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龍永圖:「為什麼大學畢業生工作難找?」[

[複製鏈接]

17

主題

68

帖子

2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redy19981000 發表於 2008-4-25 2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先生做客深圳電視台,與觀眾面對面,解答觀眾提出目前大學生找工作難的問題,龍先生提出了三個觀點:1、當今的大學生心理脆弱,適應社會能力低,已經不能被認為是「精英階層」;2、教育孩子要從教育家長開始;3、工作一定要快樂。龍先生還談到,目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局面主要來自於結構性的失衡。  
我看后總覺得有點可笑。龍先生把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原因歸咎於現在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差,適應社會能力低,和結構性失衡等原因,這是不是良醫也開錯了藥方。  
我認為,龍永圖先生作為一個資深經濟問題專家,他應該知道,中國的經濟總量每年都在以兩位數的速率高速增長,但為什麼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反而感到工作越來越難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我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差嗎?抑或是結構性失衡,才造成大學畢業生工作難找。我看,都不是!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大學畢業生今天這麼難找工作呢?我看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政府的稅賦太重,另一個是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暴漲得太快。這兩個原因就像兩座大山一樣,壓得企業步履艱難,使企業生存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同時也撲滅了很多投資者創辦企業的熱情,人們寧願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存在銀行中的17萬億元存款不斷地被貶值,也不敢貿然拿出來進行投資創業。  
十幾年來,中國的GDP雖然每年都以12%以上的速率在高速增長,但中國的稅收比GDP增長速度更快,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率高速增長,遠遠高於GDP的增長率;以及房價每年也以12%以上速率在增長,這兩個原因,正在不斷地壓縮企業的生存空間,同時也使大學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困難。  
根據媒體報道,2006年全國稅收收入,不包括關稅、契稅和耕地佔用稅,一共完成了37636億元,首次超過了日本(3.2萬億元人民幣);2007年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不包括關稅、耕地佔用稅和契稅,未扣減出口退稅)持續保持穩定增長,累計完成249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615億元,增長29%。  
目前,中國的GDP還沒有達到日本GDP的二分之一,而稅收卻超過了日本,這種情況也算正常嗎?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發言人的說法,中國的稅率與其它國家相比還是比較低的,只有24%。我們不知道這些數據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因為,直接以稅收總數與GDP總值相比的結果是18.8%。我認為,中國的稅務局領導也不會傻到這個地步,直接按GDP總值來對企業進行收稅。  
我們可以懷疑,24% 的稅率並不是統計出來的,而是根據官方意志制定的。理由是,以前中國的稅收全部都是先交中央,然後再由地方打報告,申請投資項目金額,通過撥款的方式返回一部分給地方;這種做法會影響地方收稅的積極性,因此,1994年中央進行了稅制改革,決定給地方政府讓利,把稅收分成國稅和地稅兩個部份,國稅為17%,地稅收由地方自己定,但不能超過國稅的二分之一,因此24% 這個數字就誕生了,即地稅為7%。
另外,根據中央黨校周天勇的計算,目前中國的稅率不是24%,而應該是31%,因為,24%還沒有包括社保以及其它多種收費。這兩個結果,我也不相信,因為中國GDP總量統計結果,從來就沒有一次是可信的。  
根據前兩天的新聞報道,中國的人均GDP正好達到了2000美金,即中國的GDP總量已經達到20萬億元人民幣。對於我國的GDP總量是否已經達到20萬億元,這個數字是真是假,我們可以從24%、12%、37636億元和20萬億元這4個關聯數字中找出答案。如果前面3個數字是真的,最後一個數字就是假的;如果最後一個是真的,前面一個數字就是假的。  
但我們相信37636億元(06年稅收收入)和24947億元(07上半年稅收收入)都是真的,因為它們都是真金白銀。  
因此,很多人都對統計結果產生懷疑,因為經濟天天在增長,但老百姓的工資為什麼沒有增長,生活水平反而在不斷下降。但中國的老百姓並沒有感覺到2000美金的生活與1000美金的生活到底有多大的區別。  
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計算一下,中國企業的實際賦稅率是多少。不過用這種簡單計算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不要與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數據對應,因為內容的定義不一樣。  
假設某企業創收的毛利率(稅前利潤)為30%,即:每增值100元就有30元的毛利,那麼,這30元錢之中應該包括國稅的17%和地稅的33%;那麼,扣除國稅17元后,還剩13元;再扣除地稅33%,即4.29元;最後剩下8.71元。這樣企業每增值100元就要交稅21.29元,自己最後獲利為8.71元;由此可以求得企業繳稅的利率是71%,而企業稅後利潤的利率只有29%。實際上,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的獲利水平還很難達到30%。  
另外,29%還不是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因為,企業投資的總成本並不是100元,而是遠遠高於100元。假設某企業生產某產品,購買材料的成本為100元,然後製成產品賣200元,這樣,增值正好為100元,那麼,根據上面計算的結果,企業的總投資應該是170元,即200元之中有30元是毛利。由此可求得這個企業的投資回報率是5.1%,即:企業每投資100元,可贏利5.1元,而政府卻可增收12.52元。  
上面舉的這個例子,對於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來說,已經是非常良好的情況了。一般的加工企業根本就沒有這麼好的贏利水平。下面,我們再舉一個彩電加工企業的經營情況作為例子,一看就會明白。  
目前,一台普通21寸CRT彩電的價格大約是580~590元,而出廠價大約為550~560元。其中CRT顯像管的價格為220~230元,其它電子元器件的總價格為250~270元,機殼的材料費約為20元,還有包裝箱說明書約10元,幾項合計總共為500~530元。由此,可以算出一台普通21寸CRT彩電的增值還不到40元,其中還要包括:廠房租金,設備折舊,模具費,人工、水電費,以及稅收,等等。這樣毛利一般只有14~20%。  
我們知道,如果毛利低過17%,企業就是虧損的,因為國稅的稅率就是17%。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一個電視機生產企業生產一台21寸CRT電視機,最多贏利才2~3元錢,有時還會虧損。它們的投資回報率一般都不到5‰,即:企業每投資1000元,贏利還不到5元錢。因此,目前中國很多大型家電生產企業,雖然每年銷售收入可以達到好幾百億元,但純利潤卻很少超過兩億元,有的甚至只有幾千萬元或虧損。由此可見,目前中國的大多數加工企業的生存環境是多麼的艱難。  
如果按照國家稅總局公布的24%稅率,那麼企業創收的平均毛利率應該達到38.2%以上。這個毛利率,只有中國電訊和石油以及房地產等壟斷企業才有可能達到。因此,如果中國電訊和石油以及房地產等壟斷企業的稅率是24%,則對於其它企業的稅率就應該在70%以上。但是,中國70%以上的企業都是加工型企業,難道政府就是想著讓這些企業再過兩、三年就要關門嗎?  
下面,我們再來詳細分析,中國的大學畢業生為什麼找工作這麼困難的原因。我可以直截了當地說,中國的高稅率政策,以及房地產泡沫,正在不斷地剝奪著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權利。  
我們知道,一個人之所以要找工作,其主要目的首先是要解決吃、穿、住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基本上是都是通過企業給職工發放工資的形式來解決的。當一個人只能在「自由」和「麵包」兩者之中選擇其一時,他只能選擇麵包。因此,當今的大學生找工作首先也是為了麵包;根本不是因為大學生心理脆弱,適應社會能力低的問題;而是企業根本就沒有能力提供他們除了吃飯以外的生存條件。  
因此,很多大學生只能穿上牛仔褲,提上水桶,先到大城市裡淘上一、兩年金,如果一無所獲,成不了精英,就得另找門路,或者回到井岡山去。這就是龍先生所說的心理脆弱,適應社會能力低。  
我們可以以深圳為例,來說明一個大學生能找到工作的條件。目前,深圳房地產的平均價格是每平方米12800元,並且還在持續飆升。那麼如果一個大學生未來準備在深圳就業以及定居下來,他們必須要租一套房子或買一套房子。但從長遠來說,買一套房子要比租一套房子更合算,因為房東也要靠贏利來吃飯,租房子只能緩衝交首期買房款的壓力。  
那麼,一對夫妻在未來的20年內他們要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是他們成為深圳居民的基本條件。如果你不想擁有房子或買不起房子,你最多只能在這裡呆上幾年就得含淚離去,這不是市長要開除你,而是你不夠格成為深圳居民。如果你5年前不是深圳居民,每年你還得要花300元錢到公安局辦一次暫住證。現在,如果你不打算成為深圳的永久居民,那麼,一旦你離開深圳的時候,你交的社保最多只能取回一半。  
假設夫妻二人一個人的收入全部用來供房,另一個人的全部收入用來養家,這還算是比較艱苦的。這樣120平米的房子總價為153.6萬元,再加裝修和買傢具,大約要180萬元;還要加上20年分期付款的利息,估計要80萬元,總共為260萬元;平均每月要供款1.083萬元。  
也就是說,一個大學畢業生在20年內,他每月的平均純收入必須要達到1.083萬元,若加上個人所得稅大約需要12000元,他才有可能在深圳或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定居。  
如果一個大學生每個月拿1.2萬元的工資,那麼,作為一個用人企業,它需要提供多少投資,獲得的回報才能養得起這個大學生呢?我們還是按經營比較好的企業(即毛利達30%)來計算吧。  
前面我們已經舉例計算過了,如果企業創收的毛利率是30%,則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只有5.1%。如果企業的投資者把投資回報與員工分成是根據「二一添作五」的定理進行的(這是世界上最好的老闆),那麼,企業每月需要給這位大學生的投資就是47萬元。實際上中國的企業資金周轉率並沒有這麼高,如果,企業的資金平均周轉率為3個月,則總投資額就是141萬元。對於設備投資,如果按5年折舊率來計算,總投資額還要更高,平均要超過700萬元。  
目前,我國每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大約為12%,按2006年的GDP為20萬億元人民幣作為基數,可求得GDP增量為2.4萬億元人民幣。把2.4萬億元人民幣轉換成新增投資總額,即乘以1.7倍,可求得4.08萬億元人民幣。如果4.08萬億元的新增投資全部讓給新增大學畢業生用於就業,那麼最多也只能提供289萬個新增職位。況且還有那麼多的農民,以及沒有考上大學的中學生也要就業;並且中國的大多數企業其創收的毛利率很難達到30%。  
目前,中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或大、中專生的人數大約為310萬人,而這些人數大約只佔高中畢業生的30%,因此,必然還有一半以上的人無法找到合適工作。並且連年累積,就使得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  
另外,目前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即由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轉型,因此,在未來的20年內將有大約8億多農業人口要轉變成工業人口,或有3~4億農民要到城裡找工作。相當於國家每年要能提供3000多萬個新增職位給他們。那麼,如果每年的經濟增長率保持12%不變,則新增職位所能提供的平均工資最高只能達到1500元。由此可知,未來的大學生已經不再屬於「精英階層」,他們必須自知之明,尊重事實,不要企求每人都能找到每月1.2萬元工資的工作。  
除此之外,根據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發布的一組數字錶明:1999年全國有個體工商戶3160萬戶,到2006年6月底下降為2505.7萬戶,個體工商戶減少約650萬戶,平均每年減少87萬戶。  
根據2006年《民營經濟藍皮書》顯示,過去5年,中國個體工商戶註冊戶數由2571萬戶下降至2464萬戶,減少了107萬戶,年均降幅為0.8%。究其原因,主要是個體工商戶的創業成本過高,1/3的稅,2/3的費,沉重的稅賦正在不斷地打擊著中國個體工商戶的創業熱因此,未來幾年中國的就業狀況只能越來越糟糕,在短時間內不會變好,不要相信每年12~15%的GDP增長,能夠改變大學畢業生的命運。

19

主題

1620

帖子

34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0
沙發
禁衛軍whj 發表於 2008-4-25 22:13 | 只看該作者
看完頂下是一種美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601

帖子

14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16
3
清風揚 發表於 2008-4-25 22: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7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8
4
jinshouw 發表於 2008-4-26 0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7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8
5
jinshouw 發表於 2008-4-26 0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6
confuse 發表於 2008-4-26 01:27 | 只看該作者
一對剛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動輒就要買120平米的房子,你不覺得胃口太大了嗎?按你的說法,香港的大學生們早就應當找不到工作了,因為那裡的企業更負擔不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