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民有情緒天經地義 籍此增加民族凝聚力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4-17 15: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媒對憤怒的中國人不屑 稱他們最終會軟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7 09:33:14  

  
  中國網民人數已達2.1億,位居全球第一。通過互聯網觀看和評論新聞,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

  中評社香港4月17日電/奧運火炬在倫敦和巴黎傳遞遭到破壞后,中國互聯網上連日來被網民的憤怒情緒所籠罩。從抵製法國貨、德國貨到拒絕在家樂福購物,各個網站的論壇和新聞留言中處處可以感受到網友對奧運火炬遭非難的不滿。還有網友向一些外國媒體發去種種抗議信件,其中一些含有過激語言。西方媒體顯然也注意到這一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各大報紙都對中國網民的反應進行了報道。德國電視一台《每日新聞》主編約格還批評了一些中國網民發去的語言激烈的信件,稱「這再次證明我們需要更加苛刻地面對中國以及中國的局勢」。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康曉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網民這種情緒的表達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增加凝聚力和走向成熟的良好契機。

  紐約時報: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最終會軟化  

  美國《紐約時報》4月13日發表題為《忠誠的中國青年》的文章,稱西方對中國施壓,大大激發了中國青年的愛國情。文章稱,中國年輕人「是你能遇見的最愛國的人群之一」。「中國年輕人堅決支援政府鎮壓西藏動亂,對此,在這裡生活的人都很清楚。一位有歐洲大學學歷的中國朋友對我說。」  

  文章寫道:「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通常是社會中最有條件在不同文化之間搭建橋樑的人,因此考察他們的思想很重要。但令人驚異的是,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對中國30年來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理直氣壯地感到驕傲。他們的愛國心和自豪感常常表現為毫無疑問地支援政府,在西藏問題上尤其如此。」  

  文章還認為「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會隨著時間而軟化。當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他們常會變得更有批評性。」  

  德國電視一台:中國網民的行為與文明大國形象不符  

  4 月11 日,《費加羅報》和法新社聯合報道了中國論壇上發起的抵制去法國旅遊、抵製法國貨和在法國企業工作的號召。 文章隨後引用了法國新中間派黨議員拉加德的回應:「要是8月前西藏問題沒有進展的話, 最有效的方法將是法國公民和消費者對中國產品進行抵制。」 他還說:「他們說我們害怕中國的經濟制裁, 但中國對我們的依賴才更大。」 4月13日下午,法國5台播出了《北京2008雙重挑戰》的記錄片,反映了所謂的中國環境、人權和言論自由等問題。

  德國媒體也注意到了中國網民的憤怒情緒,德國電視一台《每日新聞》近日報道:該報就是否繼續「火炬傳遞」問題在德國展開的調查后,有7600 家中國網站呼籲中國人去投票以影響問卷結果。《每日新聞》編輯部收到了很多中國人的來信。該報稱「信的內容顯然與中國是個文明大國的印象不相符」。「我會黑了你們的網頁」、「德國完蛋了」、「我們將把你們的國家搞垮」等等威脅不一而足。除了寫給編輯部的信之外,還有很多針對德國的威脅、侮辱和謾罵。《每日新聞》的主編約格批評了這些信件:「這再次證明我們需要更加苛刻地面對中國以及中國的局勢。」  

  專家:網民有情緒天經地義 籍此增加民族凝聚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康曉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人民反對「藏獨」,維護國家統一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中國網民對此漠視而沒有任何反應舉措的話,反而是一種不正常的表現。對於中國網民參與德國電視一台《每日新聞》投票,表達中國聲音的行為,康曉光教授認為網路無國界,網路是人們表達個人意見和呼聲的舞台,西方人可以表達他們的聲音,中國人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中國人參與投票的舉動完全是自發表達自我意見的一種方式。  

  在談到西方國家是否正視中國民意,尤其是最近中國的網路民意時,康曉光教授分析指出,西方國家和西方媒體從來就沒有客觀公正地看待或報道過中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西方國家根本不了解中國;其次,西方國家對中國一貫抱有仇視態度;再次,中國的發展令西方世界感到恐懼。  

  三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西方國家會不斷對中國進行負面報道,醜化甚至妖魔化中國。西方國家以人權為藉口抵制、破壞奧運,支援「藏獨」,中國對此要有自己的理解:歷屆奧運會都發生過抵制行為,有國家的抵制,也有個人和團體的抵制破壞行為。因為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意識到奧運是一個舞台,藉助這個舞台可以獲得「展示」機會。對於抵制北京奧運的行為,國人首先要端正心態,大可不必理會這些干擾,更不必將其看得太重。  

  康曉光教授表示,西方媒體在奧運以及西藏問題上報道失實,中國網民紛紛表達憤慨背後亦存在契機。從中長期角度而言,這是中華民族走向成熟的機遇。西方抵制奧運、支援「藏獨」激起了海內外華人的情緒,激起了全體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成為凝聚民族力量的機制。一個大國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中難免遭遇磕磕絆絆,聽到任何反對聲音也在所難免,中國不可能僅僅因為一些西方雜音就停下前行的發展腳步。我們要明白,增強國家實力和影響力是國家發展的關鍵和根本所在。而對於西方國家而言,學會尊重和了解中國非常必要,不能因為自己不適應中國的發展就對其品頭論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8: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