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戰略觀察:中國國防結束忍耐期(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8-4-25 1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4月25日 軍事文摘


解放軍部隊中像殲10這樣的現代化裝備比例還很小


解放軍北方部隊已經小批量列裝新型99式主戰坦克


中國空軍殲10戰機部隊編隊升空



  仔細研究中共十七大對國防建設提出的總綱,不難看出國防已經徹底走出「忍耐」而轉入快速發展的軌道:作為世界第三經濟強國的武裝力量也在追求一個在世界上位次基本相當的軍事地位。

  ◎呂亭

  在中國由共產黨執政的特定國情下,每次黨代會提出政治、經濟大綱時也會確定新軍事方針。中共十七大對國防建設有哪些新規劃,自然也引起人們關注。

  中共十七大向國人乃至世界,描繪了新時期國家的發展規劃,其中國防建設問題也在胡錦濤的報告中有專門一章表述。十七大結束后,國際上認為中國將和平崛起的聲音日漸高漲,不過認為「中國威脅」的聲調也仍然存在,尤其是美國軍政要員自新年伊始又對華提出增強「透明度」的要求。其實,仔細研究中共十七大對下一步國防建設提出的總綱,再聯繫解放軍建設近期的新變化,就不難看出中國的國防建設已經徹底走出「忍耐」而轉入快速發展的軌道。昔日龐大、落後和守土防禦型的軍隊,已經向精幹、高技術化和外向型轉變,作為世界第三經濟強國的武裝力量也在追求一個在世界上位次基本相當的軍事地位。

  補償二十年的軍費欠帳

  近代中國的落後,一是體現為經濟和科技水平落後於西方國家以百年計,二是軍事上衰弱不堪總處於被動挨打狀態。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時代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包括「兩彈一星」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內的軍事力量,保障了國家不再受外敵入侵欺凌,然而重工業和軍工的過多投人也造成人民貧困的面貌長期沒有根本改變。1978年鄧小平成為中共實際上的最高領導后,為集中力量加強經濟建設,對外採取「不當頭」即韜光養晦方針,在國內強調「軍隊要忍耐」,大幅度減少國防費和軍隊數量。隨著國家實力的增強,此次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有關軍事的說明,宣告了國防為經濟建設讓路的指導方針徹底結束。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的軍事部分中,特別提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與強軍的統一」。對這句話的重要含意,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代表在解放軍代表團分組討論時說明「是一個重大戰略思想」, 「深刻揭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與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內在聯繫」如果對這段話作直白的解釋,可以說過去二十多年間國家領導人並非不想強軍,只是由於國家經濟上處在發展不均衡的狀態,鑒於「魚與熊掌」二者難以兼得,只能在沒有強大外敵威脅的形勢下放緩一下軍隊建設。進入到改革開放的第三十年,前一階段打下的物質基礎終於可以有條件支持富國和強軍同時進行。

  其實,過去多年間中國黨和政府的官方報告也常講「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包括2002年中共十六大的政治報告都是這種提法。若仔細而論,以往講協調實際上有主、次之分,即經濟建設為主,國防建設作為匹配和次要地位。熟悉國內官場和官話的人,都知道領導對各項事務的態度是,「重視不重視,關鍵看投入」。按照政府公開的數字,改革開放的第一年即1979年,政府開支中的軍費佔17%(還不包括其它國防方面的投入),此後逐年減少比例,至1999年降到只有7%。進入新世紀后這一比例逐漸升高,按前年的統計數字(去年的比率尚未公布)即達到9%。由於中國經濟部量和財政收入很快,從軍費總數看連續幾年的增長率都在百分之十幾。如果按美元匯率計算,中國去年軍費摺合470億美元,在世界上的排名由90年代初的十名以後躍居第四,僅次美英日三國。國際上按購買力和國防事業實際開支計算,中國在軍事上的投入次於美俄兩國而僅世界第三。

  經過改革開放后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國現在經濟上與世界頭強美國的差距已大大縮小,綜合實力的最大差距卻是在軍事方面,尤其是裝備技術上存在「代差」。由於80年代和90年代解放軍的採購費很少,至今多數戰機、坦克、火炮還處於六七十年代的水平。雖有新研製具國際先進水平的殲一10戰鬥機、99改式坦克以及從俄羅斯購買的多種新武器,其裝備量仍不大,想為全軍全面換裝需要巨額資金。近幾年中國軍費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補償二十年的歷史欠賬。在當前和今後,鑒於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已經能夠支撐建設一支實力相應的強大軍事力量,國防投入的增長就勢在必行。對比一下,目前美國的國民收入達12萬億美元,為中國的4倍,軍費年開支卻超過5000億美元(尚不包括在伊拉克的戰費)而勝過中國10倍,在此形勢下美方渲染所謂「中國威脅」更屬無理。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8-4-25 10:12 | 只看該作者

解放軍已經將建設重點轉向海空與太空部隊


南海軍新型防空戰艦參加聯合演習


中國海軍已經批量建造裝備新型054A戰艦


  海空炮司令入選中央軍委

  近年來,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特彆強調的指導思想,就是「科學發展觀」。在胡錦濤十七大的報告中也提出,「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這個提法,在幾十年的國防建設中還是第一次。根據這一新提法,就要根據中國在世界上所處的新環境,重新規劃軍隊的新任務,並重新考慮建設何種結構的軍隊。

  從50年代到80年代前期,中國領導人總是以抵禦大規模外來入侵為基點,主要建設一支旨在內陸防禦即「守土」型軍隊。無論是五六十年代以美國為主要假想敵,或是七八十年代以蘇聯為主要假想敵,解放軍的作戰預想都是以陸戰取勝,因此長期保持幾百萬陸軍,海軍以近海防禦為主,空軍立足於國土防空,二炮則是最後關頭實施核反擊的盾牌。以這種建設思想指導建設起的軍隊數量龐大,卻缺乏外向攻擊力量,對對岸的台灣海峽都未能形成海空優勢。80年代中期之後,鄧小平認識到發生大戰的可能已不存在,提出軍隊應精簡併以對付局部戰爭為主。不過出於國家財政緊張和認識轉變的困難.軍隊直至90年代都未完成轉型,只是大幅減少了員額。直至新世紀來臨前後,解放軍才開始重新規劃各軍兵種的任務,陸軍以精幹機動的裝甲、摩托化部隊為主,海軍向遠洋發展,空軍的任務改為攻防兼備。

  2004年胡錦濤接任中央軍委主席后,對解放軍的歷史使命做了新的論述,提出了「三個提供,一個發揮」——「軍隊要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在去年「八一」公開發表的講話中,胡錦濤又有了一些新的用語,強調軍隊建設要適應「我國發展新要求」,並同「發展利益相適應」,軍隊的任務是「應對危機、維護和平」和「遏制戰爭、打贏戰爭」。這種新的提法說明,中國發展達到新的水平之後,就迫切需要以軍事力量保障發展的問題,把「發展利益」與國家安全利益並列,國防概念和範疇將不斷擴大。

  在中國經濟建設成就的表象背面,是整個國家在經濟、社會乃至政治領域的全面變遷,尤其是國內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部分,國家利益也已經全球化。這樣一個全球化的過程,必然會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一些跟過去不一樣的要求。維護中國國家發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的領域就必須超出國門,到外線才能真正實現戰略安全、有效防禦,過去被動的現實防禦要轉化到積極的預警防禦。再如國際上的反恐、維和等問題,過去同中國的利益關聯不大。然而,如今中國對外貿易已經佔到GDP的70%以上,對國外資源的依賴性愈來愈大,像石油海外供給主要通過印度洋、太平洋運輸過來,而這兩大海域是海盜、恐怖活動頻繁發生區,維護海洋交通路線、原料供給安全都是維護國家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另外,中國的利益延伸到海外后,承擔的國際安全責任也在增多,軍隊在維護國際安全方面也需要新的思考和處置。近年中國連續向非洲派出「藍盔」.維和部隊,就體現了解放軍活動範圍向海外擴大。

  國際形勢的變化和軍事科技的進步,又使中國的防衛任務有了很大改變。周邊爆發陸戰的可能性很小,未來軍事行動的領域主要是海洋和空中,例如台海若發生戰事就會由海空軍和二炮唱主角。由於國家安全內涵正在不斷向海洋、太空、電磁空間等領域拓寬,解放軍擔負的保衛國家安全使命也要大大延伸,包括肉眼難以看到的電磁戰線也在展開激烈的對抗搏鬥。新形勢下的中國國防體系,根據新的鬥爭需求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變化。自90年代末開始,陸軍員額在大幅減少時,耗費巨大而號稱「貴族軍種」的海軍、空軍得到加強,以直升機為主的陸軍航空兵也有了很大擴充。過去屬於「大陸軍」結構的解放軍,現在愈來愈注重陸軍以外的軍種。從不久前十七大的軍委人事安排看,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的司令員都入選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這不僅說明其地位上升,也表明未來的軍事鬥爭更要突出海空和太空領域的作用。

  信息化落後如盲人出戰

  自90年代末以來,軍事變革、信息化一類辭彙頻繁出現在中國軍隊領導人的報告中。胡錦濤在不久前的十七大報告中又多次提到信息化,並提出「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速推進」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中國軍隊需要對原有的指導思想和軍隊結構進行一個脫胎換骨的改造,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的全面創新,建設一支符合世界新潮的信息化軍隊。

  從當今整個世界來看,發達國家的軍隊信息化引導機械化已經成為潮流,只有裝備非常落後的國家才保持龐大的地面部隊,例如北朝鮮至今還保持著100萬陸軍並大都集結在三八線附近的坑道內。事實上,在掌握空天優勢的強大對手面前,無法有效對抗空天攻擊的落伍陸軍只能陷於被動挨打。如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期間,薩達姆麾下有幾十萬軍隊、幾千輛坦克,卻完全陷於「被發現后立即遭摧毀」的絕望境地,白天黑夜均無法出動,電訊雷達又在對方干擾和電子「軟殺傷」下失靈。美軍打擊這種臃腫的地面部隊,真如同老鷹捉小雞一樣,己方傷亡幾百人即可殺傷對手數萬人。對信息化戰爭的通俗解釋,便是交鋒時掌握對方全貌再實施「點穴」式的打擊,信息能力佔優勢的一方如同明眼人跟盲人交戰。

  面對信息化的大潮,中國軍隊的建設在技術形態和組織形態上同發達國家的軍隊都存在一定的落差。經過解放后的發展建設,中國在一個以農業自然經濟為主的落後基礎上建立起完備的工業體系,軍隊機械化程度有所提升,然而目前卻仍處在一個機械化還沒有完成、信息化正在展開的階段。要想儘快地消解這一落差,不僅需要軍隊的努力,而且需要整個國家由傳統的半機械化、農業社會的組織形態向現代信息化、機械化這樣一個技術形態和組織形態轉變。

  目前中國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電磁空間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神經,在軍事上也繼陸、海、空、天戰場之後成為「第五維戰場」。在未來戰爭中,若沒有制電磁權也就沒有制空權、制海權和制天權,等於沒有作戰的主動權。現在中國領導人在國防建設中突出信息化的任務,這既是迎接國際上的挑戰,同時也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指出了惟一可行的路徑。隨著中國信息工業的發展,解放軍近些年來信息化建設也突飛猛進,昔日在地面戰場摸爬滾打稱雄的精銳部隊被打造成了信息化勁旅。在軍旅中,計算機前操作滑鼠的操作員的作用,往往要勝於手持槍支的一線戰鬥員。當然,信息作為「軟」性戰鬥力,還不能取代火力而只能作為其「倍增器」,部隊不可能只配備電腦而沒有殺傷性「硬打擊」兵器。目前中國的國防工業仍在研發新一代主戰飛機、艦艇和戰車,目的就是為信息戰提供更好的載體和平台,以實現電腦和人腦的最佳結合,以機械和電子相匹配,最終完成軍事變革的任務。

  從今後中國的發展利益出發,軍隊建設的目標是打造一支高效、精幹的武裝力量,能夠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的軍事任務。目前美國軍隊總數不過120萬,就可以稱雄全球,說明軍隊的戰鬥力要看質量效益,而不能偏重於數量。中國解放軍現有的200多萬員額已完全可以勝任,甚至還可以再減少一點,關鍵是能否增強質量即提升部隊的科技水平。中共十七大之前,中國軍隊高層已經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整,軍隊領導幹部從年齡層次來看比以往要更年輕,官兵素質包括高級領導幹部的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把握現代軍隊建設的能力也會高於過去。在過去機械化進程落後的基礎上,中國軍隊通過緊緊追趕國際大潮,以信息化為中心建設新型軍隊,最終將能夠達到科技強軍的目標,民族的崛起也才能真正得到安全上的保障。△ 軍事文摘第4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基督天主神 發表於 2008-4-26 09:0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白頭翁 於 2008-4-25 10:11 發表
2008年04月25日 軍事文摘

經過改革開放后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國現在經濟上與世界頭強美國的差距已大大縮小,綜合實力的最大差距卻是在軍事方面,尤其是裝備技術上存在「代差」。由於80年代和90年代解放軍的採購費很少,至今多數戰機、坦克、火炮還處於六七十年代的水平。雖有新研製具國際先進水平的殲一10戰鬥機、99改式坦克以及從俄羅斯購買的多種新武器,其裝備量仍不大,想為全軍全面換裝需要巨額資金。近幾年中國軍費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補償二十年的歷史欠賬。在當前和今後,鑒於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已經能夠支撐建設一支實力相應的強大軍事力量,國防投入的增長就勢在必行。對比一下,目前美國的國民收入達12萬億美元,為中國的4倍,軍費年開支卻超過5000億美元(尚不包括在伊拉克的戰費)而勝過中國10倍,在此形勢下美方渲染所謂「中國威脅」更屬無理。
...

中國想和美國拼經濟實力,拼裝備,拼海空軍沒有任何意義。至少50年內沒有取勝的可能性。
最終結果就是開戰一周內所有裝備損失殆盡。幾十年的家底一朝花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1357

帖子

98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84
4
millermin 發表於 2008-4-26 10: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基督天主神 於 2008-4-26 09:08 發表

中國想和美國拼經濟實力,拼裝備,拼海空軍沒有任何意義。至少50年內沒有取勝的可能性。
最終結果就是開戰一周內所有裝備損失殆盡。幾十年的家底一朝花光。

台獨走狗上街人人喊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6

主題

4240

帖子

101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終生會員(天子級)

Rank: 4

積分
1011
5
天子 發表於 2008-4-26 11:20 | 只看該作者
知恥而後勇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29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0
6
nylh 發表於 2008-4-27 19: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53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7
lywwei 發表於 2008-4-28 05:2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基督天主神 於 2008-4-26 09:08 發表

中國想和美國拼經濟實力,拼裝備,拼海空軍沒有任何意義。至少50年內沒有取勝的可能性。
最終結果就是開戰一周內所有裝備損失殆盡。幾十年的家底一朝花光。



行屍走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21: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