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帖]孩子與電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發時間 發表於 2004-5-28 2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載於《媽媽寶寶》第5期。  
  
3歲的孩子要不要玩電腦,玩到什麼地步?在這個方面我比較慎重,不僅僅出於對孩子的視力保護原因。事實上,我更關注的是過多地與物品進行被動交流可能造成的孩子的心理問題。  
  
0~6歲的孩子,是心理和性格發育的關鍵期,他們在身體發育的同時,心理經歷著重大的變化,他們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自然學到了社會交往的規則,學到了如何與他們相處、交流、如何解決各種人際矛盾,如何表達自己。  
  
我是職業女性。孩子上幼兒園前,每天白天我將孩子交給保姆和老人,下班後到孩子睡前,我自己處理孩子的各種事情。孩子上幼兒園選擇日托,每天回到家也是由我和孩子溝通。細細算來,作為職業女性,我這個母親每天和孩子有效交流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個小時。在這個時間裡,我必須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心理發育做出有效的觀察,對出現的問題做出明確的判斷,同時對孩子的各種情況加以引導。事實上,正是每天幾個小時我對親子關係的主動積極的參與,使孩子與我之間產生了良性的互動,推動著我們的共同進步,並促進著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而這一切是學齡前孩子和電腦或者電視交流很難得到的。電腦遊戲也可以和孩子起到一定的互動作用,但是那是孩子被動的一種互動。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時代,我每天的生活離不開電腦,但我不認為這意味著對一個3歲的孩子就有必要經常性的接觸電腦。事實上,0~6歲是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關鍵期,這個時期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建立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樹立他參與社會交往的自信,良好的性格,必要的社會規則,這是必須與他人的主動參與有關的,是必須要通過人對人的交流而不是人對物的交流來完成的。當然,有限制性的讓孩子接觸電腦、電視、光碟等未嘗不可,而且也有利於孩子的教育和開闊眼界。但是這個限制一定是要家長嚴格把握,適當調整的。  
  
在和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光中,也曾把電腦、網路介紹給孩子,以及一些幼兒遊戲軟體、兒歌FLASH。我發現孩子並不是非常投入不可自拔,事實上,一般他自己玩個10分鐘到20分鐘,就自動放棄了這個項目,轉而要求親子交流,或者畫畫及選擇具有挑戰性的玩具。又詢問了很多家長,我發現了一個特點,往往非常關注培養良好親子關係的家長,肯花時間與孩子進行主動交流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就比較少地對電腦遊戲、電視、光碟等產生長時間投入的興趣,即使這些孩子對電腦遊戲、電視、光碟感興趣,也基本上能自覺地適可而止,及時更換活動內容。這和我的想象有些出入。我們知道,一般而言某個項目對於孩子的限制過多,孩子越渴望得到它,突破這個界限。比如吃糖,如果家長非常限制一個小孩子的吃糖量,那如果這個小朋友突然間有機會得到糖果,非連吃帶揣不可,這是很多媽媽都遇到過的情景。那為什麼對於電腦遊戲這件事,有著不同的反應呢?

經過閱讀一些資料,我意識到實際上,這些與家長有著良好的親子溝通關係的孩子,由於他們的內心已經建立了人與人主動交流的良性社會交往習慣,所以他們能夠在人與物的交往環節上適可而止。因為他們已經在父母那裡得到了充分的關注,有著很好的交流,他們內心不感覺孤獨,他們知道無論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樣的問題,父母都會同樣的愛他們,並向他們提供儘力幫助。所以他們對電腦遊戲、電視、光碟等,僅僅看作是遊戲的一個種類,而不會沉迷於此。相反,那些或者忙於工作顧不上與孩子交流,或者把孩子交給保姆及老人忽略了和孩子交流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就有著親子關係的欠缺。孩子感覺到孤獨,就會想方設法尋找一種互動交流,哪怕這種互動是完全被動的。而一旦孩子與機器建立起一種依賴關係,電腦、電視或光碟轉移了孩子對現實的注意力,孩子就會越來越依靠它們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從而脫離了其他活動。每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或者受到挫折,他可以逃避到電腦、電視中去,在與機器的互動中,他自己不用再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恐懼,沒有危機感,也滿足了這個年紀孩子需要的挑戰感,孩子重新變得「充實」和「滿足」,於是孩子就會越來越沉溺於這個非現實的交流中。  
  
長此以往,無疑對孩子來講是非常不利的。從最實際的方面看,孩子暫時安靜地玩電腦看電視對成人來講是省心多了,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困難正逐步加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將積重難返,到了學齡、到了青春期,當家長急切地想知道孩子的世界到底在想些什麼的時候,多年造成的溝壑很難一步跨越。從孩子自身來講,這種面對機器才充實,面對真實生活卻孤獨無助甚至交流困難的感覺,將是他們的一生的不幸。  
  
我更願意我的孩子把電腦電視看作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插電的「依賴藥品」。  
  
當然,我也贊同孩子有限度地接觸電腦以及有益的遊戲。但對於一個學齡前甚至是嬰幼兒期的孩子來講,在他接觸電腦的初期,我會很謹慎地陪同他一起遊戲,而不是把他孤零零地扔給電腦,就像我們在剛剛為孩子選擇動畫片的時候,會陪著孩子一起觀看一樣。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從電腦中獲取知識,更是在父母的指導下建立正確的人機關係。  

這個帖子里談到的問題,舉個極端的例子。我的一個朋友,小時候屬於那種比較難帶愛哭的孩子,他媽被他煩的沒辦法,就給他四分之一安定片吃。咱先不評判我這位阿姨了,(她現在經常檢討自己)。我這朋友現在愛上網,打遊戲,從到家到入睡除了吃飯不說什麼話。有天我遇到他媽,她說,他小時候要是有電腦就好了,就不用四分之一安定片了。我所說的就是這種把電腦當成安定片給孩子,或者說,以為這電腦可以給孩子帶來無限好處而沒有想到可能的弊端的情形。  
  
在《媽媽寶寶》發表的原文的後面,有編輯加的一個小TIPS'全文如下:  
  
全世界越來越多兒童教育專家和醫生正在發出同樣的警告。國際保護兒童組織「兒童聯盟會」呼籲暫停讓年幼兒童通過電腦學習基本教育的做法。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電腦能夠影響兒童在體能、精神、社交、道德和智能方面的發展,比如削弱思考、想象力、創造力;破壞書寫、拼字和閱讀技能,終日於電腦為伍的兒童大多無法跟別人正常面對面溝通,注意力差,容易不耐煩。。。。。。  
  
上面的引文,只是專業人士的警示語言,引錄與此供大家參考。

悄悄原創
大海之所以是大海, 是因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29

主題

232

帖子

83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83
沙發
lorenzo 發表於 2004-6-16 05: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6: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