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再談軟實力

[複製鏈接]

41

主題

677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cientash 發表於 2008-4-10 02: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軟實力 -- 這個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的詞對於即將舉辦奧運會的中國人來說已經算是家喻戶曉了。伴隨著中國的強勢崛起,關於所謂『軟實力』的討論也越來越多了起來。比如這次中國國務院僑聯代表團訪問西澳就特彆強調了提升軟實力的重要性。

然而,在思考中國『軟實力』的過程中,有一個誤區卻經常為人們所忽視的。很多人想當然的搬用西方『軟實力』的理論,認為中國軟實力的提升可以參考日本或一些在先進西方社會很受歡迎的歐洲國家的例子,其實卻忽視了中國所特有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很多關於中國的國際問題的分析之中容易為人們所忽視的一個方面,那就是中國目前已經根深蒂固在國際 – 特別是西方社會中的形象。

中國不是突然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她有著很多無法擺脫的歷史痕迹,而這其中最不可忽視的就是中國的『共產主義』形象。雖然中國政府一直希望淡化意識形態上與西方社會的對立,以達與對方積極的溝通與認識,但從這幾十年國際輿論的發展來看,淡化意識形態似乎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同樣的,時間也並沒有讓矛盾與衝突都被遺忘在歷史長河之中,反而使它們越發神秘,從而被更多的好奇心所追逐,以至被歪曲與利用。當如今西方社會的新一代人們依然如他們的父親母親在冷戰時看意識形態宣傳片那樣看著西方諸國『自由』、『客觀』的媒體們大肆歪曲關於中國的報道的時候,中國的文化宣傳到底對於中國,或者說中國大陸又有多少意義呢?

中國提升軟實力,確切的說應該是提升大陸的軟實力,而非香港、澳門、台灣等地。然而中國文化 -- 這個早已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就被『證明』是可以脫離中國大陸的,甚至可以通過日本、韓國等鄰邦代為傳播的東方主流文化如今再從大陸的角度傳播出來,那麼其影響則要先打個問號。當然,雖然說一個文化是不可能與他的發祥地所脫離的,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她的人民可以使一切皆有可能。我們且不說過去,就說在當今西方社會:當中國人對西方人傳播中國文化的時候,有多少人不會刻意迴避共產主義,或者乾脆先攻擊了共產主義以博得認可與發言權呢?這樣的人或許很清楚中國共產黨在西方社會已經被嚴重歪曲並且根深蒂固的形象,但是類似於「雖然中國共產黨做過很多可怕的事情,但是中國現在很好」的話,讓人看了不覺得荒唐矛盾么?在中國如今希望提升軟實力的受眾 – 西方社會眼裡,其意識形態的色彩要比文化的色彩濃重的多的多,現在雖然希望淡化意識形態,提升文化的色彩,但外有西方政府、媒體的蠻不講理,內有因果不分,邏輯混亂的國民,這條文化之路走到最後恐怕只能是場文化苦旅。

除此之外,傳播中國的文化中對於糟粕文化處理不當也是使軟實力在意識形態面前疲軟的重要原因。從以往和目前來說,我們都是盡量把好的中國文化呈現給西方社會,把不好的留給中國社會自己『享用』,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中國(大陸)所出現的一切負面問題,都會被輕易的冠名給共產主義頭上,無奈的是,由於中國人自己的素質 -- 依賴性所導致的以偏概全,中國人居然也把當今中國社會中腐朽,骯髒,糟粕的東西怪罪給共產主義這樣一種意識形態,殊不知貪污腐敗卻恰是中華五千年文化自己的產物!?意識形態好比一件衣服,只能影響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外在,卻不能觸及一個民族的根本,相反,有些時候還會反被民族的劣根性所吞噬。俄國民族有北方民族特有的強侵略性,所以共產主義在他們那裡就發展成了冷戰中蘇聯的霸權。而在中國,早期的人民公社這種東西便有著很強烈的中國文化的影響在裡面(如均田制和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時表現出來的傳統的中國理想社會的構想),所以共產主義發展到最後,就如同佛教一樣,被中國文化所同化改造了(再比如喊口號,這個儒家知識分子比共產黨喊得早)。認清這點之後,我們就不應該再讓意識形態為文化的面子買單了,畢竟意識形態不是兒戲,那是中國現今政府的標籤與執政綱領。

那麼,在擁有 『共產主義』意識形態這樣已存在因素的條件下,中國(大陸)如果想要真正提升自己的軟實力,光靠給西方唱文化『大戲』,其效果頂多就是支援和豐富了別人國家的多民族文化建設, 再加之避而不談意識形態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那麼就會讓人懷疑宣傳內容的真實性,最終無法得到西方大眾的關注。況且大多數外國人也不會在他們的一生中拿出哪怕超過365天的時間去知道中國到底發生什麼,所以,軟實力的提升真正應該靠的是:

1、        中國政府對於中國的治理情況 -- 人民幸福,手中富裕,官員清廉公正,民風健康,社會安定等等。軟實力拚的不是嘴皮子,而是實際的料。西方政府與媒體之所以可以攻擊中國政府,是因為他們的社會能夠給大多數人民帶來的幸福生活,如果中國的共產主義社會也能夠保障絕大多數人民都幸福快樂,那麼共產主義怎麼不能在如今過度個人主義的西方社會中找到積極的支持與理解呢?而中國的政治與社會道德文化更能使中國在與西方社會的較量上更有優勢,又何愁不能打出文化+意識形態的組合牌呢?

2、        中國的產品應實實在在從質量做起,而非炒作品牌文化 –中國古代的貨物為什麼享有很高的聲譽?那不是靠炒品牌文化,而是精益求精的古中國人嚴謹的態度與高超的手藝,以及中國那獨有的優雅隨和的東方文化。在今天西方元素創意接近枯竭,西方人開始去東方尋找靈感的時候,成長在寶藏邊的中國人還應該去盲從西方的品味嗎?比較古今MADE IN CHINA的含義,再思考軟實力的提升,難道不能得見問題的所在嗎?

3、        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 – 如果有人說日本人在軟實力上走在了中國人的前面,那麼日本的成功絕不僅靠他們的產品,更在於他們願意與其他文化接觸,交流。其實這應該是中國人的品質,然而可惜的是,中國人卻被諷刺為了世界上最不開放的民族。日本人的英語發音雖然恐怖,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他們去主動發起文化交流,然而中國人卻傾向於窩在一個小角落裡,不論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他們都在窩裡斗,或者埋頭掙那永遠都掙不夠的錢,結果不僅被視為只知道錢的暴發戶,自己的文化更被其他國家包裝出口,就剩下京劇,餃子,春節這些冷飯炒來炒去;不但裹足不前,竟還拚命拆掉象徵自己東方特色的建築,軟實力的提升,如此艱巨!

4、        信仰 -- 之所以最後才說信仰,是因為這個信仰需要建立在一個較高的基礎上才可以真正做到有說服力,而這個前提條件是共產黨確實可以治理好國家,使人民幸福快樂。對於共產主義之於中國人來說,我想很少有人還記得曾幾何時,共產主義一度給中國帶來了前三點所渴望的社會狀態,那個時候雖然處於冷戰,但是不乏很多歐洲國家把羨慕的眼神拋給了中國。有人說是毛澤東毀掉了這個曾經的中國人的信仰,但是其實恰恰是中國人自己毀掉了這個信仰。歐洲宗教也曾殘害人權,為何卻依然沒有被歐洲人所遺棄呢?中國人用了20年的時間就從虔誠轉向了徹底的排斥,一方面是情感上的傷痕,另一方面則是當社會發展(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文化上的不兼容。本質來說,共產主義是最貼近中國人民傳統意義上最原汁原味的渴求了,那就是均貧富,共生產,而中國社會的群體性也更適合共產主義在中國安身落地,進而演變成為一種本土信仰。西方宗教認為天堂是上帝賜予的,而東方則認為天堂是可以由人類自己創造,這兩者並沒有優略對錯,只是後者必須要付之於實踐,共產主義必須真正通過行動而不是口號創造出一個使人心悅誠服的積極形象,才能夠真正吸引到人們積極的關注。

古代,軟實力主要體現在信仰,一個國家治下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這個國家出產的產品質量與特色,以及這個國家國民的素質。至於文化則是蘊含在這四者之中,不是可矯揉造作之物,而是一種精神、能力、藝術與態度。這樣的文化不是刻意的宣傳,而是必須靠一個國家及其國民身體力行的。今日中國的軟實力,我想,同樣是如此。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沙發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4-10 03:53 | 只看該作者
真的很好文章。問題看到了,大的畫面看到了。在去做的時候,應該如何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677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3
 樓主| ancientash 發表於 2008-4-10 04:0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您的回帖。這篇文章是我看了無數的西方媒體的醜劇鬧劇后寫的。

我們無法迴避我們紅色的顏色,紅產主義的外表。那麼,為什麼我們不使國家,政府強大,以我們的美好的社會,富足的精神生活,積極健康的信仰去面對西方失衡的個人主義社會,宗教信仰喪失的社會呢?

現在不是拼硬武器的時代,而是軟戰爭時代。我的行動是將來進入媒體,在新聞方面給國家做貢獻。

現在還在等畢業。。。

[ 本帖最後由 ancientash 於 2008-4-10 04:0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4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4-10 04:22 | 只看該作者
好,贊一個!
教國人認識到不足是不夠的,還要教給人如何的去做 。
媒體是最大的可以影響人的思想和思維的方式了。
好好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677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5
 樓主| ancientash 發表於 2008-4-10 04:3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很高興認識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677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6
 樓主| ancientash 發表於 2008-4-13 10:33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意識形態是西方主要打擊我們的內容(共產主義國家沒有人權),這個不是我們說不談共產主義,西方就會不談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145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5
7
Lmo 發表於 2008-4-13 12:36 | 只看該作者
非常同意這些說法。理論是好的,實踐出了偏差,實踐太超前了。由此導致缺失信仰所流失的凝聚力和精神力量-巨大。 而理論也可進一步完善。但是共產主義名聲在西方是臭了大街的要想扭轉既成的看法一個字難。
中國文化的生存力是較強但目前與西方文化比並沒發揮足夠的優勢,而且更多的局限在華人圈子裡,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再開發創新提純傳播。挽救有些文化上沒落下去的東西不如開創新的,因為這是經濟巨變的時候,理應產生開創更多積極的文化。


本質來說,共產主義是最貼近中國人民傳統意義上最原汁原味的渴求了,那就是均貧富,共生產,而中國社會的群體性也更適合共產主義在中國安身落地,進而演變成為一種本土信仰。西方宗教認為天堂是上帝賜予的,而東方則認為天堂是可以由人類自己創造,這兩者並沒有優略對錯,只是後者必須要付之於實踐,共產主義必須真正通過行動而不是口號創造出一個使人心悅誠服的積極形象,才能夠真正吸引到人們積極的關注。

古代,軟實力主要體現在信仰,一個國家治下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這個國家出產的產品質量與特色,以及這個國家國民的素質。至於文化則是蘊含在這四者之中,不是可矯揉造作之物,而是一種精神、能力、藝術與態度。這樣的文化不是刻意的宣傳,而是必須靠一個國家及其國民身體力行的。今日中國的軟實力,我想,同樣是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677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8
 樓主| ancientash 發表於 2008-4-13 12:54 | 只看該作者
說的不錯,不過新文化都是傳統文化中積極與精華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並不是去挽救沒落的糟粕文化,而是去把積極的中華文化調整以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其實很多我接觸的西方人都是很喜歡東方文化的。他們不希望看到西方社會這樣過分個人主義的發展,希望西方根東方社會學習,保持住家庭、群體社會觀念。

至於共產主義,只有用他們提供給社會、給人們的實際內容才能說明他們是好還是不好。當社會裡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過上好日子,在一種高級的物質生活中達到一種平均,那麼這種正在逐漸本土化的意識形態/宗教,即使不承認其宗教性,它積極的印象也會潛移默化的深入人民的心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2: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