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新攝影手冊合集(第1-106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8-5-15 1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全新攝影手冊合集(第1-106節)

第一部分

第1節 善於選擇的眼力  



攝影師需要做出的各種決定之一是,他應當站在哪裡和把照相機對準哪個方向。雖然技術發展意味著曝光和對焦經常自動決定,但是歸根結底始終是攝影師就如何在取景器中準確取景做出決定。 儘管畫家可以通過從景物中去掉他或她不想讓其他人看到的一部分成分來改變現實,但是照相機將不加選擇地記錄它面前的一切。因此,構圖對簡化我們周圍繁雜的世界是十分必要的。 雖然在畫面中有些被攝體實際上可能經過擺布,但是對景物中的被攝體完全控制,尤其是假如被攝體是無法預見的,那始終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選擇使用什麼樣的鏡頭和何時按動快門,攝影師可以就照片最終如何顯現施加強有力的影響。
  善於選擇的眼力  
  與其說是僅僅尋找拍攝什麼照片,倒不如說構圖通常是尋找強調景物的某些部分的方法,同時設法掩飾或掩蓋其它部分。它是將事物排列整齊——頗像遣詞造句,講述一段個人的故事,或者對你看到的事件提供第一手的描述。 雖然有許多規則可以幫助指導你的構圖,但是認識到選取一幅完美的照片遠不止一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埃及著名的金字塔有千百萬人參觀過,周圍又是繁華城市的郊區,肯定是世界上被人拍攝得最多的景物。但是,正如這幾幅照片所表現的那樣,在暫短逗留期間,僅憑在構圖方面下功夫就可以拍到各式各樣的代表作品。




第2節 構圖:減少前景




把前景減少到最小
在這裡,通過讓照相機與前景的人物保持一段距離的辦法,故意讓人物顯得小些。這允許金字塔和戲劇性的天空來支配畫面。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50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3節 構圖:均衡處理





均衡的處理手法
在這幅對稱的構圖中,在表現日落時分的金字塔的同時,太陽不在視野之內,並且讓駱駝處在畫面中心。為了強調天空,故意讓地平線接近畫面底部。
賓得照相機,85毫米鏡頭,1/125秒f/5.6,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4節 構圖:鳥瞰圖




鳥瞰圖
應該總是從不同的角度探索景物。這幅照片是在一次遊覽飛行中拍攝的,它把地平線置於靠近照片頂部的位置。從高處看,金字塔在風景中看上去很突出。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25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5節 構圖:遠距離照片









遠距離照片
這種階梯式金字塔的遠距離照片通過把地平線放在畫面中間強調了它的大小和堅固。在中距離,人物勉強可見,而在前景,石頭塊看上去很大。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50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節 構圖:使用背景



使用背景
把金字塔納入獅身人面巨像照片的背景除了暗示該雕像的大小和宏偉外,同時還提供了被攝體的各種有關情況。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50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7節 構圖:消失的人群



消失的人群
當拍攝金字塔時,經常很難避免把許多旅遊者和領隊納入畫面。但是這種角度是值得尋找的,因為它表現了這個古老的遺址,好像它在幾千年前可能就出現了。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50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8節 構圖:前景的趣味




前景的趣味
在這幅照片中,金字塔和土丘為被攝者提供了對稱的背景。上相的和看上去富有特色的當地人為知名的建築物和歷史遺址照片增添了趣味。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50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9節 構圖:豎幅照片


豎幅照片
為了這幅剪影照片,應當轉動照相機,以便產生一幅豎畫面的肖像或照片。對於大多數畫幅來說,在豎畫面和橫畫面之間變換是為一組照片增添多樣性的最簡單的方法。




第10節 圓形物體:背景趣味




被攝體有各種形狀和大小——但是在攝影構圖中,具有最強烈的視覺感染力的經常是最簡單的形狀。三角形和對角線因為它們在畫面中造成戲劇性和緊張的能力而聞名。圓形物體和曲線往往則與此相反,經常在照片中造成和諧。 如果你把一個佔優勢的圓形物體安排在構圖中,你不僅會發現它立即就引起了注意,而且還會發現把注意力從它那裡移開是很難的。圓形物體的完美對稱不可能與畫面本身的角衝突,因此它們實際上可以安排在畫面的任何部分而不會引起冒犯。人們常常這樣安排構圖,以便讓圓形物體成為背景。




背景的趣味
大型卡車輪胎為肖像提供了有趣的背景——把注意力引向照片並起到一種強調作用。沒有它的話,這張照片不會如此引人注目。注意構圖通常是這樣安排的,即讓主要被攝體打破圓,因為這個女孩子站在這裡。圓形輪胎隨後成了照片中的背景成分。
賓得照相機,90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11節 圓形物體:與形狀共舞



與形狀共舞
陽傘在這裡被用來創作一幅有趣的時裝影像——它使圓形與金字塔的強烈三角形成對比。圓可以在畫面中產生醒目的畫面,有助於使被攝體從背景中突出出來。對於靜物照片,盤子或碗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使用,草帽或傘用來拍攝人像很起作用。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6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12節 圓形物體:形狀和彩色






把形狀和彩色結合在一起
它是形狀和彩色的奇異和不尋常的混合,從而使得這張照片非常有趣。明亮彩色的圓形物是摩洛哥的染料池——並且強烈的透視感是由於使用廣角鏡頭造成的。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6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13節 圓形物體:重複的圓形



重複的圓形圖案
在建築和其它視覺藝術中,圓是一種醒目的圖案。這座歌劇院正廳的圓形與地面和天花板使用的圖案相呼應。廣角鏡頭使得天花板和地面被納入這幅照片中,以便整個構圖使對稱感達到最大限度。圓形圖案還構成了照片的前景,把注意力引向中心的明亮地區,站在樓梯頂部的人物剛好可以看見。
賓得照相機,24毫米鏡頭,1/8秒f/11,使用三腳架,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14節 圓形物體:醒目的焦點  





醒目的焦點
任何建築物的圓體形狀都會在風景中造成一種醒目的和不尋常的存在——不管這個建築物多麼低下。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15節 圓形物體:中心的圓




位於中心的圓
這幅油畫中的圓把你帶進了照片中心,它為一幅肖像構成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背景。被攝者特里•福斯特先生是一位畫家。他畫了這幅油畫,並把他的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致力於創作與圓的主題有關的繪畫。
哈蘇照相機,150毫米鏡頭,1/60秒f/8,使用三腳架,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16節 邊框:明與暗的極端




作為一種創作媒介,攝影的缺欠之一是,你使用的畫面總是同一種形狀。對於6×6厘米的中畫幅照相機來說,情況就是如此,每張照片都是方形的。對於其它畫幅來說,例如像35毫米畫幅,你可以在肖像和風光畫幅之間選擇,只需豎握照相機即可。有些照相機,如像使用APS膠片的照相機,可以提供不同的畫幅高寬比供選擇,但是這種選擇仍然相當有限。 雖然照片印放后你可以把你的照片剪裁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狀和大小,但是在拍照的同時有創造邊框的其它方法。最受歡迎的主意是使用場景中現成的自然邊框,並通過這一邊框拍攝。拱門、柱子、樹、門框和窗戶框通常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使用,從而提供一種限制照片有用的影像區域的藝術手段。一旦你開始觀察,你會發現這些自然的邊框無處不在。 畫面中的邊框還適用於其它目的。例如,這種技巧可能是掩飾前景中分散注意力的細節的一種方法。它也是攝影師可以用來在照片中幫助造成深度感的一種方法。



明與暗的極端
在這一場景中,窗帘成了iou體模特的華麗邊框,而房間的大部分處於黑暗中,從而在照明強度方面形成了鮮明對比。
哈蘇照相機,80毫米鏡頭,1/60秒f/5.6,埃克塔克羅姆100膠片。




第17節 邊框:對焦不清晰





對焦不清晰的邊框
你使用的邊框並不需要特別清晰。印度皇宮周圍的這種粗鐵條柵欄仍然為遠處富麗堂皇的建築物造成了有趣的邊框,即使它對焦不清晰。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25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18節 邊框:不規則






不規則的邊框
一幅照片內的一系列不均勻的邊框是由洞穴牆壁上的窟窿造成的。注意地平線是如何被截斷的,並且坐著的人和驢背上的人幾乎是偶然出現的。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19節 邊框:構圖的層次






構圖的層次
英國劍橋的聖約翰學院的鐵藝入口形成了簡單的邊框。為構圖增添了另一個層次,從而有助於強調由道路造成的深度感。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20節 邊框:建築式樣



21節 邊框:多功能邊框   



多功能邊框
在一家撒丁島飯店拍攝的這張照片中,哥特式拱門起到了不同的構圖作用。一個構成了暗色背景,框住了模特的頭和肩部,而其它的則框住了整個照片。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6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22節 邊框:製造氣氛  



製造氣氛
這張照片是在埃及一家小旅館中拍攝的。場景中成為邊框的簡單設備激起一種神秘感,因為我們不能看到遠處過道里有什麼東西。為了確保曝光不受漆黑的陰影或白牆的干擾,測取了入射光讀數。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3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專家提示
在拍攝靜物照片時,把被攝體放在盤子上或其它容器上,以明顯較亮(或較暗)的背景襯托,可以造成畫面中有內框的效果。
在繁忙的旅遊勝地,不妨使用拱門來遮掩旅遊者、冰淇淋攤和不悅目的廢棄物。
當把注意力從暗處引向遠處的明亮部位時,畫面中的邊框能發揮最好。因此要確保對主體曝光,而不是對構成邊框的東西曝光。
當拍攝風景時,不妨利用灌木樹籬的樹枝和裂口來提供迷人自然的邊框。  


第23節 選擇視點:地平線  

充分理解構圖允許你拍攝實際上屬於同一景物的多種不同樣式的照片。當拍攝一個被攝體時,特別是像建築物這類較大的被攝體時,嘗試從各種可行的角度觀察。這意味著不僅可以圍著它觀察,而且還可以通過各種鏡頭,如果可能的話,從不同的高度觀察它。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會發現幾乎有許許多多值得拍照的機會——你必須要決定的是哪種照片你喜歡。
儘可能多地尋找照相機的位置,你不僅會發現有關被攝體本身的新角度——你還會發現,照片的前景和背景隨著每次新的視點而變化。例如,向一側挪動幾步,你的廣角照片的前景可能完全改變了。同樣,向被攝體靠近幾步,或者使用一種可選擇的鏡頭,可能對背景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當你在四周轉轉悠時,不同的成分會進入視線,你可能想利用它們補償被攝體或把它們納入照片。照明也會變化。這甚至會提供更多的機會,為拍攝著名的外景地取得新的角度——不用考慮一天中的不同時刻和一年中的季節,從而可能帶給你更多的主意。  




把地平線放在低位
在這幅照片中,讓天空佔主導地位,地平線放在畫面中很低的位置。在風景照片中,地平線傳統上放在畫面下三分之一處,但是不必擔心打破這一規則。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6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24節 選擇視點:對角線  



對角線
從遠處拍攝並留下大片樹籬和開闊的天空,你造成一種強烈的孤獨感。注意佔支配地位的對角線把注意力從照片的一側引向另一側。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6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25節 選擇視點:前景的趣味  



造成前景的趣味
當從樹籬的另一側觀看被攝體時,草地成了照片的前景,它的格局提供了額外的趣味。強烈的正面照明造成了鮮艷的色彩,特別是天空的色彩。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25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26節 選擇視點:框住被攝體


框住被攝體
這張教堂照片是從兩棵樹之間拍攝的,同時陽光在尖塔上造成了明亮的色彩和明顯的亮部。注意相對暗的前景如何強調了被攝體的邊框。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1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27節 選擇視點:納入新景物



納入新的景物
樹籬再次被作為前景,但是廣角鏡頭和稍微不同的視點把一長條草地納入畫面,從而引導注意力通過照片。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125秒f/1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28節 選擇視點:兩個成分



把兩個成分並列在一起
現在把大門納入照片的前景。太陽部分地被遮擋,因此教堂不再受到強烈地照射並且整個照片的色彩顯得較暗。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6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29節 選擇視點:減少光線



減少光線
由於草地、樹籬和樹木處在半陰影中,這一景色再次顯出不同的樣子。教堂本身只受到漫射陽光的間接照射。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6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30節 選擇視點:大門的對比


大門的對比
當使用廣角鏡頭設置時,你的視角經常受到你為填充前景的空洞空間可能找到的東西所左右。在這裡,裝飾華麗的大門令人產生一種華美和刻意裝飾的感受,與簡樸的教堂形成對比。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 本帖最後由 fdgds 於 2008-5-15 12:23 編輯 ]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沙發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8-5-15 12:09 | 只看該作者
第31節 選擇視點:包圍被攝體



包圍被攝體
通過降低視點,墓碑可以用來作為這張豎幅教堂照片的前景。鮮花引進了生動的色彩,雲彩突出了教堂的尖塔。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32節 選擇視點:內景



內景
如果沒有教堂內景,這座教堂的組照不能算完成了。注意水平的木橫樑如何把注意力引向照片併產生深遠的透視效果。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6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專家提示
走近一些並使用廣角鏡頭,以便去除其它的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被攝體反而會以天空襯托被框住。 為了得到不同的照片,你不必離開被攝體走得太遠。尋找人物或有用的物體用於前景,從低角度拍攝,以便讓他們(或它們)佔據畫面的大部分。
當你走近或離開一個新的外景地時,要注意觀察——有些最好的照片是從遠處拍攝的。
變換前景的細節——它是最熟悉的建築物甚至都能拍出獨特照片的最簡單方法之一。




第33節 多樣化:表現大小




專業攝影師和快照拍攝者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所拍照片的數量。一個可能在一次具體拍照期間按動幾百次快門,另一個則可能僅僅拍攝一張。雖然並不是所有的被攝體值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膠片,但是許多遺址卻是值得的。許多人花費寶貴的時間和辛苦掙來的錢到著名的遺址和遊覽勝地旅遊。比較起來,膠捲相對來說比較便宜,並且數碼存儲可以重新使用。因此與平時相比多拍一些照片是值得的——並且也許要花費稍長一點時間對照片進行構圖。
與其僅僅拍攝有關大教堂、宮殿或城堡的典型假日小冊子用的照片,倒不如仔細尋找美麗的細節,並設法用較長的變焦設置捕捉有趣的天花板、拱門、柱子和其它特點。
所有這些照片都是在英國德拉姆大教堂拍攝的。教堂的內景較為有名,但是所拍的這些內景和細節表明了潛在的照片的範圍和深度。



表現大小
對於這張照片來說,使用移軸鏡頭來拍攝教堂的通道並強調它的巨大尺寸。並不需要傾斜照相機,因此,與側廊的照片不同(下圖),這些柱子看上去筆直。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位移鏡頭,1/60秒f/8,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34節 多樣化:朝上看



朝上看
當你圍著建築物轉悠時,除了直著朝前觀察外,也要注意朝上看。為了拍攝像這張照片一樣具有漂亮細節的天花板照片,你甚至可能必須仰面躺在地上。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35節 多樣化:特點的東西


對有特點的東西聚焦
普賴爾•卡斯特爾的木鐘是一件優美的富有特點的東西,它那複雜的圖案和豐富的細節很能抓住人們的注意力。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4,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全新攝影手冊二
第36節 多樣化:推攝變焦  



對細節推攝變焦
尋找其它簡樸的引人注目的東西上的細節。通過推攝變焦,照相機突出了大教堂的加利里小禮拜堂拱門上使用的複雜的之字形圖案——並且把柱子安排在照片中心,同時拱門後面有部分陰影,從而允許光線使吸引人的之字形浮雕圖案突出出來。
賓得照相機,70毫米鏡頭,1/6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37節 多樣化:強調圖案  




強調圖案
這幅照片中的側光清楚地揭示了教堂主柱子的不同圖案。線條與水平墓碑的對比進一步地增添了趣味。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3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與其僅僅表現彩色玻璃,倒不如說這張照片還表現了周圍的內景,同時強調了附近的垂直線和對角線。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3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38節 多樣化:突出的圖案  




突出的圖案
建築物經常使用重複的圖案和對稱,對此人們很少注意,但是變焦鏡頭可以使它突出,以便容易看到。
賓得照相機,100毫米焦距,1/125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39節 多樣化:對比  




用對比來引人注意
這表現了通過較高的照相機角度取得的照片變化形式,以及通過不同,但又相鄰的特別引人注目的東西可能取得的對比。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6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40節 多樣化:廣角視野



廣角視野
使用超廣角鏡頭完全改變了德拉姆大教堂的通道,表現了成某種角度的宏偉柱子。
賓得照相機,15毫米鏡頭,1/6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41節 多樣化:突出特點



突出特點
要注意在你訪問期間光線是如何變化的。在這裡,一束光突然照亮了佈道壇,造成了一幅有趣的照片。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專家提示
旅遊指南、風景明信片和旅遊傳單將有助於你找到遺址,並且還會展示一些你可能忽略的照片。
到遺址參觀只有一天,並且一生中只有一次,要對你的大部分時間精心計劃。在到達之前要開列出你想拍攝的照片。
對於多數人喜歡的目的地,做出特殊努力以便在遊人之前或之後到達那裡是值得的。
要始終確保攜帶比你可能需要的還要多的膠捲或存儲卡。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3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8-5-15 12:10 | 只看該作者
第二部分
第42節 捕捉瞬間:快速一瞥  


構圖不僅是要框住畫面,它還要求剛好在恰當的時刻按動快門。如果時機錯過了,照片可能失去某些活力。
對於某些被攝體來說,拍照片的關鍵時刻是明顯的,如像拍攝賽跑優勝者越過終點線那一瞬間。在這種情況下,做好準備和實踐被看作與好運氣一樣重要。但是對於其它的,無法預見的事件來說,可能存在不可思議的瞬間——當時不斷變換的條件和人物突然湊在一起形成一個醒目的、漂亮的、充滿生氣的構圖。這種瞬間可能是二個或更多的成分以某種方式結合的時刻。在一個暴風雨天,一座漂亮的大樓可能突然被一道閃電照亮,造成一種喜怒無常的氣氛,而這是決不可能重新捕捉到的。要充分利用這種決定性的瞬間需要有耐心——並且,首先,要有預見到可能會發生什麼的洞察力,甚至在它本身在取景器中出現之前。  





快速一瞥
在拍攝冬天的漿果照片期間,這兩片葉子突然隨風漂進薔薇叢中。瞬間它們又隨風而去。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60秒f/4,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43節 捕捉瞬間:一次性機會




一次性機會
這種自然的照片要儘可能快的抓拍——由於這隻掙扎的鵝身體得到支撐,這位男子不可能再次做出假裝親吻它的動作。
賓得照相機,100毫米鏡頭,1/125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44節 捕捉瞬間:捕捉姿勢




捕捉姿勢
由於年青女孩的頭幾乎快觸到她的腳了,這種弓形姿勢提供了一種轉瞬即逝的機會,以便捕捉體操運動員所需要的柔軟性。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5.6,埃克塔克羅姆400膠片。

45節 捕捉瞬間:可預見




可預見的情況
古根海姆中心這張照片的活力在於不同的色調帶形成了有趣的構圖。一旦找到照相機的合適位置,剩下的問題就是等待光線的增強。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3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46節 捕捉瞬間:完美時機



完美的時機
這張照片涉及到等待兩個不同的構成同時發生。要點是捕捉舞蹈家正在越過一片光亮地帶——以及這種短暫的姿勢完美地完成了構圖。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專家提示
為了迅速抓拍照片,熟悉你的照相機是必不可缺的。要框住影像並準確對焦,但不一定把它們都拍下來。
要準備好照相機拍攝動作。
完美的瞬間不可能再發生,因此當你等待條件改善的同時,要保證你拍到幾張照片。




第47節 影響構圖:有利位置




傑出的照片常常是創作的,而不是碰巧遇到的。實際上,攝影家通常四處走動,以便尋找最好的角度,同時積極鼓勵被攝者走進理想的構圖,而不是見到一個場景就拍。當攝影家拍攝無生命的被攝體時,他可以經常造成直接影響——可能移動被攝體,並且為了拍出好照片,專門布置場景。例如,對於靜物攝影來說,對被拍攝的物體可以重新安排,直到它們在取景器中看上去合適為止。當被攝體是人時,這種方法同樣可以發揮作用。 為了改進你的照片,和氣地要求被攝者移動到最適合構圖的位置是值得的。你可能甚至發現,一旦他們參與其中,他們會聯想到你也許會拍攝的其它照片——你不曾想到的照片。
但是,要認識到,照相機的存在可能影響人們的行為舉止。他們可能配合鏡頭——或者他們可能停下手中的活看著你,並且需要一些時間來習慣照相機。  




令人驚奇的有利位置
使用18毫米鏡頭靠近這個由五名雜技演員組成的馬戲團是必要的,如果沒有他們的合作,要拍到這張照片是不可能的。
賓得照相機,18毫米鏡頭,1/125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48節 影響構圖:召集



將馬戲團演員召集在一起
晚場演出結束后,這些疲憊的馬戲團演員在坐下吃晚餐前被勸說排好照相。他們當中許多人為了拍照甚至很高興穿著演出服裝。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30秒f/1.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49節 影響構圖:放鬆




放鬆的姿勢
你決不會預料能偶然遇到一個大力士在草地上睡著了——因此要求他使用他的連環漫畫冊中的道具擺好姿勢是取得這張成功照片的唯一辦法。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50節 影響構圖:表情  


裝出的表情
專註地想心事,這張照片看上去像一幅完美的抓拍照片——但是實際上這位丑角被要求坐在這個位置,以便拖車能夠被用來作背景,並且確保他處在光線下。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250秒f/2.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51節 影響構圖:邊框



創造邊框
在這個家庭馬戲團里,每個人都有事可做,這個小女孩幫助把氣球準確好供演出用。為了框住小女孩和氣球,她被要求站在拖車門口擺好姿勢。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4,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專家提示
在出發去完成一次拍攝任務之前,不妨想一想你要達到什麼目的。把你想拍攝的照片開列出一個清單是個好主意。
要具有靈活性。當你安排你設計的照片時,你可能需要適應你的構想——你的被攝對象也可能建設性地提出來一些方法,從而可能會改進姿勢、道具或設置。
要求人們幫忙——他們常常很欣賞這一點。它可以改進你和被攝者之間的關係,從而有助於你取得有趣的姿勢,並且它還有助於為今後拍攝取得優勢。



第52節 線性透視:深度高度



用透視進行實驗——誇大距離或減少距離以適應構圖——是攝影家們最喜歡用的一種方法,他們用它來造成照片的深度。有幾種透視形式,但是最著名的是線性透視。這可以造成這樣一種光學幻覺,即當我們往遠處看時,筆直道路的兩側看上去要會聚。
雖然藝術家們必須學會繪畫,以便透視看上去自然,但是照相機通常不用攝影家的幫助就能取得同樣的效果。而且,改變所用的焦距將會對照片看上去的方式產生明顯的影響。廣角鏡頭會使平行線毫無道理地會聚,並且使前景的被攝體看上去較大,背景中的被攝體看上去較小。另一方面,望遠鏡頭會把能暗示距離的前景細節裁剪許多。在這種情況下,相距較遠的被攝體在取景器中實際上可能看上去就好像一個站在另一個上面似的。




深度和高度
這些古埃及的柱子看上去高聳在觀眾頭頂上方。為了強調透視,使用了廣角鏡頭,直接對著天空。這些柱子越往上,它們看上去變得越細,從而造成一種強烈的高度感。
賓得照相機,24毫米鏡頭,1/250秒f/16,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53節 線性透視:線條會聚



會聚的線條
當觀看這張照片時,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從前景到教堂這條路全程是一樣寬的。它發生會聚這一情況告訴我們,它的一端比另一端離我們更遠。
賓得照相機,20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54節 線性透視:完美透視



完美的透視
在這幅關於線性透視的經典研究作品中,不僅林蔭大道變狹了,而且水溝的線條也變狹了。當房子越靠近地平線時,它們變得越小,甚至當觀眾往遠處看時,雲彩也顯得小了。

第55節 線性透視:曲線


曲線
線條不必是直線才能會聚。在這裡,林中小徑穿過畫面的整個寬度消失在遠方,同時它引導注意力輕輕穿過畫面。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56節 線性透視:沒影點



沒影點
如果沒影點可以看見的話,或如果被納入的焦點把觀眾注意力引入畫面,那麼會聚線看上去會比較醒目。在這張照片中,注意力很快地被引向這條人行道遠處一端的門處。
賓得照相機,24毫米鏡頭,1/500秒f/1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專家提示
如果你希望使線性透視非常明顯,不妨使用能得到的最大廣角的鏡頭,並且鏡頭要低,以便前景儘可能靠近照相機。
如果你需要把較長的路,如像花園中的人行道,納入畫面,不妨爬到高處尋找理想的視點,同時又不會甘冒線條過於不合理會聚的風險。




第57節 近大遠小:距離感




除了明顯地使線條會聚之外,線性透視對我們理解事物的方式具有另一種重要作用。從一英里以外拍攝的沿著荒野道路行駛的卡迪拉克與通過同樣鏡頭觀看幾步以外的同樣汽車相比會顯得比較小。因此,如果你在一幅照片中有兩輛汽車,你將能夠進行比較——並且你會注意到大小上的明顯差異。我們在現實中認識的同樣大小的物體之間在尺寸上的這種差別,有助於我們大腦立即就這些物體的相對距離作出直接判斷。
這種透視形式藝術家們稱之為近大遠小,並且它是用於攝影中的最有用的形式之一。雖然你可能拍攝並不包括線性透視——看見會聚的可見線條——的景物,但是你會經常拍攝你和觀眾都知道其相對大小的物體。對於風景攝影家來說,這意味著,拍攝充滿羊群的田野將會產生一張這樣的照片,即最靠近照相機的那隻羊與在地平線上的羊相比在膠片上看上去明顯偏大。同樣,對於建築攝影師來說,一面牆的成角度的照片將顯出,有的磚與其它磚相比看上去比較大,即使我們和觀眾都知道它們是用一個模子製作的。




距離感
這是一個關於近大遠小的透視如何產生距離感的好例子。沒有背景幫助表明哪些氣球離我們比較近,但是由於我們知道這些物體大小相似,我們馬上就能知道哪些氣球離得更遠。
賓得照相機,135毫米鏡頭,1/25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4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8-5-15 12:12 | 只看該作者
第58節 近大遠小:線索結合




幾種線索結合
在這張照片中,線性透視和近大遠小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僅道路發生會聚,而且混凝土路面看上去變得比較小了,從而造成一種強烈的距離感。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60秒f/1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59節 近大遠小:加強透視




第60節 近大遠小:逐漸變化



逐漸變化
這些雕像看上去全是一樣大小的。但是,走近觀察揭示右邊的雕像看起來稍微小一些。這是對近大遠小規則的精心運用。
賓得照相機,70毫米鏡頭,1/125秒f/16,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61節 近大遠小:漸漸縮短



漸漸縮短
線性透視還可以用一種細微的方式使用,以便幫助印證近大遠小。在這張照片中,這些門的高度似乎是一點一點地縮短,因為它們是沿著緩慢彎曲的車道分佈的。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62節 近大遠小:對角線



對角線
在這裡,漸小的煙筒和塔架在畫面中構成醒目的對角線,從而把注意力從照片一邊引導到另一邊。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專家提示  
只使用類似的,或同樣大小的物體來造成穿過畫面的對角線,然後使用廣角鏡頭來誇大這種效果,讓其中的一個物體非常靠近照相機。




第63節 形狀和剪影:背景色




攝影術中有五種基本成份——形狀、色彩、形態、紋理以及色調。其中,形狀是最基本的成份,我們通常首先憑藉它辨認被攝體。甚至當其它幾種成分都不存在的時候,我們仍然可以根據輪廓辨認出大多數物體、建築物和人。
剪影允許攝影家創作出一幅憑形狀就可以辨認出被攝體的影像。這種影像是使用了強逆光和淺背景創作的。但是,一幅給人以強烈印象的剪影意味著:當你想強調形狀時,最好不要把其它的成分完全排除在外——不然你就會得到一幅單色且沒有深度感的照片。當從一種特定角度觀察被攝體時,它的形狀通常能提供關於其特性的最強有力的暗示——譬如拍攝自行車時最好從旁邊拍,而拍攝人臉時也應取側面像



背景色
日落時分是拍攝剪影的好時機,因為這時的光線能為背景提供豐富的色彩。在這幅攝於巴厘島日落時分的照片上,一對騎著摩托車的情侶、一個戴著草帽的人形成了不同尋常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剪影組合。潮濕沙灘上的倒影使其更具視覺衝擊力,沙灘上的暖色調也起了柔化剪影的作用。
賓得照相機,135毫米鏡頭,1/3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64節 形狀和剪影:三維


三維影像
當形狀成為一幅照片的主導時,觀眾會利用細小的線索來告訴自己,不是在看二維的挖剪圖或著色的背景。在這幅泰姬陵的照片中,拱頂上反射的光線給人以立體的感覺,而水池的會聚線也通過線性透視(見196-197)表現了照片的縱深。
哈蘇照相機,80毫米鏡頭,1/3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65節 形狀和剪影:逆光


風光照片中的逆光照明
在逆光時,並不是所有物體都要用剪影的方式加以展現。在這幅蘇格蘭愛丁堡的照片中,樹的彎曲形狀看上去成了前景中的醒目剪影,而具有一定角度的城堡牆壁正好受到最後一縷陽光的照射,觀眾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引向反光的窗戶。
賓得照相機,90毫米鏡頭,1/6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66節 形狀和剪影:形狀




強調形狀
太陽在模特的身後,但剛好又不在畫面中,光線抓住了模特身體的輪廓並強調了形狀,而她的身體大部分處於陰影中。泳衣也是為了突出模特的體形。這種光線對時裝照片來說是最理想的。
哈蘇照相機,80毫米鏡頭,1/50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67節 形狀和剪影:前景




前景圖像
三位不同姿勢的男子加上水煙袋產生了很有特點的形狀——為這幅克什米爾達爾湖的船屋照片提供了非常好的前景。
賓得照相機,135毫米鏡頭,1/50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三部分
第68節 形狀:影調  

形狀指的是物體的三維狀態。用輪廓來分辨物體也許就足夠了,但它卻沒有告訴我們物體的實體狀況。只有形狀告知我們一個物體是球體而不是平面的盤子,它告訴我們物體是可以被撿起來的,它使我們看到人臉上的曲線,也使建築的凹處無所遁形。
我們能在一幅二維的照片中看出形狀是由於影調的微妙變化而形成的,這種變化即被畫家廣泛應用的明暗法,他們僅用一支鉛筆和一張白紙就可勾勒出這種效果。舉例來說,一個紅蘋果的整個表面上不可能只有一種顏色和影調,其中有一部分最亮,而另外的部分則漸次變暗。這些處在陰影中的部分反映了它們朝向光線方向的逐漸變化。這種變化使我們認識到它是圓形物體,而形狀的突然改變使我們認識到該物體表面有明顯的起伏。




球體逐漸變化的影調
色調
我們認識到這是一個球體而不是圓盤的原因在於影調從明到暗逐漸改變。如果它是一個圓盤,顏色深淺程度將是一致的。




第69節 形狀:色調式風景




色調式的風景
形狀在靜物攝影和肖像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它在風光攝影中也相當重要。在這幅照片中,正是綠色調的細微差別讓我們觀賞到蜿蜒起伏的峰巒。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70節 形狀:解讀灰色陰影



解讀灰色陰影
即使第一眼看到這座雕像僅有一種顏色,我們也知道它是立體的,因為雕像中一些部位的灰色陰影較其它部位為淺。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6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71節 形狀:強調形狀




強調形狀
這是一幅形狀成為照片主題的典型照片。照射在圓形城堡上的光線為觀眾提供了一種堅實感。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25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72節 形狀:使用陰影



使用陰影
一束穿過窗戶的光線形成的陰影揭示了這位正在享受午睡的男子的圓實體形。帶圖案的被褥形成了反差。
賓得照相機,80毫米鏡頭,1/125秒f1/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專家提示
人們的眼睛很少有意地去觀察物體的形狀。請試著去學習觀察物體,看影調如何在物體表面變化。  

      
第73節 強調形狀:側光輔光

在照片中幫助生成形狀的陰影常被稱作「造型」,它取決於所用光的角度和質量。如光線直接照射到物體的正面或背面,形成的陰影或者太少,或者太多。這種缺少對比的造型方法不能使物體的形狀得以展現。與此相對應的是,側光有助於強調形態。側光從旁邊掠過被攝體,使有的表面比其它表面受到較好的照明,造成有的部分陰影較強,有的部分則較淡,這樣就造成了影調的改變,從而揭示出被攝體的形狀。
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還應考慮用光的質量。光線不應太過刺目,也不應直射到物體上。相反,漫射光源可使被攝體的影調漸次改變,從而以一種更加細膩的方式揭示出形狀。



柔和的側面光加上輔助光
用柔和的高光形成的精細造型可形成自然的三維效果。在這個靜物攝影的簡單例子中,使用反光板使從柔光箱發出的漫射光效果更加柔和。
哈蘇照相機,120毫米鏡頭,1/60秒f/8,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5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8-5-15 12:13 | 只看該作者
第74節 強調形狀:曲線美  



身體的曲線美
在大多數描繪人的肖像和照片中,形體是至關重要的成分。在這幅照片中,造型光提供了有關臉和身體極富特點的曲線信息。
萊卡弗來克斯照相機,50毫米鏡頭,1/250秒f/8,埃克塔克羅姆400度




第75節 強調形狀:建築造型  




建築的造型
對於建築攝影而言,從雲層間透出的光線可使被攝體的造型顯著改善。如左圖,陰天的光線使漂亮的穹頂表面產生了非常細膩的造型效果。然而,當光線穿過雲層時,如右圖所示,彎曲表面的影調變化更為顯著。  
(左)賓得照相機,200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陰天的光線
(右)賓得照相機,100毫米鏡頭,1/50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陽光
節 強調形狀:側光   









強烈的側光
直射的側光使光與影之間的變化非常顯著。與被攝體成90度角設置的一台攝影室燈,為在這件雕刻著字母的古羅馬器皿提供了照明。
哈蘇照相機,120毫米鏡頭,1/6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專家提示
請練慣用光線強調形態。藝術家用描繪簡單的靜物如碗或蘋果的方法,來學習控制陰影。在攝影術中,靜物攝影對學慣用光是非常有用的。
側光覆蓋了廣泛的照明角度。試著改變照明角度來控制落在被攝體上的強光和陰影。

第77節 紋理:孤立的紋理



在許多方面,紋理可被簡單地看作是縮微級別上的形態。我們通過形態知道桃子差不多是圓形的,但從近處觀察到物體表面的起伏使我們知道毛桃不是油桃或其它圓形水果。
了解紋理可使我們區分拋光的翡翠與粗糙的石頭、長著毛皮的動物與用羽毛裝飾的人。它也讓我們知曉一個蘋果已經萎縮並爬滿了皺紋,而不是結實且成熟的樣子。因此,突出有關紋理的信息是傳達觸覺的好辦法,使我們對被攝體像拿在手上一樣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為了揭示形態,攝影師通常使用的照明技巧也同樣適用於紋理。如,側光可以在一個特殊表面上形成陰影部分和強光部分,用以指示它的平坦程度或起伏程度。




孤立的紋理
同周圍環境分開的紋理,通常很上相。在這幅照片的拍攝中,通過把天空與海水排除出畫面,突出了海邊覆蓋著植物和附著甲殼動物的岩石的紋理和對比鮮明的色彩。
賓得照相機,100毫米微距鏡頭,1/3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78節 紋理:自然的圖案



自然中的圖案
一塊經受過長期風吹雨打的木板提供了清晰的紋理和有圖案的表面,也使其成為特寫照片的理想被攝體。從側面來的直射陽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反差。
賓得照相機,100毫米微距鏡頭,1/125秒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79節 紋理:風光中的紋理



風光中的紋理
這幅精彩照片攝於英國的康沃爾,下午的暖色調光線表現出了溝壑、山洞的複雜圖案。雨水使照片中的物體呈現出冷色調。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25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80節 紋理:紋理的對比





紋理的對比
緊湊取景像骨頭結構一樣的樹根,使其成為照片的抽象焦點。在雜亂無章的落葉襯托下,光線突出了樹根的平滑質地。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6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專家提示
找一些有豐富紋理的物體,譬如凹凸不平的桔子皮、剝落的油畫,或者生繡的金屬。緊湊取景,使其表面充滿畫面。
試著把具有粗糙紋理的物體與光滑的物體放在一起。舉例而言,當被老人的手握住的時候,蹣跚學步的孩子的手看起來會更顯光滑與細膩。同樣,凹凸不平的花椰菜與光滑的茄子放在一起時,形成的對比會更強烈。
為了清楚地表現紋理,精準的對焦與合適的景深是至關重要的。影像越清晰,你在照片上看到的細節就越多。




第81節 揭示紋理:突出




在許多情況下,紋理被簡單地看作是縮微的形態,因為它展示了作為物體表面特徵的凹痕與凸起。紋理在揭示信息方面——物體的表面特徵,特別是在人物照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了解一個人的年齡和生活方式的線索——老農夫額頭上的如犁溝般的皺紋與幼童光滑的皮膚自然有極大的差異。因此,在肖像畫中,紋理並不總是受人歡迎的成分,這是因為沒有幾個被攝者願意讓臉上的麻點與皺紋明顯突出。 為了強調紋理,特別是對其單獨觀察時,直射光(不用漫射體或反光板)會產生最好的效果。另外,光線須與物體的表面成一個極小的銳角,使光線剛好掠過物體表面。
對於更複雜的場景來說,那種耀眼的照明會造成過於濃重的陰影,某些地方的紋理被揭示,以至於在其它部位失去了細節,不妨使用柔和的側光,以便紋理剛好成為構圖中的成分之一。




突出紋理
紋理其實是依靠受照明強調的物體表面的陰影的存在與否而表現出來的。成銳角的強光使這個有紋理的表面每一個凹陷處的底部及另一側產生濃重的陰影,而其它的部分都呈現出高光效果。



低角度的強光強調紋理  


第82節 揭示紋理:粗糙與平滑



粗糙和平滑紋理的對比
紋理與形態之間很好區別。在這裡,模特的平滑肌膚揭示了形態,並且在紋理上與泛起波紋的水面形成對比。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79節 紋理:風光中的紋理



風光中的紋理
這幅精彩照片攝於英國的康沃爾,下午的暖色調光線表現出了溝壑、山洞的複雜圖案。雨水使照片中的物體呈現出冷色調。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25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80節 紋理:紋理的對比





紋理的對比
緊湊取景像骨頭結構一樣的樹根,使其成為照片的抽象焦點。在雜亂無章的落葉襯托下,光線突出了樹根的平滑質地。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6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專家提示
找一些有豐富紋理的物體,譬如凹凸不平的桔子皮、剝落的油畫,或者生繡的金屬。緊湊取景,使其表面充滿畫面。
試著把具有粗糙紋理的物體與光滑的物體放在一起。舉例而言,當被老人的手握住的時候,蹣跚學步的孩子的手看起來會更顯光滑與細膩。同樣,凹凸不平的花椰菜與光滑的茄子放在一起時,形成的對比會更強烈。
為了清楚地表現紋理,精準的對焦與合適的景深是至關重要的。影像越清晰,你在照片上看到的細節就越多。




第81節 揭示紋理:突出




在許多情況下,紋理被簡單地看作是縮微的形態,因為它展示了作為物體表面特徵的凹痕與凸起。紋理在揭示信息方面——物體的表面特徵,特別是在人物照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了解一個人的年齡和生活方式的線索——老農夫額頭上的如犁溝般的皺紋與幼童光滑的皮膚自然有極大的差異。因此,在肖像畫中,紋理並不總是受人歡迎的成分,這是因為沒有幾個被攝者願意讓臉上的麻點與皺紋明顯突出。 為了強調紋理,特別是對其單獨觀察時,直射光(不用漫射體或反光板)會產生最好的效果。另外,光線須與物體的表面成一個極小的銳角,使光線剛好掠過物體表面。
對於更複雜的場景來說,那種耀眼的照明會造成過於濃重的陰影,某些地方的紋理被揭示,以至於在其它部位失去了細節,不妨使用柔和的側光,以便紋理剛好成為構圖中的成分之一。




突出紋理
紋理其實是依靠受照明強調的物體表面的陰影的存在與否而表現出來的。成銳角的強光使這個有紋理的表面每一個凹陷處的底部及另一側產生濃重的陰影,而其它的部分都呈現出高光效果。



低角度的強光強調紋理  


第82節 揭示紋理:粗糙與平滑



粗糙和平滑紋理的對比
紋理與形態之間很好區別。在這裡,模特的平滑肌膚揭示了形態,並且在紋理上與泛起波紋的水面形成對比。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83節 揭示紋理:提供線索



提供線索
紋理經常擔任次要的角色。在這裡,模特皮膚的紋理提供給我們了解她大概年齡的線索。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3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84節 揭示紋理:創造對比



創造對比
單獨的、未被柔化的側光使衣服的摺痕與光滑的皮膚成鮮明對比。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30秒f/1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85節 揭示紋理:使用柔光



使用柔光
這位鐵匠臉上的皺紋使我們了解到他的生活。這幅照片構圖的巧妙之處在於,他坐在以爐火作為背景的地方,而從照相機右側開著的門射進來的光線投射到他的臉上,似乎他的臉是被爐火照亮的。
賓得照相機,105毫米鏡頭,1/60秒f/4,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86節 揭示紋理:刻板




造成刻板的樣子
這幅照片展現出一張刻板的、一絲不苟的臉。生硬的照明可以取得這一效果,有助於表現她的領子與花形帽上的紋理。
哈蘇照相機,120毫米鏡頭,1/60秒f/11,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第87節 揭示紋理:自然光



使用自然光
對許多肖像來說,從一扇窗戶透進來的柔和的非直射光是理想的光源,原因它不會突出模特面部的皺紋。
哈蘇照相機,150毫米鏡頭,1/6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專家提示
可把從窗戶射進來的陽光作為直射的強光源。
清晨和傍晚的太陽很低。這時光線成銳角照射,它是揭示風景中紋理的理想光線。
一天中,拍攝紋理的最好時間取決太陽光與物體表面形成的角度。例如,利用在頭頂的陽光照明,牆上的雕刻可能最清楚了。
在黑白暗室中使用高反差相紙印放有助於增加紋理的細節。
使用數字暗室增加影像反差可獲得相似的結果




第88節 圖案:分層的圖案




在自然界中,圖案隨處可見——形狀重複的樹葉組成的圖案、六邊形的蜂巢組成的圖案以及桔瓣組成的圖案等。然而,圖案同樣地被人類所利用了,從磚塊搭建的房子到做衣服的織物等。如果想找一個圖案作為被攝體,你可在任何地方都如願以償。
圖案是由一些特定的成分重複而形成的——一般來都是形狀的組合,但有時也會由形態、紋理或顏色形成。圖案的重要性在於,當你看到它時,它立即吸引了你,使你的視線難以離開。對攝影師來說,這意味著兩點:其一,如果你在照片中突出圖案,特別是在你發現不同尋常的圖案時,你可以得到一幅衝擊力很強的照片;其二,構圖中的圖案可能無處不在,觀眾會發現他們很難注意到圖案以外的東西,因此,圖案可能分散對照片其它成分的注意。例如,它往往掩飾了有關被攝體的形態和深度的信息,因此圖案照片可能看起來單調乏味,甚至就像一張紙!




分層的圖案
在這裡,台階的圖案為更精緻的陰影條紋提供了背景。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89節 圖案:爭奪注意力




爭奪注意力
圖中的軍士長和其背後的醒目條紋形成了競爭關係。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25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90節 圖案:圖案和顏色




圖案和顏色
在所有的建築中都能發現圖案,但這座建築物鮮亮的顏色和不規則的形狀——建築師亨得瓦舍的典型作品,似乎使它更顯而易見。
賓得照相機,28毫米鏡頭,1/25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6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8-5-15 12:14 | 只看該作者
第91節 圖案:投影效果



投影效果
在攝影工作室里,你可以用光來增加圖案。把一個遮光板(遮去部分光線的器具)投影到影像上,以造成白線條和黑線條的有趣組合,中間是成鮮明對比的部分。
哈蘇照相機,120毫米鏡頭,1/15秒f/5.6,埃克塔克羅姆160T膠片。

第92節 圖案:並列圖案


並列圖案
維多利亞式地板上的方形瓷磚為表現這個不尋常的髮型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背景。要拍好這張照片,讓模特躺在地板上,照相機從上直接向下拍攝。
哈蘇照相機,80毫米鏡頭,1/6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93節 圖案:衝突圖像


衝突圖像
把不同的圖案放在一起時,它們應當成不同的比例。在這幅肖像中,太過醒目的圖案發生激烈衝突,以至於人們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臉上。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25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50膠片。


專家提示
任何重複的物體都會形成圖案,只要你有足夠多的重複物體。書架上的藏書甚至成堆的螺絲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第四部分
第94節 發掘圖案:俯視  

圖案並不輕易可辨,原因就在於我們每天都看到它。為拍攝到圖案,我們必須搜尋並分離它們。 對於我們並不熟悉的圖案而言,簡單自然的照片足以很好地展現圖案。如在江口淺水處拍攝的成百上千的不常見的海鳥,一個更不尋常的選擇是在廢品站拍攝成片的散熱器。



對於其它的圖案,可使圖案本身有一些細微的改變,但不要造成這樣一種印象,即你在觀看一種新設計的花布圖案。做到這一點的簡單方法之一是在圖案中加進不規則的東西。例如,一堆紅色的衣夾中如果摻雜著一個黃色的衣夾看起來會更有趣。



俯視圖案
觀察圖案需要更好的角度。如上圖所示,從橋上面拍攝的照片完美地表現了這種運動所需要的整齊劃一和團隊精神。
賓得照相機,135毫米鏡頭,1/25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95節 發掘圖案:打破圖案




打破圖案
被太陽灼烤的泥漿展現出的馬賽克效果使人聯想到大象皮膚的特寫照片。畫面中間的草叢藉助其顏色和形態與周圍環境的對比,打破了圖案的一致。
賓得照相機,70毫米鏡頭,1/125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96節 發掘圖案:場景圖案




作為場景的圖案
這種加拿大沼澤地里的雜草,如雕像般簇立著生長,構成了貫穿畫面的有趣圖案。當然,它也給這幅肖像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場景。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60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97節 發掘圖案:重複圖案



重複圖案
成片的葉子組成了一幅醒目的自然圖案。在這裡,初秋樹葉的顏色有助於強調樹葉形狀的重複排列。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6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98節 發掘圖案:波紋圖案

  

波紋圖案
只要你選擇合適的鏡頭和找到恰當的位置,把在水坑和池溏里發現的這種變形倒影從環境中突出出來,它們可構成了令人興奮的圖案。雖然照片沒有提供它是什麼倒影的線索,但這並沒有分散人們對這種效果的注意力。
賓得照相機,200毫米鏡頭,1/250秒f/4,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99節 影調:刻畫眼睛




在每一幅照片中,影調都是必不可缺的成分。從一個極端的亮白色到另一個極端的墨黑色範圍內的影調,都是影像的基本構成部分。影調的變化可使我們看得見形態並能識別紋理。
在黑白攝影中,影調更是特別重要,因為畫面中的彩色部分由黑白照片中的灰色調來承擔。在彩色照片中,影調也起了相同的作用。當觀察照片時,人們的眼睛總是被最亮的部分所吸引。照片中,明和暗之間的許多不同影調叫做影調範圍。除了被攝體之外,影調範圍還取決於照明,因為它可控制景物中的反差值。灰暗的天空里反差較低,畫面中主要是中間色調,而在直射的陽光下會產生高反差的照片。




刻畫眼睛
在這幅照片上,一位羅馬尼亞農夫正走在去往市場的路上。觀眾的視線立即就被農夫背著的籃子里的白鵝所吸引,因為它具有比照片中的其它部分更亮的影調。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125秒f/4,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100節 影調:低反差




低反差景物
陰天提供了柔和的色彩,沒有濃重的陰影和強光。但是,在這個花園景色中,中間色調卻相當寬廣。
賓得照相機,50毫米鏡頭,1/3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101節 影調:高反差




--------------------------------------------------------------------------------
第102節 影調:灰色調



灰色調的範圍
除了可見的黑白區域之外,大多數黑白攝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取得良好的灰色調範圍。雖然你在暗室中可以對它進行相當大程度的控制,但合適的曝光是取得最寬廣的中間色調的重要方法。
哈蘇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103節 影調:黑白衝擊




黑與白的衝擊力
這種大雪覆蓋的風景形成了高反差的畫面,黑白二色佔主導作用,灰色幾乎不存在,但中間色調的缺失卻增添了景物的衝擊力。
哈蘇照相機,50毫米鏡頭,1/125秒f/11,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專家提示
使用標準的圖像處理軟體可控制數字照片的影調範圍。你可以通過設置黑色調、白色調以及中間色調的值來改變照片的反差範圍。
使用濾鏡可調整黑白膠片的影調範圍。




第104節 影調:亮點




創造性地使用影調
在很多情況下,膠片可用的影調範圍總是比被拍攝的場景要窄得多。人的眼睛可分辨陰影中的細節,也可區分被高光照射的明亮區域的影調層次,而彩色膠片對它們幾乎僅能用黑白二色來體現。我們拍攝每一幅照片時都可自行選擇曝光,通過改變曝光,攝影家實際可以選擇照片的影調範圍設定在哪裡,有時候使用曝光可限制一幅特定照片的影調值範圍。在一幅照片中,如果淺色佔主體地位,則可之為「高調」,如果深色與黑色佔主體地位,則可稱之為「低調」。





亮點
這幅照片從影調範圍來說屬於低調。最引人注目的是圖中那孤獨的亮點,請注意,公路形成的模糊對角線和地平線都通向這一點。
賓得照相機,35毫米鏡頭,1/30秒f/2.8,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第105節 影調:影調組合



影調的組合
即使在彩色照片上,你也可以僅僅依靠影調組合成有特別效果的照片。在這裡,幾乎沒有色彩、形態,也幾乎沒有明顯的形狀,但是,圖中不規則的影調條構成了一幅很有趣的照片。
賓得照相機,70毫米鏡頭,1/125秒f/8,愛克發克羅姆100膠片。




第106節 影調:高反差場景



高反差場景
冬日的夜空與圖右側的水域構成了一幅低調照片,但明月、高反光的白雪以及村舍的明亮窗戶提供了高反差。
賓得照相機,70毫米鏡頭,1/30秒f/5.6,愛克發克羅姆200膠片。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9

主題

1萬

帖子

447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4474
7
風物狂沙 發表於 2008-5-15 12:38 | 只看該作者
受益匪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8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5-15 2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56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5
9
劉志 發表於 2008-5-16 1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0
Blue Ivy 發表於 2008-5-17 02:08 | 只看該作者
希望還有後邊的部分. 謝謝分享, 辛苦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8

主題

9969

帖子

4208

積分

版主

★攝影天地義工★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08
11
bm168 發表於 2008-5-19 0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9: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