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三歲起培養孩子的情商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5-17 2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3歲左右的孩子,情緒變化多端:剛才,他像個開心果似的,到處跑來跑去,滿屋子是他的笑聲;可這會兒,他卻變成一頭憤怒的公牛,歇斯底里地哭嚎,亂扔玩具。


  你會像多數父母一樣,實在不知該如何應對這類情況,又沮喪,又惱火。


  對此,專家卻信心高昂:


  * 在孩子情感尚未發育成熟時出現情緒波動,正是父母教導孩子控制情感、學會自己平靜下來的最佳機會。


  *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最理想的學習「情緒課程」的課堂。


  重要提示——


  * 當你試著幫助孩子理解和調節情緒,如憤怒、疑惑和挫折感時,你正是在培養他的情商。


  * 一個高情商的孩子能更好地應對自己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情緒和處理人際關係,因此,他比情商較低的孩子更容易交朋友。


  * 高情商能使孩子變得自信,有責任心,成年後他也更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可是,對不懂事的3歲的孩子,我們該如何培養他們的情商?從哪裡下手?專家提供了具體方法:


  * 對孩子


  父母要認真傾聽,還要發表你的共鳴——幫助孩子說出他的感受


  當孩子告訴你他的情緒感受時,你一定要仔細聽,然後給予積極的回應。譬如,你最近一直在忙著照顧生病的外婆,孩子有一天忽然纏著大人要「買一隻豎耳朵的小狗」,胡攪蠻纏,還一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模樣。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沙發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5-17 20:19 | 只看該作者
  你該引起警覺了,停下手上的活計,認真傾聽他的訴說,並且找出孩子內心的「潛台詞」——媽媽只關心外婆,不陪我玩——孩子感覺自己被忽視了。


  你不妨直接說出孩子的感受,告訴他,「你說的對,媽媽的確是在忙著照顧外婆,顧不上和寶寶玩」,然後,通過你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告訴他,你完全懂得他的感受,譬如,你小時候也曾因為爸爸忙工作,不帶你去公園,而表妹她們經常去公園,感到自己被忽視,被拋棄,很不開心。


  這樣做,能讓孩子知道: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這是正常的。這時候,孩子的感覺會好一些。至少他會知道,不開心的感覺別人也都會有。


  你要用語詞說出孩子的感受——建立情感詞庫


  由於辭彙量不夠,對因果關係的理解也有限,孩子常常不能夠很好地描述他的感受。這正需要父母幫助他建立一個情感詞庫——他因為沒能上公園而表現出失望的神情,你可以問他:「你感到失望嗎?」「你肯定不高興了!」


  * 對自己


  父母應該意識到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


  孩子因為不能把拼圖拼出來而在那裡發脾氣,多數父母會生氣地對孩子說:「這有什麼好生氣的?」這對孩子真有一點火上澆油的味道。


  其實,孩子的反應是很正常的,如果你自己老拼不出一個拼圖,或者老掛不上一個鉤子,你也會覺得火大,更何況孩子呢?是人總會有各種情緒,把內心的情緒說出來,並非是不好的事情。


  父母一直責備孩子的情緒反應不對,或是反應過頭,會讓孩子覺得他應該把不開心悶在心裡。


  關鍵詞:人都有情緒,發火是正常的情緒。


  與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歷程


  孩子因為要去看牙醫而不高興,你可以用聊天的方式與孩子交流,了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他不願去看牙醫,然後告訴他為什麼要看牙醫,同時,向他解釋在看牙的過程中他可能會碰到的種種情況。


  孩子事先就有心理準備,就會覺得安心些,感覺事情是在他的預見和控制之下的。


  你還可以告訴孩子,你拔牙時的害怕情緒,或第一次上班時的忐忑不安,告訴他,是好朋友的鼓勵讓你感覺好了不少。


  關鍵詞:與孩子分享你的情緒歷程。


  教給孩子化解消極情緒的方法:


  當孩子大發雷霆時,你得冷靜而明確地告訴他發火的限度,然後指導他找到解決方案。你可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對嘉嘉老是推倒你搭的積木感到生氣,但你不能打她。誰生氣的時候,都不能打人。媽媽教你一個法子?」


  「握拳,深呼吸,把怒氣吐出來」。


  面對你的冷靜和善解人意,憑藉著他對大人的信任,孩子很可能會按照你的法子來試一試。這時候,你得趕快大大地讚美他,讓孩子體會到控制自己的情緒,恢復愉快心情的感覺很棒。


  當然也需要教孩子用嘴巴來表達他的不滿,比如「我很不喜歡你對我大吼大叫」、「我不喜歡你推倒我的積木」。


  關鍵詞:使孩子明白,他可以生氣,但是不能因此傷害他人。


  保持冷靜做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也得注意自己的情緒表現,尤其是對孩子的情緒反應。當你自己很惱火的時候對孩子保持克制很重要,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說,「你這樣做,我很生氣」,而不是「你真叫人討厭!」讓孩子明白,錯的是他的行為,而不是他本人。


  特別注意不要用過激、誇張的方式來批評孩子,這樣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


  有些家長常常忽略了自己的不良情緒,或者完全把自己的真實情感隱藏起來。其實,向孩子承認自己心情不好,但並不因此而發脾氣,這是讓孩子明白,有不愉快的情緒是正常的,但是可以控制的。


  關鍵詞:不愉快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


  重要提示:


  有時候,孩子看上去變得愛發火,動不動就生氣,你卻找不出直接的原因,也許應該試試從大環境來尋找原因:你家最近是否搬家?你和先生最近是不是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如果還是不清楚的話,不妨趁著孩子獨自玩的時候試著注意觀察和聆聽,如果她對著她玩偶,學大人吵架時的口氣大喊大叫,或者學著保姆的口氣責罵,你就會明白是什麼讓她煩惱了。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364

帖子

61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15
3
雪花兒 發表於 2008-5-18 01:30 | 只看該作者
很受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9

主題

2106

帖子

5597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597
4
芳草 發表於 2008-5-18 04:35 | 只看該作者
是應該重視寶寶的情緒,很有啟發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2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