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義和團運動爆發108周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8-05-28           新華網

  1900年5月27日,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最初起源於直隸、山東兩地,是清末群眾自發的反帝、反封建運動。


圖為義和團青年戰士。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1900年5月27日,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最初起源於直隸、山東兩地,是清末群眾自發的反帝、反封建運動。1900年6月,帝國主義為鎮壓義和團運動,攫取在中國的利益,由英國、俄國、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奧地利8個國家的軍隊組成所謂 「八國聯軍」,並於7月14日、8月14日攻陷天津、北京。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與包括8國在內的共11個國家簽訂《辛丑條約》,標誌著中國完全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5月27日,近代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開始形成高潮。

  義和團源自山東、直隸(今河北)一帶的義和拳、梅花拳、大刀會等民間秘密結社。無統一組織,各設壇口或拳廠,用練拳習武等方式團聚群眾。參加者主要是農民、手工業者、其它勞動群眾以及無業遊民。中日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爭相掠奪中國路礦等利權,並強佔「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企圖瓜分中國,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10月,義和拳首領趙三多樹「助清滅洋」旗幟,在山東冠縣率眾起義,攻打教堂。之後,山東各地拳會及大刀會紛紛展開反教會侵略的鬥爭。次年下半年,義和拳等組織改稱義和團,逐步擴展到華北、東北各省。1900年5月27日,直隸義和團進佔涿州城,開始由鄉村向城市發展。北京、天津迅速成為運動的中心。

  列強以清政府鎮壓不力,直接出兵干涉,於6月間組成八國聯軍侵華。義和團奮勇抗擊,先後在廊坊和天津紫竹林、老龍頭火車站等地同侵略軍激戰。21日慈禧太後下令對各國「宣戰」時,北京義和團被利用圍攻使館區。由於清政府採取妥協投降政策,天津、北京相繼失陷。慈禧太后倉皇西逃,途中發布對義和團「從嚴剿辦」的命令。在中外反動勢力殘酷鎮壓下,義和團運動終遭失敗。

  1901年清政府簽訂屈辱的《辛丑條約》,義和團余部改「扶清滅洋」口號為「掃清滅洋」,繼續鬥爭。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促進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


河南清邑義和團旗幟


設在使館區內的法國兵營


北京西什庫教堂稱作北堂,是天主教設在直隸教區的總堂


義和團團民在練武


 湧入北京城內的義和團團民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