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關國外捐助問題,大家看我講的有沒有一點道理。

[複製鏈接]

18

主題

222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aQiang65 發表於 2008-5-16 0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兩天看到一些關於救災捐款的議論,我也參與其中了,這裡再啰嗦幾句。

有人說我們的目光不能光盯在捐款的數目上面,這是對的。我同意,我贊成。

但是,問題是我(們)並沒有將目光僅僅盯在捐款的數目上,而是想透過這些數目再綜合這些捐助者們的背景,實力以及我們(中國)與他們(捐助者)關係,來對彼此之間的當前的相互關係重新做一個大致的判斷,以便在今後的交往中找准我們的立場。這是很重要的。個人與個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亦不例外。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當然比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要複雜的多,即便如此,兩者之間依然具有可比性。它們都受到被捐助者和捐助者現實狀況與歷史狀況的影響和制約。

有人號稱無論人家捐助的多或少,在純粹的援助的意義上沒有差別或是很小,我們不能有任何不滿,都應感激。對於這一點我就不能繼續同意了。

俗話說「禮尚往來」,這裡面除了表面上的你來我往的交流互助之外,其實還有「平衡」的含義在裡面,只不過這種「平衡」不是以數字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已。

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例,若是誰周圍的親朋好友中有人去世,按中國人的習俗,應該「隨份子」,就是捐獻一筆錢或買些貢品給當事方,以表達哀思及慰問之意。除此之外,也能顯示出與當事方之間的關係如何,而這是能從「禮」或數字上面反映出來的。所有這些都會記錄在「禮單」上,以備將來「還禮」之用。所以,不能忽略數字,因為它是有意義的。

又有人說,你說的這些是中國人或部分中國人的習俗,外國人沒必要依中國人的習俗辦事。

錯,大錯特錯!這說明你對國內習俗和國際慣例均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學名叫「失禮」,俗名叫作「不懂事兒」。
現實的國際社會裡,國與國之間恰恰就是這麼做的。"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我對有人將這次汶川地震所有的捐助者及其捐助,以近似於列表的方式展示給公眾表示歡迎。透過CCTV我們也能了解大概。

其實,政府已經將每個捐助者及所捐款項和物品一一列出,這不是在做無用功。
其它國家也是如此。

[ 本帖最後由 DaQiang65 於 2008-5-16 08:03 編輯 ]

38

主題

902

帖子

2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5
沙發
guoth72 發表於 2008-5-16 14:54 | 只看該作者
俗話說「禮尚往來」,這裡面除了表面上的你來我往的交流互助之外,其實還有「平衡」的含義在裡面,只不過這種「平衡」不是以數字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已。

同意。米國也太不識相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091

帖子

35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1
3
yzwww 發表於 2008-5-16 15:12 | 只看該作者
對的.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