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第五代戰機確定高低搭配 將優先裝備遠東空軍

[複製鏈接]

324

主題

349

帖子

2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少年中國 發表於 2008-5-9 1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集團公司總裁費奧多羅夫在「發動機—2008」國際展宣布,俄第五代輕型殲擊機將在目前正在研製的T—50未來重型殲擊機基礎上製造,但俄羅斯空軍不打算近期將第五代輕型戰鬥機列入採購計劃。




  軍事專家指出,俄羅斯在製造第五代戰機時,顯然將走美國所走的路。美國已經在製造重型戰鬥機F—22,然後將在其技術基礎上製造具有很高出口潛力的輕型戰鬥機F—35。這種孿生模式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研發成本和技術難度,同時提高了有限的空軍資源利用率。

  未來美俄上演「孿生」大戰

  2007年4月,俄官方網站發布了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T—50的布局圖片,T—50的簡化圖片顯示該機是一種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A「猛禽」戰鬥機相似的雙發常規氣動布局。儘管在T—50外形曝光后,有西方媒體嘲諷曾研製出以氣動布局流線優美而著稱的蘇—27系列戰機的俄航空工業已衰落,不脫對F—22的「盜版」之嫌,但軍事專家指出,已經投入現役的F—22氣動布局在隱身性等第五代戰機的關鍵性能上已經得到驗證,借鑒這一布局既實用也降低了研發難度,俄方這麼做無可厚非。同時,T—50與F—22也有不盡相同的地方:其水平和垂直控制面更小,這表明該機希望使用矢量推力技術進行俯仰、偏航和滾轉控制,以保持機動性的超越。這也是一直以來俄系戰機對美式戰機的壓倒性優勢所在。此外,T—50機體的25%由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這說明俄在材料工程領域有了新的突破。

  另據俄羅斯媒體報道,T—50重型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17.5噸,所有武器內置,載彈量超過6噸;其實用升限大約1.9萬米,航程估計5000公里左右,可攜帶各類遠、中、近程空對空導彈,執行各種距離的空中打擊任務,亦可攻擊任何高度上的空中預警機和戰略轟炸機。

  在俄軍方2001年公布的第五代戰機研製計劃中,一直只有重型戰鬥機一種。但在T—50公布之後,俄空軍負責武器裝備的副總司令阿納托利·諾戈維欽在出席一次空軍例行新聞發布會時宣稱,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將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種是適合遠距離空戰的重型戰鬥機,另一種是適合近距離空戰的輕型戰鬥機。俄羅斯媒體據此分析認為,俄羅斯空軍已經意識到,就第五代戰鬥機研發而言,單憑T—50一款重型戰鬥機不能滿足未來作戰的需要,而必須按照美軍模式實行輕重搭配,力爭從重型和輕型戰鬥機「兩條戰線」上力壓美軍的新一代主力戰鬥機F—35「閃電2」和F—22「猛禽」。

  關於第五代輕型戰鬥機的研製和裝備計劃,費奧多羅夫指出,現在俄羅斯航空工業的所有財力、智力、技術和生產資源全部集中於第五代重型殲擊機製造計劃。為了完成這一計劃,這些資源不能分散。只有在此之後,方能考慮在獲得的技術工藝基礎上製造未來輕型殲擊機的問題,也因此俄空軍近期將不考慮第五代輕型戰鬥機的裝備問題。

  預計,T—50將於2009年首飛,俄空軍最新的採購計劃是先購買一個中隊的數量,並優先裝備遠東空軍及外高加索軍區。

  戰機高低配意義何在

  戰機高低搭配原則主要是指在空軍中高檔戰機與低檔戰機配合的戰機編配原則。它可以使空軍的編製更加合理化,不致出現輕型機多、部隊攻擊力差、技術水平低和高端戰機多、部隊過「重」、價格昂貴的情況。以俄羅斯空軍為例,目前其預計將被第五代戰機服役所替換的第四代戰機如米格—29和蘇—27等共計有600餘架,假定以2:1的比例替換,即使採購單價低於F—22,300架T—50採購背後的巨額費用也是俄空軍所不能支撐的。就是美國空軍,對於高端的F—22也是多次削減採購數量,而轉向相對低廉的而整體性能達到F—22戰機70%的F—35。

  此外,從技術性能角度而言,隨著立體空戰中包含的多元因素越來越多,對戰機作戰用途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僅靠一種空戰平台包打天下的局面越來越不現實而且不必要。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導彈和制導武器系統的出現,促使戰鬥機平台的作戰用途進一步細化,美國空軍最早設定了F—15與F—16的空戰高低配模式,F—15側重於制空權爭奪,而F—16側重於對地攻擊,這一「黃金組合」一直延續到現在。

  F—22和F—35的組合同樣遵循了這一原則。儘管出於降低成本和風險的考慮,F—35繼承了F—22A的總體設計和氣動布局,但性能上卻並不是後者的「縮水版」。F—35是單發戰鬥機,在超音速巡航性能上不如F—22,無論是爭奪制空權,還是攔截超聲速巡航導彈,或者超聲速的巡航導彈發射平台(例如圖一22M3「逆火」轟炸機),F—35都會顯得力不從心。由於F—22的巡航高度更高,再加上其強大的被動式雷達定位能力,F—22能夠對敵方縱深的雷達和防空系統進行壓制。這種強大的壓制敵方防空系統的能力也是F—35所不具備的。但是F—35同樣有自身特點,其垂直起降性能可以部屬在任何地方比如沒機場的小島和叢林中以及艦艇上,其前沿部署能力遠遠超過F—22。此外,作為世界上第一種「一機配三軍」的現代化戰機,F—35開啟了一個整合後勤的時代,這在戰時能極大減少戰爭保障壓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照耀我的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5: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