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ZD問題上,西方民眾是被蒙在鼓裡的。既然他們被西方不負責任的媒體和政客洗腦了,我們就要堅決對他們進行反洗腦。前幾天我成功說服我的義大利語老師。這兩天又對我上司(加泰羅尼亞人)和一個荷蘭同事進行反洗腦成功。經過1個月的努力,我發覺我身邊不少老外(多數是加泰羅尼亞人)在看待ZD問題上的觀念有不同程度的轉變,當然啦,也有頑固不化的,這就更需要將反洗腦進行到底!
給老外洗腦心得如下:
1。擺事實。但這事實不能是由GCD 提供的,最好是西方學者和媒體自己總結出來的事實。
我發覺讓他們看視頻,效果比較好。 強烈推薦這個視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soc4-QnplY 這個短片相當於西藏歷史入門。由西方人告訴西方人,西藏到底是怎麼回事,萬惡的農奴制到底是怎麼回事。要讓他們知道,想搞ZD的多是曾經的奴隸主及其後裔。
2。針對西藏暴動,西方媒體眾口一詞中國ZF派軍隊鎮壓。我直接告訴他們,這種事情換成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被鎮壓的,而且手段更強硬。如果對暴徒講人權,就是在剝奪合法公民的人權! 況且,就這次事件而言,中國ZF表現得相當克制,那些捧打喇嘛的是尼泊爾警察的照片,視頻在此:http://www.youtube.com/watch?v=Xsoc4-QnplY 。 關於受害者的照片,網上搜一下,到處都是,一張比一張慘。要讓老外看,讓他們知道,犯罪就是犯罪,不能打著爭取自由和民主的口號! 藏青會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恐怖組織! 有一朋友問我:為什麼達賴不能回自己的家? 我問他:為什麼本拉登不能回自己的家?
3。 要強調藏族和漢族是一家人。我們所針對的,並非廣大藏族同胞,而是以藏青會為首的分裂集團。想分裂的是少數人,多數人是 反對分裂的。不少論壇都有藏族人自己的貼子,把這些貼子跟老外反映反映。曾經在YOUTUBE上看到一個令人震撼的視頻: 一位藏族老人在舊金山的遊行中獨自對抗一群ZD份子。遺憾的是,這個視頻已被刪除,否則,給老外看這個視頻是很有說服力的。
4。揭露達賴集團謊言。達賴有本事在國外到處遊說,海外這麼多華人,大家聯合起來對西方普通民眾進行反洗腦,難道抵不過一個達賴和他身後的主子? 推薦視頻:http://www.youtube.com/watch?v=acHkXqik_Bo&NR=1
5。強調政客們引導的輿論導向都是有自己的政治目的的。為什麼在這次事件中,支持中國的絕大多數來自發展中國家? 因為中國一向和多數第三世界國家關係良好,利益密切相關。 澳大利亞也支持中國,因為新上台的陸克文是親華派,中澳關係的發展前景看好。再來看看反華反得最歷害的是哪些國家: 法國,德國,美國,英國。這四個國家都來自發達國家,GDP總量都是名列前茅。他們把中國視作對自己國家的一大"威脅",對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深感不安. 所謂的維護人權和自由只是幌子,反華和抑制中國發展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美國挑起伊位克戰爭,致使伊拉克120萬平民死亡,這是在維護人權嗎?誰都知道石油才是他們目的! !吐血推薦這個視頻:http://www.youtube.com/watch?v=ubZbp28696Q ,伊拉拉戰爭給平民造成的傷害足以證明政客們在利益面前肆意踐踏人權的醜惡嘴臉。 西藏不是伊拉克!! 企圖"解放西藏"?沒門! 如果真正關心中國的人權和民主,就應傾聽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聲音!
6。強調我們所維護的是中華民族,這與任何DANG派無關。讓他們知道,支持ZD是觸到了所有中國人的神經。海外華人在世界各地的抗議是自發的,跟中國ZF無關。相反,那些打著ZD旗幟的人,有些是被僱用的。據在法留學生反映,在巴黎傳遞火炬時,某集團付300歐/天給那些搶火炬和扛雪山旗的人。聽到這裡,有同事開玩笑說,如果中國人付他一天300歐,他馬上去扛中國國旗,讓他燒雪山旗也沒問題。(這些沒節操的。。。。。。)
7。最後,不少加泰羅尼亞人都會死盯住一個問題不放:為什麼不能讓藏人進行公投,決定是不是可以獨立? 既然大多數人不想獨立,那為什麼不證明一下? 我的回答是:西藏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如果要公投,也是全國人民一起公投。我知道關於這點,加泰羅尼亞人是不能認同的。他們一心想從西班牙獨立出去,一直無法辦到,以至於不少人跟ZD份子惺惺相惜。所以,對於這一類獨立情節嚴重的民族,還要繼續強調,中國人不願意向恐怖組織妥協,這也是民意。如果講民主,就應該尊重中國的民意。
對老外進行反洗腦的路還很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出了國,才知道國家富強是多麼重要! 聽說法國某些城市上空已經飄起了西藏的旗子,由政府公然煽動民眾反華的行徑是相當惡劣的,尤其是在前不久還從中國拿了200億美元的訂單之後,翻臉就不認人了。全球的海外華人一直在遊行和抗議,國內的中國人也要團結起來,從抵制家樂福開始--------這是一種態度,讓西方意識到,得罪14億中國人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 本帖最後由 Vivachina 於 2008-4-18 01:5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