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前些天孔泉大使為何著中山裝去見薩科齊?

[複製鏈接]

73

主題

2084

帖子

51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abbit214 發表於 2008-5-7 09: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倍可親(backchina.com)4月22日,中國新任駐法大使孔泉終於擺脫了在法國的「黑戶」狀態,正式遞交了國書。當天,孔泉身著一身儒雅莊重的深色中山裝出現在愛麗舍宮,讓不少人眼前一亮。作為曾經風靡一時的中國民族服裝,中山裝近年來重新走向公眾視野,但一般只見演藝界人士出席重大慶典時穿著在身。中國政府官員尤其外交官為凸現開明形象,從前遵循國際慣例往往身著西服革履。身著中山裝的孔泉到底傳達了哪些信息?

據筆者了解,中國駐外大使身著民族服裝出現在國際外交舞台,從此將成為一種慣例。這並非孔泉本人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中國外交部專門做出的著裝規定。男士著中山裝,女士著旗袍代表中國形象,有望引領一種嶄新的社會潮流。

依照國際外交禮儀,許多正式外交場合需穿民族服裝出席,而並非我們想象的西服革履。比如重大節日,出席晚宴,或者遞交國書等等。西服作為日常穿著,如果出現在這些場合,有時不僅不合時宜,恐怕還被認為有失禮之虞。所以過去當印度人以一身潔白的長袍翩翩而至,日本人以一襲寬大的和服走向世界的時候,中國外交官尷尬在於不知何謂正式的民族服裝。





唐裝還是漢服?作為中國最強盛朝代的代表服飾,一直是近年來許多國人推崇的對象。然而歷史割裂太久,一下子與現代社會對接,並非易事,頗有不倫不類之感。那麼長袍馬褂?自晚清以降,作為國力衰敗年代的象徵,中國人的觀感也非良好,感情上難以接受。於是許多人想到中山裝,這種以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命名的民族服裝。據《中華文化習俗辭典》記載:「孫中山參照中國原有的衣褲特點,吸收南洋華僑的『企領文裝』 和『西裝樣式』,本著『適於衛生,便於動作,易於經濟,壯於觀瞻』的原則,親自主持設計,由黃隆生裁製出的一種服裝式樣」。

中山裝由於孫中山的提倡,也由於它的簡便,實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開始流行。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修改中山裝造型,並賦於了新的含義。由於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常常以一襲中山裝示人,因此西方人和西方媒體也常常把中山裝成為毛裝(Mao Suit)。同為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劉少奇和周恩來,以及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均以大方得體的中山裝形象示人。這種服裝及其衍生的變化服裝,也成為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大陸男女老少皆宜甚至是唯一的服裝樣式。實際上偏居海峽對岸的國民黨領袖蔣介石,也是中山裝的擁躉。

改革開放之初,國門大開,中國人意識到跟世界隔離太久。在擁抱西方世界的同時,也把西裝重新作為引領風氣的象徵,中山裝不得不大面積退出歷史舞台。然而時光發展到21世紀初,中國一洗百年屈辱,在國際政治和世界經濟重領風騷,重新進入國際輿論視野的時候,中華文明的輸出已經成為迫切需要,服飾上也應找回自尊和自豪。承載人權思想、革命精神和中華復興思想的中山裝重新流行乃順利成章之事。

身材高大又外形俊朗的孔泉原本就是衣服架子。他在擔任外交部發言人期間的著裝服飾向來就是年輕人關注焦點。由於中法關係目前出現曲折,孔泉身著中山裝向薩科齊遞交國書引起諸多聯想,也成為一段時間內網民議論的熱點話題。然而觀看近期孔大使接受法國幾家媒體採訪時仍然身著西服,就知道這僅僅是一種禮節著裝的變化,固然代表了民族自信心的找回,但與國內急劇上升的民族主義情緒風馬牛不相及。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沙發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8-5-7 09:47 | 只看該作者
讓鬼子想起毛澤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3
xwsxws 發表於 2008-5-7 16:46 | 只看該作者
穿啥都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