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曆史] 5月14日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5-14 0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袁世凱練成北洋新軍(1905年)-----

    湖北新軍創始於1896年,至本年已練成步、馬、炮、工程、輜重各兵種1.7萬人。1905年5月,北洋六鎮新軍全部練成,共計兵額近7萬人。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派長蘆鹽運使胡橘芬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聘德國人為教官,有步隊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12月8日,榮祿決定改派袁世凱到小站督練新建陸軍。袁世凱接任後,將「定武軍」進行擴編,加募步隊2000人、馬隊250人,湊足7000人;並陸續加聘德國譯員至10餘人。
    這支新軍完全按照德國營制、操典進行訓練,用新式武器裝備,擁有步、騎、炮、工程、輜重等兵種;各級軍官大多由武備學堂畢業生充任;對新兵的招募,按照西方國家的入伍要求,有年齡、體格及識字程度等規定。鎮壓義和團時,新軍擴充到1.7萬人。1903年袁世凱任練兵處會辦大臣,新軍大加擴充。日俄戰爭爆發後,袁世凱建議在全國成立新軍36鎮。他先將北洋「左」、「右」兩鎮募足兵員,正式成立北洋軍第一鎮、第二鎮,派王英楷、吳長純分任統制,隨後又將巡警營擴編為第三鎮,派段祺瑞統制。又將原來的武衛右軍、南洋自強軍編成北洋第四鎮、第五鎮,派王士珍、吳長純分任統制。5月14日,「京旗常備軍」也擴編成鎮,以鳳山為統制。至此,北洋新軍六鎮練成。

龐炳勛、孫殿英率部投日(1943年)-----

    1943年5月14日,龐炳勛、孫殿英聯名通電投日。龐炳勛是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河北省政府主席、冀察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孫殿英是新編第五軍軍長。追隨龐、孫投日的將官還有第二十四集團軍參謀長趙星彩,冀察戰區挺進第四縱隊司令侯如墉、副司令於光輝、參謀長李誌希,第一○六師師長李震汾,新編第五軍副軍長楊明卿、參謀長馮春田,暫編第三師師長楊克尤、副師長王遂慶,暫編第四師師長王廷英、副師長王瑞亭等。龐炳勛在宣布投日的同時,任汪偽軍事委員會委員、晉冀魯豫「剿匪」總司令兼和平救國軍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等職。


龐炳勛(前左)、孫殿英(前右)與日軍合影



以色列正式宣布成立(1948年)-----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發表猶太人有權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園的「貝爾福宣言」。31年後,在英國對巴勒斯坦的託管結束後一小時內,戴維·本·古裏安宣布以色列國成立,並就任新國家的臨時政府總理,多年來作為猶太復國主義事業化身的查伊姆·魏茨曼被提名擔任該國首任總統。
    猶太復國主義從納粹統治時期對猶太人進行的種族滅絕的迫害中汲取了巨大的力量,但是以色列降生時出現了陣痛。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雙方都犯下了恐怖主義暴行,如1946年恐怖組織伊爾貢爆炸耶路撤冷大衛王飯店的事件以及1948年在同一城市阿拉伯人組織的爆炸事件,引起了局勢動蕩。伊爾貢組織在德爾亞辛村進行屠殺後,阿拉伯人大批逃離,從此播下了日後巴勒斯坦難民問題的種子。
    國際上很快就對以色列宣告獨立作出反應。杜魯門總統立即承認臨時政府,斯大林也予以承認。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和約旦迅即動員軍隊來對付這個新國家,發動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但阿拉伯軍的進攻沒有協調一致,這年末,兵力已達10萬人的以色列軍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以色列臨時政府總理本-古
里安正式宣布成立以色列國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1953年)-----

    1953年5月14日,全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1年春,周恩來、李富春、陳雲主持編制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一1957),經過五次修改補充,於1955年7月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
    這個計劃的基本任務是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計劃提出要集中力量進行以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的。由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以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建立對於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計劃規定:5年內全國經濟、文教建設支出總額為766.4億元;其中屬於基本建設的投資為427.4億元;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4.7%,農業和副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4.3%,到1957年,私營工業企業有一半轉變為公私合營,參加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占農戶的1/3左右。計劃規定,1957年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498億元左右,比1952年增長80%左右;原有私營商業在5年內將有半數以上轉變為各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商業和由小商小販組織起來的合作形式的小商業。計劃規定,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5年內就業人數增加420萬人,工人平均工資增長33%,農民購買力1957年比1952年將提高近1倍。


劉少奇、鄧小平、楊尚昆視察瀋陽飛機製造廠



華沙條約組織建立(1955年)-----

    《北大西洋公約》簽訂後,為阻止聯邦德國加入北約,蘇聯曾提出締結對德和約主張,被西方國家拒絕。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簽訂《巴黎協定》,決定終止對聯邦德國的佔領,吸收它加入北約組織,並允許其重新武裝。在此情況下,蘇聯等8國於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莫斯科舉行歐洲國家保障和平和安全的會議,宣稱要在組織武裝部隊和建立聯合司令部方面採取共同措施以保證自己的安全。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8國於1955年5月14日在華沙簽署了《華沙條約》,並成立華沙條約組織。華沙條約由序言和11項條文組成。規定締約國保證以和平的方法解決它們的國際爭端,並就一切有關他們的共同利益的重要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如果在歐洲發生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對一個或幾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每一締約國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的權利,個別地或通過同其他締約國的協議,以一切它認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裝部隊,立即對遭受這種進攻的某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給予援助。華沙條約組織最高決策機構是政治協商委員會。華約常設機構在莫斯科。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參謀長均由蘇聯人擔任。1989年東歐事變發生後,華約解體。
    隨著西德的重新武裝以及華沙條約的簽訂,東西方對立已成定局。


蘇聯代表朱可夫元帥在條約上簽字



焦裕祿逝世(1964年)-----

    1964年5月14日,優秀的共產黨員、黨的好幹部、中共河南省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同誌因病不幸在鄭州逝世,年僅42歲。
    焦裕祿,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山東省淄博市北崮山村。1945年參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冬天,蘭考縣這個歷史上的老災區,遭到內澇、風沙和鹽堿的嚴重自然災害,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年的最低水平。就是在這種困難的時候,焦裕祿到了蘭考縣任縣委書記。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期間,善於團結縣委的同誌,當好「班長」。為了改變蘭考的面貌,他以身作則,帶領群眾同自然災害進行頑強的鬥爭。他身患肝癌,仍忍受劇痛,堅持工作,被譽為「黨的好幹部」,為黨的事業、為蘭考人民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阿斯旺水壩二期工程動工(1964年)-----

    1964年5月14日,把尼羅河水從正常的水道引開,以便開始阿斯旺水壩第二期工程。蘇聯總理赫魯曉夫與聯聯總統納賽爾一起按下一個引爆電鈕,為尼羅河開辟一條新的河道。這一爆炸標誌著10億美元的電力、水利項目朝著最後完成邁出了意義重大的一步。這一項目為埃及與敘利亞的聯盟,即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農業與工業的發展有所貢獻。這個大壩預期在未來的4年內尚不能夠完成。
    今天開放的改變的河道與一個臨時圍堰是建立大壩的必要步驟。大壩將把尼羅河的水位提高200英尺,將造成一個近300英裏長的人工湖。
    考古學家早已表示擔心埃及古代遺址會因大水而損失。但是今天的氣氛是歡快,赫魯曉夫稱這水壩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跡」,並稱納賽爾是創造這一奇跡的蘇聯英雄。

美國第一個空間站「太空實驗室」升空(1973年)-----

    1973年5月14日,美國第一個空間站「太空試驗室1號」在肯尼迪角發射進入軌道。太空實驗室將在軌道中運行8個月,在這段時間中,一艘阿波羅飛船將會載送三名太空人與空間站會合。這個長達36米的太空站為3名太空人準備了一間工作室和起居室。但它在起飛後不久,一塊太陽能防護板就損壞了。令人驚訝的是大約10天後,阿波羅飛船上的查爾斯·康拉德·約瑟夫·科爾文和保羅·維茲用他們攜帶的替換零件在太空中修復了空間站。他們計劃於6月22日重返地球。



中國女子羽毛球隊首獲尤伯杯(1984年)-----

    1984年5月14日,中國女子羽毛球隊首獲尤伯杯。
    1984年5月,吉隆坡點燃國際羽毛球男女團體錦標賽(湯姆斯杯和尤伯杯)決賽階段的戰火,這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角逐。中國女隊首次參加尤伯杯賽,就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連克丹麥隊、韓國隊、英格蘭隊,以及上屆冠亞軍日本隊和印度尼西亞隊,奪得冠軍。尤其難得的是每場比賽均以5:0獲勝,顯示了中國在女子羽毛球運動上的卓越實力。
    從這屆開始直至1992年,中國實現了尤伯杯五連冠。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真相被揭露(1986年)-----

    父親在悼念兒子——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受害者 1986年5月14日,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第一次公開談到了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他在今天的電視講話中說,這一事件表明一旦核動力失控就會成為「害人的力量」。戈爾巴喬夫譴責西方利用這次災難來掀起一次「猖狂的反蘇運動」,但同時他又很委婉地承認西方的批評中還提出一項加速核事故信息交換的4點建議,所以這些批評有其合理的一面。
    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發生在4月26日,但是直到5月6日蘇聯黨報《真理報》才刊登了第一份有關這一事故的詳細報道。《真理報》說,由於爆炸而引起了大火、火焰蔓延到了反應堆以外,釋出放射性物質,報道詳述了消防隊員奮力滅火的情形,在滅火中消防隊員靴子裏滲進了溶化的瀝青。報道說,附近的普裏皮亞季市已經被廢棄,街道上只偶爾有幾輛監測車駛過。但是這份報道沒有說出大火所產生的放射量以及傷亡人數。在過去的報道中,有兩人死亡,148人住院治療。其中18人傷勢嚴重。


父親在悼念兒子--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受害者



斐濟發生政變(1987年)-----

    1970年獨立後,斐濟長期由代表斐濟族利益的聯盟黨執政,軍隊主要由斐濟族軍人控制,斐濟有50%左右的人口為印度族。1987年4月,代表印度族的民族聯合黨在大選中獲勝,組成印度族人佔多數席位的政府。斐濟族人不滿。5月14日,軍方領導人蘭布卡以消除騷亂,恢復斐濟人的生活方式的名義,發動政變,推翻印度族人為主的政府,接管了政權。在國內外壓力下,蘭布卡被迫放棄權力,由加尼勞總督暫行管理國家。9月23日,聯盟黨和民族聯合黨達成協議,組成兩族分享權力的政府。蘭布卡認為實現斐濟族人統治的目標未達到,於9月25日再次發動政變,掌握政權,宣布斐濟為共和國,成立斐濟族人占優勢的政府。
    英聯邦國家和英國反應強烈。英國取消了斐濟的英聯邦成員國資格,澳大利亞、紐西蘭對斐濟實施經濟制裁。政變使斐濟國內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加劇了斐濟族與印度族之間的矛盾。

江青自殺(1991年)-----

    1991年5月14日,在北京保外就醫的江青在其住地自殺身亡。6月4日,新華社證實了這一消息。江青1915年生於山東諸城,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上海被捕脫離黨組織。抗戰爆發後,江青到達延安,後與毛澤東結婚。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她任中央文革小組第一副組長、解放軍文革小組顧問。積極策劃誣陷打倒一大批黨和國家領導人,並與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結成「四人幫」,給黨和國家造成極其嚴重的危害。1976年10月被中央政治局審查。1977年7月,江青被永遠開除出黨,1981年被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後依法減為無期徒刑。



聶榮臻元帥逝世(1992年)-----

    聶榮臻,1899年生,四川江津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到蘇聯學習。1925年回國後,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十一軍黨代表,後又參與領導廣州起義。1931年底,進入中央蘇區,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參與指揮平型關戰鬥,創建了晉察冀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參與指揮了平津戰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1956年起任國務院副總理,1958年後,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1959年後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期主管科學技術和尖端武器的研製工作。
    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3歲。



紮伊爾發現罕見傳染病埃博拉(1995年)-----

    1995年5月在紮伊爾的基奎特市發生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罕見傳染病,造成130人死亡,數千人逃離疫區。此病因1976年首次在紮伊爾埃博拉地區發現而得名。其傳染途徑與艾滋病相似,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染,潛伏期12—21天,主要特徵是突發高熱、便血、吐血及全身器官出血。患者大多在10天內死亡,死亡率高達90%,迄今尚無藥可醫。在 1981年人類確認艾滋病之前,埃博拉病毒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殺手。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已派遣專家小組赴紮,採取措施,控制埃博拉病毒蔓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沙發
jvmpzh 發表於 2008-5-14 23: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5-14 05:19 發表


中評社台北2008年5月14日


台「陸委會」指出,這是台灣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對大陸進行捐款。

  台灣「行政院」宣布啟動兩階段共20億新台幣投入支助四川救援工作,這是台灣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對大陸捐款,「陸委會」計劃透過台灣紅十字會把款項匯給大陸紅十字會,讓這筆巨款投入賑災工作。

  根據規劃,20億的賑災,第一階段為8億元,其中包括政府動用第二預備金7億元的現金捐款,及價值1億元,由「農委會」負責的約2千噸米糧的物資。至於第二階段12億元的部分,除了「人事行政局」會協調所有公務員捐出一日所得,總計約2億元外,其他的部分則希望民間能踴躍捐款補足。

  「陸委會」指出,這是台灣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對大陸進行捐款。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表示,在現金的部分,「陸委會」計劃把款項匯給台灣的紅十字會,再由台紅會匯給大陸紅十字會。

  至於物資方面,由於大米就有兩千噸,因此計劃以船運的方式運抵大陸。

  陳明通說,這次向民間募款之所以會用「陸委會」的名義在台灣銀行開立帳戶,是因為民眾在捐款之後可以百分之百抵稅,因此他呼籲民眾踴躍捐款賑災。



...



本是同根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5-15 0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jvmpzh 的帖子

少點政治, 多辦實事, 攜手互助, 度過難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1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