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遼寧本溪三名幹部候選人均為市領導子女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5-1 15: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5月01日04:03   北方網  譚人瑋

相關報道:本溪市選拔團幹部結果宣布無效

領導的子女當領導?

網路曝光遼寧本溪3名擬任團市委處級幹部的人選都是市領導子女,當事人辯稱幹部子女也能成才




近日,遼寧省本溪市一則選拔幹部公告引起了網民的注意。網上有帖子轉載了這則公告,並稱公告中提到的4名擬任本溪團市委書記、副書記的人選中,有3人的父母是本溪市裡的領導。相關帖子已經大都被刪除。官方新聞網有消息稱此次選拔團幹部結果無效,但該新聞也被刪除,目前尚無法核實其報道真實性。


擬任本溪團市委書記的一名當事人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他沒否認其家庭背景,但表示家庭與自己的工作沒有關係,網路上的攻擊沒有道理。「難道領導幹部的子女就不能成才嗎?難道一定得是工農子弟才正常嗎?」他說。


4名人選3名有背景?


現在能查到的帖子,最早是4月17日開始在網路上出現。現在各論壇的轉帖標題基本都保持不變:《遼寧省本溪市發生高官子女搶官風潮》。帖中稱,本溪市三位領導幹部將各自的子女都提拔為團市委書記、副書記,發帖者稱這幾個准團幹部都是「本溪知名的紈絝子弟」,參加工作和入黨的時間都還很短。「仗恃其父母勢力,參加工作才兩三年就變為局級、副局級(相當於處級、副處級)。」


帖子還附了《本溪市雙推雙考選拔領導幹部公告(第七號)》中公布的情況介紹。可以看到4名團市委書記、副書記人選中,有3個名字後面都被網友打了括弧,介紹其背景身份。涉及的3位市領導中,兩名是市委常委。


帖子引發極大爭議,雖然大部分帖子已被刪除,但影響還在繼續。有網友提出了批評和質疑,有網友認為無需「大驚小怪」,也有網友懷疑帖子內容的真實性。


「難道領導子女就不能成才嗎?」


本報記者找到了這份本溪市委組織部4月10日發出的公告,發現網帖中提到的3個人確實都是本溪此次「雙推雙考」選拔領導選出的幹部,分別是1978、1979、1981年生人,其中兩人是從國外大學畢業。


列在第一位的是孫鳴鏑。公告公布的個人情況為:男,漢族,1979年5月生,2005年3月參加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澳大利亞巴拉瑞特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現任南芬區政府副區長,擬任共青團本溪市委書記、黨組書記。


在帖子中,指其母親是本溪市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


孫鳴鏑並不諱言此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表示之前看過這個帖子,家庭背景與他的工作沒有關係,這是組織問題,並不是個人問題。他認為這種攻擊是不清醒不理智的。他反問:難道領導幹部的子女就不能成才嗎?難道一定得是工農子弟才正常嗎?「我的父母也是從農民成長起來的啊」。他說,「我從國外回來以後到鄉鎮工作,有幾個人能做到?」到基層工作使他學到了很多東西,了解到很多基層的真實情況。


「我在鄉鎮工作的辛苦誰能知道?怎麼能說我是『紈絝子弟』?」他說自己的任職並不違反《幹部任用條例》,如果真的有意見,為什麼不在公告要求的4月10日之前舉報,卻在事後上網發帖子?「與其有這個精力搞政治鬥爭,不如把經濟建設搞好」。孫鳴鏑說。他也表示言論自由,站在不同立場,各人看法自然不一樣,想什麼可以說嘛。他不想去反駁網路上的攻擊。


「公平公正、競爭擇優」


本溪市的「雙推雙考」2005年開始實踐,被作為先進經驗廣泛報道,當地媒體稱,「把選用幹部的提名權交給群眾」為核心、以「量化考評和差額票決」為主要內容的「雙推雙考」選拔領導幹部工作,既是制度創新的大膽探索,也是一次影響深遠的生動實踐。


《本溪日報》4月10日報道:從3月6日開始,經過推薦報名和推薦提名、面試考評和組織考察及差額票決等一系列環節,「雙推雙考」選拔領導幹部工作已於4月9日圓滿結束,順利產生了共青團本溪市委書記等4個職位6名任職人選。


報道稱,6名領導幹部,是通過層層篩選、經過民意、素質、能力的綜合競爭最終脫穎而出的,學歷層次高,綜合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群眾認可程度比較高。團市委書記、副書記4名任職人選平均年齡29.25歲。「廣大幹部群眾普遍感到,這次『雙推雙考』真正把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落到了實處,充分體現了組織與群眾的認識相統一、程序的科學嚴密性與結果的公平公正性相統一,選拔上來的幹部真正是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結果。」報道中總結道。


選拔結果無效的新聞被刪除


奇怪的是,4月25日,遼寧省的官方網站東北新聞網首頁發布了一條非常簡短的消息:《本溪市選拔團幹部結果無效》。其中提到:從本溪市委組織部獲悉,本溪市通過「雙推雙考」方式公開選拔產生了1名團市委書記和3名團市委副書記。本溪市委研究認為,這次選拔的4名團幹部,個別人不具備規定的任職資格,討論決定環節也存在違反幹部選拔任用迴避制度的問題。為此,市委常委會討論決定,此次「雙推雙考」選拔團市委書記、副書記結果無效。


更奇怪的是,這條消息后被東北新聞網刪除了。記者向該網諮詢,一位值班編輯表示那條新聞不是官方來源,不是通過正常渠道發出來的,所以刪除。


記者向本溪市委組織部詢問此事時,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答覆稱三人還沒有任命。他們的家庭情況不了解,是否有人投訴也不清楚。


○另外兩人簡歷


高亭,男,漢族,1981年8月生,2004年8月參加工作,200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日制大學學歷(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經濟學專業,學士學位),現任明山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局長、招商局副局長、高檯子鎮工業辦主任,擬任共青團本溪市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李浩然,男,漢族,1978年12月生,1999年8月參加工作,200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日制大專學歷(東北財經大學,會計電算化專業),在職大學學歷(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法律專業),現任明山區金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擬任共青團本溪市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9

主題

646

帖子

14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3
沙發
天使的臉 發表於 2008-5-1 1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1620

帖子

34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0
3
禁衛軍whj 發表於 2008-5-1 15: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4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5-4 11:17 | 只看該作者

「公推公選」外衣下的「量身打造」

2008年05月04日07:39   南方報業網—南方都市報  朱少華 

用「量身打造」達到讓領導的親屬子女升遷的目的,這種辦法「很新穎」,但絕不是首創,只要為他們「量身打造」好標準,就不怕走民主的程序,雖然很多人參與「競爭」,但到最後也能讓參與競爭者敗得「心服口服」。

朱少華

遼寧省本溪市高幹子弟內定提拔事件風波未平。一名曾參與選拔的幹部揭露本溪「雙推雙考」選拔過程的漏洞:候選人數不夠,找人湊;常委孩子當領導,早定好。

但為了造成一種「民主」「公正」的假象,要求符合條件的必須報名,「不報都不行,其實我們根本不想去,都知道是陪太子讀書」(5月3日《南方都市報》)。

本溪市這次選拔幹部,從程序上看應該挑不出什麼毛病。被網路一個帖子「壞了好事」的一名高幹子弟憤憤地說:「你們在公示之前怎麼不提意見?」這句話很能說明「程序上一點沒有問題」,因為公示的時候通過正常程序根本無法反映出「都是高幹子女」這個問題,只能靠網上帖子來吸引媒體以達到舉報的目的。

被《本溪日報》大加吹捧的「雙推雙選」外表下面,卻是這樣的一幅「內定」的圖景,讓我們大感震驚,也不由得產生了很大的擔心:還有多少「民主」被別有用心者當成了掩蓋自己黑心的偽裝?

影視界有個詞叫「量身打造」。一個「專用名詞」,編導為了捧紅一個明星,專門按照這個表演者的特點「量身打造」劇本,為的是讓表演者能夠更好的發揮,能夠取得更好的效益。而我們看本溪,看以前被曝光的很多「民主推選」,不都有「量身打造」的影子嗎?

用「量身打造」達到讓自己的親屬子女升遷的目的,這種辦法「很新穎」,但絕不是首創,去年某市招聘一名稅務所的幹部,其中有一個「硬杠杠」,那就是應聘者必須達到音樂水平×級,而符合這個標準的只有某領導的「千金」。這種辦法不僅有很大的欺騙性,更能讓親屬子女的升遷之路「名正言順」。只要為他們「量身打造」好標準,就不怕走民主的程序,雖然很多人參與「競爭」,但到最後也能讓參與競爭者敗得「心服口服」,如同本溪市現在這個選拔,人們雖然心知肚明,但程序沒問題,就是明知道人家在以權謀私,你也毫無辦法。

這也是我們幹部選拔中的一個巨大漏洞:地方在選拔幹部時可以隨時甚至任意「製造標準」,可以根據「地方特色」,也可以按照個人特色「量身打造」。這一次,這個漏洞被網路民意的陽光照了個徹底,那麼以前呢?下一次呢?也該有個制度性的力量來代替網路了吧,不要把每一次正義的到來都變得像本溪這次提干一樣戲劇化。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