳播創造條件,病菌可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從一個國家傳播到另一個國家;由於社會和經濟原因,一些國家公共衛生系統癱瘓。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國際社會增加資金投入,不能放鬆根除小兒麻痹、麻風等疾病的努力。對新出現的傳染病應首先採取下列措施:加強國家和國際對流行病的監督;制定針對新出現和再度出現的傳染病的預防戰略;對突發的嚴重疾病迅速做出反應。
報告強調,人類在同疾病作鬥爭中的首要任務應是減少貧困,促進發展。傳染病不再僅僅是一個健康問題,而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對世界所產生的後果難以估量,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人都不能再對這一威脅熟視無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