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91歲最老釘子戶拒絕搬遷 房子被挖成孤島

[複製鏈接]

23

主題

48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luwawa 發表於 2008-5-8 17: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滿開發商的補償條件,91歲老人拒絕搬遷,直到開發商把院子挖成「孤島」。他認為,物權法規定,不滿意拆遷補償條件,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的住宅。

91歲老人守著「孤島」
昨日上午,91歲的常文正搬個小板凳坐在院子前的空地上,向遠處眺望。
院外,周圍幾十畝地已被挖成深約10多米的大坑。常文正拄著拐杖,在「懸崖」上到處走走看看。伴隨著挖土機的轟鳴聲,常文正的院子佇立在陡峭的土坡上,像一個孤島,唯一與外界的通道,是大門前那條碎石和土塊臨時鋪成的小道。
常文正家現屬新密市青峰路居委會轄區,建在青屏山南段坡地上,位於新開發的鳳凰山小區北面。他的孫子常子龍說,前一陣子,挖土機把門口的道路也推了,「當時院子完全懸空了,找開發商后,他們給院子前又堆了點土,形成了條小路。要不,我們得用繩子爬上爬下了。」
常文正的兒媳婦說,一個星期前的晚上,老爺子正坐在屋子裡看電視,忽然停電了,他們一看,院子外的電線斷了。隨後找人接上電線,但現在吃水成了問題,常子龍指著院子外斷掉的水管說。

不滿補償標準拒絕搬遷
常文正的孩子們在外面住,這個院子近年來一直住著常文正和保姆兩人。常子龍說:爺爺1987年在青峰路居委會第五組建住房10間(4間窯洞,6間磚瓦房),一直住在這裡,並辦理了土地使用證、房產證。
常子龍表示,2008年春節前後,開發商開始在其住房四周挖土平地。周圍的鄰居陸陸續續搬走了,他們還是沒有和開發商達成一致的拆遷補償協議。
常家說,開發商給出的條件是在原地補償兩套住宅,「看在熟人的份上再優惠一個車庫」。但他們拒絕了,「我這是兩畝地的院子,怎麼能跟別人家的院子一樣的補償標準?」
常文正的兒媳婦說:我們提了120萬元的補償要求。這次,開發商拒絕了,周邊的拆遷繼續進行。常家說,開發商隨便怎麼拆,但不能侵犯他們家住房的安全。
隨著拆遷的進行,常子龍說,由於住房附近的土不斷被挖掘,地基已經外露,房屋隨時有倒塌的危險,目前雨季快來臨了,危險隱患不斷擴大。

實在不行寧願改變規劃
昨日下午,開發商郭小根介紹,2006年底,他應韓庄村五組組長以及青峰路居委會領導的邀請,答應開發韓庄村五組。在開發前,他們幾位投資人首先徵得五組村民同意后,向各級政府部門打報告,以韓庄村五組作為試點,搞新農村建設。
郭小根稱,經過開發商、村民組長、居委會、黨員代表做工作,2007年初,通過村民舉手錶決的方式,達成了賠償協議。賠償協議約定,建設者給住戶三室兩廳套房兩套,宅地與宅地間多餘的土地,建設者以每畝8萬元對住戶進行經濟補償。
郭小根說,協議達成后,村民們逐步遷出。「現在62戶,已經搬走61戶了。目前,只有常家一戶不願遷出。我們多次找他做工作、講政策,但他們一直拒絕搬遷。」郭小根稱,常家人曾向他提出200萬元的賠償要求。
郭小根顯得很沮喪,他說自己都要哭了,跟其他村民簽訂的一年的回遷計劃,現在已經過期了,還不能動工,「實在不行,我們寧願改變規劃。」

我們也束手無策
新密市青峰路居委會會計劉金成介紹,韓庄村五組受地理位置限制,水、電、交通等都不方便。後來,經過村民同意,決定在那搞新農村建設,當初居民也舉手錶決通過。
劉金成說,經過做工作,居民陸續搬遷出去,只有常家一戶,因賠償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遲遲沒有搬遷。劉金成說,他曾多次出面協調,常家提出120萬元賠償,開發商不同意。他提出賠償常家4套房子兩個車庫,開發商表示不同意,就這樣把這事擱在那兒了。
據新密市青峰路居委會王姓工作人員介紹,韓庄村是新密市城中村改造的試點工程,也是新密市重點項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