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金瘋狂扎堆重倉股 股票暴漲暴跌留下後遺症

[複製鏈接]

80

主題

94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麥芒 發表於 2008-5-17 2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基金日益明顯的扎堆持股的現象,突出了基金管理和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同質化問題。

  與此同時,從2007年基金重倉股的風起雲湧到今年的大幅調整的過程中,基金扎堆持股的現象不但沒有起到「穩定器」的作用,反而助長了個股股價乃至整個市場呈現暴漲暴跌的局面。

  扎堆熱點板塊

  這種基金扎堆的現象在2008年的股市中表現更為突出。

  根據2008一季報的統計顯示,基金扎堆最多的前五隻股票是招商銀行、萬科、浦發銀行、貴州茅台、蘇寧電器。其中連續兩年成為基金扎堆最為集中的招商銀行在一季度盤踞了198家基金,該數字比去年底更增加了34家。排名緊隨其後的萬科A、浦發銀行參與的基金也分別達到了134家、122家,

  當市場調整,大部分股票出現泥沙俱下的狀況的同時,基金業也開始尋找一些去年很少關注的板塊,如農業和化工等,而基金扎堆的現象隨之在這些股票中呈現。

  以在2008年一季度堪稱最大熱門的農業板塊為例,自南方基金在年初以報告的形式率先挖掘出該板塊開始,農業板塊開始逆市上漲,成為一季度最受矚目的板塊。與此同時,農業板塊也成為在傳統的大盤藍籌之外,吸引眾多基金扎堆的典型板塊。

  以農業股當中的龍頭北大荒為例,數據顯示,去年底時,僅有39家基金和券商持有其股票,3月4日,基金券商家數攀升到高峰時的93家,其後北大荒股價回歸,但是截至5月15日,基金券商家數依然達到82家,佔了全部流通股的30.3%。

  同樣是主營農副產品加工的國投中魯去年底時僅有10家機構持有該股票,其後機構不斷增加,截至5月15日,持有其股票的機構家數已經達到了31家的水平。

  這種日益明顯的扎堆現象,不能不說明基金管理和運作過程中存在著同質化問題,尤其是品種選擇、操作習慣等方面,更是存在趨同的現象。而在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身上,這種現象表現得更為明顯。

  在2008年一季度在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以貴州茅台、浦發銀行、萬科A、瀘州老窖等為代表的大盤藍籌成為同系基金最為集中的「避風港」。

  數據顯示,大盤藍籌中的萬科A,分別為易方達旗下10隻基金,國泰旗下7隻基金,博時、南方、鵬華、泰達荷銀、華夏和大成旗下分別有6隻基金,長盛、國聯安和廣發旗下分別有5隻基金重倉持有。

  同時易方達系11隻基金,南方、大成6隻基金,廣發、招商、富國系5隻基金分別重倉持有浦發銀行;易方達系11隻基金、華夏系7隻基金持有武鋼股份。

  另一方面,在一些相對冷門的股票上,也頻繁出現了同系基金的身影。如易方達系5隻基金重倉特變電工;申萬巴黎系4隻基金持有雲天化;國泰系5隻基金重倉同方股份;富國系5隻基金持有航天信息等。

  對此,有基金業者表示,基金公司在同一個投研平台的基礎上集體看好某一隻股票,這有利於基金公司深入挖掘此類個股的投資價值,充分把握基本面的變化情況。

  然而事實上,在去年及基金重倉股的風起雲湧到今年的大幅調整過程中,無論是異系基金扎堆還是同系基金扎堆的股票,號稱是價值投資者的基金不但沒有使得個股得到真正的價值定位,反而起到了助漲助跌的反向效果。

  後遺症

  如果以「5·30」證券交易印花稅上調前的2007年5月29日至此次證券交易印花稅下調前的4月23日這一區間來進行考察,可以發現,基金重倉股暴漲暴跌,且波動幅度遠高於同期大盤波幅,客觀上引領了這一輪市場暴漲暴跌的輪迴。

  個中的原因在於:有集中扎堆,基金重倉股會比其他股票漲得更快。相應的也就會有基金集體撤離的「後遺症」,加速重倉股的大幅調整。

  在這一區間段內,基金重倉股的最大漲幅和最大跌幅,均遠遠高於同一時間段內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的波動幅度。在此期間,滬綜指最大漲幅41.27%、最大跌幅51.16%,而基金重倉持有的銀行和地產股最大漲幅在108%~136%之間,最大跌幅在40.6%~73%之間。除招商銀行最大跌幅小於滬綜指外,其他個股最大漲幅和最大跌幅均遠遠大於同期滬綜指和滬深300指數最大波幅。

  尤其是從2008年一季度中的市場表現來看,相對於基金扎堆,基金集體「撤離」已經成為當前基金操作的一種普遍現象。在基金減持市值較大的股票中,中信證券、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老牌重倉股集體撤離現象最為明顯。

  以中信證券為例,2007年四季度時仍有203家基金持有中信證券,而一季度已經劇減至54家,一季度中共有149家基金撤離,減持市值達到414.97億元。

  再如中國平安,參與基金由去年四季度的200家減至一季度的34家,留守的基金家數僅佔17%,基金減持市值高達258.99億元。統計顯示,還有中國石化、寶鋼股份、大秦鐵路、中國人壽等16隻股票均遭受逾百家基金拋棄。

  而另一方面,基金扎堆時體現的「集體智慧」對於個股基本面的把握也是錯誤頻發,令人質疑當前基金業投資管理的核心競爭能力是否存在明顯不足。典型的案例如S天一科造假事件,令7隻扎堆重倉的基金至今難覓出路。

  根據基金公司披露的季報顯示,目前共計有7隻基金位列S天一科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合計持股1838.56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0.44%。而市場預計,從2007年8月23日至今仍處於停牌的S天一科一旦復牌,其股價必遭重挫。

  同樣是68隻基金扎堆的宏達股份於4月21日復牌,復牌之後即遭遇6個跌停。截至5月12日的收盤價僅為36.31元,較其在2007年9月27日停牌時的80.2元的高位,已經縮水了超過50%,而持有宏達股份共計1.36億股的68隻基金已經遭遇了巨額虧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9: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