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事:胡總普京聯手重點打擊美國,教訓下賤法國!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4-20 2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4月18日—星期五

普京責令俄政府加強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合作
【莫斯科消息】俄羅斯外交部16日發表公告說,俄總統普京已責令政府加強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地區的合作。
公告說,普京責令向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居民和旅居那裡的俄羅斯公民提供物質援助,並在當地建立全方位保護俄公民權利和自由的機制,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普京還責令俄政府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當地政府加強合作,開展經貿、社會、科技、信息、文化和教育等領域的合作,並吸引更多的俄羅斯地區參與合作。
公告還說,俄羅斯採取上述措施並不意味著俄羅斯選擇了與喬治亞對立的道路,相反這些措施將有助於加強高加索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分別是喬治亞的自治共和國和自治州,與俄羅斯接壤。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在蘇聯解體后宣布獨立,一直同喬治亞中央政府處於對抗狀態,但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格俄兩國在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問題上齟齬不斷。

【時事點評】今天,恐怕地球人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所謂「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問題」,本質就是「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所產生的第一「科索沃效應」,也是「歐美」所稱的「科索沃特例」之後的「第一個案例」。
●自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之後,我們曾經下了這樣的一組結論
在之前的點評中,準確地講,自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之後,我們曾經下了這樣的一組結論,那就是:
第一:隨著被伊核問題重新激活的「科索沃獨立問題」從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的那一瞬間起、「方方面面」就已經正式開始了「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階段」的搏擊,這種搏擊將是一個圍繞伊核這個中心而展開的全方位搏擊:就地理特徵而言,這種搏擊將涵蓋五大洲;而就內容而言,這種搏擊將波及政治、經濟、軍事等所有層面。
第二:真實的情況就是,自「科索沃獨立問題」進入「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階段」之後,世界各地集中爆發了一大堆的「重大事件」。在我們看來,就是這些(在地理上)分散在五大洲、(在時間上)卻集中爆發的每一件事情(註:包括最近奧運聖火傳遞過程受到敵對勢力衝擊),恰恰都能沿著「各自的邏輯」全面衝擊到「中、歐、俄、美」的核心利益。
我們認為,這種「全面衝擊」就如我們之前所形容的那樣:既然有事兒,既然有人搞事兒,那「大家」就一起搞事兒,就一個都不能少!每一方的核心利益就都得受到點兒衝擊!
第三:在歐洲方向:華盛頓「搞事」的「原理」是:窮盡一切手段在歐盟(準確地講是西歐)與俄羅斯之間埋釘子,為更好地「牽引」歐盟核心國家(主要是德國、法國)、為最終迫使歐盟同意北約為華盛頓全球戰略服務而做「前期準備」。
具體到行動層面,則側重於兩個手段:
其一,意圖利用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歷史心理」、以及因經濟上較西歐落後而無法全面、平等融入歐盟的尷尬處境。於是乎,所謂「美援」與「東歐反導計劃」也就成了在歐盟(主要是西歐)與俄羅斯之間製造對立、在歐盟內部製造混亂的最好工具。
其二,意圖利用「俄歐戰略矛盾」。既利用西歐國家急於整合歐洲、清理後院的心理,而塞爾維亞又是俄羅斯在歐盟腹地的最後一塊戰略飛地、對俄羅斯戰略價值極為重要的戰略矛盾,再加上歐盟本身並不具備一支維護巴爾幹半島安全與穩定之軍事力量的戰略弱點,於是乎,所謂「科索沃獨立問題」也就被重新激活。
●美國決策層通過激活沉默了十年之久的科索沃問題,達到了一個目的、但也留下了一個「後遺症」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總體而言,美國決策層通過激活沉默了十年之久的科索沃問題,起碼達到了一個目的,既:自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的那一瞬間開始,已經不可逆轉地進入了「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階段」,這個「後續發展」也就成了美國人手上的一張「可能」置歐元、甚至歐盟於死地的王牌。
但是,東方評論員也多次強調:美國決策者是瞄著「歐俄」戰略矛盾及歐盟在軍事上的弱點、並在「歐盟的自願」下、也明知「歐盟的自信」后,重新激活科索沃問題的,因此,在達成上述目的的同時,也留下了一個「後遺症」。
●歐盟所謂的「自願」與「自信」
在我們看來,歐盟在軍事上「甚至不足以維護自己的後院--巴爾幹半島穩定」的軍事弱點自科索沃戰爭以來並沒有大的改觀,因此,對那個曾經「不得不依靠北約(實際上是美國)」才敢發動科索沃戰爭的歐盟而言,所謂「自願」實際上是「自願繼續依靠北約(實際是美國)的軍事力量」去處理「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問題」;
所謂「自信」則是歐盟自信可以實現如下意圖,既:憑藉「歐盟與中俄」在伊核問題上建立的「戰略協調關係」;歐盟與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上達成的共享話語權的「合作關係」;歐盟與美國在所謂「普世價值觀」上的「血緣關係」;特別是在以阿富汗問題為代表的、「美國中亞、南亞政策」對北約(實際上是歐盟)的依賴關係;外加一套歐盟與中俄一道、在美國後院--南美、正在「日夜趕工」的「南美製衡框架」,最終迫使美國在權衡利弊之後,或者在戰略交換中,不得不與歐盟一道「努力」、最終讓北約(實際上是美國)成為歐盟保障「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平穩渡過的戰略工具。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俄羅斯仍然擁有強大的軍力、經濟實力在日益復甦、俄羅斯「以能源為先導、以軍事為支撐、與『中美歐』同時發展全面、平等關係、共建國際新秩序」的全球戰略日益彰顯,而歐盟在地理上緊挨著俄羅斯、能源上又非常依賴俄羅斯,地球上的礦物能源主要集中在中東、中亞、南美,因此,在歐盟建立起獨立、強大的軍事力量之前,在歐盟的軍事力量可以獨自獲取、並充分保護其能源渠道之前,特別是在「歐俄」建立起戰略互信、或者歐盟的軍事力量足以維護整個歐盟(包括巴爾幹半島)的安全與穩定之前,「最後一點」、也就是讓北約(實際上是美國)成為歐盟藉以抵抗俄羅斯威脅的戰略工具,成為保障「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平穩渡過的戰略工具,成為維持歐盟「中亞存在」、並遏制「中俄」在中東、中亞、以至在非洲、南美繼續擴展影響力的戰略工具,也就顯得極為重要。
同樣,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始終無法獲勝,在美國中東、中亞計劃始終無法順利展開,在美國依託「大中東計劃」、或者「大中亞計劃」,沿近東(東歐)、中東(傳統的中東包括中亞)、遠東這條「線」,依託其軍事、經濟力量,通過能源這把「刀」,有效切割歐亞大陸;再用美元這把「改錐」、分頭固定「中歐俄」的經濟模式、分頭擰緊「中歐俄」的戰略發展空間、分別控制「中歐俄」這三大勢力中心之戰略意圖始終無法「有效推進」的情況下,在華盛頓被迫「以點代面」、意圖用近東的波蘭、喬治亞;中東的伊拉克、以色列,中亞的阿富汗,遠東的美日同盟、或者美韓同盟「這幾個戰略要點」、以「暫時維持局面」的戰略需要下,讓北約(實際上是歐盟)成為美國藉以「先維持局面、再尋找時機」的戰略工具,也就顯得極為重要。
●「北約」的效率今天是出奇的低
真實的歷史就是:從前蘇聯解體開始,特別是俄羅斯在歐美精心炮製的「休克療法」下徹底「休克」之後,作為世界上最為龐大的軍事組織,作為一個整體,「北約」的效率就開始降低、直到今天是出奇的低。
●今天的北約充其量是個「歐美」準備「相互再利用一把,將來視情況隨時可以拋棄」的戰略工具而已
從不再感受到「華約」軍事威脅的歐盟一個勁兒地哀求「北約」出兵肢解前南聯盟開始,到「柯林頓主義」一直拖到歐元正式啟動之後、才答應以北約的名義繞開聯合國發動科索沃戰爭;從「布希主義」不顧「老歐洲」的核心利益發動伊拉克戰爭,到「北約的核心成員」竟然與「中俄」聯手激活「伊核危機」;從「布希主義」哀求「北約」實質性參與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並支持美國將軍事打擊作為一個方案卻「始終未果」,到美國被迫同意與歐盟一起去重新激活「科索沃獨立問題」;從「科索沃獨立問題」在歐盟的「自願」與「自信」中不可逆轉地進入「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到「北約歐洲核心成員國」竟然與「北約總司令」對著干,公然與俄羅斯在科索沃、喬治亞的問題上做利益交換,堅決反對美國提出的「立刻將烏克蘭、喬治亞納入北約」的提案;從「上述」的整個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今天的北約早就不是冷戰時期那個「面對前蘇聯、歐美有勁往一塊使」的「利益共同體」了,充其量是個「歐美」準備「目前相互再利用一把,將來視情況隨時可以拋棄」的戰略工具而已。
不難看出,既然「北約」已經淪為一把「歐美」彼此都想「再利用一把」的戰略工具,其「基礎」也就成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中俄」、或者「上合」也趁機利用一把又有何不可?
下面,我們就結合幾則最新消息,在「相互利用」這把戰略工具的層面上,看看「歐美」在做何打算?在「趁機利用」的層面上,也談談「中俄」應該有何作為!
喬治亞尋求西方支持 阻止獲俄支持的地區獨立
【綜合消息】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4月17日以最後通牒的形式要求俄羅斯取消支持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決定,重新審議自己侵犯喬治亞主權的立場,為此他全天都在與西方大國領導人通話討論相關局勢,積極尋求西方支持,向俄方施壓。
薩卡什維利17日在政府會議上宣布,喬治亞等待並要求莫斯科重新審議自己侵犯格主權的立場,為此他整日都在和西方國家領導人通話討論相關問題,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主要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北約和歐安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討論俄羅斯援助支持謀求脫離喬治亞單方面獨立地區的問題。他指出,歐盟外交和安全事務最高代表索拉納在電話會談中確認歐洲支持喬治亞領土完整,並對莫斯科的決定表示擔憂。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指責俄羅斯的行動侵犯了喬治亞的主權。美國國務院官方發言人麥科馬克重申美國堅定支持喬治亞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薩卡什維利對國際社會史無前例的同情與支持表示滿意,相信國際社會不會對莫斯科挑釁性的行為無動於衷。為了鞏固上述成果,薩卡什維利決定向世界各國派遣特使,外長巴克拉澤近日將啟程訪問美國,副總理兼歐洲一體化國務部長今日動身拜訪歐洲大國,首先是重視俄羅斯立場反對喬治亞倉促加入北約的德國和法國。
薩卡什維利同時宣布,喬治亞還準備與俄羅斯協商,但是必須以不損害國家主權為前提。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薩卡什維利對國際社會史無前例的同情與支持表示滿意,相信國際社會不會對莫斯科挑釁性的行為無動於衷。為了鞏固上述成果,薩卡什維利決定向世界各國派遣特使,外長巴克拉澤近日將啟程訪問美國,副總理兼歐洲一體化國務部長今日動身拜訪歐洲大國,首先是重視俄羅斯立場反對喬治亞倉促加入北約的德國和法國。
●薩卡什維利所說的恐怕「言不由衷」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薩卡什維利所說的「(他對)國際社會史無前例的同情與支持表示滿意」「相信國際社會不會對莫斯科挑釁性的行為無動於衷」恐怕是「言不由衷」。
據了解,在他說出這番「表示滿意」的話之前,花費了大量時間與他所謂的「西方夥伴」煲「電話粥」、請求夥伴國在俄聯邦的決定事宜上採取實際行動,而不僅限於做出口頭聲明、最後導致聲帶充血!
然而,直到今天為止,那些所謂「西方夥伴國」對喬治亞的支持除了口頭聲明之外,仍然是口頭聲明、並無實質行動。
●北約、歐盟的「口頭聲明」,要對比「科索沃」這個大背景來聽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口頭聲明」,人們也能對比「科索沃」這個大背景聽出個「三五六」來:
其一: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16日呼籲俄羅斯不要與未被承認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共和國從法律上建立關係,對莫斯科在這方面所採取的措施表示「非常不安」。
夏侯雅伯表示:「我呼籲俄羅斯放棄這些所作所為,喬治亞也繼續保持克制。」
北約口頭聲明的核心意思是:支持喬治亞的主權完整;但也要求喬治亞繼續保持克制。」
其二,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的發言人克里斯蒂娜•加拉赫透露,索拉納對俄羅斯打算與未被承認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共和國建立法律關係表示擔憂。
顯然,歐盟口頭聲明的核心意思是:對俄格之爭表示憂慮;
●美國之喬治亞,歐盟之喬治亞
我們知道,北約(實際是其總司令美國)與歐盟(實際是其核心成員國--法國、德國)之間在「科索沃獨立問題」上存有一種微妙關係:美國主動、歐盟被動,軍事力量弱小的歐盟有求于軍事力量強大的美國,為了中東問題、特別是伊核問題,美國在科索沃問題上可以視情況而「進退有據」;
然而,透過科索沃這面放大鏡,我們也不難看出,美國與歐盟在喬治亞問題上也有著類似的微妙關係,只不過順序卻倒了個個:是歐盟主動、美國被動,地理上佔劣勢的美國有求於地理上佔優勢的歐盟,為了科索沃問題,歐盟在喬治亞、烏克蘭問題也可以視情況而做到「進退自如」;
就如我們之前所強調的是,對美國而言,由於「巴傑油管」貫穿喬治亞、並計劃向土耳其、波蘭方向供油,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因此將喬治亞儘快納入北約的軍事保護絕對重要;否則,不僅「巴傑油管」的安全性無法保障,時間長了,一旦中東形勢繼續惡化,各方勢力消漲,別說喬治亞、烏克蘭的親美勢力了,就是波蘭恐怕也會不保。
●對歐盟而言,「反對」與「支持」在「效果」上是一樣的,但在「後果」上卻有著天壤之別
但對歐盟而言,由於「巴傑油管」是歐盟自中東、俄羅斯之外、就近獲取能源的又一條重要渠道,因此讓喬治亞儘快加入北約也很重要,但是,由於歐盟眼下優先要處理的是「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問題,而「處理好」科索沃這個「綜合問題(政治、經濟、軍事因素一個都不少)」的前提條件是得到「中美俄」中至少兩個的「理解與合作」,因此,僅從這個層面去看,不論是「支持」喬治亞儘快加入北約、或者「反對」喬治亞立刻加入北約,在「效果」上是一樣的,既得罪「俄美」中的一家,但在「後果」上卻有著天壤之別:
首先,歐盟的「反對」當然會令華盛頓強烈不滿,投射到科索沃問題上,作為警告,美國已經開始單方面向科索沃提供武器了。儘管這將直接降低歐盟處理「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問題」的效率,但是、對歐盟而言,由於華盛頓現階段更需要「歐盟的伊核合作」、「阿富汗合作」、只要華盛頓不敢讓科索沃問題立刻失控就行;
其次,歐盟的「支持」必定會激起莫斯科的激烈對抗,投射到科索沃問題上,作為警告,俄羅斯也已經將「援助物資」運到了科索沃塞爾維亞人的手中。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俄羅斯的態度很清楚:如果俄羅斯將會很生氣、後果將會很嚴重。顯然,這種嚴重後果恐怕就不是降低效率問題了,而是直接失控、甚至俄羅斯直接軍事介入的問題了。
因此,看清楚上述「寬舞台」,再對比北約、歐盟的兩個口頭聲明,明眼人是一聽就明白:
●北約的「支持」是歐盟拿來與俄羅斯進行「科索沃交換」的籌碼之一
第一:北約所謂「支持支持喬治亞的主權完整」,話雖然是北約(實際上是美國)講的,但歐盟也有「這個意思」,因為對歐盟而言,「這個意思」就是拿來與俄羅斯進行「科索沃交換」的籌碼之一,不通過某種方式表達出北約(實際是歐盟)的「這層意思」,也就意味著自動放棄籌碼,這是不合乎「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發展邏輯」的。
●歐盟的「憂慮」就是拿來逼迫美國在科索沃問題上「盡心盡責」的資本
第二:歐盟所謂「對俄格之爭表示憂慮」,話雖是歐盟沖著俄羅斯與喬治亞說的,但真正的聽眾卻是北約(實際上是美國),因為對歐盟而言,「憂慮」就是拿來逼迫美國進行「科索沃合作」的資本。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有資格在喬治亞問題上去憂慮一番」的歐盟才有資格要求「北約」(實際是美國)在科索沃問題上「盡心盡責」。這是符合「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發展邏輯」的。
●喬治亞問題是俄羅斯一手挑起來的,意圖之一在於「彰顯」歐美戰略矛盾
最後,透過「俄美歐」在喬治亞問題上的角力,我們不難看到這樣一個事實,既:本質而言,喬治亞問題是俄羅斯一手挑起來的,其意圖有三:
其一:為的是將「歐美」的戰略矛盾加以「顯化」(歐盟在科索沃問題的壓力下,被迫反對喬治亞、烏克蘭立刻加入北約,儘管這對美國而言至關重要)、並加以利用。
●阿巴斯 「親自探路」的背後,是「歐美」戰略矛盾的「顯化」,是「歐盟中東和平政策」的「可能變化」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訪問莫斯科、並親自為莫斯科籌辦的「中東和平會談」「探路」的。顯然,在阿巴斯不惜「親自探路」的背後,是「歐美」戰略矛盾的「顯化」,是「歐盟中東和平政策」的「可能變化」;
●俄羅斯意圖之二在於測試北約(實際是歐盟)的「戰略重心」、並向方方面面「免費」提供「測試結果」
其二,為的是測試北約(實際是歐盟)的「戰略重心」,並向方方面面「免費」提供「測試結果」。顯然,歐盟(主要是德國、法國)反對喬治亞、烏克蘭「立刻」加入北約的事實表明,在可見的將來、由於科索沃問題被重新激活,地中海計劃被正式拋出,北約在阿富汗的所謂「事業」仍處於僵局,法國甚至為自己重返北約、為法國進一步為阿富汗事業「儘力」設置先決條件,總之,北約在「歐美」的「戰略拉扯」下將失去重心。
顯然,經科索沃到喬治亞這個過程,在方方面面的眼中,這種可能性正在迅速增大,並已部分成為現實。這也正是華盛頓重新激活科索沃問題的「後遺症」的癥狀之一。
我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曾經東擴無商量」的北約、在面臨臨門一腳的時候;在只差最後一步就可將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擠壓殆盡的關鍵時刻,卻出現「沒有勁了、擴不動了」的尷尬,也就非常自然了。
●俄羅斯意圖之三在於進一步撐開「俄羅斯全球戰略」的運行空間,並為北京所「利用」且「借用」
其三,是為了進一步撐開「俄羅斯全球戰略」的運行空間、且在時間上計算得非常精密。
值得強調的是,這一點,將直接為北京所「利用」、且「借用」。對此,我們將在稍後的討論中進行展開。
在繼續這個討論之前,我們再來關注一則消息。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沙發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4-20 20:41 | 只看該作者
普京免去利比亞45億美元債務簽署一攬子協議
【莫斯科消息】據俄新網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訪問利比亞的結果感到滿意。他相信,利比亞欠俄羅斯債務沖銷協議等協議的簽署將對兩國經濟有利。
俄羅斯沖銷了利比亞45億美元的債務,以此作為交換,俄羅斯公司簽署了金額為幾十億美元的合同。
普京17日在俄羅斯和利比亞一攬子文件簽署儀式結束后對記者說,「我對本次訪問結果感到滿意。我們為本次訪問做了許多籌備工作。我們就政治和經濟領域內的成熟步驟達成了協議」。
普京指出,過去兩至三年來,利比亞欠俄羅斯債務沖銷問題談判多次進行。
普京指出,這次達成的協議「不僅對於充分利用俄羅斯軍工企業和加強利比亞國防能力是重要的,對解決一些民用任務也是重要的」。
普京指出,俄羅斯最重要的公司之一,俄羅斯鐵路集團公司同利比亞方面簽署了20多億歐元的合同。俄羅斯鐵路集團公司負責解決客運這個俄羅斯最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
普京說,此訪一共簽署了10項協議,其中包括一些大額合同。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原文是:俄羅斯沖銷了利比亞45億美元的債務,以此作為交換,俄羅斯公司簽署了金額為幾十億美元的合同。
●普京在時間上算計精準、在手段上一氣呵成!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普京通過挑起喬治亞問題、「顯化」「歐美」戰略矛盾之後,於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親自赴莫斯科訪問的過程中,抽空去「在地中海計劃中安排有重要角色」的利比亞去轉一圈,在時間上真可謂算計精準、在手段上可謂一氣呵成!
就訪問內容而言,我們覺得有兩個看點:
●俄「強調」自己將重返中東、非洲並打算「深深介入」歐盟「地中海計劃」的決心,不管是否「有人」邀請
第一:在俄羅斯沖銷了利比亞45億美元的債務交換幾十億美元合同的背後,是俄羅斯「強調」自己將重返中東、重返非洲、並打算「深深介入」歐盟「地中海計劃」的決心,不管是否「有人」邀請;
●參觀遺址,既是對龐大的「地中海計劃」示好、也是在存心噁心「大中東計劃」
第二:普京在利比亞「被安排」參觀了一處遺址,當年美國轟炸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的目標地,就在那次轟炸中,卡扎菲有親人被炸死。
顯然,由於「這一安排」的美國因素「過於濃烈」、這當然是在對龐大的「地中海計劃」示好、也是在存心噁心「大中東計劃」。
●俄羅斯全球戰略的一次重大行動
前面說了,俄羅斯的全球戰略是「以能源為先導、以軍事為支撐、與『中美歐』同時發展全面、平等關係、共建國際新秩序」。
由於利比亞有豐富的能源、特別是天然氣資源,因此,普京的這次訪問,本質上是上次對保加利亞、希臘「能源外交」的繼續,是對「北流管線」、「南流管道」的一個重要補充,是俄羅斯有心組織、並打造一個包括伊朗等裏海國家、卡達等海灣國家、利比亞等地中海國家廣泛參與的「天然氣歐佩克」、以進一步爭奪國際定價權、並策應「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重大行動。是俄羅斯「以能源為先導、以軍事為支撐、與『中美歐』同時發展全面、平等關係、共建國際新秩序」之全球戰略的一次重大行動。
●普京此次利比亞之行也是在「做球」
非常清楚,普京此次利比亞之行,也是在「做球」,意圖有三:
其一,是藉此觀察歐盟「是否願意邀請」俄羅斯「實質性」參與「地中海計劃」項目,方式之一就是由俄羅斯來為歐盟提供相當程度的能源供應,並在這個基礎上建立「歐俄戰略互信」。
其二,在「其一」的基礎上,如果歐盟沒有「強烈反對」,那麼,普京也就順勢提供了一個機會,令中東國家可以清楚地觀察到俄羅斯在歐盟「地中海計劃」、和美國「大中東計劃」之間的「傾向性」,令中東國家、特別是緊跟美國的中東國家可以明白這麼一點:儘管歐盟的「地中海計劃」很難,但起碼比俄羅斯「起勁反對」的「大中東計劃」、要來得容易、要更有前途。
●直接向歐盟要態度、也是向正在莫斯科訪問的阿巴斯「要態度」
其三,就「眼下最具體的意圖」而言,這是直接向歐盟要態度、也是向正在莫斯科訪問的阿巴斯要態度,看看支持美國舉辦了一場「什麼什麼中東和會的」歐盟與阿巴斯,是否也支持俄羅斯主辦一場「什麼什麼的中東和會」,從而強勢介入中東和談進程。為俄羅斯的「與『中歐美』建立全面、平等關係」的全球戰略、搭好另外一張平台。這種局面,北京也可以利用,這種方法,北京也可以借用!
●華盛頓重新激活科索沃問題「後遺症」的癥狀之二
事實就是:在歐盟對普京訪問利比亞保持沉默的同時,儘管阿巴斯在支持俄羅斯主辦一場「什麼什麼的中東和會」的層面上意思含蓄,但卻罕見地說出了「美國不要為中東和談設置障礙、美國不要將自己的主張強加於人」的「硬話」,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圍繞「中東和談」主辦權的這種小小變化,特別是向來「唯華盛頓馬首是瞻」的阿巴斯奮起批美的這個意外插曲,特別是導致這種小小變化、意外插曲的背後原因,正是華盛頓重新激活科索沃問題「後遺症」的癥狀之二。
前面說了,俄羅斯意圖之三在於進一步撐開「俄羅斯全球戰略」的運行空間,這必將為北京所「利用」且「借用」。
●北京出擊,直指「美元」為代表的美國核心利益
事實就是,4月14日,在舉行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聯合發展委員會會議上,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李勇正式呼籲:「世行和IMF應敦促發達國家實施負責任的貨幣和匯率政策,消除金融危機」、從而將矛頭直指美國、美元、美聯儲;直指美國次貸問題,直指美國核心利益。而中國數位銀行高層管理人員更是直白地表示「儘管美資主動要求、但目前不會去購買美國金融資產」。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些個聲明與早前「中國聲稱可能拋售美國國債」的動作有異曲同工之處、甚至更狠。
●華盛頓重新激活科索沃問題「後遺症」的癥狀之三
前面也說了,由於歐盟眼下優先要處理的是「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問題,而「處理好」科索沃這個「綜合問題(政治、經濟、軍事因素一個都不少)」的前提條件是得到「中美俄」中至少兩個的「理解與合作」,因此,僅從這個層面去看,北京公開發出「是時候要求美元停止貶值」的聲音,是華盛頓重新激活科索沃問題「後遺症」的癥狀之三。
●「喬治亞局勢」為北京提供了支點,美國炮製「藏獨路線圖」為北京提供了理由
顯然,圍繞「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而發展出來的「喬治亞局勢」,特別是「歐美」、或者北約在喬治亞角力中所顯化的戰略矛盾,為北京直擊美國核心利益,並為直接拿美元說事提供了支點。而美國炮製「藏獨路線圖」並拚命向歐盟兜售的動作,則為北京直擊美國核心利益,並為直接拿美元說事提供了理由。
●北京的策略與莫斯科的如出一轍,都是在「顯化」歐美矛盾、在「歐美」中有選擇地進行「重點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國財政部公開拿「美元、美聯儲、美國政府」消遣的同時,由於CNN道歉態度有問題,中國外交部也揪住公開辱罵中國人民的美國CNN不放,連續三次公開要求其端正態度、以「真誠道歉」!
顯然,從北京這一連串的動作來看,北京的策略與莫斯科的如出一轍,都是在「顯化」歐美矛盾,莫斯科利用自己的優勢,單挑「安全」、「能源」這兩個要素、作為「放大倍數」,而北京也是利用自己的優勢,掐住「匯率」、「經濟」這兩個要素,並外加「全體中國人民的民意」這塊砝碼,在「歐美」中有選擇地進行「重點打擊」,並接連發出重要信號。
與莫斯科一樣,北京的重點打擊對象也是華盛頓。
●儘管華盛頓在公開場合「玩虛的」,但卻發揮著較「玩實的」法國、英國更加惡劣的作用
第一:眾所周知,華盛頓既是西藏XX事件的「總指揮」,更是「藏獨路線圖」的炮製者,但在公開動作層面,卻策略躲在歐盟的背後,儘管華盛頓在公開場合「玩虛的」,但卻發揮著較「玩實的」法國、英國更加惡劣的作用。
●就是要揪住CNN不放、就是要揪住美國不放,就是不給美國以脫身的機會,對於日後分化「歐美」非常必要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北京這次揪住CNN這個點不放,從道義的層面、從「虛」的層面對美國進行猛擊的背後,就是要揪住美國不放,就是不給美國以脫身的機會,這對於日後分化「歐美」既是非常正確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值得強調的是,我們之所以認為這樣做非常必要,就在於這非常有利於北京在「方方面面」面前去彰顯「歐美」的戰略矛盾。
●只要組織得當,日後「組織」歐盟也沖著美國的核心利益去玩一場「實」的,不僅有必要、也有可能
我們認為,儘管歐洲這次因「玩實的」而站在了反華的前台,但是,相對美國這個「玩虛的」真正黑手而言,相對美國這個對中國安全利益構成最大威脅的幕後組織者而言,「被組織者」--歐盟也是可以為我所利用的、只要條件足夠,也可以為中國、俄羅斯、甚至上合「所組織」,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只要組織得當,日後「組織」歐盟也沖著美國的核心利益去玩一場「實」的,不僅有必要、也有可能。
●歐盟(法國、德國)已經在對美國「玩實的」了
事實上,從「俄歐美」在喬治亞問題上的角力來看,從歐盟對普京訪問利比亞的大體沉默來看,從阿巴斯站在俄羅斯的土地上,突然對華盛頓「表示不滿」的最新情況來看,歐盟(法國、德國)「反對喬治亞、烏克蘭立刻加入北約」的動作,已經在對美國「玩實的」了,其對美國核心利益形成的衝擊,較歐盟在西藏問題上的反華鼓噪而言,那要來得「實在得多」。
然而在「藏獨路線圖」的問題上,歐盟對華盛頓拋出的那個「球」仍然擺著一副「欲迎還拒」的姿態,仍然在進一步觀察「入聯公投的後續發展」。因此,對歐盟、特別是那個力主「現在就搞」地中海計劃的「新旗手」、對其教育工作要本著「既不能放鬆、也要加以改造」的精神。
在搞清楚這些之後,我們再來看北京發出「是時候要求美元停止貶值」的聲音,特別是再來看「法國海軍艦艇編隊如期訪問上海,並將舉行聯合演練」的消息,我們也就不難明白,就目前而言,儘管表面上看北京的「反擊重拳」頻頻落在歐盟、特別是「歐盟對外政策新旗手」-法國的身上(這表現在中國政府對民間抵製法資企業持「事出有因、法方必須反思」),但是,這是「虛」的層面,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北京的「真實的反擊方向」是華盛頓,拿「美元」這種美國核心利益說事兒,這才是「實」的。
●在南美促成一個「第二中央」,也是一個不錯的「事業」
值得強調的是,在「上合」被有意識地炒成「東方北約」之後,已有消息說,南美國家準備搞一個「南美版的北約」,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說華盛頓對「東方北約」因有利用的成分,大體持一種「幾分喜歡幾分愁」的態度話,那麼,這個「南美北約」一旦成型,那可是美國的惡夢。
有意思的是,也有消息說、繼法國之後,俄羅斯與南美大國-巴西簽定了火箭發動機、軍機生產合同,顯然,如果有人會因這些事情做惡夢,那麼,只要有的人不收斂些,成心去做這些事、好讓「有的人」成天生活在惡夢之中的,將大有人在。事實就是,中國就是巴西太空技術的重要買家、對巴西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持有「同情態度」。
不難想像,如果在美國的後院--南美,去製造形成第二個權力中心,且還附加一套「南美北約」,這對美國的全球戰略將是多麼大的衝擊。這種忙,「有的人」可不要認為沒有人去幫!起碼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不同層面上被美國威脅著的「中歐俄」,如果能在南美促成一個「第二中央」的問題上達成共識,對「科索沃後續發展」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合作選擇項」;
●法國的動作、或者歐盟的南美政策,已經為北約的分裂埋下了隱患
值得強調的是,在讓巴西成為軍事大國的過程中,法國就做了不少「實事」,因此,如果有一天「南美北約」果真成型,那麼,在英阿有主權之爭的「馬島問題」上,包括有英國的北約與可能包括有阿根庭的「南美北約」,那可就有了「說事兒」的地方了。顯然,法國的動作、或者歐盟的南美政策,已經為北約的分裂埋下了隱患。
●華盛頓重新激活科索沃問題「後遺症」的癥狀之四
特別是對於在中亞被「美國的阿富汗事業」、或者「北約的阿富汗事業」威脅著的「中俄」、或者上合而言,如果能在南美促成一個「第二中央」的問題上做點「實事」,這也是對美國核心利益的「抵近重擊」。
在我們看來,這些個「可能性」與「合作選擇項」,算是華盛頓重新激活科索沃問題「後遺症」的癥狀之四吧!
●陳水扁再次跳了出來,華盛頓繼續為歐盟「上眼藥」
非常清楚,與俄羅斯總統訪問利比亞的動作一樣,從中國高官訪問阿爾及利亞等地中海國家、到中國這次直接拿美元說事兒,都是在有意強調自己在「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可能選擇項」。
同樣,也正因如此,在「中俄」分別瞄著「歐美」的戰略矛盾分頭出擊的同時,「政治生命」已經沒有幾天的陳水扁、自然就會再次跳了出來,重提什麼「入聯公投」、甚至「獨立公投」。顯然,這是華盛頓的授意下、在為「入聯公投後續發展」創作「新聞」,製造「看點」,是華盛頓在繼續為歐盟「上眼藥」。
至於局勢將如何發展,特別是「入聯公投」、「科索沃獨立」的「後續」將如何發展?歐盟在北京「留有餘地的反擊」下將做何選擇?我們將與大家一起密切關注。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391

帖子

1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3
3
王企鵝 發表於 2008-4-22 2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3977

帖子

322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egistered User

Rank: 4

積分
3227
4
我愛月季 發表於 2008-4-23 00:37 | 只看該作者

中俄聯手,好戲在後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主題

2631

帖子

739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9
5
zzbgw603 發表於 2008-4-23 06:44 | 只看該作者
無論是地理上的和歷史上的原因,中俄都因該聯起手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1014

帖子

21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8
6
ua_nomad 發表於 2008-4-23 07: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6: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