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應對糧食危機 各國紛紛出招

[複製鏈接]

603

主題

846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俺說兩句 發表於 2008-4-18 08: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以往出現糧食危機都是在某個國家或局部地區,但是這一次在世界各地,一場糧食危機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展開。氣候變化和生物燃料的迅速發展,正造成糧食短缺、價格飛漲,並在從加勒比海沿岸到遠東的許多城市引起騷亂。數以百萬計的人面臨飢餓,全球安全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威脅。世界銀行甚至警告由於糧食短缺可能引發戰爭。

    糧價大幅攀升讓民眾生活不堪負荷,最近幾個月,埃及、喀麥隆、象牙海岸、馬達加斯加、菲律賓和印尼等國相繼因糧食問題出現騷亂。糧食依賴進口的海地更因食品價格上漲引發暴亂,導致總理下台。

    全球鬧「糧荒」,各國紛紛出招應對,有的國家高價購買囤糧備荒,有的國家為保障內需禁止出口大米,有的國家與產糧國秘密簽訂協議購買糧食期貨,有的國家擬實行「糧票」制限制用糧,有的國家通過價格補貼的方式向較為貧困的民眾提供平價大米。

 越南:控制大米出口

    柬埔寨和埃及在3月27日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3月28日,越南政府表示,今年大米的出口量將減少22%。越南的農業協會也敦促本國稻農在今年4月~6月期間不再簽訂大米出口合同。

    3月28日,印度也宣布將出口大米的最低價格大幅調高近五成,由每噸650美元增至每噸1000美元。

    4月2日,世界第三大大米生產國印度尼亞西宣布,將控制大米出口。今年印尼的大米產量會超出國內需求量大約200萬噸,但無法滿足出口需求。

    利比亞:簽秘密協議購糧

    據一些國家的外交人士和糧食官員透露,一些國家目前正在爭相與糧食出口國簽署秘密雙邊協議,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珍貴的糧食。

    據悉,4月10日,烏克蘭與利比亞之間一份協議的談判正接近尾聲。根據協議,烏克蘭將投入10萬公頃的土地種植小麥,所種出的小麥將全部轉讓給利比亞。此前,埃及和敘利亞也簽署了一份協議,埃及同意向敘利亞提供大米,以換取對方的小麥。還有消息人士稱,印度已經與哈薩克展開會談,希望洽購對方的小麥。

    法國:自給自足嚴管糧食

    法國是歐洲最大的農業國,也是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法國的糧食自給率之所以高達329%,主要是靠天時地利的自然環境。法國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土壤肥沃,可用耕地面積很大,平均每個居民就有0.5公頃的耕地。此外,法國的氣候條件好,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可以說種什麼長什麼。

    雖然糧食產量大,但法國對糧食的管理毫不鬆懈。政府收購的糧食一部分用於出口,另一部分則儲存在政府租用的糧庫里,等待時機售出。

 菲律賓 打擊囤積擴大進口

    菲律賓是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政府調查人員上月底突襲各地糧食倉庫,打擊囤積大米的行為。菲律賓的快餐連鎖店甚至將米飯供應量減半。

    面對糧食短缺問題,菲律賓政府一方面積極擴大進口以確保國內大米的供應,另一方面採取價格補貼政策,為國內民眾提供廉價大米。

    菲律賓政府為了擴大進口,積極與越南和泰國等傳統的大米供應國談判。3月26日,越南同意與菲律賓簽訂大米供應備忘錄,承諾未來3年每年向菲律賓供應150萬噸稻米。菲律賓還從美國高價採購了7萬噸大米。

    目前,菲律賓政府通過價格補貼的方式向消費者提供平價大米,每個消費者每天可以到國家糧食署的銷售點購買5公斤的大米,每公斤的價格為18.25比索(約合44美分),而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大米價格為30比索以上。兩者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價格差距,因此不少中等收入的家庭也開始與貧困家庭擠到一起爭購平價大米。

俄羅斯:考慮實行「糧票制」

    俄羅斯糧食協會建議俄政府實行糧食票證制度以抑制不斷飛漲的糧食價格。

    為了確保低收入人群能買得起糧食,糧食協會主席亞歷山大·克爾布特建議實行糧食票證制度。克爾布特說:「價格不是最大問題,如果壓低糧價只會讓糧食減產,那時糧價會更高,任何人都將束手無策。」

    泰國:動用政府儲備

    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但急劇攀升的全球物價使得泰國米價不斷上漲。人們擔心,如果稻農想出口大米換取現金,市場就會發生短缺。

    泰國商業部於4月2日宣布拿出65萬噸政府儲備米投入國內市場以平抑急升的米價。



    4月9日,印度海得拉巴南部一個村莊的居民搶購政府部門出售的平價米。

    埃及:禁止大米出口

    為了維護國內糧食價格和食品價格穩定,埃及從4月2日起取消大米、食用油等糧食的進口關稅。從4月至10月禁止埃及大米出口。

    埃及從原來的鼓勵糧食出口到去年9月份開徵出口稅,再到今年3月初提高出口關稅,直至目前禁止大米出口,目的就是要保障國內市場供應。

    巴西:推行「零飢餓」計劃

    巴西是世界主要的糧食生產國,總統盧拉2003年執政以來為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推出了「零飢餓」計劃,這使巴西在應對糧食危機時有一定的能力。上周聯合國糧農組織拉美地區總幹事格拉奇亞諾還特別表揚了巴西的「零飢餓」計劃對保證糧食安全所作出的貢獻。

    「零飢餓」計劃把解決貧困人口飢餓的問題提到政治日程上來,用政策保證了國家的糧食安全。這項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家庭補助計劃,貧困人口(人均月收入在60~120雷亞爾之間)和極端貧困家庭(家庭成員月均收入在120雷亞爾以下)可以享受政府現金補貼。

    巴西還建有應急儲備糧倉,在糧食價格上漲或者由於氣候等原因產量不足時使用。

    此外,巴西是生物燃料的倡導者和主要生產國。在世界鬧「糧荒」的情況下,巴西國內許多人提出是否要減少生物燃料生產的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20: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