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駐英女大使反思:中國與世界之間的牆太厚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4-14 2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北京奧運聖火傳遞遭遇少數藏獨分子破壞,而西方媒體更多地站在了他們一邊,並借題發揮對中國政府進行攻擊,親歷了奧運聖火倫敦傳遞的中國女大使傅瑩昨天在外交部網站上撰文對此進行了反思,她認為,造成這一現像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這堵牆太厚了。以下是傅瑩文章的全文:

  4月6日那天早上,我看著窗外漫天飛舞的雪花,不禁想:今天的北京奧運火炬倫敦段的傳遞將會怎樣?

  大約八個小時以後,當第80位火炬手,英國著名中長跑運動員霍爾姆斯手舉祥雲火炬,跑上千年穹舞台,點燃了聖火盆時,場內4000多名觀眾一片歡騰。

  這一天將以北京和倫敦之間的一次碰撞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這個碰撞火花四濺,充滿躁動,中國是首次舉辦奧運會的發展中國家,而英國則是迎接火炬的第一個西方國家。

  在返回機場的大巴上,北京奧組委年輕的女士們,包括前奧運冠軍喬,都堅定地認為是全英國的人在跟她們作對。一個女孩說,「這哪裡是養育了莎士比亞和狄更斯的國家啊!」另一個說,「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到哪兒去了?」我花了很長時間試圖說服他們,但從她們潮濕的眼睛中我明白,我沒有做到。

  我完全理解她們的看法。她們一整天都在車輛間來回穿梭,照應火炬手,鼻子凍紅了,雙手冰涼,前一天晚上只睡了三個小時的覺,有些人剛剛吃上午餐留下來的三明治。更糟糕的是,她們一路上還要反覆經受暴力沖搶火炬的行徑。  

  而我很幸運地坐在後面的車上,有機會看到數萬倫敦人頂風冒雪前來歡迎火炬,有揮手致意的老人,也有在風雪中表演節目的演員們。 

  夜幕降臨,看著奧運包機慢慢滑動到跑道上,我不禁想,飛機是否變得更加沉重了?北京奧運火炬全球傳遞這個艱難的旅程將讓13億中國人民可以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也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

  一個年輕朋友看了BBC對火炬倫敦傳遞的轉播,他在給我的信中寫到,此刻百感交集,有悲哀、憤怒,也有不解。像他一樣,很多人可能從中領悟到,中國融入世界不是憑著一顆誠心就可以的,擋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這堵牆太厚重了。

  最近,在中國兩億線民中最流行的不僅是有人企圖抓搶火炬的場景,更是一些感人至深的場面,例如火炬在巴黎段的傳遞中,坐在輪椅上年輕纖弱的中國殘疾人運動員金晶,用自己的雙手和身軀緊緊護住火炬,使沖搶火炬的暴徒無法得逞。中國線民們對一段時間以來,西方一些媒體不惜使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和來自別國的假照片攻擊中國進行所謂「鎮壓」,也感到尤為憤怒。

  而在這堵牆的另一邊,情況則完全不同。像我這樣身處中西方之間的人,不能不對中國和西方國家公眾之間彼此印象向兩個不同的方向下滑的趨勢深感憂慮。

  我不禁要問:為什麼在涉及中國的問題上,一些媒體的一概而論的隨意批評能夠被西方公眾不加思考地接受,為什麼沒有人質疑,這樣的批評到底涉及到哪些具體問題,確切情況如何?為什麼一些報導,包括數位,能夠在毫無事實依據的情況下連日登載在新聞裡面?

  那些大聲抗議和示威的人里,很多可能從來沒有見過西藏。對於中國人民來說,西藏是備受喜愛的一片熱土,關於西藏的資訊也很充足。每年有四百萬遊客到西藏觀光旅遊,過去五年,西藏農牧民收入增長了83.3%。2006年,西藏全區有學校1000多所,在校學生50多萬人。西藏有宗教活動場所 1780餘處,平均每1600人一處,比英格蘭地區每3125人一座教堂的比例還要高。西藏也面臨複雜的問題,有人讓宗教捲入政治,但是一個基本事實是,人民群眾衣食無憂,居住條件不斷改善,而解決溫飽問題正是歷屆中國政府多少個世紀追求的政策目標。西藏有自己的自然特色,不會像東部城市一樣完全工業化,但是它會以符合自己條件的方式,與中國其他地方一樣不斷取得進步。

  我親身經歷了中國逐步擴大的開放過程,一直是改革開放的堅定支持者。

  80后出生的中國年輕一代成長在國家不斷繁榮富強、人民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社會自由度不斷擴大的年代。在最近事態的衝擊下,他們開始對西方世界進行新的集體的反思。我的女兒也是西方文化的愛好者,在我們周末長時間的網上交談中,她至少問了幾十個『為什麼』。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困惑。很多對西方持有浪漫看法的年青人,對西方媒體妖魔化中國的企圖十分失望,而妖魔化往往會引發相應的反作用。

  我衷心希望通過這些事情中國的年輕一代能夠對西方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西方國家仍然是中國改革進程中的重要夥伴。

  在西方很多人抱怨中國對媒體不夠開放。而在中國,我們則認為西方媒體也應該學會如何努力獲得尊重。如果西方媒體能夠更加關注和報導今天中國的真實情況,而不是糾纏一些不存在的或者陳舊的問題,這將有助於改善他們的聲譽。

  我在英國的這一年裡,深感外界對中國的報導比80年代中期我在英國留學時多多了。大多數的報導還是貼近中國的實際的。中國也處於資訊爆炸的年代。希望西方國家能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努力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更多瞭解真正的中國。

  世界曾等待中國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國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認識中國。


  

25

主題

734

帖子

16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
沙發
SecondEdition 發表於 2008-4-14 21:28 | 只看該作者
大使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的工作,今後怎麼做了。公共關係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386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3
garbageCNN 發表於 2008-4-14 21:35 | 只看該作者
和西方做政治鬥爭是很複雜的,西方現在開始有些把老共當作以前的蘇聯對待了,鐵幕真的要垂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734

帖子

16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
4
SecondEdition 發表於 2008-4-14 21:3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問題將是民主黨總統的工作重點,因為他們不可能再去在中東糾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主題

2147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5
lpknx 發表於 2008-4-14 22:04 | 只看該作者

這不是把開放幾十年的成果給抹殺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主題

2147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6
lpknx 發表於 2008-4-14 23:42 | 只看該作者

大使有話, 欲說還休. 罷, 罷, 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5

主題

740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7
lovechinaforeve 發表於 2008-4-15 10:00 | 只看該作者
靠,說這個有屁用,中共的外交手段太他媽的失敗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0: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