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影音] 拉威爾音樂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波萊羅舞曲》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4-23 2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拉威爾《波萊羅舞曲》是拉威爾音樂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該作品創作於1928年。全曲以單一主題反覆,自和緩推向激昂的終曲,拉威爾對配器法的天份由此可見一斑。該曲在法國印象樂派的音樂中也是極具 代表性的作品,曲中充分驅使他多變的管弦樂法,尤其是長笛豎琴的發揮,配上合唱團的微妙音色,一種若隱若現的典雅氣氛油然升起,曼妙輕柔。古典名曲,世紀 風華,至尊經典,《波萊羅舞曲》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



    《波萊羅舞曲》在1928年春夏之間應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而作的伴舞音樂,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作者在自傳中曾寫道:「這是一首慢 速度舞曲,它的旋律、和聲與節奏始終如一,且用小鼓節奏接連不斷地給以強調。一個核心因素的多樣變化促成了管弦樂隊的漸強」。作為拉威爾的最後一首管弦樂 作品,作者把它題獻給舞蹈家伊達 魯賓斯坦,最初就是專為魯賓斯坦跳芭蕾伴舞用的,但不料它在初演后即傳啟遍大街小巷,為狂熱的人們奉為圭臬。"波萊羅"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 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萊羅"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 舞曲。



  令驚奇不已的是,儘管這部作品主題單一,節奏統一,全無戲劇衝突和強烈對比,但卻從樂隊奏出第一個音符開始,就牢牢地把聽眾所吸引。音樂似乎有一股魔 力,一股難以抗拒的魅力,使人們聚在它的周圍,和它一起呼吸、舞動,一起由簡至繁地滋生、發展。正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最後,呼嘯喧囂,浩浩蕩蕩於長 空!

【小知識】Maurice Ravel 拉威爾(1875-1937) 著名的法國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傑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講究在色彩微妙的對比變化之中發現美的奧秘,很大地發展了印象派音樂的表現力。拉威爾既是樂曲形式的大師,又賦予音樂豐富的色彩,他曾經說「人必須對節奏、旋律、和聲、由聲音創造出的氣氛有敏銳的感覺,對兩個和弦的連接,有如對兩種顏色的和諧一樣地感到激動」正是這種第三性與詩化了的感觸造就了拉威爾作品盡善盡美的格調。他的作品是如此的優雅,以至於被斯特拉文斯基稱為「全部法國音樂中最美的作品。」

[center][music]http://www.yf.net.cn/musichall/foreign_music/080118-01.mp3[/music][/center]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2

主題

769

帖子

55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58
沙發
JDL 發表於 2008-4-27 03:38 | 只看該作者
Can't downloa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9: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