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假如北大被孔子靈魂附體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4-19 1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4/17/content_7992701.htm
2008年04月17日 08:00: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4月15日,北大哲學系教授張祥龍在《深圳商報》發表文章,建議北大校園內立孔子像。理由有三:在一所力求體現中華人文精神的中國最高學府中,立自己所從事事業的創立者和精神導師之像,可謂天經地義;北大是國子監的現代版,是中華文明通過教育來承接自家道統、贏得時代機遇的正脈嫡傳;另外,北大素有寬容、多元的
傳統。張教授認為,無孔子之北大無靈魂。

    北大校園內既然有蔡元培像,有塞萬提斯像,而且新近還立了蘇格拉底的半身像,孔子像如果不立似乎說不過去。的確,這個邏輯雖然非常阿Q,卻很有說服力。如果張教授就此打住,說不定立尊孔子像也不算什麼。但是,問題就出在,張祥龍教授的辯護理由上。

    按照張教授的說法,至少現在北大是沒有靈魂的,而一旦北大校園內立起了孔子像,那北大豈不就被孔子靈魂附體了?當然,有了靈魂的北大也就不再是一所大學,而是成為傳承中國文化道統的現代國子監了。張教授關於「北大是國子監現代版」的說法固然很新奇,卻掩飾不住一股歷史的腐朽之氣撲面而來。我們不能不問的是,如果讓北大成為傳承中國道統的機構,那麼當代極力倡導傳統文化復興的人士到底要「道」什麼,「統」什麼?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國子監這玩意兒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大學,而是皇家掌控的官方意識形態機構。國子監的學問實為正統之學,其以傳承「道統」為己任自然容不下各種異端邪說,這與自由包容的北大傳統可謂相去甚遠。如果,北大成為現代國子監,請問還能繼續兼容並包嗎?所以,至少張祥龍先生的第二條理由就和第三條理由自相矛盾。

    再者說,北大是否負有傳承「道統」的責任也需要細細分辨。北大作為公立大學乃是社會的公共教育機構,其耗費的是納稅人的公幣,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它最大的職能是為這個社會的公民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產品,因此,北大應該向公民以及相應的公民代表機構負責,也就不具備向傳統文化負責並傳承所謂「道統」的使命。

    對於現代中國社會來說,道統的傳承也需要引起警惕。我們不能掩耳盜鈴,只看到道統的文化意義而漠視其政治含義。在傳統中國社會,道統也是政治合法性的來源。如果在現代社會中國的道統復活,其是否也有干預現實政治的要求?對此,張祥龍先生沒有明說。但是,把北大升格為現代國子監的意圖則讓傳統文化重新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的衝動表露無遺。而在蔣慶先生那裡,則有從道統中為中國開出的政治藥方。當然,這皆與現代民主政治的理念格格不入,也與當前多元化的中國社會相距甚遠。顯然,道統的傳遞不會因為某些學者的一廂情願。傳統文化的復興如果沒有底線、沒有邊界,則是相當危險的事情。

    筆者認為,前段時間的中華文化標誌城事件,可為北大孔子像之鑒。對北大來說,現在沒有靈魂是痛苦的,但是,如果被複古的靈魂強佔了肉體,更將痛上加痛。(於德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