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媒:珍惜正在拉近的中日國民感情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8-5-23 09: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更新時間:2008-5-23  米爾軍情網

       中日兩國的民間感情正在拉近,這是有目共睹的。應該看到,政治主流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福田康夫上台後,雖然支持率在下降,但他畢竟是一國首相,他提倡的對華政策對日本社會的影響力不可忽視。不久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日本,更加創造了良好氛圍。此外,日本態度積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了參與感。

  我們注意到,此次日本媒體對中國地震的報道並非從一開始就很正面,轉折點出現在中國允許日本救援隊進入。參與永遠比謾罵、指責都更有效。中國媒體報道的公開化、與世界的互動,都是很好的經驗。

  此次「災難中的攜手」不僅拉近了中日兩國感情,也給兩國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天地。當今的時代是個風險時代,而這些風險往往是跨國家、跨地區的,不僅包括自然災害,還有環境風險、金融風險等等。中日兩國以前一直被具體問題牽絆,現在應該從中跳出來積極合作,面對共同的風險。人與人交往靠的是一種心態,國與國之間也應該有「大愛」。此次互動的「方法」很好。首先是媒體大量報道引發了日本的關注,然後日本政府快速行動,中國對此給予友好回應,中國的態度又進一步提升了日本的關注,真正實現了良性互動。

  中日之間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自然也不可能靠一次聯合救援解決。不過,回望守兩國交往的歷史,中日一直有民間促進上層交流的傳統。胡錦濤訪日時也一直在強調民間交流,可見民間感情的重要。民間感情是最真實、最廣泛、最久遠的,也是很難建立的。這次災難,日本媒體對於抗災中個人感人舉動的報道,使日本民眾能感知普通的、一個一個的中國人,這是非常難得的。

  任何一個反應都不是憑空而來的,特別是對於日本這個國家。日本對中國的視角在變,現在日本最擔心的就是中國經濟衰落,因為中日間聯繫得太緊密了。人之所以有感情,是因為有聯繫,中日對於彼此的重要是任何一個亞洲國家無法替代的。現在中日之間發展關係的客觀基礎已經有了,就看兩國日後能否好好把握。(文/金贏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