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唐山地震三十周年的另類思考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2287

帖子

108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無維 發表於 2008-5-17 18: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唐山地震三十周年的另類思考

2006-07-31 21:32:7  新華網      

--------------------------------------------------------------------------------

   

    作者: 許博淵

    唐山地震三十周年,各類文章和報道都偏重於讚美唐山人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雄無畏和唐山地震后的飛速發展。這些當然值得讚美,是完全必要的。但對於中國歷史上這樣一場大的自然災害,我們這樣紀念是否全面?我的看法是,從宣傳的角度,「將壞事變好事」加以利用是不錯的,可以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問題是從防災減災工作考慮,重視如何「將壞事變好事」更為必要。就是說,要切切實實地從中吸取教訓,以減少類似災難的損失。



    到現在為止,我只看到法新社的報道是從吸取教訓的角度切入的。據7月29日的《參考消息》,法新社記者28日從北京發出一條新聞,引用專家的話說,在30年前的今天遭受上世紀最嚴重的地震災害之後,中國還沒有準備好下一次地震。新聞引用了兩位專家的話。一位是「中國地震局官員」,這位官員去年在一次會議上說:「近年來,新的工程項目,包括大型高層建設項目,突然間大量湧現。中國的城市人口密度大,一旦發生地震,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另一位專家是香港嶺南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保羅·哈里斯。他考慮了與地震損失有關的環境問題。他說:砍伐森林和過度採礦等造成的環境惡化問題加劇了滑坡的危險,也可能導致地震中的死亡人數增加。我沒有根據懷疑這些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的建築的抗震性能,但心裡總有一些不踏實:我國商品流通和服務行業中「一切向錢看」的風氣是否波及建築領域?監理制度是否健全?各級政府的監管是否到位?作為一個圈外人,我能看到的是,高層建築如此高密度地擠在一起,一旦發生地震,連一塊可以搭防震棚的地方都沒有。

    有這麼一點擔心,是因為北京歷史上也曾發生過比較大的地震。近日翻閱野史《明季北略》,其中有「丙寅五月初六紀異」一條。推算起來,丙寅年是天啟七年,即公元1627年。此條記載說:「大震一聲,天崩地塌,昏黑如夜,萬室平沉,東自順城門大街,北至刑部街,長三四里,周圍十三里,盡為齏粉,屋數萬間,人兩萬餘。王恭廠一帶糜爛尤甚,殭屍層疊,穢氣熏天,瓦礫盈空而下,無從辨別衙道門戶。」此時,皇帝正在乾清宮吃飯,一太監扶著他往交泰殿跑,結果這太監被飛瓦擊中頭部死亡,「而乾清宮的御座、御案具翻倒」。可見這次地震強度不低,幸好發生在接近中午的"巳時",如果發生在夜裡,損失將更大。

    也許,相關部門的工作絲毫沒有放鬆,即所謂內緊外松。不過,防災減災不是少數人的事情,必須提高全民的防範意識。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似乎存在著某種心理障礙。我們中國人習慣上不喜歡聽晦氣的話,好像說了不好的東西,或者不吉利的東西就會破壞好運,就會打擊人的積極性,或者甚至影響安定團結。這種擔心其實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必要的。

    吸取經驗教訓是人與生俱來的本領,古人叫「吃一塹,長一智」,老百姓則說「長記性」。西方人說「聰敏的人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也是這個意思。如果有一個人,在一個地方被石頭絆倒了,他站起來后,不是總結經驗,查找跌倒的原因,而是為自己勇敢地站了起來而自豪,並且每次跌倒后都這樣做,那我們就應該懷疑此人的神經是否正常,智力是否健全了。據說日本人和我們相反,他們總是「杞人憂天」,好像頭頂上的天隨時都可能掉下來,成日價惕惕然,惶惶然,看起來有點神經不正常,但他們的防災減災工作就是做得好,可見他們的「不正常」有點道理,並且得到了回報。其他國家和地區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后,也都首先總結經驗教訓,很少有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大張旗鼓讚美抗災的。例如去年美國新奧爾良颶風,前年印度洋海嘯,人們都進行了反思,這些都是完全正常的。

    結論是什麼呢?結論是應該改變我們的思想方法,使其科學化,使其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使其符合實事求是的精神,總之,使其正常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2: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