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出國熱到就業難 矛盾背後隱藏哪些誘因?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4-26 2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年來,政府對留學生出國留學所涉及到的出國前職業引導、回國就業指導以及信息發布等方面,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李敏攝








    近幾年,留學回國人數呈逐年增加趨勢。據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透露,留學回國人員每3年增長1倍多。也正是在這幾年,「海帶」、「海草」等詞語在社會輿論中被頻繁援引,海歸回國后的境遇受到了空前關注。海歸本應成為國家建設人才庫中的「香餑餑」,為何身價大跌?另一方面,與海歸就業難相對比的是國內出國留學的熱潮依然不減。日前在北京國貿中心結束的第十三屆國際教育巡展也成為歷屆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歸從出國熱到就業難,這一出一進的矛盾背後又隱藏著哪些讓人深思的誘因?讓我們來聽聽各界人士的不同聲音……

  ○政府聲音:

  出國留學不夠熱 海歸就業不算難 

  提及近年來出國留學熱的說法,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車偉民表示並不贊同。據估計,現在每年出國留學的約有16萬左右,而我國在校的學生共有兩三億人。相比之下,他認為出國留學不是過熱的問題,而是還不夠熱的問題。儘管近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求學,而且日趨年輕化,但事實上,規模還沒有達到這樣的熱度。未來的出國人數還會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國際交流也會更加頻繁。

  另一方面,從海歸回國的就業情況來看,每年回國大約4萬人,鑒於他們在國外留學的經歷,回國后找到一份工作並不困難,只是理想與否和合適與否的問題。這與國內大學生四五百萬人的就業壓力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準備留學者聲音

  水平參差不齊 應加強留學規劃

  現如今,除了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希望出國繼續深造,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理念之外,還有相當一批人是因為在國內成績並不理想或是沒有考上一流大學才選擇出國的。筆者在對幾位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的採訪中發現,他們大多嚮往國外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單純地認為有了洋文憑回國找工作會更容易。提及國內對海歸人才的期待,他們表示不太了解。加之現在出國留學的學生日趨低齡化,一部分人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何談明確出國留學的目的呢?

  古語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留學前的職業規劃十分重要。從今年舉辦的第十三屆國際教育巡迴展呈現出的特色來看,較往年增加了專業人士對出國留學人員的職業規劃和水平評定。這使留學生出國前更能全面、客觀地定位自己,在思想上有充分的準備和期望。比如說他們會更加明確自己出國留學究竟是為了深造、移民還是僅僅鍍金而已。業內人士表示,藉助綜合評定和全面考量,結合自己出國的目的來決定職業,通過職業確定專業,從而選擇即將留學的國家,這一系列過程會讓出國留學生更具理性,更有目的性,從出國留學的源頭上改善海歸就業難的現狀。

  ○海外留學者聲音:

  認知斷檔 無法與國內形勢接軌

  國外的學習過程是通過學生自主深入地調查研究、查找資料和對比學習后,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現就讀於英國華威大學會計與財務專業的馮識博談及此點深有感觸,但同時對畢業回國后不了解國內各方面情況表示隱憂。她解釋道,海歸雖然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專業的技術知識和先進的理念,也能帶回部分人脈,但畢竟在國外留學多年,而中國近幾年發展之快使他們回來后不了解中國的國情,加之對國內辦事程序不熟、缺乏工作經驗和對可能出現的問題考慮不周等,這使一些海歸在短時間內無法和國內就業形勢接軌,出現認知斷檔現象。

  面對這樣的現狀,留學歸國人員需要在留學熱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回國前應對國內就業市場做調查和分析,了解國內稀缺哪些方面的人才和具備何種能力的人才,結合自己在國外接受到的專業知識有的放矢地就業。這樣回國后就不必擔憂會與國內就業形勢脫節,從而避免心理上的錯位和落差。

  ○留學回國者聲音:

  留學速成缺實學 最好擁有國外工作經驗

  在每年留學回國的就業大軍中不乏有在國外留學一兩年就拿著一紙文憑回國就業的留學「速成生」。他們享海歸之名,卻無海歸之實,佔據了所謂的「海待」的很大比例。一兩年的時間實在不足以使他們完全吸收和領會國外的理念和先進技術,更不用談實踐經驗和國際化的視野。與海歸接觸多年的王國偉告訴筆者,在他的海歸俱樂部中依然處於「漂著」狀態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短期留學英國或歐洲大陸的。他認為長期留學的海歸更有價值。「他們一般都是帶著項目或者專利回來,有工作經驗,回國后能較快找到合適的職位或者進行自主創業,為國家做貢獻。但是只讀一兩年的留學「速成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和國內大學生相比並無本質差別。」

  事實上,國內對海歸求賢若渴的單位仍然很多,只不過他們不再單單看重洋文憑,更重要的是吸納具有真才實學、深諳國內外文化異同之道的高層次海歸人才。此外,近年來國家和各地政府相繼出台政策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其中大部分政策對優秀的留學人才有所傾斜。比如中國教育部出台的鼓勵留學人員回國的重要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強引進海外優秀留學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海外優秀留學人才是重點的引進對象,他們必須具有良好的留學背景、國外的工作經驗和國際化的眼光等等。此外,歸國創業成功人士王輝耀也建議留學生畢業后最好在國外工作幾年,積累與國內就業市場相對接的工作經驗后再回國工作。

  ○留學中介聲音:

  就業期望過高 應保持平穩心態

  從成本的投入和產出角度來講,多年留學國外的學生投入了極高的成本,因此就順理成章地對回國后的工作有著很高甚至是過高的期待。而現在的「海待」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那些因工作薪水和待遇達不到自身的高期望而寧願選擇待業的海歸。北京啟德教育中介副總經理賈戴伊以其多年親身招聘海歸的經歷告訴筆者,在就業時海外留學經歷和文憑只是一塊敲門磚而已,真正到面試環節敲門磚就沒有用了,他們更看重應聘者有多大能力和能為單位創造多少價值。「如果一個沒有留學背景的人,他(她)的綜合素質如語言、交際能力等和出國留學的人水平相當,我會選擇沒有出國留學過的人,」她說道,「因此,海歸就業時應放下自己海外留學的優越感,以平穩的心態調查、研究、分析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究竟適合什麼層面的工作,而不是盲目地選擇待業以期望找到更好的工作。」事實也是如此,近年我國本土人才競爭力的上升使得海歸與國內求職者站在同一平台上競聘崗位,就業市場逐漸理性化已是大勢所趨。(李 敏)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0

主題

58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沙發
jim62 發表於 2008-4-27 20:01 | 只看該作者
海外留學的優越感? 出不了國,吃不到葡萄,就搞惡去排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4: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