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追隨《飄》,尋訪查爾斯頓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4-21 2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無論世事如何變幻,布恩莊園仍保留著那份氣度和排場



查爾斯頓還是美國最大的軍港之一



多姿多彩、錯落有致的獨立式住宅小樓



查爾斯頓濱水公園

追隨《飄》,尋訪查爾斯頓,尋訪對厚實的土地和燦爛陽光的愛,尋訪對人類勇氣和尊嚴的愛。我感到,這就是旅遊的意義,有時,它超越了文學,超越了電影,也超越了地理。

  《飄》時代已隨風而逝,查爾斯頓也被藏進了歷史深處,但它的優雅、安詳與淡定,依然留存。

  布恩大廳莊園

  走進莊園,時光彷彿倒轉了一百年。

  高大的橡樹遮天蔽日地撐起幽長的林蔭道,伸進莊園。一百多年前的午後,在十二橡樹莊園,年輕的郝思嘉,夢幻般的年紀,束著緊身胸衣,細腰篷裙,綠色的眼睛眨動著魅力和征服一切的雄心。但是,她最迷戀的衛希禮卻宣布與另一女子訂婚了,她氣急敗壞地舉起花瓶往牆上砸去,碎裂聲中沙發後走出了白瑞德。

  戴著蝴蝶結涼帽的白人老太導遊跟我們介紹:布恩大廳莊園就是影片《亂世佳人》場景的靈感來源:蒼鬱的橡樹林里,男女主人公策馬而行。

  無論世事如何變幻,布恩莊園仍保留著那份氣度和排場。碩大的園子里花朵常年盛開,小洋樓客廳富麗堂皇,四壁都是書架。想當初,南方的男人們在這裡激情滿懷地爭論戰爭,那座樓梯上去,應該是小姐們午睡的地方。郝思嘉卻睡不著,她輕手輕腳地下樓,攔住了衛希禮。更大的打擊和磨難等在後面,在一次次毀滅中,她浴火重生,也成為了美國精神的象徵:只要土地在,就有希望,就有明天。

  餐廳鋪陳著《飄》時代莊園主家族奢華的生活。小說中寫道:「每到晌午,大家進餐時總有六道菜,分別盛放在靜靜閃光、世代相傳的古董銀盤中,供人享用。桌上的交談便是佐餐最佳調味品,妙語是理想佐料。」

  樓前台階上,每天都要上演好幾場戲。一位扮相酷似郝思嘉的女子,與兩位年輕男子說著關於情愛的俏皮話,逗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 房子周圍大片大片的土地,就是小說中的棉花地。如今種的不僅有棉花,還有花生、蔬菜、水果。

  薩姆特要塞

  坐船去薩姆特要塞,找尋《飄》時代查爾斯頓歷史的轉折地。 遊船上,一位查爾斯人聊起了歷史:「你知道,當時全美最大的有四座城市:波士頓、紐約、費城和查爾斯頓,查爾斯頓最富裕。而戰爭改變了一切,戰爭帶走了查爾斯頓所有的輝煌。」 1861年,林肯總統執政第一年,擁護黑奴制的南卡州等七個州宣布脫離聯邦。當時南卡州是南方聯盟中的強硬派,查爾斯頓是它的首府。4月12日,南方部隊進攻駐守薩姆特要塞的北方部隊,打響了南北戰爭第一槍。 《亂世佳人》中那場色彩雄渾的大火場面,記錄的就是這場戰爭。費雯麗和蓋博在大火中的深情一吻,成為經典畫面留在了全世界觀眾的心中。 薩姆特島的導遊一身戎裝,有聲有色地講述著當年查爾斯頓的傷與痛。

  戰爭結束半個世紀后,南方女作家瑪格麗特用小說描述著南方所經歷的傷痛,她引用了英國詩人道森長詩《辛拉娜》中的一句「Gone with the wind」作為書名,意喻南方的奢華被北軍洗劫殆盡,一切都化為烏有。小說出版曾引起很大的爭議,但是,這個傷感與堅強交織的南方浪漫傳奇卻捕獲了全世界人們的心。

  老建築、黑奴交易地

  查爾斯頓城區旅遊是很有特色的旅遊項目,遊客坐在18世紀樣式的馬車裡,招搖過市,聽導遊講城內老建築的歷史。

  從查爾斯頓街頭密布的白色小洋樓建築,依稀可見當時的繁華。這裡有美國最早的海關、最早的博物館、最早的黑奴交易市場和最早的城市學院。

  《飄》續集里寫道:「對郝思嘉而言,市場是開始過查爾斯頓淑女生活的理想場所。」

  一百多年過去了,雖然歷經戰爭和風雨的洗刷,查爾斯頓的市場仍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有家小小的書店,專門經銷當地作家的小說。白鬍子老頭店主跟我聊起了《飄》背後的故事:小說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全世界共銷售了近3000萬冊。根據此書拍成的電影《亂世佳人》獲得八項奧斯卡獎。作家瑪格麗特車禍逝世,米切爾的兩個侄子決定找位作家創作《飄》的續集,並在紛至沓來的成千上萬的人選里,選中了在查爾斯頓長大的57歲暢銷女作家芮普利。

  市場附近一條僻靜的馬路邊有一處不起眼的建築,拱門上是清晰的英文標識:奴隸交易市場。這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販賣黑奴之地。三百多年前,成千上萬的黑人像牲口一樣被塞在船里運來,在這裡赤裸著身體被挑揀買賣。查爾斯頓街頭隨處可見《飄》中黑媽媽似的人物:圓圓的大眼睛、厚實的嘴唇、胖胖的身體、高翹的屁股。我曾問過一位黑姐妹:「你知道自己祖先來自哪個國家嗎?」她說:「不知道。聽說可以花錢去查,但我不願花這個錢。」儘管買賣黑奴的時代早已過去,但在查爾斯頓仍可感到黑人與白人間的界線。不同膚色之間通婚很少,文化層次、家庭收入、居住區都不一樣,黑人獲得真正平等的道路還很長。(來源:法國《歐洲時報》,作者:驚鴻)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3: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