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的
下面是一位網友對成都中石油80萬噸/年乙烯工程的評論,個人覺得比較清晰、紮實,發出來供大家參考。
中石油80萬噸/年乙烯工程落戶四川成都
當川化集團的污水處理故障造成沱江水質特大污染,使中下游百萬人飲水中斷、出現大量死魚,水生態功能遭受破壞,給社會生產、生活造成的巨大影響還讓人心有餘悸,當國務院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在漫天黃沙中召開,當溫家寶總理大聲疾呼「我們不能閉門開會」的聲音還猶存在耳,當我們還在評論嚴重的沙塵暴是天災還是人禍時,中石油投資218億的1000萬噸/年原油煉油工程和80萬噸/年乙烯工程(污染嚴重的項目且沒有經過任何社會公示),在西部地區絕對的中心城市成都、西南地區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全國蔬菜十強縣)天府之國的四川成都彭州仍然無法阻擋的開工建設了!
為什麼?因為成都市2005年GDP2000多億元,而80萬噸/年乙烯可為成都GDP年增加1000億元。
80 萬噸/年乙烯項目是四川省多年爭取才取得的,放在人口眾多、人口密度大的西部地區中心城市成都的上風上水位彭州是否科學合理,環評是怎樣通過的?可行性研究誰在做?成都1200萬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誰來負責?千年天府之國的生態被毀由誰來承擔責任?有誰又承擔得起這樣的責任?!
中石油四川 80萬噸/年乙烯工程2006年2月28日正式在四川成都彭州奠基動工。一期工程總投資218億元,計劃2009年建成投產,2011年建設1000萬噸 /年原油煉製加工區及芳烴聯合裝置,實現裂解原料自給及油品生產,同時改擴建80萬噸乙烯項目至100萬噸,2015年將1000萬噸煉油項目改擴建至 1200萬噸,同時建設第二個80--100萬噸/年乙烯項目. 中石油四川80萬噸/年乙烯工程以及後續的精細化工業等大型石化工業城的建成將對有1200萬人口的成都市的大氣環境和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在煉油過程中伴隨著多種複雜的氧化物,有機物及其他物質而生成的煉油尾氣,主要由惡臭物質,污油粒子形成的油氣溶膠和致癌物組成,尾氣中含苯的強癌物高達每平方米1400毫克!煉油尾氣雖然要經過一定的處理才排入大氣,但仍然難免污染。當裝置發生故障時,管道進行吹掃,以及加工高硫劣質原油時,會有部份尾氣泄漏或燃燒不完全而進入大氣。在這些尾氣的成份中,CO為窒息性毒氣體,H2S、SO2、NO2均為刺激性有毒氣體。尾氣中的惡臭物質主要是一個含硫發臭基團和一個含氧發臭基團組成。其中含有大量醛、酮、醇、酸等有毒有害物質。而油氣溶膠主要是烴類物質。尾氣中的致癌物質主要是指多環芳烴(PA—H)。在致癌物中,促癌物比側最大佔60%—80%,中等致癌物次之佔15%—25%;而強致癌物,如苯並(a)蓖等最低,約佔2.2%—10.7%。如果大氣狀況不好,有毒尾氣會久久籠罩在上空,惡臭味久久不能消除,叫人痛苦不堪。有毒尾氣對人體的毒害是嚴重的。長期在這種環境中工作的工人,皮炎、結膜炎、咽炎等疾病工發病率特別高。當有毒尾氣籠罩家屬區上空時,居民不久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等輕度中毒癥狀。尾氣對植物的毒害也不容忽視,近幾年煉油廠有毒氣體泄漏造成附近農村的棉花、油菜花等農作物減產和死亡事故時有發生,浙江煉化公司煉油廠等就曾多次向農民支付賠款……
80 萬噸/年乙烯項目約有乙烯(含汽油加氫裝備),丁二烯,芳烴抽提、苯酚丙酮、丁辛醇(含合成氣)等十餘種生產裝置及其他近十種輔助生產裝置,正常生產時污水排放量為每小時290多立方,最大污水排量達每小時400多立方,雖然設計上是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後排入下游沱江,但沱江為長江的上游,畢竟是污染后的排放。
污水處理過程中對空氣的二次污染:石化企業污水成份複雜,污染物濃度高,大分子難降解物多,要採用生物處理延時曝氣,曝氣時間為41小時左右,為防止曝氣池尾氣直接排放至大氣,對空氣產生二次污染,設計上也添制了尾氣收集除臭系統,但僅僅是減少部份的對空氣污染程度。
污水處理過程中還包括對污泥和固體廢棄物的焚燒處理,雖然技術和設備均採用進口方式,但對空氣的二次污染難免。焚燒產生的灰燼,按有關標準封裝填埋,對地下水污染的隱患同時也埋下了。
成都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是我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風速1.3米/秒,最多風向為靜風,風向頻率為39%,次多風向為北風,風向頻率為14%。現有戶籍人口1059萬人,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49人。
彭州地處成都平原和四川西北龍門山脈的過渡地帶,北部龍門山脈為天然屏障,南接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隔蒲陽河與郫縣、青白江、新都相望,西連都江堰,距成都市區36公里,是成都的上風位。成都平原賴以生存的水源均來自都江堰,要經過郫縣、彭州,因此,彭州又是成都的上水位。
選址在人口眾多的特大中心城市成都以北的上風位彭州建高污染的大型石化城,無疑是在四川盆地的上風位安置了一座長期的毒氣發生器,盆地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大氣對毒氣的分解和吸收能力,成都年均風速只有1.3米/秒,最多風向為靜風,而次多風向為北風又是從彭州吹來,等大型石化城建成投產,健康受威協的直接是生活在四川盆地「鍋底」的成都1200萬人,界時,肺病、癌症、哮喘病將呈幾何積數增長。成都1200萬人口的健康不是兒戲!因此,將高污染的大型石化城選址建在成都的上風彭州的決定是不科學的!
成都土壤肥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豐富。農作物的品種較全,水稻、小麥、油菜籽、蔬菜、水果等種植面積大,產量較高。家禽、家畜的飼養普遍,品種較全,尤以豬、蜂在全國著稱。中藥材品種多,經濟價值高,已查明中草藥860種,利用野生和家種藥材672種,其中川芎、川鬱金、烏梅等因其品質優良而馳名中外。
成都水資源豐富,本地年均水資源總量為93.26億立方米。境內河網稠密,西南為岷江水系,東北部為沱江水系,過境水183.67億立方米/年。用於農田灌溉的蓄引提水量為22.67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36.46萬公傾。成都平原地下水資源豐富,區域內地下水天然資源量為31.56億立方米,可開採量為20.33億立方米,水質優量。在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的上風上水位彭州建高污染大型石化城,一旦水源地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受污染,那受污染的就不僅僅是彭州一個西南地區的菜藍子工程基地受污染,成都平原萬頃良田將受到威協,下游縣市均會受到波及,這就將直接影響到整個西南地區乃至全國各地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因此,選址在彭州建大型石化城的決定是不科學的。
成都最大的自來水廠——自來水六廠位於郫縣境內與彭州毗鄰的三道堰,市區尚在供水的自來水二廠、五廠,水源是經郫縣、彭州流下來的。因此,彭州、郫縣的環境狀況,不僅影響到成都市區的水環境,而且與成都1200萬市民的飲水安全息息相關,由此看來,選址在成都的上水位彭州建高污染的大型石化城的決定是不科學的!
有人要說80萬噸/年乙烯工程的廢氣和廢水以及廢棄物都是按國家標準設計達標排放的,美國的休斯頓就是前車之鑒:大型煉油廠的存在使休斯頓成為全美房價最低,空氣質量倒數第一,癌症、哮喘病高發領先全美。煉油廠和重化工業的污染連工業最發達的美國都解決不好!要說中國目前能解決好,去蘭州石化城看看吧,天空是淡黃色的,空氣能讓你鼻子刺痛!加上成都本來就是四川盆地的「鍋底」,到那時成都豈不被搞成「毒氣聚集之都」?來成都籌建80萬噸/年乙烯工程的大慶,遼寧等石化企業的抽調人員都認為,他們來彭州這樣有良好生活環境的地方建大型化工廠相當於來「療養」。內蒙古在爭取大型石化項目時的口號是:我們寧願被嗆死,不願被窮死!了解這些后我們是否應該反思:高污染的大型石油化工城究竟該不該建在彭州?!
彭州現狀
一、彭州是中國西部蔬菜之鄉,「全國蔬菜十強縣」
彭州地處四川盆地北部區,氣候溫暖濕潤,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適宜蔬菜生長,春夏秋冬、四季育苗、四季栽培,常年供應。素有「天府金盆」之稱,是國家重要的蔬菜主產區,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近二十年時間,受國家重視,1985年,彭州被中商部確定為全國(五大)商品蔬菜生產基地;2001年2月,財政部在彭州市建立國家級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2004年彭州被確定為「全國蔬菜十強縣」,彭州還被成都市政府定為成都市的秋淡菜第二線基地。豐富的農業資源也使彭州成為了全國的商品糧大市,先後建成了國家、省、市級的小麥商品糧、優質蔬菜、瘦肉型豬、彭州柚、速生豐產林、小家禽、食用菌、淡水魚、奶牛和中藥材等13 大商品生產基地。
如今,彭州已建成中國西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國家級南菜北運轉運站。彭州蔬菜已有14個大類20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65萬畝,產量15億公斤(全國年人均可享受1公斤多彭州蔬菜),蔬菜加工企業268家,蔬菜及其製品銷往全國260多個縣市,並遠銷新加坡、日本。彭洲年出欄小家禽2000萬隻,年出欄生豬80萬頭,鱘魚、鱒魚等淡水魚遠銷西歐。2004年2月22日無公害蔬菜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在彭州召開,歐盟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農業經濟研究中心等國際科研組織參會。
彭州市內有全國有名的「國家級大蒜種植標準化示範區」隆豐鎮,有四川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蒙陽鎮等一大批蔬菜生產大鎮,無公害蔬菜運銷全國各地及國外。稍微有點化學常識的人都該清楚,將彭州規劃成西南地區最大的石化工業基地是不科學的,是嚴重錯誤的。
二、彭州是國家的商品藥材生產基地
四川的中藥材蘊藏量居全國第1位,中成藥產量居全國第1位。其中彭州佔了很大份額。彭州市藥材資源豐富,境內共有各類藥材1136種,其中動物葯34種,礦物葯2種,植物葯1100種。目前,全市已建成「三木」(杜仲、黃柏、厚朴)藥材、川芎GAP種植,黃姜規範化種植等3個中藥材生產基地,即將建成的有黃連基地和葛根基地。製成的幾十種中成藥深受歡迎,2004年全市中藥材產值約1億元,農民在中藥材產業化經營中的收入人均達172元,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4%。中藥材作為有地方特色的產品一直是受國家保護的,在有豐富中藥材資源的彭州建大型石化城科學嗎?彭洲一定要引進高污染的大型石化項目嗎?!
三、彭州是風景名勝眾多、生態環境優良的避暑地
彭州現有4個國家級風景旅遊品牌:龍門山風景區、龍門山地質公園、白水河國家森林公園、白水河國家自然保護區。有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牡丹觀賞基地—丹景山。現有「農家樂」2000餘家,是成都「農家樂」百姓生活旅遊的發源地之一,是成都著名的「避署勝地,休閑港灣」,僅龍門山鎮一個鎮,就有「農家樂」700 余家。彭州是與青城山齊名的成都市民在悶熱的夏季的避署地。2004年全市共接待遊客15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3.3億元。在這樣的生態環境優良地規劃建大型煉油廠和重化工業基地科學嗎?!
2006年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作出了「關於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決定」[川委發(2006)5 號文件],《決定》中強調要「以整合資源、延伸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為途徑,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工業發展新格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但中石油80萬噸/年乙烯項目選址在彭州這個「全國蔬菜十強縣」全國商品藥材生產基地,有1200萬居民居住的成都市的上風上水位的環評是怎樣被通過的?選址在彭州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是否有違省委、省政府的合理布局工業發展新格局,建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的初衷?!有違「凡是不能使絕大多數群眾受益的政策堅決不出台;凡是得不到絕大多數群眾理解支持的事情,堅決不實施」的決策原則?!
溫家寶總理在2006年的環保大會上提出了「環保要實現三個轉變」,將環保提高到了與經濟同等的地位。國家環境總局局長周生賢接受記者訪談時表示「今年我們將對水源保護區內所有的排污單位逐一核查,查找隱患,採取堅決措施予以消除。對水源保護區內的污染企業,該遷的遷,該關的關,絕不姑息,同時堅決取締一批危及農民飲水安全的污染企業。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營造『污染水源,人人喊打』的社會氛圍。」四川省委書記張學忠在「堅持走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道路」的講話中強調:在處理經濟社會與自然的關係中要更加註重生態環境建設。「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制定發展規劃、區域規劃、產業政策及論證、審批重大項目時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問題,把環境容量、資源消耗、生態影響作為決策和工作的重要前置條件。……努力建設一個天更藍、水更清、山川更美的四川,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創造良好條件」。這多少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希望,我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保住成都天府之國的優美環境不是沒有可能!!!
為了1000億的GDP,我們可以犧牲幾代人嗎?為了經濟,我們可以犧牲我們的家嗎?古人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規劃選址在彭州建大型石油化工城的決定是不科學的!!是錯誤的!!堅持科學發展觀我們有勇氣承認錯並糾正錯誤嗎?!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的政府是要對人民負無限責任的。為了不成為歷史的罪人,迷途知返吧!
堅持「科學發展觀」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停留在文件上!我們的決策者有責任和義務堅決反對犧牲環境瘋狂追求GDP的愚蠢模式,憑著知識,憑著良心,憑著社會責任感堅決及時糾正在天府之國的成都發展煉油廠和重化工業的錯誤規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